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文库>> 发愿实修>> 禅定禅修>>正文内容

恶业重的人学禅定容易入魔,应先修忏悔法(梦参老和尚)

       

节选自1999年《占察善恶业报经讲记》

发布时间:2021年03月01日
来源:百度贴吧_佛门吧 2017-11-16   作者:梦参老和尚 讲述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 善男子。若未来世诸众生等。欲求度脱生老病死。始学发心修习禅定无相智慧者。应当先观宿世所作恶业多少及以轻重。若恶业多厚者。不得即学禅定智慧。应当先修忏悔之法。】——《占察善恶业报经》

 

  地藏菩萨说,

  末法的众生要想超脱生老病死,

  学习戒定慧,修习禅定,

  或者学空观,

  应当先用占察轮观一下过去所作恶业是多是重,是轻是少,

  若恶业很重的人,

  要学禅定智慧,容易入魔。

 

  有一种是坐下来习定,

  是要你一天在动中能定下来,

  这种定才是真定。

  坐下来容易入定。

  在动中就比较难,一动起来就忘了,

  定也没有了。

  要想在动中不动心,

  对著境界时也不起心动念,

  就要常观想佛菩萨,

  使念头注意在一个圣号上,

  只要你的意识从来不动念,

  外面什么境界相都不被它转,

  这就是定。

  这种定能发出智慧来,

  世出世同的定有多种,

  习定的方法也很多,

  不论你学那种定,

  一定要把握好自己心念,

  不被外境所转。

 

  怎样能降伏其心呢?

  就要达到无相,无相智慧就是空慧。

  又怎样悟照相境界? 

  就是要不住六尘境界。

  根境俱寂,就达到无生无相。

  即《金刚经》上佛陀教导我们:『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由于恶业又多又厚,

  习定、修慧都不得利,

  所以地藏菩告诉我们应常先修忏悔法,多拜忏,

  《地藏忏》不是地藏菩萨说的,

  《大悲忏》也不是观世音菩萨说的,

  《三昧水忏》同样样不是佛说的,

  都是祖师编辑的,

  唯有《占察忏》是地藏菩萨说自对坚净信菩萨说的。

 

  拜占察忏悔法,

  可使我们在用占察轮时很快相应,

  速获清净,

  这时你一修就能成就。

 

  【 所以者何。此人宿习恶心猛利故。于今现在。必多造恶毁犯重禁。以犯重禁故。若不忏悔。令其清净而修禅定智慧者。则多有障碍不能克获。或失心错乱。或外邪所恼。或纳受邪法增长恶见。是故当先修忏悔法。若戒根清净。及宿世重罪得微薄者。则离诸障。】——《占察善恶业报经》

 

  为什么先不修定慧? 

  是因为此人宿世的习气很重,

  恶心相当地猛利,

  今生又造了很多新业,

  若修善法会出现许多障缘。

  如果是出家的比丘、比丘尼,

  或者是在家的优婆塞、优婆夷,

  受了戒不持戒,甚至三皈都犯。

  三皈本身就是戒。

  皈依佛,永不皈依天魔外道;

  皈依法,永不皈依外道典籍;

  皈依僧,永不皈依外道邪众。

  这就是三皈戒。

  犯了三皈,就非佛弟子。

 

  如果犯了重罪根本戒,

  不忏悔清净,

  修禅定智慧是不可能的。

 

  不但你修不成,

  恐怕还要把你摒除僧团之外。

  佛经常这样比喻,

  大海不容死尸,死人漂到海里,

  海浪一定把他打到岸上去,

  或者被鱼吃了。

  佛法如大海,若你不守戒律,

  不好好的修行,

  同样会被摒除大海之外,

  摒除僧团,弃于佛法之外,

  就不能闻法修行,

  本来为克服烦恼,

  反而被外道邪见人侵扰,

  丧失你的心志,

  增长邪知邪见。

 

  佛说破戒通过忏侮能救,

  破见是不可救的。

 

  所以我们必须先修忏悔法,

  忏除犯戒之过,

  及宿世的重罪,

  使戒体清净,

  重罪减轻,无诸魔障。

 

  因此,罪性是虚幻的,没有真实,

  『罪性本空唯心造』,

  所以忏罪的时候一定要到达空寂。

  把一切事物都看成是假的,空的,

  没有真实可得。

  罪性也看成是空的,

  降伏住自己的颠倒妄心。

  众生与佛就在一念之间,

  要转变众生心,

  需发菩提心与佛相应。

  修普贤十大愿,

  念地藏菩萨圣号,

  文殊、普贤、观音,

  念三宝念念不离三宝圣号,

  常发诸佛菩萨之愿。

  我们发愿,念三宝,为度众生;

  求忏悔,为度众生;

  想成佛,为度众生;

  想离苦得乐,为度众生,

  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度众生,

  心往圣境上想,

  与诸佛菩萨合在一起,

  这样凡夫心就转变成佛心。

  如果不这样,那就随着业力跑,

  我们现在发心出家,很难啊!

  这是多生种的善根。

 

  要常常忏悔,消除业障,

  使过去的宿业不现前,善根增长。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