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文库>> 佛化生活>> 孝亲尊师>>正文内容

活佛在堂上

       

主讲/证严上人 恭录/诼淇

发布时间:2010年04月02日
来源:转载   作者:证严上人 恭录/诼淇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孝顺不能等!
  父母在家中,就如同活佛在堂上;
  如果连眼前的活佛都不会恭敬,
  还需要到远方的寺庙去拜佛吗?


  诸位大德:

  阿弥陀佛!

  今天我们为寿星庆生,在祝福寿星的同时,也要祝福寿星的父母。因为如果没有父母的养育,怎会有今天的寿星──你们呢?

  最近,常在报上看到老人独居的问题,他们有些是没有子女;但也有人把子女栽培得颇有成就,后来子女侨居国外,自己独居在台湾,老而孤单。因此病了没人照顾,往生了也没人发现,这是现代社会的老人问题。这个问题的症结在哪里呢?最主要的是年轻人忘了父母的养育之恩。


  今生我是你父,
  前世你是我母。
  人人都是我生生世世的父母。

  几年前我曾讲过《父母恩重难报经》,开头是一个故事──

  有一天,佛陀带著弟子阿难外出托钵。途中看到一堆白骨时,佛陀马上跪下虔诚地向这堆白骨顶礼。阿难觉得很奇怪,便问佛陀说:“佛陀啊!您是人天导师,无上尊贵的觉者,您为何要向一堆白骨顶礼呢?”佛陀回答:“因为这堆白骨是我生生世世的父母啊!”

  人的寿命不论是长或短,总是有限。当一期的生命结束〈往生〉之后,灵魂〈业识〉还会再投胎到另一处,当他被生下后,又开始了另一期的生命;往生后又再投胎……,每个人都一样啊!说不定现在坐在你旁边的人,就是你前世的兄弟姊妹或父母。所以说,我们都是互为父母、互为子女。

  我常说:人生就像一出戏。上了舞台,你演你的角色,我演我的角色──你是我爹,我是你子等。戏演完了,下台之后你还是你,我还是我。在人生的舞台上,我们都是不断地在上台、下台,角色也一直在更换。所以佛陀说,这些白骨都是我生生世世的父母。

  佛陀又向阿难说:“阿难,你来将这堆白骨中的男众和女众分开。”阿难面有难色地说:“佛陀啊!人如果还活著的话,可以从他们的衣著分辨出男女;但死了之后只剩下一堆骨头,要如何分辨呢?”

  佛陀告诉他:“你把颜色较白的捡出来,把较黑、较黄的放在另一边;较白的便是男众,较黑、较黄的则是女众。”

  阿难问:“为什么呢?”佛陀说:“因为男众的生活较悠闲,有时间求道,所以骨头较白;而女众必须为传宗接代和生活操劳打拚,身心的折磨和烦恼较多,所以骨头较黑、较黄。”〈编按:指当时的印度社会〉

  《父母恩重难报经》是从女人怀胎开始说起。记得几年前讲这部经时,有位妇产科主任说我很像妇产科医师,因为从胚胎开始,一直到生产的这段过程,我都描述得清清楚楚。我告诉他并不是我懂医学,而是看了佛经之后才知道的。可见,佛陀真是一位大医王。一个小生命要在母体中生长真的不简单,所以要感恩母亲啊!


  在感叹父母难为的同时,
  是否也曾想到父母在养育我们的过程中,
  也是历尽千辛万苦呢?

  除了感谢母亲,也要感谢父亲,更要感恩天地间的一切众生及万物!记得以前我种花生时,把种子丢到泥土中后,必须再用脚把土踩得扎实一些。隔天去看时,本来平坦的土地已经裂开出一条条的缝;第三天便看到地上已经冒出两片嫩芽了。大地孕育万物也是非常地辛苦,所以我们要时时抱持感恩的心,面对父母及爱惜天地万物。

  现在的父母真的很难为!送孩子到学校念书,无论穿的、用的都要选名牌、赶流行、和别人比较。不知道大家在感叹现代父母难为时,是否也曾想到父母在养育我们的过程中,也是历尽千辛万苦呢?所以,我一再强调世间有两件事不能等:一是孝顺;二是行善。

  现在的孩子,大都在父母的羽翼呵护下成长,把父母黏得紧紧的;长大后,要他们向父母说句感恩、贴心的话,却认为那是肉麻的事而说不出口。

  小时候黏著父母,为什么长大后却和父母产生疏离,甚至还让父母独居呢?这是不对的啊!父母在家中,就如同活佛在堂上;对眼前的活佛不恭敬,反而到很远的寺庙去拜佛,这岂不是本末倒置吗?


