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文库>> 发愿实修>> 修菩提心>>正文内容

请入普贤愿海(六)

       

发布时间:2010年05月26日
来源:转载   作者:益西彭措堪布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如何落实《普贤行愿品》的修学

  落实的内容

  包括长行文十大愿王和颂文62个颂词,在理解上,要掌握发愿的内涵和发愿的利益;在修持上,要能熟练地随着愿文作意。

  我接触了全品《普贤行愿品》之后,对长行文十大愿王的内容生起了很大信心。身为藏人,以前只随西藏佛教传统念诵《普贤行愿品》的偈颂部分,积资净障、发愿回向。在我看到长行文时,我的内心非常欢喜。以后,我朝峨嵋山时,喜欢念整品《普贤行愿品》。长行文加持力大,文理详细,一遍慢慢地念下来,经文的意义很具体、清晰地显出来,我最喜欢每条愿王最后的句子——“乃至众生界尽、众生业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力量非常大。

  有关十大愿王的主体内涵,长行文的翻译,意义明显,上下连贯,一气呵成。只要顺着顺序一字一句地念,很容易对应上去作意观想。整个一套念下来,就作了一次到位的普贤十大愿王的熏修,善心愿力就在这念诵当中得到增长,福德也在这念诵当中大量积聚。所以,念诵长行文的效果非常之好。

  颂文精炼,文字少,意义广博。需要多下功夫,把每一愿的内涵思维忆念熟练,才能做到深入持诵。对于《普贤行愿品》,我要尊重地说:“这是从佛的大智慧现量流露的大仪轨、大修法,就像宁玛派伏藏大师的仪轨一样”。

  为什么要落实

  颂文只有62颂,是我们需要一生持诵的法,是每座修法的结行,做每项功德的结行。如果念了一辈子,连一颂愿也没发到,不仅没发到,连一颂的意义也没准确理解好,那有多么遗憾!

  比如,很多人会做略回向“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但念的时候,口在动,脑子里是空的,连希求什么都不知道,这怎么行?很多人这次听了讲解之后,才懂得要点在希求文殊的大智和普贤的大行,由此才有意识地往这两方面回向。

  如果只是安于糊里糊涂的现状而不思改进,那效果是很差的。对于普贤行愿的重要意义,没有讲解、没有听闻、没有思维、没有串习,是什么状态?一提到十大愿王和62个颂词,心里空空的。

  没有这样认真来的话,肯定是空的,骗自己。说什么往生极乐国、说什么消除一切障碍、说什么成为普贤菩萨……都成了空谈。远因是种了一些,要想现前得大利益,想想也让人怀疑。所以,要真干,诚诚恳恳地按照普贤愿王作串习。

  宗喀巴大师讲修菩提心时,把菩提心比作镰刀,这把镰刀没有磨快的话,即使很长时间割草,也收效很低。但如果首先去磨快这把镰刀,看起来是费了不少时间,但一旦修到扼要时,哪怕只割很短的时间,也能一下子就割下一大片。

  这个比喻放在这里同样适合,普贤行愿没有学扎实的话,有可能念一生,连一颂的愿也没有发过,甚至连需要求什么也不知道。相反,肯花时间、下功夫,到位地把握愿的内涵,熟练地串习好发愿。等到经过了这个过程之后,每次都是有质有量地随文作意,印持回向,从今乃至尽未来际,都受益无穷。这样的两种做法和结果,我们该选择哪一种呢?

