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文库>> 宗派法门>> 观音修法>>正文内容

观世音菩萨修持方法及证悟过程

       

发布时间:2007年04月04日
来源:《慧炬杂志》   作者:宏德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华严经》云:“如来智慧,无处不至。何以故?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如来智慧,但以妄想颠倒执着而不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则得现前。”华严顿教,直透心源,禅学开始,实系于此;依照禅学方法,直向己心,自我逼拶;体验自性绝对清净,无一毫对待的颠倒妄想、我执知解存在,才是心明性现,到达与佛无异的自证圣境。

  《楞严经》提到欲修证佛之三摩地,应以一念妄动起惑作业之处,究竟不离真常之心,建立三种渐次,灭除颠倒妄想,从此历诸圣位修断,使得种子习气俱尽。

  第一增进修行渐次:不可吃葱、蒜、韭、薤、兴渠(五辛);因为熟食五辛会壮火,易发淫心,生吃易动肝火,增长瞋心,使心不安定;而且菩萨天仙、十方善神,皆不来守护,而诸饿鬼亲近不离。魔王为行者说法,毁谤持戒、赞叹三毒为无碍大道,行者误信魔说,毁戒行淫,成魔伴侣,魔福享尽,堕无间地狱。

  第二增进修行渐次:严持清净戒律,以灭生死轮回之正因。行者能受五戒,断杀、盗、淫、妄、酒,进而受持菩萨戒,以戒为助行,以定为正行,而进入三摩地。

  第三增进修行渐次:违其现业,增进圣位。行者六根贪受六尘之习难除,故须修持观世音菩萨“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的功夫,照见五蕴皆空,即获无生法忍,此是微尘佛一路涅槃门,随所发行,安立圣位,达妙觉极果。

  经 云:

  “尔时观世音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世尊!忆念我昔无数恒河沙劫,于时有佛,出现于世,名观世音。我于彼佛,发菩提心,彼佛教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

  “尔时”,即大势至菩萨述念圆通已竟之时,接着由观世音菩萨向佛报告他证到圆通的经过。“观世音”,就果上应机利他言:菩萨寻声救苦,观世间人的意思,即世间人的知音者也;就因中修行自利言:此观,乃耳根观照反闻自性之观,以能闻闻性为所观境,非眼根观见之观。“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观世音菩萨离座,恭敬向佛顶礼。“而白佛言”,他向佛说“世尊”,忆念过去数不清、久远的时间,那时候有佛出世,“观世音”,是显德同道合,师资相契。

  亲近善知识,可破除迷津,策进行者的功夫;于境界现前,如何前进,透过此关,陈述悟处,求其证明。但末法时期,具教量与证量的善知识已罕见,故行者不可盲从,误入魔道,可依宗喀巴大师所着《菩提道次第广论》,选择明师,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确信地狱、饿鬼、畜生三恶趣之可畏,归依佛法僧三宝,深信业果而取十善业,舍十恶业,忏悔过去的现行罪业,并修无常观,发出离六道轮回之心,修三十七道品,发菩提心,受菩萨戒,修普贤十大愿王,行六度、四摄之菩萨道。了解真知道理,具中观正见而修止观,有上述基础,再依本文的介绍修持“观音耳根圆通”法门,今生成就,当指日可待也。

  发菩提心要义

  “发菩提心”,即发为利益十方世界一切众生离苦得乐而愿成佛道之大心也。发菩提愿心,要次第修法,先对一切有情生起平等舍心,并知一切有情为母,念母恩,生起对一切如母有情的报恩心。故对所有有情发起悦意想,而生起慈心、悲心,再修增上意乐,最后生起够量的菩提愿心。此依《起信论》说有三义:一者直心,正念真如法故。不着空有二边,起智观照真如正理,即契菩提心体。二者深心,乐修世出世间自利利他诸善行。三者,以平等大悲心,拔除一切众生分段、变易二生死苦。《楞严经》五十种阴魔,声闻、缘觉亦列其中,皆由不发菩提心,故《华严经》云:“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

