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文库>> 发愿实修>> 体验心得>>正文内容

苦乐淡其心

       

发布时间:2008年02月26日
来源:来稿   作者:明一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前面的《得失大其心》,我们了解到得失是属于我们的依报也就是环境的感受,那么苦乐则属于身体的感受,是从我们的正报的身体而来。正报的身体之苦乐必然和依报的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身、口、意三业的作为影响着我们的依报环境,这就是因果定律。所以随着得失之心的变化,我们的苦乐之心也在改变。

  我们知道我们因为贪、嗔、痴、无明和烦恼就会去造种种的业,得种种的果。见到好的就想得到,有得到就会有失去,从而就有了得失。得失之事遍布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产生苦乐的感受。得到了就欢喜就乐,失去了就悲哀就叫苦。我们不管修行不修行总是处在苦乐的对立之中。

  我们如果能做到得失大其心的话,那么苦乐的感受就会少些。但不管再怎么少苦乐也是必然会来的。来了要怎么办呢?那就是要淡其心,慢慢减化它,直到没有。所以苦乐来后可以先去查查我们的得失之心如何,按照前面所讲的得失大其心去做就能消灭一部分的苦乐,然后再按照佛陀教导我们的方式去修行,去生活。以苦乐淡其心的方式去减少苦乐,乃至消灭。

  我们先看看佛陀怎么说苦乐的:

  一切之苦莫大于身,我们由于一念之贪得受此身。因而引发种种的得失、苦乐。如果我们继续贪求荣利,那我们的得失、苦乐何时能了。佛陀要我们依四念处而住,那就是:“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 我们却常常是四颠倒。就好象我们被蚊子咬后挠挠痒觉好舒服一样,却不知道是我们受苦时的自我麻痹而已,更忘记了我们没有被蚊子咬时原本的自在舒坦。

  《法句经》云: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精舍。时有四新学比丘至柰树下经行游戏。柰华荣茂色好且香。因相谓曰。世间万事何者可乐。一人言。仲春之月百木荣华。游戏原野此最为乐。一人言。宗亲集会觞酌交错。音乐歌舞此最为乐。一人言。多积财宝所欲即得。车马服饰与众有异。出入光显行者瞩目。此最为乐。一人言。妻妾端正彩服鲜明。香熏芬馥恣意纵情。此最为乐。佛知。即至其所告言。汝等所论尽是忧畏危亡之道。非是永安最乐之法。万物春荣秋冬衰落。宗亲欢乐皆当别离。财宝车马五家之分。妻妾美色爱憎之本。爱乐生忧。贪欲生畏。解无贪欲无忧无畏。凡夫处世兴招怨祸。危身灭族忧畏无量。三途八难苦痛万端靡不由之。是四新学比丘闻说此义。心意开悟灭意断欲。惭愧悔过一心求道。志存无为不贪荣利。得罗汉道。经中所述的种种财宝、美色等等让人舒服的感受无异于被蚊子叮咬后挠挠痒的舒服。

  《法句经》云:祇园精舍有四比丘共相议言。世间何者最苦。一言淫欲。一言饥渴。一言嗔恚。一言惊怖。共诤不止。佛知。往到其所问言。以事白佛。佛言。汝等所论不究苦义。天下之苦莫过有身。饥渴寒热嗔恚色欲怨祸皆由有身。夫身者众苦之本。患祸之源。劳心极虑忧畏万端。三界蠕动更相残贼。吾我缚着生死不息皆由身故。欲离世苦当求寂灭。摄心守正泊然无想。可得涅槃是为最乐。昔有比丘入山学道。时有四禽鸽乌蛇鹿依附左右。昼行求食暮则还宿。一夜自相问言世间之苦。鸽言。色欲炽盛无所顾念。危身灭命莫不由之。乌言。饥渴之时身羸目冥神识不宁。投身罗网丧身失命莫不由之。蛇言。嗔恚一起不避亲疏。亦能杀人复能自杀。鹿言。常畏猎人及诸狼虎。仿佛有声奔走坑岸。以此言之惊怖为苦。比丘叹言。天下大苦无过有身。

  佛陀千经万论都是告诉我们怎么离苦得乐,千辛万苦地劝解我们要修这修那,我们却不能像古人一样很快明白佛陀的良苦用心,还怨天尤人说佛陀时代遥远,不适合现代人。那么我们现在的祖师老和尚告诫我们要如何去做了,我们就应该铁下心来按照他们所说去做。一时做不到,就慢慢地一步一步地来,所以要通过修行慢慢将得失之心扩大,将苦乐之心淡化,减少烦恼直到解脱。

  《佛说梵志女首意经》……佛告女。欲知诸相。本悉清净。亦复如是。诸法之法。法不知法。愚冥凡夫不闻罪福。而造凶危。因从凶危则有终始。因终始则有苦乐。计晓于彼。亦无作罪。亦无福者。亦复无有进退终始。亦复无有遭苦遇乐。……

  《菩提道次第广论》说:“……不论是凡夫还是圣者,他们身心相续中所有的安乐感受,下至地狱众生得到一丝凉风的快感,都是往昔造集善业的结果,绝对不会有从不善业产生安乐的可能;相反,众生相续中所有的痛苦逼迫,上至圣者阿罗汉相续中的苦受,都是往昔造作恶业的结果,绝对不会有从善业产生痛苦的可能。痛苦与安乐又有种种的差别,同样这是从善恶业的种种差别,没有丝毫混乱、各别相应而感召得到的……”