  我们的状况并非不能改善,只要下定决心尽自己的力量来受持普贤行愿,就一定有办法能做出来。大家要有自信心,自己有智慧、有善根,还能在百忙中抽空来学法,如果能把握好难得的机缘,在自己心中安上一部普贤行愿,这对于自己的生生世世是最具深远意义的事。

  大家有佛性、有智慧,完全可以学好普贤行愿,只不过暂时还不懂得方法、还没有作过扎实的串习,一旦掌握了方法,又肯去串习,决定能以普贤行愿庄严自己的心地,从此可以逐渐从位前普贤做到当位普贤,直至位后普贤。

  我常常梦想,世界上能有千千万万的人受持普贤行愿、串习普贤行愿、发起普贤行愿,那该是多么好的事。

  修学方式

  一、背诵

  内容:十大愿王和偈颂。

  二、讽诵

  一般修法的规矩,每座修法的前后都要依照《普贤行愿品》的颂文积资净障、印持回向。比如,一天修四座法,就要讽诵四次。最低也要一天修一次,回向当天所作的功德。

  如果发心读诵《普贤行愿品》整品经文,可以根据自身条件,一天读诵一遍或多遍,或者一周读诵一遍或多遍。

  佛教寺院、居士团体可以组织共修,一周一次或一月一次,或者在重要佛教节日、法会日专门念修《普贤行愿品》(偈颂或整品经文)一遍或若干遍。

  念诵以质量为主。像大恩上师住世时,非常重视《普贤行愿品》的念修,经常在课堂上批评维那师念得快、念得不如法。甚至维那师念得字音不准,上师都要及时纠正。

  音声和心的关系很大。我经常在路过经堂时,听到藏族维那师缓缓地念诵《普贤行愿品》,耳根接触到这些如法的诵经声,内心自然就有不一样的感受,善心自然就会引发。这时自己不是在发愿,但愿王的音声可以加持到自心。这都是大恩上师感化我们的结果。希望我们每念一遍《普贤行愿品》,都要至诚恭敬地念,这个功德非常大。

  三、讲闻

  可以讲整品经文,也可以单讲偈颂。甚深法义,一时还理解不到,就重复注解的话。比如心性理体的方面不懂,就先从事相方面讲。能讲的地方尽量用自己的话讲,单是开演一句一颂的意义,也有超过一切世间善根的功德,原因是:这些经文都是开示出世间成就无上菩提的大道,所以能讲解一个片段,功德也不可思议。

  讲时要吃准要点,整品经文的要点落在“行愿”二字上;而“行愿”又必须落在普贤行愿无与伦比的特点上;讲具体的愿的时候,一定要讲清楚希求的是什么,希求的是哪些方面,这样就能扣住发愿主题,否则就会失去宗旨。

  能讲是最好,可以督促自己深入地思维普贤行愿的法义。实在没能力讲,还是要听;不懂的地方可以向别人请教。最好在别人面前听闻,有现场交流的效果。讲闻两方面的因缘配合好了,一次讲法会有很多转变自心的作用。而且,我们的耳根最灵敏,听时直接就传入心里,对初学者来说,有时看书没有太大反应,但听别人讲,现场的交流来得直接,比较容易入心。或者,可以听本经讲解的DVD,显密佛教教育功德会可以免费为您提供。

  我们要看到目前修学普贤行愿存在的问题,学习者很多都是听完了,也就结束了。普遍存在一种盲目的状态,听了之后,不明白自身学习有怎么一种过程,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每天要怎样串习、印持,怎样来生起对普贤行愿的信念,遇到境界时如何用愿来摄持自己的心……。即使每天念修,也往往处在不得力的状态之中,普遍存在对普贤行愿信念不足的问题。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呢?关键在闻思串习的量不够,对普贤行愿各部分的认识不够,对串习愿的方法不明了。认识不够的原因出在哪里呢?就是没有在各个部分上具体落实,导致整体上难以得力、难以生效。其次是,自己没有独立地对普贤行愿思维过、体会过、串习过,导致不会有意识地运用和善巧地运用。

  比如,我们只是一次念一遍,因为没有集中地去连续串习到一定的量,强度太低,形成不了一定的力度,所以,普贤行愿的力量不能在心中显现。平常思维也不足够,自身没有心力坚持思维,又没有助缘的带动,所以对普贤行愿的认识非常不够,信念也就不强,引发不出强大的效果。就像烧水,一直只烧到50度,总在这个区域徘徊,总烧不开。像这样,始终是糊里糊涂的状态,形成不了信念、胜解心、希求心、精进修持心,效果就很差。等于一壶水,既不能烧开喝,也不能作蒸气动力,不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但如果短时间加足柴,把火烧旺,持续烧下去,一旦沸腾了,就可以起到饮用、蒸气等等一切的作用。

