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文库>> 宗派法门>> 禅宗>>正文内容

活得安详之修行的心

       

发布时间:2007年12月05日
来源:活得安详   作者:一行禅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修禅不是为了远离社会、逃避社会,而是为重新进入社会做准备。我们把这叫做"人间佛教"(可译为"入世的佛教"engaged Buddhism)。当我们去禅定中心时,或许会有这种感觉,即我们把一切家庭啦、社会啦、与家庭、社会相关的一切啦都置诸脑后,为了修行和寻找安宁,我们作为一个个体来到这里。这是一个错觉,因为在佛教里没有个体这回事。

就好比一张纸,它是一个结果,它是由很多可以被称之为非纸的因素构成的,个体是由非个体因素构成的。如果你是个诗人,在这张纸里,你将会清楚地看到云朵在飘飞没有云就没有水,没有水树就不能生长,没有树就不能造纸,所以说纸里有云朵。纸的存在依赖于云的存在,纸和云的关系是如此密切。让我们再想想其它事物,比如说阳光。阳光对一张纸的形成也是非常重要的,没有阳光,森林就不能生长;同样的,没有阳光,我们人类也不能生存。为了砍树,伐木工人也需要阳光。为了成长,树木也需要阳光。因此在这张纸里,你还可以看见阳光。如果你看得更深一些,用菩萨的眼睛来看,用觉者的眼睛来看,那么你在其中看到的就不仅仅是云朵和阳光,而是一切事物:小麦(做成面包,成为伐木工人的食物),伐木工人的父亲……等等。一切事物都在这张纸中。

《华严经》告诉我们,你无法指出任何一件与这张纸没有联系的事物。所以我们说,"纸是由非纸的因素组成的。"云是一个非纸的因素,森林是一个非纸的因素,阳光是一个非纸的因素,这张纸就是由所有这些非纸因素构成的。如果我们把这些非纸因素归还给它们的来处,把云还给天空,阳光还给太阳,伐木工人还给他的父亲,这张纸就空了。

但到底是什么空了呢?一个孤立的自我空了。纸是由所有这些非""(非纸)的因素构成的,如果我们把所有这些非纸因素取出来,这张纸就真的空了,一个独立的自我空了。在这个意义上讲,空意味着这张纸包含着一切事物,包含着整个宇宙。这张薄薄的纸的存在证明了整个宇宙的存在。

同理,个体由非个体的因素构成的。你怎能指望进入禅定中心时把一切都置诸脑后呢?你放入心中的那种痛苦,正是社会本身。你是带着痛苦一起来的,你是带着社会一起来的,你是带着我们大家一起来的。当你修禅时,不仅仅是为你自己,也是为整个社会在做这件事;你不仅仅是为自己的问题来寻求解决方法,而是为我们所有的人。树叶常被视为树的孩子。是的,它们是树的孩子,因树而生,但它们同时也是树的母亲,树叶把天然的树液、水、矿物质、阳光、空气组合到一起,把它转化成一种能够为树提供营养的复合树液,这样一来,树叶就成了树的母亲。同样地,我们大家都是社会之子,但我们同时也是社会的母亲,我们必须对社会尽责。如果我们完全脱离了社会,我们就不能够把它改造成一个更适合我们和我们的孩子居住的地方了。树叶与树是由树干连接在一起的。树干是非常重要的。

我在我们的团体中从事园艺劳动有很多年了。我知道移植插条有时候是很困难的。有些植物不容易移植,所以我们就使用一种蔬菜激素,使它们更容易在土壤中扎根。我不知道会不会有人在禅定中发现某种药粉,能够使那些脱离了社会的人重新植根于社会。禅修不是一种对社会的逃避,而是重新武装自己,以便使自己有能力进入社会,做一片滋养大树的叶子。

