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医方明>>正文内容

观病与成长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郑振煌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观病与成长
  郑振煌
  观病可以成长,生病也可以成长,死亡应该是最好的成长。佛陀说:“观病、照顾病人的功德最大。”
  探讨任何问题皆可由两个角度来谈,引用佛使比丘的话:一、由人的语言(角度)来谈,从人的立场来看,看事情的表相:二、由法的语言,即是自然的原则(principle of nature)来看,具共通性、普遍性,不因时空而改变,看事情的体性.经典上的话,有人的语言,也有法的语言。我们要懂得法的意义!法是人人能做到,人人皆能体会的,如生、老、病、死是必然的,其必然性符合法的原则:而人对生老病死的感受是人的语言(角度)。
  以法的角度来看,病是好事,病带来成长,促使世界演进、进化。以人的角度而言,病带给我们痛苦!智慧者认为根本没有病,病是好事,在《维摩诘经》里,维摩诘居士说:“众生有病,故我有病。”因为众生的病,他才示现生病的相。病是一种加持(blessing)、福报,病使我们珍惜身体,给予我们探究生命深层意义的动机;病使工作狂得以休息,使我们发现自己的渺小而不狂妄。然而,世间八万四千种苦,却很少人能得到苦圣谛、病圣谛。我们要观苦,增上为苦圣谛。学佛的人若不了解苦就学不好,没有病就不会珍惜苦圣谛的可贵,如天人般享乐而不受苦,一旦福报用尽,天人五衰,后悔莫及!从法的语言而言,病是自然的。有病的因缘,就有病的结果,身心两方面皆如此。
  佛法是用来修行的,用来观的,才对众生有益处;不修行则一点益处都没有。要得到法的益处,一要“止”,二要“观”。不止即下定,所以会生病。六根不断运作燃烧,如大火焚身,追逐色法。眼贪美色,耳贪好听的言语、音声……如是会生病,身体与心不断地生病。《法华经》描述说三界如火宅,不断燃烧,没有学佛很难察觉自己在燃烧。诸位若参加过禅修,即知道心不断地向外攀缘,很难只观一个对象。白天冒火,晚上则像冒烟,像焖烧般,作些奇奇怪怪的梦,心无法止下来,就会生病。修行的第一步,将眼耳鼻舌身意定下来,把心带回家,看看自己哪里生病。
  佛陀教我们四念处,即是最好的保健卫生,把心止于一处,然后观自己身体是否有病痛,观自己的觉受,观自己的起心动念,观种种思想及周遭一切事物,由观找出不对劲的地方。修行人因为常观,一有不对劲立即矫正,所以身体较健康:由止由定来观察。是故“止”和“观”为修持的两大纲。能止,心下浮动,不急躁,下往外攀缘,就不会疲劳,当因缘来了take action,没有因缘时,不要reaction;有因缘时也下要reaction!经常take action,即是做无人无己的事情,身口意业,当下无我执(没有我),无我所(没有我所有),只有现象,没有施与受者,也没有施的东西,即所谓三轮体空。如果不能“观”,不能念念分明,一旦有“我”的念头加入,则无法慈悲喜舍。慈悲喜舍是完全无我的,无行动者、无行动对象、无行动本身,在三轮体空的情况下做事才不会有压力。即使是行菩,也下要认为是我在服务,否则会因期待回报(称赞、感谢等),而带来压力。因此,不要有行动的我和行动的对象。有行动的对象也会有期待,期待对方的回报。做了即放下就是由观而得来的智慧。