  取之当地、用之当地,
  则无论身在何处
  都能受到认同而平安无恙。

  刚刚听黄主任谈到菲律宾义诊的情形──那里的贫富悬殊极大!贫困的人连要动个甲状腺的手术,都必须整整做工四年,不吃、不用才有办法存下这笔医疗费用。还有很多人一辈子都没看过医生;并不是他们没病,而是没钱就医。

  菲律宾的慈济人取之当地、用之当地,常举办义诊来回馈当地居民。第一次义诊时,就诊人数约一千多人;第二次增加到二千多人;这次已经是第十一次了,在三天的时间内共看了五千多人,开了好几百台的刀。

  在之前的义诊中,有位白内障患者前来接受开刀手术。当他隔天拆掉纱布、眼睛重获光明时,高兴地直说要上电台告诉菲律宾同胞:不要抢劫华人、不要再绑架华人!因为华人对他们很好,是来救济、帮助他们的。所以说,我们去救人,相对地也是在保护自己;我们去爱人,自然就会得人爱。

  几年前,美国洛杉矶发生黑人暴动事件。有位在那里做面包生意的慈济会员,有一天要送面包给店家时,忽然有一群黑人跑出来拦下他的车,问他是日本人或韩国人?这位会员看到这群来势汹汹的黑人,害怕地回答:“我是来自台湾的中国人。”那群黑人一听,脸色马上柔和下来,还轻声地告诉他:“你不要走这里,赶快从另一条路回去。”

  这位会员回去后,心里觉得很纳闷?就将先前的遭遇告诉所雇用的黑人店员,问她知不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女店员回道:“你不知道啊!我们很感恩台湾的中国人。因为你们不仅帮助、关心我们,还给我们的孩子奖学金。所以暴动时大家有共识,我们绝不会攻击台湾的中国人。”

  他又问这位女店员,到底是台湾的那些中国人在救济你们?她回答:“是慈济!台湾有一个团体叫慈济。”那时他很高兴,便赶紧打电话回高雄给向他收功德款的委员。记得那天我人在屏东,正要赶赴中钢一场讲座。这位接获讯息的委员就马上转告我这件事,说在美国的那位会员一再感谢慈济救了他。

  这件事刚过不久,有一位住英国的委员打电话给我,说打算把在南非的生意结束掉。我问他为什么要结束?他说南非工厂是营运得很好,但是黑人常常出来抢劫。因此当地时有暴动,社会很不安定。

  那时我就将发生在美国那位会员身上的事情告诉他,并跟他说:台商在南非会被抢、被放火,是因为他们去当地开发资源、使用劳工,赚了钱却是自己在享受。那些黑人的工资被压低、生活困苦,心中当然充满嗔恨,因而造成不可收拾的动乱。所以,我告诉他一定要“取之当地,用之当地”──给当地的人福利;他们的生活得到改善之后,自然就不会再有暴动。

  他听了之后说:“师父,我知道该怎么做了。”从那时起,他开始召集几位台商一起关心当地人的生活。虽然到处都有暴动,但是他们却很勇敢地装载了满车的救济物品,常到最穷困的黑人区发放。现在慈济已经在南非建立了很好的形象,也与黑人有了深厚的情感。只要一见慈济出车,他们就会自动保护。

  在南非,最初我们只是提供贫困人家日常所需;渐渐地也开始教他们生活的技艺,如缝制衣物。刚开始,只有一个庇护工厂、十部缝纫机。后来,慈济从台湾送去几个货柜的布匹用来做衣服,再将卖得的钱买缝纫机。到现在一共有一百多部的机器,他们已经可以自力更生了。