在有些禅定中心发生过这样的事情:一部分年轻人不能适应社会,所以他们离开社会来到禅定中心。他们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即他们不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来到禅定中心的。他们聚集在禅定中心,形成了另一种社会。作为一个社会,它必然像其它社会一样,有它的问题。在进禅定中心以前,他们曾希望能在禅定中心找到安宁。现在,修行、组织另一种社会,他们发现这个社会比那个大社会还要困难些,它是由彼此疏远的人们组成的。几年以后,他们失望了,情绪比进禅定中心以前还糟。这是因为我们误解了禅定,我们误会了禅定的目的。禅修是为一切人而修,不只是为修禅者本人。

把孩子们带到禅定中心是很自然的事。在梅村,孩子们跟大人们一起练习。我们不时地为一些带着孩子来与我们一起修行的客人开门。我们给这些孩子特殊的照顾。孩子们高兴时,大人们也很高兴。一天,我无意中听到孩子们在谈话:"为什么咱们的爸爸妈妈一到这儿来就变得这么好了呢?"我有个朋友,习禅已经十四年了,可是他从来没有教过他女儿怎么打坐。你不能一个人打坐,你必须和你的孩子们一起打坐。如果你的孩子不快乐、不微笑,你也就笑不起来了。当你迈出安详的一步时,这一步既是为你自己、也是为孩子们、更是为这个世界而迈的。

我想我们的社会是一个很难居住的地方。如果我们不小心,我们就可能被连根拔起,而一旦被连根拔起,我们就不可能帮助改造社会、使它成为一个更适宜居住的地方了。坐禅是帮助我们呆在社会上的一种方法。它很重要。我们看到有些人被社会遗弃,再也无法重新进入社会。我们知道如果我们不小心,这也可能发生在我们身上。

我了解到,美国有很多学佛人是年轻的知识分子,他们进入佛门,不是因为信仰,而是因为心理问题。我知道西方世界的人们遭受很多的心理痛苦,而这正是为什么很多人成为佛教徒的原因。他们学禅是为了解决心理问题。很多人仍在社会上,而其中有些人已被社会拔除了。我在这种社会里已经呆了相当长一段时间,我自己觉得自己无法同这种社会协调得很好。社会上有很多东西使我想逃避,想回归自我,但我的修行帮助了我继续留在社会上。因为我清楚,一旦我离开社会,我将不能再帮助改造它。我希望学佛的人能成功地将他们的双脚保持在大地上,呆在社会里。这样我们的和平才有希望。

三十年前,我二十七、八岁时,写过一首诗,内容是关于一位师弟的。他遭受了很大的痛苦,不得不脱离社会,来到禅定中心。因为佛教寺庙是一个慈悲的地方,他们对他表示欢迎。当一个人很痛苦、来到禅定中心时,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他(她)某种安慰。寺庙里的人都很慈悲,收留了他,让他有个痛哭的地方。他需要哭多长时间,多少天、多少年?我们不知道。最后他把禅定中心当成了避难所,不想回到社会上去,他受够了。他以为他已找到了某种安宁,但是有一天,我来了,烧掉了他的禅定中心一间小茅篷,他最后的避难所!在他的意识里,除了这间小茅篷以外,他一无所有;他无处可去,因为社会不是他的。他认为他是来寻求自我解脱的。但是根据佛法,没有自我这回事。我们知道,当你来到禅定中心时,你是带着所有的伤痕来的,带着所有从社会上受到的创伤来的,就好像把整个社会都带来了。在下面这首诗中,我是那个年轻人,同时我也是那个来烧掉小茅篷的人:

  我应该说 我什么都想要

  如果你问我 我想要多少

  我应该告诉你 我什么都想要

  你和我还有每个人

  流动在今晨

  融入绝妙的一体之河

  我们是想象的碎片

  我们曾飘泊天涯,寻找自我

  并为黑暗中的自己寻找解脱

  今晨回来了,我的兄弟

  带着漫漫旅途的风尘

  跪在祭坛前 热泪盈眶

  他的灵魂在寻找一个可以停泊的港湾

  一如我久远的从前

  让他跪在那儿吧

  让他把他的心哭碎

  让他得到一千年的庇护

  足以把所有的泪水哭干

  因为有一天晚上我会来

  放火烧掉他山上的小茅舍

  他最后的避难所

  我的火将烧毁一切

  在他的生命之舟触礁后

  再夺走他仅剩的小木筏

  在极度痛苦中的他

  会有一层硬壳爆裂灵魂

  茅舍熊熊的火光 会照见

  他辉煌的解脱

  我会在燃烧的茅舍旁等他

  泪水流下我的面颊

  我会在那儿注视着他的新生

  紧握着他的双手

  问他 你想要多少

  他会对我微笑

  什么都想要

一如我从前

对我来说,禅定中心是一个使你得以回归自我的地方。在这里,你对现实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从智慧和慈悲中得到更多的力量,为你重新进入社会做准备。如果不是这样,那它就不是一个真正的禅定中心。如果我们开发了真正的智慧,我们就能重新进入社会,做出真正的贡献。

我们生活中有很多不同的时间段。坐禅和不坐禅这两段时间是如此地迥然不同。坐禅时我们努力修行,不坐禅时我们就不努力修行,所以事实上,我们是在修"不努力修行"。在修行和不修行之间有一道墙将两者隔开了,修行仅仅是在修行时间内,而不修行在不修行时间内。我们怎么能把这两者混合起来呢?我们怎样才能把禅定带出禅堂,带进厨房和办公室呢?坐禅如何才能影响到坐禅以外的时间呢?如果医生给你打针,那么不仅是你的胳膊,而且你的整个身体都会得到治疗和营养。如果你每天练习一个小时打坐,那一个小时打坐应该影响整个二十四个小时,而不仅仅是为那一个小时。一个微笑、一次呼吸应当利益全天时间,而不仅仅是利益那一刻。我们必须把修行和不修行时间之间藩篱拆除,浑然一体、绵绵密密地去修行才对。

当我们在禅堂行香时,我们专心致志地走路,非常缓慢。但是当我们去机场时,我们就成了另一个人了,走路跟行香时大不相同了,不那么专心致志了。我们怎样才能在机场和市场里修行呢?能做到在世间修行,这叫做入世佛教。入世佛教的意思不只是用佛法去解决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示威游行,反对原子弹,反对社会非正义等等,首先我们必须把佛法带入自己的日常生活中来。我有一个朋友,她在两个电话的间隙练习呼吸,结果这给了她很大帮助。另一个朋友在商务会议的间隙练习行禅,在丹佛市商业区的建筑物之间专心致志地行走,行人都向他微笑,而他的商务谈判,哪怕对手是很棘手的人物,结果往往都变得非常愉快、非常成功。

我们应该能把修行从禅堂带入到日常生活中来。我们怎样才能练习在日常生活中洞察自己的受和想呢?我们不应只在坐禅时间里观察我们的受和想,而应在一切时间内时刻观照它们。我们大家需要讨论一下怎样做。你在两个电话的间隙练习呼吸了吗?你在切胡萝卜的时候练习微笑了吗?你在努力工作几个小时后练习放松了吗?这些问题都是很实用的。如果你知道怎样把佛法运用到就餐、睡眠和空闲时间中去,我想佛法就会融入你的日常生活,然后它将会对你的社会事务产生巨大的影响,佛、法、僧三宝将会成为你日常生活中每一天、每一小时、每一分钟内的事情,而不再仅仅是对某种遥远的事物的描述。