  佛法源自印度,印度人认为每件事情、每样东西都不会消失。没有生老病死、生住异灭。从吠陀经里我们可以看到吠陀(Veda),也就是知识,一套理论的系统:含四吠陀知识部分、礼拜部分、对生命现象的生住异灭、人的生老病死的一套解释。固有的思想告诉我们,每样东西都不会生起,也不会灭亡(不生、下灭)。例如火,火并非本来不具有而由我们使其燃起。如果本来没有因,再怎么努力也无法点燃,绝对无法产生果。好像种芒果一样,再怎么照顾、膜拜也无法生出苹果或其他水果,这是不可能的。一定要有因,经过缘的帮助,才能产生果。点火,就凡夫的角度来看,是我将火生起:就法的角度来看,只是因缘和合而产生了火的现象。《梨俱吠陀》说世间每样东西都是隐形的,转换成另一种型式、另一种力能、势力(power),一种潜能(potemy)隐藏,只要因缘俱足,现象就会产生。
  所以,以法的语言来看,一切都是下生下死,无生无灭的:以人的语言来看,就会有生、老、病、死。生病时其实是因缘现象在生病,作如此观想,就能在病中求乐!因为病的因本来就存在,只不过是加了“缘”,使病现形。生病时若下能启发佛法的智慧,不懂得观病的话,那是多冤枉啊!打针、开刀时若不能把握病带给我们真理、成长机会的话,多可惜啊!印度人说所有世间的物质都是由地大、水大、火大、风大所构成。“大”是指普通的原则,即是“性”。凡事凡物皆由此四大构成,人亦然。四大和时就健康,四大不和合就生病。比如说正常体温37.8度(火大),过高会发烧致死,过低则冰冷致死;水大,正常比例为人体的70%,比例过高会水肿,比例不足则会脱水等等。地、水、火、风再加上空大(体内的胸腔、肌肉间、细胞间的空间),此五大维持平衡就健康,稍有闪失就会生病。当五大失去平衡到无法挽救的地步时,就会死亡,这是以人的角度而言。另一种分析是佛法所说的不净观,或观身、观呼吸及全身。诸位若修止就要观自己的全身,眼耳鼻舌身、毛发、骨头、肌肉、血液等,全身都要观得很清楚,当观到某一部位不对劲时就要赶快矫正。有工作狂的人,只有病倒时才会珍惜自己的健康,才有时间静下来观自己。很多人拚命工作,不相信自己会病倒,尤其在座各位都比我年轻,可能更有工作狂!佛法教我们观全身,这对自己很有帮助,修持佛法真是太好了!世间很多人无法听闻和修持佛法,因为他们不知道修持佛法的好处,不会“观”。就身的部分而言,一观身,我们就会晓得哪里不对劲,及时矫正;心的部分亦然,观自己的起心动念。“心”时常有病,可是我们不肯承认自己心病很重,非得病到非常焦虑、痛得要死时才会反省。这就是因为平时不观起心动念、下修持佛法、不观身心的缘故。心在哪里呢?心表现在眼耳鼻舌意上,表现于全身,可以说心无所不在。心绪纷乱的人就是无心的人,失念的人。心有时会呈现,有时会失掉,大部分的情况都是无心,迷迷糊糊。等到有心时,贪嗔痴慢疑生起,心就乱、染污,不病才怪呢!法的原则,即是自然的原则,有如是的“因”,必有如是的“果”!当心失念时,会得到失念的果:当心纷乱、贪嗔痴慢疑很重、染污的时候,所得到的果也必是很染污的果。