  何谓闻、思、修?圆瑛大师说:“今此闻慧,即耳根闻性妙理,所起始觉妙智,内不随分别之耳识,外不闻所闻之声尘,但闻能闻之闻性;思慧,即正智观察能闻者是谁,不着空有二边,一味反闻闻自性;修慧即如幻闻熏闻修,念念旋妄脱黏,归元内伏,发本明耀,解六结越三空,破五阴超五浊,全凭无分别智,反闻之功。”入三摩地即入首楞严大定。从根解结工夫,定慧不二,此三摩地从修到证,最后寂灭现前,证入圆通。


  经 云:

  “初于闻中,入流亡所。”

  沈家桢博士专著解释说:“‘入流’就是不要停留每一个因耳朵与外界接触所感到的单独声音(单音),而要让每个单音像流水般继续不绝的流去。‘亡所’是说在修行中亡失了听到的对象及因此对象而产生的一

  切对象。”

  禅宗六祖说:“若百物不思,当令念绝;即是法缚,即名边见。”而“无念”者,是知见一切法,心不染着,用即遍一切处,亦不着一切处,才是定即慧,慧即定。

  圆瑛大师解释“初于闻中”说:“最初于耳根闻性之中,下手起修,以耳根为所入之妙门,以闻性为所照之理境。‘闻中’不是指肉耳之中,不是指耳识之中,也不是意识之中,以意识为生死根本,正是圆通障碍。此‘闻中’,即《楞严经》佛十番显见性之见中也;又即如来所显圆湛不生灭性,朗照万法,不偏空有,中道之中也。若能于此体察分明,依之为本修因,自可圆成果地修证。”

  声音发生了,听到有声音,声音消失了,听不到有声音,能听的听性不会因有声、无声而忽生忽灭,而是不生不灭的。末学认为用功的方法是耳根不去听声音,也不去听没有声音时的境界,而是用听的耳根来听耳根本身为什么会听?为什么会听到声音?为什么会听不到有声音?向自己的闻性反闻它是什么?为什么会常住不灭?而不是顺着凡夫心流去攀缘生灭不停的声音,不是用识心去分别、思惟;而是用观智为能入,耳门为所入,用观智思惟修,能闻世间音声者是谁?“入流”照性也。但提起一段疑情,蓦直参去,能闻者是谁?绵绵密密,无有间断。声动时,参闻声者是谁?声静时,参闻静者是谁?即同宗门下,参看话头,一切时,一切处,不离一句话头,但不是念话头,也不是将已灭之前念为所观之境。

  须知“疑情”不是凭着自己的臆想,或看了几则公案,见人就乱逞机锋;也不是将自己生灭念头上所起的一种相似疑情,当为真疑现前;更不是以为日用寻常能见能闻的这个识神,即是自己的本来面目,不须另起疑情,不肯死心蹋地做工夫,这些都是大错特错的见解。而提起疑情的方法,是想自己生病死去了,身体火化成灰,又被大风吹散尽了,现前什么都没有了,能听到有声、无声的听性是什么?能起疑情参究下去。倘或疑情未起,还是照顾话头,寂寂惺惺地问下去,久之必起。又或疑情初起,必须绵绵密密地疑下去,务必要保持疑情不失,丝亳放松不得。此时话头与疑情纯然一体,不可分别,梗塞在行人心中,吞不下,吐不出,长时如此,乃得真疑现前;疑情愈大,精神愈集中,彻地彻天只此一疑,一旦瓜熟蒂落,打破疑团,亲见本来。如香林禅师说:“老僧三十年不杂用心,四十年才打成一片。”

  能听的听性一直听所听的听性,听到山穷水尽,所听的听性都没有了,叫“亡所”。并非声尘销灭,而是定功得力,而得离尘功夫,先解声尘之动结(有声为动)。入流则亡所而入,亡所则入流而亡,实非闻性断灭,但以专切反闻,回光返照,心光内注,所有动尘,一一皆亡,闻性不灭。然动尘已灭,静尘方现,终日惟闻静尘之境,当知静尘亦是结,亦宜解除,仍旧不舍思、修二慧,不缘所闻静尘,参究能闻静尘者是谁?静尘是境,闻性是心,若闻静尘,心境相对立,还是出流,要反闻是谁,方是旋闻与声脱也。

