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信息>> 社会万象>>正文内容

给自己一个心理救生圈

       

发布时间:2009年06月04日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2009-06-03 08:26:00 来源: 汉网-武汉晚报(武汉)

  逆境时

  卢武铉自杀:更多是个人悲剧

  韩国前总统卢武铉上月23日跳崖自杀,吸引了全世界的注意力。对于其自杀的原因,也有多个方向的分析和解读。

  但我们必须承认的是,无论在选择跳下山崖之前,卢武铉承受着多大的政治受贿案调查外部压力和曾向民众承诺清廉的耻感自责,卢武铉的自杀首先是一个个人的悲剧。韩国《中央日报》也发表文章分析了卢武铉的心理特征,认为由于患有洁癖症,当违背自己所设定的原则以及价值观的事件发生时,卢武铉一再做出普通人十分难以理解的“极端性质的选择”。因此,无视自杀作为一种个人选择所体现出个人心理特质,而仅仅将卢武铉自杀归结为国内政治压力、乃至国家民主制度所导致的必然结果可能是有失偏颇的。

  跳桥秀:心理的坎过不去

  据报道,从今年的4月以来,广州海珠桥发生的跳桥事件多达8起。尽管每次的跳桥人物不一,跳桥的原因也不尽相同,但他们都有一个相同点,就是在金融风暴的影响下,主人公们都遇到了“过不去的坎”,希望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并得以帮助解决。

  佛山市心理督导师关舒俊认为,跳桥事件的屡次发生从理论上分析,是因为在生物界有“对自杀的模仿”的规则存在,对人类而言,好生恶死是人之本性。然而,在特定的状况下,自杀依然成为一种似乎是流行的选择。不管是迫于外在的形势,还是因为内心道德感的纠结。一旦有人作出榜样,就会接着有人以相同的方式跟随。

  跳桥者还在认知上,是肯定自己这样的行为是行之有效的,他们有需要得到满足,无论是真需要自杀放弃生命为目的,还是通过自杀这行为得到相关部门的关注,都是当事人认为“自杀”行为是有效的,让自己的需求得到满足。

  中国社会调查所的一项调查显示,26.5%的受访大学生有过自杀的想法。而2008年,仅教育部直属高校就发生63起大学生自杀事件,达到历史顶峰,其中北京为23起。今年以来,全国已发生的大学生自杀事件有近10起。有关数据表明,自杀已经取代突发疾病和交通意外成为大学生意外死亡的第一大原因。

  在现实中,大学对很多人而言只是奋斗的开始,甚至比中学压力更大:心理需要培养成熟;人际关系需要培养开拓。面对身边远比中学时期优秀的同学,竞争压力只会是很大。

  张强从小成绩优异,保送上的重点大学,后来是研究生。但是今天他却深深感到生活的虚空、生命的无意义,甚至产生放弃念头。

  在取得良好成绩的同时,他们也养成了严格而封闭的心理行为方式,而学习成绩就是他们价值的最终体现,当难以取得好的成绩时,他整个的世界就崩溃了甚至会产生放弃自己、放弃生命的极端行为。同时,由于行为方式的限制,他们的生活方式是单薄固定的,他们不愿也不敢去尝试新的事物和生活,害怕成功的自己去面对失败。当对以前的生活方式和做法产生厌倦,感情枯竭的时候,就会出现心理的严重反应。

  自杀是生理、心理和社会的异常,因此应作疾病处理。从这个起点上认识自杀,我们也许会对自杀持一种平常的心态,进而使大众更从容地对待这种疾病现象,找出预防和干预的有效办法。社会心理学认为,日益发达的大众传媒把人们的心理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就成了社会心理、情绪传染的一个途径。因此,传媒渲染性报道会诱发更多危机事件,就成为一种社会感染现象。

  媒体宣传具有强大的心理暗示作用。思想徘徊在生死边缘的人,其意识活动处于相当狭窄的状态,这较一般人更容易受暗示和诱导。

  在心理学中,焦虑值=(事务密度难度+心理期望值)/(心理状态+自我评价),因此,在客观一时难以改变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调节心理状态提高自我评价来降低紧张值。

  接纳现状。对每天未了结的事务进行“记录-分析-结论”三部曲。制定的对策要可操作,不要盲目自信,不做自我蒙蔽。例如削减开支等。

  抱团取暖。在危机中,家庭成员之间要变得比以前更加亲密与团结,就让危机帮助我们瓦解现代社会里常见的心理孤立,让大家融合成亲密的团体。

  要善于抉择,化危机为转机。用发展的眼光来看现在的价格,用2014年的眼光来看2009年的危机,看破通货膨胀的迷雾,那么,我们看到的也许是投资的机会!

  兴奋转移法。通过看电影、做运动、旅游、或者改变自己的生活状态,如制定锻炼计划、参加某种定期活动。人们的情绪情感和生理状态也起着不易令人注意的更大的作用,通过做运动调节内分泌改变生理状态,你会发现自己的精神状态会发生很大变化。

  文/记者毛茵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