  很痛苦的心必然会影响我们的身,身心是互动的,身倚赖著心,心倚赖著身,身心是互相倚赖的。我们从未见到一个心很乱而身仍健康的人,这是办不到的。心很好,身就好:身生病时心就会乱。在何种情形下才能使身虽生病而心不乱呢?必须要止观,要有定慧。佛陀的教法说:有一个办法可以使身虽在病中而身不痛、心不乱,就是靠修持“止”和“观”。心一直在起心动念,不可能永远不起心动念,正如有水必有水波,有海必有海浪!无常、改变是必然的现象,世间的一切都是“条件”在玩游戏,就像小孩在玩积木,可以造房子、汽车、人及一切。世间一切正是如此,很多的条件加在一起的变化而已,没有真正生起或消失。因为本来如是,即是“如来”、“真如”,就是这样子。从法的角度而言,心必然会起心动念,不断起伏。佛法说身心的变化皆不可免,世间一切皆会生住异灭、生老病死。要如何才能涅槃寂静、解脱烦恼、了生脱死呢?世间的苦莫大于生死,莫大于凡事原本有却消失、原本无却产生的情况!(有到无、无到有的情况)。一切都在改变,只是我们近视眼、重听,我们失念,不会观察而已!其实世事随时都在改变,随时在生、住、异、灭。佛法的要点很简单,教我们如何观病,从病中得到解脱,达到涅槃。身心的疾病不论多么痛苦,佛陀都有办法教我们解脱。
  佛法即是普遍而有效的原则,任何人,任何时空,任何宗教或无宗教信仰皆一样,只要条件如此,结果必然如此。地水火风四大平衡就健康,不平衡就生病,任何教徒都一样,不信教者亦然!上述佛法及修持的介绍就是要勉励大家,法不是佛教徒所专利的:不是用来做知识的探讨或辩论的,法是人人皆可了解体会得到的,都可以做得到的!我们晓得任何一个行为的背后是都受到思想的主宰,有怎样的想法,就有怎样的行为,这是我解释法的原因。
  观病要趁早,临时抱佛脚是很难的,要提早作准备!从现在起,观身、观心、观我们的念头,时时刻刻把心定下来,把心找回来,把心放下,同时放松!因为任何人皆改变下了“变”的法则,改变不了一生住异灭、生老病死”的原则,任何人都没有办法使某一现象维持下动。如何从不变的法义之中得到生死、病苦的解脱,就是在变的当中,晓得此原则是不变的,当下就能得到病苦、生死的解脱。为何会有生死?为何会对身体的变化感到痛苦呢?因为我们硬要将“变”维持“不变”,自然会苦。世间也有很多人生病不苦,《西藏生死书》里提到第十六世大宝法王,他得了癌症,在芝加哥的一所医院治疗,医生护士们无法理解为何一个癌症末期的病人一点痛苦都没有,总是笑嘻嘻的,不断安慰别人,谈笑风生,也不必打麻醉剂止痛。他们对于大宝法王的自在感到讶异!为何大宝法王能如此自在呢?因为他了解癌症的因缘嘛!每个人都有癌症、病变的因,只是缘下具足,所以没有得到病变的果。只要其中任何一个因缘不具足,现象就改变了!诸位来这里,只要其中一个因缘改变就不会在此与我见面,这是必然的法则。假如平常能认识佛法,修持佛法,既止又观,就晓得世间一切都会变,人不可能常保健康青春。有一天我也会生病、老死!大宝法王即是如此,他一直病、病、病,医生发现癌细胞原先长在肝脏,隔天却从肝脏跑到胃肠,改天跑到脑部。医生从来没有碰过这样的病人,从下会因病而感到痛苦。这种情形只有在大修行人身上才能见到!为何他一点都不痛苦呢?原来大宝法王修持《西藏生死书》里提及的tonglen念,一种施受法!
  圣贤和凡夫是下一样的,他把病当作自然现象,病的时候也在修行。他发了一个大愿:一我今天得到癌症,我观想以自己的肉身来承担而结束!”这种大慈大悲的大爱心使他的癌细胞轮流跑到每一个器官,等到全身都轮遍,全身的器官都有癌细胞后,他就往生了!他以病的因缘来承担众生的苦难,把病当作成长机会的增益,当作是帮助众生的机会,这就是正念。能够修行止观的人就能够到达如此境界!我们若没有修行,得到病时会祈祷、求神、求丹、求医生给我们奇迹,这有作用,但效果有限,因为那不是从“观”而得的智慧的玻解。祈祷作用只是一种转移,而不是用“观”来解决问题。