  经 云:

  “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

  沈博士解释为:“因‘入流亡所’的不断训练,功夫渐深,在闻性中此时已没有任何可听的对象(所已寂);闻性中清清净净,但并不昏沈或木然而无知觉,因此说‘了然’。此时感觉到的既没有‘动’的形相(声因动而来),也没有‘静’的形相(与动相对的静)。已经是定的境界。”

  末学认为:用功的过程是能听的听性听所听的听性,一直听,听到所听的听性都没有(亡所),仍不停止,还一直听下去,为什么听性没有了?虽是没有了,还是再听下去,把都没有能所的能听听性,当做所听的听性,再听下去,听到极点了,就寂静到动尘境没有了,静尘境也没有了,连自己的听性也寂静到没有了,叫“动静二相,了然不生”。此时行人内彻五脏百骸,外彻山河大地,眼前十方不再有幽隐黑暗,打破坚固妄想;但不是坏色成空,而是离诸色相也离无色相所显之空相,精性心光遍圆,叫破色阴,超越劫浊。

  圆瑛大师说:“‘所’指入流亡所时,动尘已灭;‘入’指仍旧反闻入流,不舍本修,不住静境;此静境即是色阴区宇,虽然六精之性,妙净明心,本来周遍法界,无奈色阴未开,心光未发,故如明目人,处大暗室。‘既寂’之寂,不是静境之寂,乃是动静二尘,到此俱寂之境,动尘与静尘俱解。‘了然不生’即了达动静二相,缘生无性,当体即空,了不可得。”

  当行人功夫用到外境不入时,自心所潜藏的诸法种子(即无始虚妄习气),便起现行,这种现行,禅宗叫作“自心境界”。有时忽觉忘身忘体;或忽而妄念暂歇,身意自在;或在一见一闻处,忽悟人我双忘,以上种种轻安境界,不可执为实有。倘若心存留恋,以为此境如何轻安,如何快乐,心心不舍,希求于再坐之时,重现一次,此是大错。此时仍须在本参话头上用功,不要被轻安境界,拖入泥溺,打个透湿。

  功夫再进,在色阴区宇出现种种殊胜境界,如《楞严经》所说:出现千佛与莲花,或在半夜暗室中能如白天见种种物;或能上观天宫,下见地狱,见恒沙诸佛如来,遍满空界,楼殿华丽;或自身能现各种神通;或口中能说各种经法,通达妙义。这些在禅定中所现的各种境界,无论如何微妙,均非实有,不可执着,虽不失为善境界,但“执着为圣,则落魔邪”,每一阶段之深进,皆有如是“一念之差,即入魔境”之危机。此与我们临命终时,或中阴身时,因一念之差,投生六道轮回,而万劫难复,是相似的。由于无始虚妄色阴,与现前所用之心,心境交互,故现种种境界,故不论境界好坏,都不应认取,千万不要睬它,时过境迁,不会再有什么境界可现,自性清净,无诸境界故。倘若行人在此时不知觉察,贪着此境,执为实有,而妄生知见,迷为圣解者,即使不堕魔王眷属,也遭魔扰乱。


  经 云:

  “如是增渐,闻所闻尽。”

  “如是”行人如前所述继续用功,以反闻照性之力,使心心寂静,“渐”渐“增”胜,定功转深,所闻动静二尘,既已了然不生,能闻之根,亦随所闻以俱尽。“闻所闻尽”:闻性者,即成耳根之体性,如六结之巾体。此时能“闻”的第六识已不起分别,“所闻”的闻境也没有了,由于第六识不攀缘了知六尘,使前五识成为现量,没有能受所受,没有能见所见,其余尝所尝,嗅所嗅,觉所觉,知所知,亦复皆“尽”,破虚有所明而亳无实体的受阴妄想,解根结,超越见浊,所谓“一根既返元,六根成解脱”,已得人我空。

