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文库>> 佛教相关>> 人生哲理>>正文内容

“人情世故”的深层解读

       

发布时间:2009年01月19日
来源:转载   作者:刘清海编著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究竟何为人情世故?明朝诗人杨基在《闻蝉》中写道:“人情世故看烂熟,皎不如污恭胜傲。”南怀谨先生对于“人情世故”的理解却有着更深刻的寓意:不是简单的圆滑处世,不是假意的虚伪逢迎,不是单纯地屈服于现实,而是真正懂得生活的意义,安详地走完自己的人生。

  南怀谨先生借助孔子的一句感慨,点拨了人情世故的真义。“子日: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南先生解释,孔子说十五岁的时候,立志做学问,十五年后,根据他丰富的经验,以及经历过的人生磨练,到了三十岁,做人做事、处世的道理就“立”住了,然而,这时候心理还不稳定。到了四十岁,才真正没有任何疑惑,但这是对形而下的学问人生而言。再加十年,到了五十岁,才“知天命”,天命是哲学的宇宙来源,这是形而上的思想本体范围。到了六十岁,好话坏话尽管人家去说,耳中经过心中自定,毁誉不摇,明确是非善恶,对好的人觉得可爱,对坏的人,更觉得要帮助他,使其成为好人。然后再加十年,到了七十岁,才“从心所欲”,而又不超过人与人之间的范围。

  法国里昂有一位年逾古稀的布店老板生命垂危,临终前,牧师来到他身边。老人告诉牧师,他年轻时很喜欢音乐,曾经和著名的音乐家卡拉扬一起学吹小号。他当时的成绩远在卡拉扬之上,老师也非常看好他。可惜二十岁时他迷上了赛马,结果把音乐荒废了,否则他一定是一位出色的音乐家。现在生命快要结束了,反思一生碌碌无为,他感到非常遗憾。他告诉牧师,到另一个世界后,如来再选择,他绝不会再干这种傻事。牧师很体谅他的心情,尽心地安抚他,并告诉他,这次忏悔对牧师本人也很有启发。

  这位牧师便是法国最暑名的牧师纳德·兰塞姆,他去世后,安葬在圣保罗大教堂,墓碑上工整整地刻着他的手迹:假如时光可以倒流,世界上将有一半的人可以成为伟人。

  人总是越老越懂得人情世故,越老越能体味人生,如果人们将临终反思提前五十年、四十年、三十年,那么世界上会有一半的人能更好地享受自己的人生。只可惜,虽然人们在生活中不断积累着做人做事的经验,却未能将人生经验充分作用到后续的人生历程中。人们常常感叹时光飞逝,岁月磋砣,却不知道自己在生活中到底得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

  如果人们从六十岁时倒着向前活,那么世界上将会有更多的人可以成为伟人。每个人最后的反思,不到最后一刻,谁也不知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人们总是在临终的那一刻才感悟出了一些深刻的道理。

  自本自根,在自己的生活中发掘到的含义,不要等到青丝变成白发才开始悔悟人生。在浓缩的人生经历中思考生命的真谛,让生命的内涵不断丰富,在积淀的人生中找寻生命的意义。

  (全文摘录自《听南怀瑾讲述99个人生道理》连载(一),2008年6月7日解放日报第10版)

标签:人生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