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文库>> 发愿实修>> 修菩提心>>正文内容

把普贤愿融入自相续的步骤

       

发布时间:2010年08月05日
来源:摘自《请入普贤愿海》   作者:益西彭措堪布讲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首先,注意把佛的语言和观念有意识地输入自己心中,然后这套语言、观念要经过一个和自心融合的阶段,在经过了反复思维运作之后,就由外转内,成为自己内心的语言、观念、愿望,之后便指引行为,趣向果位。(注意,学习《普贤行愿品》必定要经历一个往内磨合、融合的进程,最后会逐渐融合在自己心上,逐渐在心里形成自己的东西。)

  具体的步骤:

  1、对于《普贤行愿品》背诵、读诵、听闻、讲解,让这些语言深深地记在心里。

  2、对于《普贤行愿品》的意义和利益反复思维。

  缘着《普贤行愿品》的文句,由佛的语言、缘起的道理、事实等等进行思维,每一愿在讲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发愿,这样发愿有何意义利益等等。只要肯下功夫思维,一旦确认了之后,就会形成全新的普贤行愿的观念。

  这一点极其关键。全知麦彭仁波切的教言——“思则千叶信莲开”,通过数数思维,就会形成深刻的观念,形成不可动摇的信念。由此就会有意识地尽力地去串习,去调动起内在的愿望,使普贤行愿逐渐转成内在的愿,又转成行动。

  3、通过努力串习调动,把普贤行愿转成自己内在的心愿。

  所谓自己内在的心愿,就是要能从自己心里说出这样的话来,比如:从今以后,

  我要礼敬所有十方三世的佛陀。

  我要以一切上妙的财物和法供养一切诸佛。

  我要随喜从凡夫到佛陀之间一切大大小小的功德。

  我要成办依止的意乐和加行,恒时让所有利益我的善知识生起欢喜心。

  我要恒时守持净戒、无垢无破无穿漏。

  我要摄持一切佛的正法,尽未来际,无有疲厌。

  我要遍入一尘中有十方三世庄严刹的境界。……


  诸如此类,通过反复地串习、调动,直到能一条条从自己心里发出这样的善愿来为止,这就把经文转成了自己内在的愿文,合起来,一整套的普贤行愿就转成内心的大愿。

  上面的心里话和前面世间人的心里话,相差太远。如果人人都能学好普贤行愿,时时想的、说的、思维的,都是这些最好的语言,那该有多好。那世界就会变成普贤的世界,人就会变成最好的人。

  4、由内在愿力的引导,把一切身口意的行为都推向无上菩提。

  正是这个原因,我们的一切修行都要在普贤行愿的基础上面修,从凡夫地直到成佛,都要这样修。这样修,也就从位前凡夫的普贤进入到当位圣者的普贤,最后成佛,成为位后的普贤。

  所以,“为什么要闻思普贤行愿,为什么要缘着愿义不断串习”,目的无非就是要把普贤行愿融会在心里,让它最后成为自己内在的驱动程序,起到总指挥的作用。就是它,会让我们的心逐渐地扩展开来,无限地扩展开来。就这么会出现普贤的行持,普贤的世界,出现无数种普贤的愿和行为,一直推动,走到最究竟的果地。

  按照这样做观察,对于《普贤行愿品》中讲法行利益的每一句,对于五种果的每一方面,确实都会引生深刻信解。(限于时间关系,不能展开来解释,上面大体作了启发,剩下来留给大家去对应思维。)这不是盲信,也不是简单地随人相信,而是以理衡量到之后,完全确信做十法行就有这么大的利益,这完全是由心识的缘起规律所决定的。

  基于这种深刻的信念,有智慧的人应该尽一切可能性对于《普贤行愿品》作十法行,以求形成自己内在的普贤行愿。只有它能推动我们迈向生命的圆满,把我们带到最美好的佛的境地。因此,对于《普贤行愿品》作十法行,具有最重大的创造佛法界的意义,因此也就具有无量无边、唯佛才能证知的功德。

标签:菩提心|发愿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