  谈到如何照顾病人,我们虽不是医护人员,但都照顾过病人。如何照顾病人呢?病人如果修学过佛法,那很好办!要他念佛,不断提醒他念佛,病太痛苦了,念佛可能念下到五分钟,佛号就跑掉了,所以要一直提醒他念佛!修行就是如此,早课、晚课都一样,热能生巧。就像当兵已训练得很标准,总统来校阅或视察前,还要不断练习立正、敬礼、稍息的基本动作一样!修行就是生处转熟,熟处转生。生处转熟的意思是我们过去下晓得往善念走,下晓得要修止观,掌握佛法要领;因此要透过时时刻刻的观,使生处转熟。反之,过去很熟悉的贪嗔痴慢疑习气,要透过止观的力量转生,即是熟处转生。我们如果晓得佛法是什么,也了知病是必然的过程,同时病不是一件坏事情,病可以让我们增上成长。当我们见到病人时,不要被病所转。我们常听说“心被境转”,见到病人时,一味安慰别人,病人本来不难过,被那么一说反而有疙瘩!要保持轻松,以智慧来看待生病的因缘。再伟大的人都会生病,都会死,所以要会止,心不乱,不被境所转,才能以清净的心,纯粹的大爱心、慈悲喜舍、完全没有杂染、无呈碍地和病人接触,能对他讲道理就讲道理,不能的就和他聊聊天、握握手。陪他说说话,病人会非常感恩,因为生病的人最怕被看下起,怕被抛弃,怕别人远离!把你的心空下来,扫除一切染污、疑惑,去观病人、医师、病房及自己的情况,使自己保持清醒。
  我们要用清净的心,大悲的心,无缘的大悲来对待病。无缘大悲是最高的层次,一般人的悲心都是从众生缘开始,众生缘的悲心是指和我关系密切的人,我就比较关心他,站在人的角度来看都是这样,有好坏亲疏的差别。关心的人扩大到第二个层次,就是法缘,源于对法的体悟而生之悲心。直到最高层次佛的境界,是无缘大悲,下必任何条件,悲心自然流露,自然地去照顾别人。如果你生病了,恭禧你!可以从病来观。平时心总向外攀缘,静不下来观。生病时不要忘记佛法,要晓得病是我们很大的福报,让我们好好地“止”,千万别怨天尤人。仔细观自己生病的原因,是何种病?身病或心病?病的程度如何?才不会白病一场。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代价,病要有病的回收。刚才有位师兄问及是否身体生病都与心病有关,答案是“否”。佛法非一因产生一果,是众因缘论,心只是众因缘里很重要的一个因而已,还有很多其他的因缘。所以生病时要观生病的原因为何?佛法讲生病有下列几个决定的因素:
  一、业:
  造作业,含过去的业及现在的业:之前所有业
  的总合,一切都是身心的相续流转。所谓的生
  命其实是身心的相续流转。凡是所做、所说、
  所想,一有念头就有反作用力,力与反作用力
  是相等的。诸位记住!造怎样的身口意业就会
  有怎样的身口意的反作用力,这是绝对相等
  的,因为这是原理,是法。造恶业得恶果,这
  善业有善果。一旦因缘具足,大业有大果,小
  业有小果,自作自受。像种子在土坏里,经时
  间转变孕育,终究开花结果,现在的业,也会
  造成病痛,吃了不净的食物,马上会肚子痛,
  即是现在的业。不同的因、不同的缘,开花结
  果的时间就会不同。所以,做了好事不要期待
  即刻得善报:做坏事也不要心存侥幸。业自然
  会有果报。
  二、命根:
  每一个众生都有命根,或长或短。尤其是癌症
  病人,根据雷久南博士所说,要多放生,多布
  施行善,培植菩因缘。改变了缘,果自然也会
  改变。命根是与生俱来的,它会决定我们现在
  的样子,但不是唯一的因素。
  三、食物:
  西洋人说“We are what We eat!”不同的饮食
  习惯就会有不同的身体状况。
  四、时节:
  地理环境、时节也会影响健康。
  五、心:
  据医生统计,生病的人有80%以上是心病,尤
  其是学生。心无法观苦、观改变的现象,观病
  而造成压力和痛苦。压力源于期待值与现象间
  的差距、落差。同样的工作有人自在轻松,有
  人却深感压力,这就是期待值所造成的差异。
  我执、我见、我爱、我痴的成分重就会有压力。
  佛陀说过,满足是最大的财富!会观,接受“改
  变是自然的法则”的现象,压力便下存在。
  如果诸位生病时,依此五点来观,把心放松,不必吃药都会好。要知道心里有压力,就引起身体紧张、肌肉紧绷;维持一个固定姿势过久,必然病变,时间久了形成职业病。“变”是自然不变的法则,违反自然法则必然会病变。因此我们要了解,病是因为动得太少,不懂得移动体位,下懂得将心放松,太执著我,太执著我所有,下懂得放下。同时要知道我的存在,是因为有其他存在的一切人事物,有客体才有主体存在,“我”并不是真的存在,我的存在是一种假的,是对待法、因缘所生法,是在某条件下所产生的。病,只有生病的因缘,没有病的主体。依此来观,放轻松,如看戏般,从旁观的角度来观,将一切放下。病可以成就我们,没有病我们不会开悟!佛陀之所以出家,是因为看到众生生病:之所以开悟是因为“观”,之前他未能开悟,他修过许多法门,苦行、外道行都没有用,光是信仰、修苦行没办法彻底解决问题。唯有观现象才能开悟,观愈是造成冲击的现象,作用愈大,反作用力也愈大:在顺境时,舒服的环境会使人随波逐流,忘记要观。不顺利时才恍然发觉自己不对劲的地方,才会观,智慧于是产生。
  还有另一个观病的方法,以我自己的经验来谈:十多年前,搭火车自台北回嘉义,因家里务农,要将一把刀带回家,公司的小妹因缺乏经验,没有包好就放进包包里,大约到台中时,忽然感到一阵凉意,原来刀锋刺到我,血流出来了,我用手帕止血后开始观病,将心安定下来。安定心的方法很多,祈祷、念咒、想佛号或观呼吸都可以,要想新台币也可以,把心止下,然后开始观。我观想许多小人国里的众生出现,在我腿上帮我缝合伤口,在治病。到了嘉义便到一家外科医院,医生帮我缝了十多针,当时我观许许多多的医生护士们在照顾我,忽然觉得自己是多么有福报,个人生病,有如此多人帮我的忙,医生帮我缝针时也没有打麻醉剂,好像关公一样,不觉得痛。回到家时,腿一切正常,父亲也没有发现。如此观,直到拆线时,观医生在帮我换药、护士帮我擦药水,多棒耶!好多小矮人都出现来照顾我!
  这是一种心的疗法,心的力量很大。当然还是会痛,但痛感减少很多,认为是四大在痛,四大在玩积木,玩扮家家酒。我们都会生病的,都有病、癌症的因。不要害怕,放轻松,多吃健康的食物,要多动、多变,时常转换自己的心境不要执著,要放下。有一天我们必会老的,必会死亡!要换一个更漂亮的形象。死亡不代表消失,刚才说过,没有真的生,没有真的灭,生死是身心的相续流转,是身心、现象的改变。死了会以更清新的的现象回来,做更大的贡献,有更好的因缘来学习,成长。
  以下为学员提出的间题:
  问:佛教对临终之处理方法中认为八至二十四小时
  内不宜移动亡者身体,否则会造成亡者的痛
  苦。对于此说,经典中是否有任何相关开示:
  或者是祖师大德证量后的开示?或是净土行者
  为鼓励念佛行者下坏正念的方便开示?佛教对
  死亡的教导为何?对于中外死亡的认定所产生
  的争议,该如何认定?