  《楞严经》说:凡修三摩提正定者,在奢摩他止观中,突破色阴,进入受阴区域。受以六根与六尘互缘相对领纳为义,但生一执着欲证为有所实得,即是受阴所覆,而非本妙佛心自由之正受,因四大知觉相织妄成,名为见浊。此时行人本具佛心现前,却不得诸佛妙用。犹有受想等阴,无形之障碍在故,犹如对境,能见本人面目,但可见而不可即,是相似见,非真实现。色受二阴即见相二分,见相联合故,身心不分。色阴尽时,即相分灭。心欲离身,而有所未能,即见分未灭,受阴若尽,即见分(缘境之心)灭,故心能脱离身体,去住自由,没有障碍,此心即意根,亦名意生身,能以凡身上历至菩萨现前地,须知这和只靠定力“坐脱立亡”而不能回来身体的人是不一样的。这不是一切都背舍,只是断诸取着,也忘掉厌舍心,心能离四大,亲见离根之体,身见不起,自可超越见浊。

  佛经举出受阴魔境:修禅之人得大光耀,其心发明,内抑过分,忽发无穷悲愍,若作圣解,则有悲魔入其心腑,见人则悲,啼泣无限,失于正受,从此沉沦墬落。或其心猛利,志齐诸佛,有狂魔入心腑,我慢无比;或以慧强定弱,以为己身是佛,有下劣易知足魔入其心腑;或拨无因果,一向入空,说酒肉穿肠过,佛在心头坐,因而毁戒,或说淫怒痴即戒定慧,广行淫秽之事,害己害人,起诸邪受,当从沦墬。或忽有无限爱生而发狂成贪欲,欲魔入心,失于正受(受无所受),起诸邪见,当从沦墬。

  行人务必了解此皆禅力与受阴用心交互,故现斯事,悟则无咎,迷为圣证则堕入魔中者也。故知参禅者,不可于境上着想,着想即为用心,用心则妄相现矣。行人不可有急求成就或成佛之贪念;不可随自己的贪、瞋、痴、慢、疑等恶习起邪念,造恶业;不可在话头上妄想找答案,而偏离本参疑情。反之,应不看清净心念,也不抵抗烦恼,压抑心念不起,只一直反闻一念尚未生起之前是什么?能听的听性究竟是谁?若妄相现前,众生顽迷不知,认为圣境现前,随见起执成魔,既失正受,必起邪受,造恶业而堕落。须知圣境只可以证知,不可妄见,与凡夫心境不同,当心境对照,若取心外境,而欲证圣者,如缘木求鱼,焉有相应之理乎!

  经 云:

  “尽闻不住,觉所觉空。”

  守培大师说:“‘尽闻’指闻识之尽处,即闻之根性也。亦即世间心境之空性,又名偏真性,小乘住此,名为入偏真涅槃,大乘不住偏真,直入究竟,功用在‘不住’。‘觉’即小乘贪住涅槃之心,即七识心。‘所觉’即出世偏空法,即声尘所依之大种性。此声之种性,非耳识所能缘,乃耳根性所觉照之境,叫做‘所觉’。”

  行人仍旧一直反闻照性,追到山穷水尽,尽闻不住了,但还要追溯能闻之心、闻所闻之性的是什么?都没有了,但此时觉得有个闻所闻尽,宛然有个能觉之心,即是第八识中六识种子微细动相,还要再观什么人觉到能闻所闻尽之心?把能闻所闻尽之心的觉,当作所觉之境,对所觉之境追溯谁觉到“闻所闻尽之体性”是什么?再向里面一直再追,追到所觉之境和能觉之智二俱空寂,没有了,不再对待了,叫“觉所觉空”。此时分别我执、分别法执都没有了;有念无念,同归迷闷,也不是一切无想;破融通妄想,名想阴尽,解掉“觉结”,超烦恼浊。