我们的意识就像一条河流,有很多想法和感觉流过。有时候,背诵一首偈子(一首短诗)会有助于我们安住于当下。当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偈子上时,那一刻偈子就是我们的意识,它充塞了我们的意识有半秒钟,或十秒钟、或一分钟,然后我们开始背诵下一个偈子。在静静地用餐时,我为自己背一首偈子,然后开始吃东西。盘子吃光了,我再背诵另一首偈子,然后喝杯茶。假设你坐禅一个小时,然后五个小时没坐禅,紧接着又坐禅三个多小时,精进修行,那么修行时和没修行时之间,修行时的心态和非修行时的心态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坐禅就像一首偈子,一首寂静的长偈子(也许它不是那么寂静的)。我所关切的主要事情是偈子对没有偈子时的心态所产生的影响。

  汽车司机需要路标不时地为他指路。路标和路是一体的,因为你不是只在设立路标的地方看到它,而是沿途都看到它,直到下一个路标出现。这就是我们练习诵偈和坐禅时应该做的。偈子帮助我们回归自我,一旦偈子结束了,我们继续沿着意识之流顺流而下。如果我们不能意识到偈子和我们生命的剩余部分之间、路标和路之间的一体性,那么我们的意识中就会产生法文称之为cloisons etanches的现象。它的意思是绝对分隔,两个被分隔的部分之间没有任何联系,不能互相渗透。有偈子时和无偈子时的心态之间是绝对不同的,就像坐禅和不坐禅一样。

偈子怎样才能影响没有偈子的时刻呢?坐禅的状态怎样才能扩散到不坐禅的时间里去呢?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修行,以便一个偈子、一分钟的坐禅、行禅中所迈出的一步,能影响这一天的剩余时间。每一个行为、每一个想法都会产生影响,即如我刚刚拍了一下手,它的影响就无所不在,甚至在遥远的星系。每一次坐禅、行禅,每一次微笑都会对你自己的生活产生影响,也对他人的生活产生影响。修行必须建立在此基础之上。

当我们练习坐禅、行禅时,我们必须注意坐禅、行禅的质量,而不是数量。我们必须有智慧地去练习。我们需要创造一种适合我们环境的修行方式。我给你们讲个故事:有个妇女修习念佛法门,念阿弥陀佛圣号。她很有恒心,每天做三次功课,用一只木鱼和一只钟伴奏,每次念"南无阿弥陀佛"一个小时。念满一千声,她就请钟响一次(在越南语中,我们不说"敲钟""击钟")。尽管她已经坚持十年了,可是她的性格却没什么变化,她仍然很吝啬,总是冲人大吼大叫。

一个朋友想给她点儿教训。一天下午,她刚点上香请钟响了三次,刚要开始念"南无阿弥陀佛"时,这位朋友来到门外,喊:"奴茵太太,奴茵太太!"她觉得很讨厌,因为这是她修行的时间,但是他就站在门口,不停地喊她的名字。她告诫自己:"我必须与自己的怒气作斗争,不理睬他。"于是她接着念:"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那位先生继续喊她的名字,她的火气越来越往上撞。她与怒气作着斗争,想:"我应该停下来去教训教训他吗?"但她仍然诵着圣号,内心斗争得很激烈。怒火在她的心中不断上升,但她仍然努力地去念"南无阿弥陀佛"那位先生很明白此时的情形,继续喊:"奴茵太太,奴茵太太!"

  她再也受不了了,扔下钟和木鱼,猛地推开门,冲到大门口,喊道:"你为什么要这样干?你喊我的名字喊了几百遍了!"那位先生微笑着对她说:"我喊你的名字才十分钟,你就这么恼怒;你喊阿弥陀佛的名字已经十年了,想想看现在他该有多恼火吧!"问题的关键在于不一定要做很多,而是要做得正确。如果你做得正确,你就会变得更善良、更可亲、更有智慧、更慈悲。当我们练习坐禅或行禅时,我们应该注意质量而不是数量。如果我们只为数量而修行,那么我们与奴茵太太不会有太大的区别。我想她一定得到教训了。我想她的做法自那以后一定有所改善。

标签:修行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