  答:关于此问题,印顺导师已经回答过了。经典上
  并没有一定要几个小时的说法。南传佛教对临
  终者的处理是当有人要往生时,他的亲戚朋友
  在旁先“止”,再“观”,修慈悲观,晓得此
  亲友即将离开,这是必然的法则,我们希望他
  能认清事实,因此,每一个人先只要发慈悲心
  来安定他,希望他心不乱,有机会再转世为人
  来修持佛法,修止、修观,显发智慧。印光祖
  师说,八至二十四小时不能移动亡者是因为当
  时大陆医术尚未发达,很多人在生命现象尚未
  完全消失时被活埋。佛法的看法是,生命现象
  要由暖、寿、识三方面来决定。一为暖,当体
  温降至冰冷时,二为寿,当命根结束,死亡现
  前时;三为识,当意识离开肉体时才是真正的
  死亡。意识离开肉体的时间长短不一,执著或
  气脉阻塞下通时,神识会被肉体所束缚。被误
  判为死亡的例子,多年前在高雄有一例。还没
  死亡就放进冷冻库,结果要入棺时找不到人。
  原来他一冷就醒了过来,努力向外爬,却找下
  到出口,不幸被冻死了!八至二十四小时主要
  是为了避免枉死的现象。
  问:对于《西藏度亡经》及《西藏生死书》内提及
  的光色想请老师进一步说明。
  答:光不止是黄光,所有世间的一切都是因缘所组
  合,是虚幻的,因此,黄光下见得就是黄光。
  我们以为太阳光是白光,但那不是。各种颜色
  都代表心识的投射。心识有何种种子就会投射
  出何种现象,有人会见光,有人见鬼神,有人
  见形象,此种现象大家都会有,因为心不清净,
  心杂乱污染反射出来。心清净则下会看到,不
  会反射光或种种形象,即使是光也是假的、虚
  幻的。一切光都是心的投射。
  问: 《西藏生死书》内提及瑜伽修行,想了解瑜伽
  和身体的关系是如何?
  答:瑜伽(Yoga)就是相应的意思。何谓相应呢?
  因果相应或是说你我相应或主客相应、内外相
  应或身心相应。练瑜伽其实就是练相应法。身
  体僵硬,透过拉筋的方式让它变化,使身体柔
  软,让它相应。作了如此因缘,必有如此的果。
  我们的心能修止、修观,把心放松放下,那么
  必有相应的柔软心、柔软语、柔软的动作。相
  应也离不开因果,离下开缘起,修瑜伽的人,
  除了身体的动作之外,还要冥想,冥想即是在
  “止”。瑜伽的老师都会教我们要放轻松,不
  要紧张,把身心安住当下,过去的已过去,未
  来的还没有来,不要散乱,心终于回到家的感
  觉真好,没有任何的压力。学瑜伽一要建立信
  心,我如来,本来就是这样子,所有变化本来
  就是如此。二要把老师观想成上帝、菩萨、释
  迦牟尼佛,就是圣贤的代表,因为他的知识经
  验比我们丰富,可以指导我们。三要将自己融
  入于老师,将老师融入于我当中,摒除对待,
  完全融入。因为融入对象是圆满清净人格的
  人,他在知上、修行上都已到达圆满的境界,
  自己自然也不会有问题。如果用一杯水,放入
  五粒盐巴,会觉得有咸味;用半杯水,放入五
  粒盐巴,咸味便会加重:水多则咸味变淡,瑜
  伽的修行便是如此原理。所要学习的对象是如
  此圆满、伟大而广阔无边,我们凡夫就如盐巴,
  把它放在广大无边、圆满的水里,咸味就几乎
  尝下到了,自然就不会感到痛苦,烦恼自然会
  减少,压力就会减少。诸位!瑜伽的上师相应
  法就是这么简单,找位圆满人格的上师,将自
  己投入上师的一种修行法。
  问:治疗癌症的过程里杀死癌细胞是否算杀生?
  答:治疗当然是一种杀生,是广义的杀生。广义的
  杀生指恼害。若尝试将蚂蚁沿路以唾液留下的
  记号给玻坏,使蚂蚁迷路的话,严格地说,就
  已经犯了杀生戒。佛法很重视“心”。佛经里
  对杀生下了如此的定义。一要有心,是有意的:
  二要有动作,狭义的动作指结束一个众生的生
  命,广义指恼害;三要动作之后造成影响力,
  没有影响力则不算杀生。恼害是指会使一个人
  或众生烦恼、感到下自在,就已犯了杀生成。
  佛法对现象的分析是非常仔细的,从各个角度
  来谈;从人的角度、真理的角度来谈!希望大
  家多说法语!谢谢!
  演讲日期:一九九七、八、廿一
  演讲地点:圆光佛学院
  摘自《慧炬》400期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

    办公地址:北京昌平区望都新地南区18号楼三单元501室 办公电话:010-81754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