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问答>> 藏传佛法>> 教理释疑>>正文内容

生西法师答:如何理解听闻般若则不被违缘所害?

       

发布时间:2016年06月26日
来源:   作者:生西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生西法师答:如何理解听闻般若则不被违缘所害?

 

  生西法师:菩萨刚开始发菩提心、寻找大菩提的时候,因为不一定能够听闻到那么甚深的般若波罗蜜多,所以在发菩提心的过程当中,还是会有退失的因缘。比如大恩上师在《入行论》中讲到的金色尊者,他发菩提心、行菩萨道达到六十个劫,结果还是退失了。还有舍利子尊者以前发了菩提心,也行持了几十劫的菩萨道,但是后面遇到违缘的时候也退失了,他们像这样就一个成为了独觉,一个成为了声闻。

  寻找菩提的过程很长,有可能遇到很多的退失因缘。有的时候是因为遇到刚强难化的众生,有的时候是因为时间太久远,有的时候可能是自己的心识不堪能,有很多很多的违缘和障碍。有些时候烦恼过于粗重,会造下很多堕恶趣的罪业。

  我们在轮回的荒野当中迷失了这么久,突然听闻到了般若波罗蜜多、听到了《般若摄颂》、听到了《心经》、听到了《金刚经》,并且开始对这个感兴趣。开始听闻了般若波罗蜜多的时候“彼得慰藉”。这时候菩萨或者我们现在就可以得到安慰了。“无畏惧”从现在开始就不会有太大的畏惧了。

  “不畏大的畏惧”大恩上师在注释当中讲了,是不用担忧堕三恶趣,也不用担忧进入声闻缘觉这样的小乘地。小乘的果位——得到阿罗汉、得到缘觉,这在大乘当中仍然是个歧途。虽然它是佛法,能让众生解脱,但是从大乘的角度讲,其实是不鼓励修大乘的行人进入小乘,而且在《经庄严论》的十种悲心的所缘境当中,就有声闻和缘觉。所以从这方面讲他们也是菩萨们生悲心的对境,因为他们进入了歧途的缘故;这也说明这是修大菩提道的一种障碍、一种违缘、一种歧途。但是自从听闻了般若波罗蜜多开始,就没有什么可怖畏的了,也不会进入到罗汉地,也不会进入缘觉地,这就是“不被违缘所害”。

---------------------------------------------------------

更多生西法师问答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