  如果我们能提供方法创造条件,帮他把几天都烧不开的水,几小时就烧开。一旦烧开尝到了滋味,以后不用强迫他,他每次都会要求自己一直要到烧开为止,他的学习动力、主动性会很强。

  所以,我们要开动脑筋的是:第一、要创造条件、气氛,半强迫性地让大家在短时间内串习;第二是提供修学的方法和指导,让大家高密度地串习,这样,马上就会烧开。“万事开头难”,“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这有点像英语集中强化培训。往往有这样的情况,学习者有一句英语说得不顺、说得不标准,导致他没有信心,一辈子都在说结巴英语。如果最初一句说得好,以后,他说出的每句英语,都往这个标准上去要求自己,以后说的是满口地道的英语。同样,我们学习《普贤行愿品》,只要有一次能生起效果,得到一种体会、感受,以后自己学习,都会往这个目标上靠拢,以此作为学习应达到的标准。或者,只要一次串习某部分的愿,有一些好的效果。以后串习,都会按这个标准来要求自己。只要尝到滋味,就忘不了,觉得普贤行愿真好,信心自然就深入自己的心里。不用别人强制要求,自己相当有信心、有认识,会主动地去学去修。

  我想改变的方法就是化整为零,从各部分上去努力地做功夫。第一是以讲解带动思维,现在工作这么繁忙,平常事多了分心,如果没有一种集体学习的氛围,是很难自己摄持住心、坚持做思维的,但是讲解可以促进思维,所以,要创造一个平台让修学者都能有讲的机会。只要发心去讲,就一定会策励自己一段一段地消化,下功夫去思维。这就是以讲带动思维。而有了思维作保证,对普贤行愿的信心、对普贤行愿的认识、对修持普贤行愿的方法,自然而然就会产生就会了解。否则,这一关始终难以突破。

  讲解的方式可以很灵活,可以彼此之间结对子,比如一对一、一对二、一对三……,一个人讲时,其他人听,这样人人都有机会来讲解无上愿王的法义,也都有机会来思维、来生起信心、希求心、胜解心等等。还可以组成一个讲法组,由一个主持者,每次抽取一个人上台讲某个主题,下面的人一起旁听。听后,人人发表意见,指出他讲的不足、不对的地方。有这样的气氛,很快就可以生效。多少年不能改变的状态,可以短期内得到实质性的改变。而且,这是直接为实修打基础的,认识深了、清楚了,修起来会得力。所以,希望大家有机会有能力时,应该发心讲解,这是生生世世要修的法,取得一点认识,也是最有收获、最有利益的事。

  第二是串习,一组愿一组愿地串习。就像练字,需要一个字一个字地练,而且每个字,要一笔一划地写工整。这一步做好了,以后连起来写一大段,都非常好,而且写什么字体都有基础。不然,没有这样来练,一开始就一大篇一大篇地写,看起来是省事,但一辈子始终写不好一个字,这就是没有循序渐进学习造成的后果。

  整个经文的内容就是十大愿王和62颂,62颂减掉讲利益回向的10颂,只有52颂。平均算下来每周串习一颂,一年就可以收到成效。当然,串习时要以愿为单位,一愿一愿地来串习。

  串习的方法,是用心作意愿文的义理。一边默念某一愿的内容,一边用心专注在愿的义理上。方法就只有这么一个。自己要吃得了苦,反复不断地在心里作意,一直要引动自己的善根,诚恳地自己发愿:“我要礼敬三世佛”“我要供养一切佛”等等。每个部分都要做强化训练。首先,力求把自己内在的善愿调出来,然后,要持续地一直保持住它。我们用化整为零的方法,才会落实,才可能在每一愿上仔仔细细地去刻画、去作意、去引生。只要这样一步步来,一定会有好的效果出来。有时作意不下去,就换一个思维的方式。每一愿的内容都很广,颂词是原则性的精要概括,可以展开来,方方面面去想,想到一定程度,想按这样发愿的善心又会调出来,调出来之后,又安住在上面不断发愿。

