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文库>> 佛化生活>> 人际交往>>正文内容

沟通与表达的艺术——大司徒仁波切

       

发布时间:2012年04月02日
来源:嘉绒寺论坛 2012-4-1   作者:大司徒仁波切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首先你必须先了解要把话讲清楚需要什么样的条件:首先,你必须要清楚地知道你想要表达什么;其次,你必须要知道为什么你要说这些话。有时,我们并不清楚为什么要沟通。比如说,当你遇到某人,在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要沟通的情况下,你可能只是不加思索地说:“你好吗?”这是很自然的。但当有重要的事情需要沟通时,我们必须表达得非常清楚。我们现在谈论的是沟通的技巧。沟通是否能够成功,这并不是你能够掌控的。这是你及沟通的对象,你们的业力影响所致。你可以尽全力去沟通,但并不是说一定能够成功。因此,在你这方面,你必须要诚实,带着诚意,尽全力去沟通。不过,即便你是很诚心诚意,讲的也是事实,并且具有信任度,但也无法保证沟通一定会成功。所以,你的心必须要宽宏,因为即便你说的是事实,人们可能仍旧会误解你的意思。你必须要有心理准备,你说的话可能会被误解,这样的情况经常发生。大部分的时候,沟通的结果可能不尽人意,但有时候还是会成功。

  这里有一个玩笑话:如果大部分的人,他们的头是方的,即便你自己的头是圆的,你也不应该制作圆形的帽子。顺着这个道理,你必须把沟通这件事简单化。一对一的沟通是比对整个团体的沟通还要困难。因为团体有团体的力量去支持认同你说的话,这就是集体大众的力量。就像一个表演,如果表演者在众人面前演出,其中千人里有十人鼓掌,那么其他九百九十位观众也会跟着鼓掌。沟通的道理也是一样,如果千人之中有十个人懂你所说的,其他九百九十位也会觉得他们懂了。所以说,心灵(mind)的力量是很强大的。如果听的人觉得他们听懂了,那他们就是懂了,因为关键全决定于心。所以说一个大的团体是可以彼此互相帮助的。但相对来讲,在团体当中,坏事的影响力也跟好事的影响力一样大。跟单一对象沟通与团体沟通相比,是比较困难的。叫一个人去做一件坏事跟叫一个人去做一件好事都是一样困难的。

  如果你回顾历史,会发现做坏事的通常会是个集团,但行善者却都是以个人居多,如释迦牟尼佛。对个人单一的沟通是困难的,但单一的沟通却是比团体更具意义,一旦沟通成功了,那么会有真正的好事发生。对团体的沟通是容易的,但相对的也容易被忘记。因此法教的教导无法对大团体来进行,必须以小规模团体的方式来做。若对大型团体进行法教教导,听众会说非常好,但当他们结束课程回家后,也就马上忘记了。一般善行的宣传教导,则是对越多人越好,善行会逐渐的萌芽成长。

  现在我要进行法教开示。关于给予法教开示,如果你(开示者)有足够的信心、清净的传承与动机、清楚的认知,那么,你很自然就可以讲出对的话。可能你预先准备的说法没有派上用场,临场却有另一种反应,结果给予的并不是预先准备好的教导。所有临场给予的开示,所有的细节都是由心而生,自然而然脱口而出的,并非预先准备好的。有时候用英文进行开示也是很自然的,我想这就是整个传承的加持力。举例来说,这是前天才发生的一个例子。我去一个偏远的地区,去那里做法教开示,在归途上,行经了一段非常危险的路。那里有一条很大的河,就是象河在河流的中央,有一块大岩石。河水不断的拍打、冲刷这块大石头。我从车子里摄影了这一幕景像,因为摄影是我兴趣。在我的心中,我觉得我非常的干净,除了我自己本身之外)。这是我当时自然而然衍生出的想法。当我劝导人们,要行善时,这是很容易做的。但当进行这样的教导多年后,仍旧有些东西是需要被净化的。这个“我执”必须被净化。那块河中的大石头就像是我执,它被河水不断的冲刷,但它依旧牢固不动,仍然需要持续不断地被净化。那块岩石非常的大,跟这个房间差不多大小。大石头在那里已经有好几千年了,它仍旧要不断地被净化。我藉由剃掉头发这样的动作来净化我自己。我没有漂亮的头发、服饰和耳环。到最后,我也必须要净除(舍弃)掉这件外在的僧服。经过许多世后,我希望可以去除这些执着。未来,我还是会成为僧侣,我也必须净化我自己,并且能够超越僧侣的层级,这就是成佛之道。根据我的计划,也许将来一百世,我还是会当僧侣,因为我仍然有那块顽固的大石。最简单的道路也会是最有效率的方式。我举这个例子让你了解这个道理,我也希望这张照片的效果会好,因为当时我是从车子里拍摄的。我使用的不是数字相机。如果这张照片效果好,那它将会成为我的教材之一。当时有很多车子跟在我的车后面,所以没办法停下来好好拍摄。在我的书里,有时候只要放一张图片,读者就会明白我想表达的意涵。那么,人们会说,我很擅长于表达沟通。