  佛陀曾经开示说:“国王、长者地位尊贵,是从礼敬三宝得来的;大富之人,财物无量,是从布施得来的;长寿之人健康无病,是从持戒得来的;相好之人容光焕发、肤色洁白,是从忍辱得来的;勤奋之人乐于福事,是从精进得来的;安详之人言行审慎,是从禅定得来的;聪慧之人通澈明达,是从修慧得来的;又有人音声清澈、令人喜闻,是因过去歌咏三宝得来的;有人身心清净、无有病痛,是因过去修慈心得来的。”

  “做人奴婢,是负债不还、不礼三宝的果报;为人丑黑,是遮佛光明的果报;身材矮小,是轻慢人的果报;愚昧无知,是不求学的果报;性格专愚,是不教人的果报;为人喑痖,是诽谤人的果报;耳聋目盲,是不听法的果报;身生恶疮,是鞭挞众生的果报;常遭狱难、扭枷其身,是笼系众生的果报;为人口缺,是前生钩鱼口缺的果报……”

  禅宗对“八风不动”的修行境界赞赏有加:“定者对境无心,八风不能动。八风者,利、衰、毁、誉、称、讥、苦、乐,是名八风。若得如是定者,虽是凡夫,即入佛位。”

  在禅林中,有一则关于苏轼自诩“八风吹不动”而被佛印了元禅师勘破的佚事。

  佛印了元出生于书香门第之家,三岁时便能通读《论语》及诸家之诗,五岁时能诵诗三千首,而且出口成章,众人都称之为神童。一天,他闲游竹林寺,无意中看到一本《首楞严经》,一见如故,爱不释手,遂决心出家。父母实在拗不过他,只好让他出家,他便由俗家公子变成了后来的佛印了元和尚。他与大文豪苏东坡交往很密切。一天,苏东坡写了一首自认为很得意的诗偈: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
  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这首偈赞叹佛陀的定力,哪怕八风劲吹,佛陀也照样不摇不动,端然稳坐在紫金莲上。这既是对佛陀的定力的称赞,也是苏东坡对自己定力的评价。偈写好后,东坡派小厮送给佛印,并一再叮嘱小厮等候佛印的回信。不久,送偈的小厮回来了,只说偈已送给和尚,和尚看了后,说了声“放屁”,就把偈子丢在地上了。

  东坡听了连骂小厮不中用,又说佛印和尚昏了头,最后索性划船,亲自去找佛印算帐。东坡气冲冲地去见佛印,老远就嚷道:“刚才我呈偈请教,有什么不妥,望明白开示!”。佛印笑着问:“学士真的是‘八风吹不动’?”,东坡说:“当然,当然!”。佛印又问:“那怎么一个‘屁’就把你‘吹’过江了呢?”,东坡不禁哑然失笑,说:“八风吹不动,一屁过江来!哈哈,又栽在你的手里了!”。

  我们的娑婆世界也叫堪忍世界,为什么叫堪忍呢?就是说我们的世界是苦多乐少的世界,达到什么程度呢?这个苦多乐少的程度达到了可以忍受就叫堪忍,所以就用堪忍来形容我们这个苦多乐少的世界。

  苦是人生的实相,《佛说稻芊经》曰:“五情违害名为身苦,意不和适名为心苦。”。由此可见,人生是“身心皆苦”。这些身心之苦十分明显的,容易为我们所觉察。而行相微细的苦,不容易为我们所察觉,像“无常即苦”’,就是我们不易察觉的苦。

  其实佛陀也并不否认人生有乐,譬如世俗间的天伦之乐,五欲之乐;修出世法的厌离之乐,无着之乐等。但这一切乐,都包含在苦内。为什么呢?因为根据缘起的教义,快乐是因缘所生法,无其本质。快乐随着因缘的变化而变化,有变化就是无常,而无常就是苦。

  佛经中说到苦的地方很多,而其性质和分类也各不相同。按照不同种类说有二苦、三苦、四苦、五苦、八苦、十苦、十八苦等,这里不再一一叙述。现在只就具有代表性的三苦和八苦,来加以说明。

  佛教中以老、病、死三者为基本上的身苦,以贪、嗔、痴三者为基本上的心苦,这二者是诸苦的代表。如果从苦的性质来说,非可意的受称为苦受;可意的受称为乐受;非可意非不可意的称为不苦不乐受。以上三种受,其性质全是苦,即所谓三苦——苦苦、坏苦、行苦。三苦,是依苦的性质而分类的。

  佛陀在其基本教理苦、集、灭、道四圣谛中说:“苦当知、集当断、灭当证、道当修。”。简单的说,切断苦的来源:”断集”,就可摆脱或减少痛苦。《八大人觉经》说:“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约束我们的欲望,切断痛苦的来源,就可减少痛苦,达到淡化苦乐的效果。

  凡此所例,举不胜举。佛陀讲经苦口婆心,无非是要我们脱苦得乐。不管是顿超直入也罢,还是渐渐趋入也罢,只要有办法离苦得乐佛陀是无所不用。正是因为这样,我们只要按照佛陀教导我们的方式去做,去修行,我们就能慢慢地摆脱苦乐的纠缠,淡化苦乐的感受最终得到解脱。
  

标签:修行|体验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