  寻求伺察、揽取物相、施设名言等,一切烦恼扰乱皆因想念而有,想能融变,使心随境,使境随心,交织妄成,如想酢梅能通质碍,故融通妄想即属内尘,犹有像可取,境可得也。若六识种子有微细动相的想念尽,行者平常梦想消灭,没有粗重前尘影事,生灭心灭,则烦恼无从生起。

  古人说:“宁可千年不悟,不可一时着魔。”行人的功夫至此已有相当成就,魔欲扰乱行人的禅定,遣令其眷属到行人前,伺行人动念方便,趁隙入行人的心腑,破毁行人的禅定功夫。如《楞严经》所说诸想阴魔境:行人锐其精思,贪求善巧,天魔精气飞附旁人,被魔所附之修定习慧者,不觉是着魔,来彼求善巧的行人处,广现神通而说“行贪欲、破佛律仪”;或说“佛有大小,真佛假佛,男佛女佛,以行欲贪之事”;或说“男女二根即是菩提涅槃真处”,诱人恣淫破戒,坏大定种种境界。行者和魔眷,迷惑不知,犯国家法律,又堕无间地狱,都是由欲界天魔主使,由鬼魔附人,为说法师展现广大神通,使行者相信魔说,诱惑行者行淫欲,淫淫相传。在释迦佛灭度后九百年,正法将尽之时,乃至三千年,末法之初,正魔强法弱之时代,必有很多如是邪精于佛法中出家,破坏佛之正教,往往用其魔术魅人心腑,令真正修行之人迷惑不知,堕其魔网,使佛弟子成为魔眷属,命终之后,沦为魔民,失却昔日所修正遍知觉,而堕无间狱,求出无期,宁不可悲?

  须知楞严真境,远离诸念,凡有念起,皆违正定,违正即邪,何须魔来耶?众生习惯,以取境为乐,如是顽迷,虽圆定发明,犹不能自己忖度,外境不可贪着,忽生心爱贪求之念,即乖正定,起念随缘招引,皆成魔事。若是如法精进,一念不生,如幻修证,则何善巧之不得?何法界之不历?何机理之不契?何根本之不析?何感应之不成?何静谧之不入?何宿命之不知?何神通之不具?何深空之不证?何常住之不获?却在圆定心中,妄起贪求之念,譬如鳞角未成,辄思飞跃;羽毛不足,便拟扶摇;是故逢此禅那因缘,自必妄想显现妄境,迷不自识,而反谓之登圣,未证谓证,是大妄语,招魔成堕,报堕无间地狱。


  观世音菩萨修持方法及证悟过程(下)

  ◎宏 德


  经 云:
  “空觉极圆,空所空灭。”

  “空”谓仍旧用功到“觉所觉”觉到空之境界。“觉”谓能空“觉所觉觉到空”之空智,由此空智,而空彼能觉所觉,若妄觉未空尽,空觉未极圆时,空觉性上有未极圆之空相在,亦有知未极圆之空心在;此宛然有能空心生,即是八识中第七识种子,名为生灭根元,处在行阴区宇中,是为能空与所空,二俱宛在,若住此空,吝惜空理,不肯放舍,即是爱理之法爱,还要入流照性,加功用行,参究能空依靠谁?究而极之,则空相灭,知空相之心亦灭,空觉高极圆满时,称“空觉极圆,空所空灭”。即解空结,破行阴,超众生浊。

  意识灭,五根对尘,洞然照了,不起分别,故观诸山河大地,犹如明镜照物,应物而现,亳无分别,而不黏于心,唯一精明真心,此想阴尽,生灭法之根元体性“行阴”从此披露,得见十方十二类众生之生灭,毕竟克尽其类,为六色根和五尘境依正二报之究竟转变之开关,以幽深隐微之习气生灭为行阴根本。如定中人不免爪生发长,仍是清扰细迁,故知尽生而不尽灭,仍在行阴边际,而一切灭定,都不是究竟。今由反闻定力,使幽深隐微妄想的第七识种子习气,都不再扰动,如波澜灭,化为澄水,而归于元澄湛寂之第八识,则生死因尽,众生生死果灭。