  我的相机是效能很好的相机,是快速镜头,使用传统的底片,已经是25年的老相机了。虽然镜头的盖子不见了,但这并不会造成影响,因为我是用相机摄影而不是使用镜头的盖子。这就好像我的眼睛不够美丽,但我仍然是可以看东西的。总之,我认为你们每一位都有能力去沟通,但是你们觉得没有能力可以做好沟通,这是因为你已经先入为主地认为你没办法做到。如果你在很生气的情况下说话,是没办法达到好的沟通。如果你很贪婪,沟通也不会好。如果你的动机是很清净的,那么沟通就会很清楚。我发现台湾人和日本人其实他们的英文非常好,但是他们不敢说,因为他们害怕他们会犯错。害怕犯错的恐惧以及期待成为一个从来不会犯错的人,这样的骄傲态度,是很不好的。如果我讲藏文犯错,那我应该对此感到惭愧。如果你们讲中文还讲错,那么你们应该感到羞愧。如果英国人讲英文讲错,他们也应该感到羞愧。如果你是使用非母语,那么犯错是可以被接受的。我很早就开始使用英语来做沟通,但是我很晚才开始学习中文,所以我讲中文的时候,容易犯很多错误。我27、28岁时才开始学习中文,但英文是当我15、16岁时就开始学习了。因此使用英语对我而言,相较之下容易多了。假使我能够早一点开始学习中文,我现在面对你们这样的场合,就可以使用中文了。 -

  在1982还是1983年的时候,我第一次造访了东南亚。而我第一次访台之旅是在1986年。这样的经验(访台、接触中文)对我而言,已经是过晚了。当人年少的时候,比较容易记得所学习过的东西;当人比较有年纪时,学习过了,却不容易记得。我的中文不好,只能说:“你好吗?”仅这样百分之一的比例。或许你可以迫使我讲中文,但肯定我会讲出闹笑话的句子。我发现我比较容易理解新式中文,就是台湾人、新加坡人所说的中文,其他地区的传统中文,我能够理解的比较少一点。

  我希望今天我所做的开示能够对你们有所利益。法,是源于心,佛陀是在心里面。人们到庙里去朝拜,是因为大部分的人无法从他们自己的内心看到佛陀,只好藉由庄严的道场去感受。所以佛教是源于内在,而不是在外在可得。“我们是内在的人,不是外在的人”。内在的人/外在的人这样的说法不是种族主义的分别,只要能够由衷相信内在本质是好的,这是内在的人。如果无法相信内在的良善,那是外在的人。出家人不打扮,因为我们试着去训练自己感受内在的美。打扮是可以彰显外在的美。你的身语意也都是佛陀,因此如果你打扮得体,吃得健康,藉此供养佛菩萨,这也是很好的。打扮、吃得好,这些并不是要喂养我执、壮大我执。所以尽量保持你的身体健康,吃得好,睡得好,穿得好,然后,要懂得谦虚。那么你自己和你周边的每个人都会觉得很快乐。但如果你的心不够谦逊,那么你也不会因此而得到快乐。我对藏文的掌握度就好像去捏一块黏土,是可以按照我的意愿,运用自如地塑出我想要的样子。而我的中文则有很大的限制。藏文只有30个字母,中文则是比较进步的语言。藏文大约是在150年前被创造出来的,中文我想有超过2000年。

  能够用创新的方式去推广佛法是很好的,因为这样的创意可以让佛法更能贴近大众的生活。所以创造一个佛法花园、佛法公园,每一个人都可以来到这里。希望你们所有的人不论在俗世生活上,或是佛法学习上都能够更上一层楼,也祝福你们都身体健康。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