  接下来,慈济也在那里建学校。本来当地的校舍都是以牛粪搅拌泥土为材料盖成的,非常简陋!我们则采用钢筋、瓦片及空心砖为他们盖校舍,让孩子可以在明亮、坚固的教室里安心地上课。

  除此之外,因为当地都靠一些池塘的水维生,以致有很多人感染了疾病。所以慈济又协助他们开凿水井,以解决他们的用水问题。

  你付出多少,就会发挥多少的力量。那年南非黑人取得政权后,很多白人在一夕之间失业了,生活陷入困境!那时慈济送去的十几个货柜的救济物品,正好也帮助了这些失业的白人。真正达到了“黑白救”──黑人、白人都救的目的,所以白人们也都很感恩慈济。

  更重要的是,白人们因此而省悟到以前所表现出“强烈优越感”的不当。于是他们主动向慈济表示愿意把“工夫”传授给黑人,义务教他们做衣服、剪烫头发、做水电……等等。黑人们看到白人同样接受别人的救济,心态平衡了些;因此,也很用心地向白人学习技艺。


  慈济的慈善工作是从台湾开始的;
  把台湾照顾好,
  是慈济的本分事。

  最近,大家从媒体上可以看到:在汐止的花东新村里,住了好几百户的原住民。由于房子是违章建筑,不但破烂不堪,还没水没电!慈济发现之后,便到那里进行义诊,并买发电机给他们使用。

  在台湾,只要有任何灾难发生,慈济人一定马上赶到现场,而且从头至尾极尽可能地提供协助。就像不久前的“华航空难”,从事件发生到现在,慈济人对罹难者家属的关心和付出一直未停歇过。 

  总之,慈济的慈善工作是从台湾开始的;把台湾照顾好,我们才有力量去帮助其他的地方。

  能助人的人,就是有福的人。我真的非常感恩大家对慈济的关心!由于有你们的投入,慈济才有力量为社会再建设,并不断地付出关怀。

  祝福大家日日吉祥、家家平安。

  阿弥陀佛!

  怀胎守护恩 颂曰:

  累劫因缘重 今来托母胎 月逾生五脏 七七六精开
  体重如山岳 动止劫风灾 罗衣都不挂 妆镜惹尘埃

  临产受苦恩 颂曰:
  怀经十个月 难产将欲临 朝朝如重病 日日似昏沉
  难将惶怖述 愁泪满胸襟 含悲告亲族 惟惧死来侵

  ──《父母恩重难报经》


  生子忘忧恩 颂曰:
  慈母生儿日 五脏总开张 身心俱闷绝 血流似屠羊
  生已闻儿健 欢喜倍加常 喜定悲还至 痛苦彻心肠

  咽苦吐甘恩 颂曰:
  父母恩深重 顾怜没失时 吐甘无稍息 咽苦不颦眉
  爱重情难忍 恩深复倍悲 但令孩儿饱 慈母不辞饥

  ──《父母恩重难报经》


  回干就湿恩 颂曰:
  母愿身投湿 将儿移就干 两乳充饥渴 罗袖掩风寒
  恩怜恒废枕 宠弄才能欢 但令孩儿稳 慈母不求安

  哺乳养育恩 颂曰:
  慈母像大地 严父配于天 覆载恩同等 父娘恩亦然
  不憎无怒目 不嫌手足挛 诞腹亲生子 终日惜兼怜

  ──《父母恩重难报经》


  洗濯不净恩 颂曰:
  本是芙蓉质 精神健且丰 眉分新柳碧 脸色夺莲红
  恩深摧玉貌 洗濯损盘龙 只为怜男女 慈母改颜容

  远行忆念恩 颂曰:
  死别诚难忍 生离实亦伤 子台关山外 母忆在他乡
  日夜心相随 流泪数千行 如猿泣爱子 寸寸断肝肠

  ──《父母恩重难报经》


  深加体恤恩 颂曰:
  父母恩情重 恩深报实难 子苦愿代受 儿劳母不安
  闻道远行去 怜儿夜卧寒 男女暂辛苦 长使母心酸

  究竟怜愍恩 颂曰:
  父母恩深重 恩怜无歇时 起坐心相逐 近遥意与随
  母年一百岁 常忧八十儿 欲知恩爱断 命尽始分离

  ──《父母恩重难报经》


标签:孝亲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