  行阴魔境详见《楞严经》所述。行人皆已得正知,凝明正心,但余迷未尽,执着生灭之元的行阴为胜性,故起计度,亡失本修,并不知行阴尽后,还有识阴,识阴尽后,才是不扰不动之真如;故于其能观八万劫众生事之悟境起迷执,落入断见、常见,或亦断见亦常见,或执有执空等狂解邪见,以为是涅槃,认妄为真,惑菩提性;或证六欲天、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境界,却妄计为常、乐、我、净之涅槃,而成各种外道同类。皆由行人于行阴上用心计度,由自心邪思惟而堕自心之魔,非由受先外道之教所致,自作深孽,未证言证,自言登圣,即成大妄语,堕无间狱。故行人不许于行阴上用心求得,或有所得,亦不以为究竟。狂心若歇,歇即菩提,不起妄计,则可以销息邪见。心魔不起,一味精研,无诸障碍,直趋无上之道。

  经 云:

  “生灭既灭,寂灭现前。”

  行人始终不起狂解,常住圆定,继续用功到能空和所空都灭了,灭境现前,宛尔有个能灭心,即是第八识,然此乃是对生言灭,仍是相对的灭,灭非真灭,正是识阴区域,非有非无而体性空寂,迷背真性,故还要再追能灭者是谁?一直追到生灭之“灭结”也灭下去,超然于“生灭既灭”不生不灭的佛性出现了,叫“寂灭现前”。

  当行阴尽,识阴显露,内既无能入之根,外无所入之尘,根尘脱节,内外湛明,故能深达十方世界,十二类生各自受命之根本元由。业因已销,业果不召之时,若能再加用功,止观并进,运用金刚智力,销镕六根之门,令合于唯一圆融清净宝觉,则耳、鼻、舌、身、意都能见物,开则六根互通于邻根,眼能见色,且能闻声、嗅、尝、触、觉知,互用清净;十方世界及与身心,荡然不复更有,全是自己心光,如吠琉璃,内外明彻,山河大地应念化成无上知觉,不生不灭与生灭和合之相灭,名识阴尽,是人则能超越命浊,圆满菩提,归无所得。禅宗六祖惠能开示志诚说:“要到实在没有一法可得的境界,才能在自性上随顺建立万法。已经见性的人要建立‘佛身’、‘菩提’、‘涅槃’、‘解脱知见’等佛法名称也可以,不立也可以。生死去来,自由自在,无所滞碍,当用之时随缘作用,当说之时随缘应答;普现一切化身而所作所答不离自性,就得‘自在神通’和‘游戏人间’了,这就叫作见性。”

  识阴魔境详究《楞严经》。当善男子的识之影相(色阴)、识领受(受阴)、识想(想阴)、识行(行阴)已尽,还成识之本相。如水起波,波灭还成静水,离诸作用,静而不动,但纷扰之相尚在,此时能令此身合六根为一根之用,开一根为六根之用,也和十方、十二类生,通一见闻觉知,而现各种境界,生起执心,成诸外道种。

  例如:于此识阴妄立真常,堪可依住,遂执此识成所归之果。如人梦见拾得金宝,归于家中,所得所归,皆非真实,违远圆通,背涅槃城,使佛子反生外道,断佛种,可不悲哉!或者忘身观识,以识心为自体,计我能生尽虚空界,十二种类所有众生,故生大慢天,成我遍圆种。须知佛说一切法从因缘生,正显生即无生。如因水生波,岂真有波从水生乎?波即是水,水即是波,本无因,亦无所因,于一水体上见因所因,非妄见而何耶?而佛说万法唯识,正明无他心外之法,若计能生他法,即颠倒妄执。或者谓识有知,而一切法,由知变起,因计知体,圆遍诸法,遂执草木为人,人死还成十方草树,执一切有情无情,皆有知觉,背涅槃城,生倒知种。须知佛说山河化为无上知觉,是指有情无情本惟一心之见、相二分,迷时妄见无情,不通知觉,大悟时复归一心,则通一知觉,更无外物。