  要达到讲解、串习准确的效果,一定要有好的样本。为了让大家能学好普贤行愿,我自己作了一次全文的讲解,法本和DVD都做好了。目前,讲解《普贤行愿品》的法本不多,一般很少落在如何发愿这个重点上。尤其颂文,每一愿的具体内涵在哪里,是非常难解释的地方。因为没有交待清楚所愿境和发愿方法,导致一般人只是念文,至于发愿,几乎成了空白,没见几个人如理地发愿。

  我这次编讲,是根据华严宗祖师清凉国师和圭峰大师的《别行疏钞》,以及龙树菩萨、章嘉国师的注释,这些注释都非常可靠。我的重点是放在如何对普贤愿王思维、串习上面,所以操作性强,方法对路。大家无论自学、共学、思维、串习,都可以作为样板,剩下来,就是自己要去思维,要去串习。这是没人能代替做的,如果能代替,佛早就全代替了。

  而且,为了尽可能地给大家提供念修、讲闻的方便,显密佛教教育功德会已经给“显密学会”为主的四众弟子提供了4万套“净土系列”《普贤行愿品》(上下册)的法本和光盘,而且,还要给大家提供15万册《请入普贤愿海》法本、10万套《请入普贤愿海》DVD光盘、8万册《普贤行愿品讲记》精装法本、10万套精装版光盘和3万3千册精装折本《普贤行愿品》做为助缘。

  DVD也做成一种教材的形式,突出体现科判、颂词、重点、难点等等,再加上相应的图片、动画,能很直观、很形象地把普贤行愿送入你心中。

  我也没别的想法,能让你学到普贤行愿,就是我的愿望。这次再讲《请入普贤愿海》,也是尽我的能力,把该说的、该启发的、该交待的、该纠正的,全部告诉你。

  目前我该做的做得差不多了。这个世界上,有千千万万的人有大善根、大智慧、大精进,只是少有人提醒,少有人组织,现在各方面的条件都聚合得差不多。所以,我想今天正式倡仪大家来共修普贤行愿,请大家一起来深入普贤愿海。

  共修内容包括传讲、听闻、阅读、念修等等。(具体的共修方案,会另外提供)。现在,千千万万的人都在念修普贤行愿,自己的念修都可以放进来,让所有人都得到共修的利益和加持,一个人闭起门来修不到这样大的功德。所以,凡是自己的念修功课,都希望放进去,让它汇成一个功德的大海洋,让普贤行愿这首法界之歌唱遍全法界,唱到尽未来际。

  我也没有别的,就像一个在渡口上指路的人,虽然自己是双脚残废,可是心里百分之百相信佛的话,相信普贤行愿的大愿船可以把大家带到一个最美丽、最灿烂、最幸福的地方,所以巴不得所有的人都能坐上这只船。虽然自己双脚残废,走不了一步路,但看到许许多多的人都能坐上去,内心是多么高兴。

  最后祈祷上师三宝、诸佛菩萨降下慈悲的加持,让一切有情父母都能同上普贤愿王的大愿船,一帆风顺地驶向大菩提彼岸。


  思 考 题

  1、什么是普贤行?
  2、如何对修学《普贤行愿品》的利益生起信解?
  3、为什么要把《普贤行愿品》作为每天的必修之课?
  4、绘画和人民币比喻说明了什么道理?
  5、印持是什么意思?我们如何来印持发愿回向?
  6、普贤行愿和往生净土有什么关系?
  7、初学者是否应当串习普贤行愿?
  8、请具体说明把普贤愿融入自相续的步骤。
  9、学了金在善的母亲、两只鹦鹉、洪居士、来果禅师的故事,每一个故事对你有什么深刻启发?
  10、为什么要锻炼自己讲解普贤行愿?依于《普贤行愿品》行持十法行有什么重大意义?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