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信息>> 社会万象>>正文内容

禁烟更要纠正“文化陋习”

       

发布时间:2009年06月04日
来源:不详   作者:佚名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2009-05-31 08:33:17千龙网

  5月30日国际在线报道,在世界无烟日即将到来之际,世界卫生组织发表公报,敦促各国政府做出在烟草产品包装上必须标示更加有效的健康警示的规定,使公众更加了解吸烟的危害。世卫组织无烟草行动司司长贝特切尔博士29日在日内瓦万国宫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就表示,烟草厂商总是想方设法转移公众对吸烟致命危害的注意,还不惜重金开展大规模促销活动,精心设计包装,以吸引并留住新烟民。此外,由于发达国家在吸烟方面的限制越来越多,烟草厂商便把目标瞄准了发展中国家的市场。目前,全球80%的烟民来自发展中国家。

来源:千龙网

  明明是危害极大的“隐形毒品”,“烟”前面非要加个“香”字来修饰,烟草商标非要修饰得漂亮华美,绅士气派,充满诱惑。世界卫生组织强调健康警示的标识是有积极意义的。要想真正让禁烟文化得到更好落实,更要从“文化陋习”上来纠正。

  尽管“每年有超过500万人因吸烟而死亡,超过艾滋病、疟疾和结核致死人数的总和”, “世界上每一秒中有7个人死于吸烟,有8个人死于二度吸烟”。尽管很多地方都出台了严格的禁烟措施,在危害理论上,在政府禁令中,烟卷成了人人喊打的“健康杀手”,可烟草在实际生活中的地位和待遇仍非常高。你要请客吃饭,就不得不为烟民们准备好高档烟,否则,别人“说你抠门”;请人办事情,你要是不买几条好烟,别人说你“不上路”。更有甚者,迎来往送者如果兜里不装一盒烟,周围人会说你“不能混,没出息”等等。烟草就是“社会润滑剂”:疏通情感、礼尚往来、交际手段、抬高身份等。“饭后一支烟,赛过活神仙”、 “吸烟就是潇洒”,过多放大了烟草的社会属性和交际属性。这些无形的烟文化,就像一张网络,只要你生活在现实生活中,都难逃干系。

  所以,为了维持体面的社交脸孔,人们不得不在捏着鼻子品尝这种乌烟瘴气,不得不在拒绝中适应这种不良世俗,不得不在无奈中接受这种“被污染的社会空气”。其结果是,很严厉的禁烟措施成为悬空,比如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调查数据显示,禁止吸烟的33家公共场所中有29家不同程度存在吸烟现象,比例接近90%,且大部分场所没有工作人员劝阻。另据报道,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国就在北京的10家医院建立了戒烟诊所,但现在只剩下了两家。黑龙江省“不在公共场所吸烟”行为规范至今已成为纸上谈兵。很坚强的“无烟论者”被染上了烟瘾,立场坚定的不吸烟的年青人成为了烟草文化的推动者。

  真要禁烟,我们就要多从文化上动手。在欧美西方国家,不吸烟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健康生活方式,所以,他们才将更多的烟草输送给亚非国家。亚非成为烟草消费主要区域,与这种传统观念的滞后不无关系。既然烟草会带来巨大健康威胁,我们就应该本着“健康第一,毋庸置疑”的原则,进行 “不吸烟才是真正的绅士和雅士”的舆论和观念宣传,让无烟文化、不吸烟观念沉淀到更多人的观念和行为规范中,进而在日常行为中拒绝吸烟,倡导“不吸烟也不让烟”的时尚交际文化,更多年青人认同了无烟文化,戒烟禁烟效果就会好起来。

  社会公众和职能部门要有和吸烟者持续较量的信念和勇气。禁烟文化和吸烟文化其实就是一场较量,如果禁止者为着公共利益着想,大胆向吸烟者说“不”,甚至处以罚款和严厉批评,多数戒烟者是不好意思继续吸烟的。执法者和纠错者不敢理直气壮的劝解,就等于默认了吸烟行为,无形中助长了烟民们大胆吸烟的文化心理,这种认识误区应该打破,多树立自信禁烟、大胆禁烟的公共性格。

  更希望公众人物带头戒烟。影视明星、传媒大亨、学界精英,都应该本着“服务社会,关注健康”的需要,积极担当“社会禁烟公益人”,自己不吸烟,也不让烟。成为真正的“不吸烟公民”。我想,在这种立体的文化熏陶下,禁烟文化就能萌芽扎根,取得较好的社会效果。 (雷振岳)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