  不是说无情草木和有情一样有心识,会互为轮回。而世间有依草附树以显灵异者,是能依能附之精灵有知,不是无情之草木有知。

  或者执地、水、火、风四大为真常,能生圣凡因果;或者以虚无寂静之心,成就灰身灭智;或者执着本命元神之识阴,而妄想延长寿命;或者贪爱珍宝美女,恣情纵欲,生天魔种;或者居灭谛涅槃之乐,自谓所作已办,生死已了,更不进求大乘菩萨道,沈空滞寂,成定性声闻;或者成就独觉湛寂之无师智果,及缘觉明达诸法之无生智果,立为涅槃,不知更求真如不动,寂灭场地,及性海圆融,缘起无碍,故虽有三明六通之妙用,但得意生身,未能起应化身,一为无量,普化群生,名之为不化圆种。

  以上依佛说识阴魔境前七种而言,因皆从有相生执,而相会迁移变化,故报尽复受轮回。后二种定性声闻、缘觉着空,空相常住,功业不亏,故不再受分段生死,但尚有变易生死未破,故不能成佛。

  若行人于识阴上,不起心动念,任他识阴变现,随现随灭,则不成狂,可以直趣无上菩提,归无所得。奈何众生于无量劫来,习惯好善恶恶,厌故喜新,而迷自心,故识阴剥落,所现新相,不知不觉,自生爱着;而不会思考“现境虽好,终不究竟”,只以随自心所好,为修习毕功,功德圆满,而自休息,将以此投机之境,为毕竟归家安宁之地,乃成邪业,且不但得之于心,而又发之于言说,“满足无上菩提”,而成大妄语,先受邪业之报,故堕邪魔外道,后受大妄语报,故堕无间地狱。

  经 云:

  “忽然超越世出世间,十方圆明,获二殊胜:一者上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与佛如来,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众生,与诸众生,同一悲仰。”

  忽然超越之下文,皆称全体所起之大用也。断惑虽经无量劫,见性只在一念间,故曰“忽然超越”。以世出世法俱解脱,破凡夫我执而超越世间,破三乘法执而超越出世间,行人入三摩地,我法双空,俱空亦复不生,故得“超越世出世间”。此时十方世界所有诸法,都是行人自性光明,一切如来所证圆满清净、微妙光明本心,都在一念心中,称为“十方圆明”。于此断惑证真间,获得二种殊胜,位次等觉菩萨,往上则与诸佛相合,往下则与众生相合,显利他之德。本觉妙心,生佛体同,本无差别;因众生迷而不觉,非失成失;菩萨修德有功,破五阴,解六结,证本觉,非获而获。因为“上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与佛如来同一慈力”,故能兴慈运悲,拔苦与乐,现三十二应身,十四无畏,入俗利生。众生迷此本觉妙心,造业流转,不能自拔,唯有仰求菩萨慈悲加被;而菩萨证此本妙心,正是众生所迷,众生是菩萨心中之众生,菩萨是众生心中之菩萨,众生之悲伤苦恼,亦是菩萨之悲伤苦恼,故曰“下合十方一切六道众生,与诸众生,同一悲仰”。

  禅宗不立阶级,一念顿悟,智齐诸佛,位同等觉,故说“一超直入如来地”,谓之大彻悟。修行的人经多年来的辛苦,作深彻身骨的艰苦修习,领悟到始觉同于本觉(本来清净不受一尘,却也不舍一法)后,再“返本还源”来观照往日的心行,都是坐在水月道场修持空华万行,见性之人面对柳绿花红的景物,直下若盲聋,全无动于心;并且都是不用聋盲而当处解脱声色之惑的人,他们在声色上直下体证的是声色现成无作妙用的绝妙禅机。而坐在百尺竿头上见向上风光的人,必须再进一步,而这一步不是往竿头上跨一步,而是“从真出假,竿头向下平地落草”,这样才有向上向下合成一体的海阔天空、自由自在之天地,称“十方世界现全身”也。

  反闻闻自性,乃十方三世诸佛开悟心地得无上道之法门。识阴若尽,行人现前从诸根互用中,能入菩萨金刚干慧,圆明精心,于中发化,一切众生全是自心所具,虽度众生而无众生可度,修无所修,证无所证,直行金刚十地,入于如来妙庄严海,圆满菩提,归无所得,亦无所失,不增不减,即一切事究竟坚固,称“首楞严王禅那妙定”。文殊菩萨赞此耳根圆通法门,和娑婆世界的众生根机最相契合,即“消我亿劫颠倒想,不历僧只获法身,愿今得果成宝王,还度如是恒沙众……”也。

  顿悟诸法,当处成佛,无来无去,故无阶级,不立位次,犹如千年暗室,一火顿消。凡举一足,动一步,便有来有去,即落阶级,虽利刀迅速一截千张,但不废诸位,仍有迟速,故不得称“顿超”。古人说:“了即业障本来空,未了应须还宿债。”顿悟已后,惑业俱空,故无法可修;五阴乘悟并销,色心俱空,有何心可修,有何理可证?但顿悟已后,即成佛吗?不是的;顿悟者虽有无始积习,不假修持,随缘而了,若起心修除,即又造生死之因;古德云:“修证则不无,不堕悄然机,染污则不得,更不假修持。”故知修证乃迷者之言,渐教之事,如前述五阴魔事,皆因起心修证而遭遇,岂有五阴尽后,更起修证之妄心呢?故顿悟后,不但不起心修证,乃至不修不证之心亦不起,称“绝学无为闲道人”,一悟一切悟,一证一切证也。若在顿教上说有位次无位次,有修证无修证,皆妄生分别也。

  禅者的游化生活,所表现的是无位真人的自然无造作之化世利生境涯。以大慈悲心行大乘菩萨的行愿,不顾圣者的丰采而灰头土面的去行利他之行,和光同尘的将自己亳无隐藏的投入万境中,虽然为利生而提瓢入市,但行在途中却不离家舍;虽然为自利而策杖还家,但其心在家舍却不离途中。不显异惑众,不用神通力,直下就能使枯木有开花的活力,使自他都生活在身心脱落的庄严佛智之境地。

  结 语

  过去诸佛,修止观时,于定境中,以妙觉分明辨析定境中微细魔事。今释迦佛慈悲开示五阴魔境,令听闻者记之于心,当修行时,魔境现前,若能识知,不住不着,则心垢自除,不落邪见。行者以止观,洞悉魔境,不生住着,则天魔外道,悉被摧碎;大力鬼神,亦丧魄逃逝,其余魑魅魍魉,诸小鬼等,自当不复更出。如是内外魔销,可超越诸位,直入无上菩提。而于诸位功德,圆满具足,无所乏少。纵然是下劣根性,不肯增进向上之二乘,至此亦能回小向大,于诸佛所证大涅槃果,不再迷闷,而发心进取。

  今日末法时代,根性愚昧暗钝之众生,好乐修禅定,又不能辨别定中种种差别魔事,难免被魔所惑,堕于邪魔,同于外道。故应劝彼等,一心持诵《大佛顶首楞严经》;若识浅不能读诵,或因修定无暇读诵,则书写此咒,悬于禅堂,或带身上;因此咒总一切法,持无量义,所在之处,皆有金刚藏王菩萨种族,并其眷属,昼夜随侍,故一切诸魔所不能动。大众应当恭敬、钦崇十方如来究竟修证之胜妙法门。以此法门,自行化他,令未闻者闻,未知者知,此是十方如来,怜愍救度末法众生的反覆叮咛,无令断绝,以报佛恩于万分之一也。


  本贴由岳山于2002年3月16日在乐趣园〖网海莲舟佛法论坛(国内版)〗发表.

  ---------------------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

标签:观世音|观音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