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文库>> 大德专集>> 耕云先生>>正文内容

耕云导师讲词的殊胜

       

发布时间:2006年07月03日
来源:转载   作者:一心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约在1994~1995年间,笔者因修行进步显著,蒙伟大的慈父耕云导师开示:“目前弟子中看得懂我讲词的人,只三、五人而已。”当时我听到这个开示,感到既惊讶又疑惑,这个开示真是前所未闻。为什么?因为在我的观念和印象里,恩师一向自谓今生说法系用现代的语言来表达佛法,以适应现代的工业社会,讲词中明明都是白话文,很少文言文,词句非常浅显,几无艰涩之处,为什么看得懂的人竟然只有区区三、五个人而已!这样的说辞岂不是前后矛盾?当时我的见地不够流畅,所以一时间竟也意会不过来。

  为什么恩师的讲词明明写的都是白话文,只要是国文程度不太差,应该都看得懂它的字义才对,何以有看得懂和看不懂之分呢?这个疑问,尔后我才逐渐明白。恩师讲词中的开示,很多都是恩师今生修行的结晶和浓缩,即使我们一看马上了解其字面上的意思,但是恩师多年来修行的结晶和浓缩,我们怎么有可能在一朝一夕之间完全消化呢!因此所谓的看得懂,就是能够消化词句中的内涵,产生共鸣和亲切感,能够激发内心深处的感动,并且有了实用感,也就是说我们在修行上已经能够运用恩师这段的开示,并且能够使得上力量了。如果没有以上的感受和体会,若以较严谨的定义来看,就应该算是看不懂了。不然请各位试看:“只有完成生命的创造和扩张,才能够把握到佛祖的心印--法印。”、“原本无理,原本无事。”、“佛法人格化的陶冶和镕铸”,这些开示的真正内涵究竟有几个人真正看得懂呢?笔者并非故弄玄虚,也非知解宗徒,实在是恩师的讲词里面藏有微言大义。虽然恩师的讲词几乎全都是白话文,看似非常简单,其实再往深处、细处去看,不但意境深远,而且充满内涵、隐藏奥秘,洋溢著生命的光辉,处处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恩师的讲词犹如一座宝山,里面潜藏著甚多的无价珍宝,等待你我去挖掘、发现和享用,但切忌以一般的知识道理看待,否则必然“入宝山,空手而回”。

  笔者在修行的过程中,从恩师的讲词中获得、享用不少的法益,秉持恩师普渡众生的悲怀,因此不吝将我个人的心得公诸于世,希与诸同修共参、共享。除了藉此抛砖引玉之外,也期望有生之年能将恩师的讲词的每一字、每一句都一一消化掉,届时我将是最幸福、最幸运的人,同时我也将赢得人生最彻底、最完美的胜利。

  耕云导师的讲词有什么殊胜之处呢?兹就个人的体会,概述如下:

  一、具有传心的力量

  “安祥是摩诃般若的发露、禅的生命、法的现量,安祥又是实际理地、本地风光。”一个修行人是否得道、入禅?有没有走偏?它的试金石就是安祥,也就是说以内心有没有安祥作为判定的基准。

  恩师的讲词中有一项最为重要的内涵,就是安祥。为什么恩师的讲词中会有安祥?因为恩师生平传心的力量很大,无远弗届,只要和祂有关的事物,都可透过这些事物传心,而且都蕴涵著祂深深的悲愿。所以诚心抄写或读诵讲词的人,可以非常方便地吸收佛法的营养(佛法的营养就是生命的能量和光热),用来消除业障、变化气质,让人容光焕发,甚至脱胎换骨。修行没有上路的人,可以消除业障于无形,久久也能相应,获得浅浅的安祥;修行已经上路的人,可以汲取法身成长所需的营养,让法身继续成长茁壮,获得甚深禅定。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验。以笔者的经验,它的功效比读诵或抄写金刚经还大。

  如果你是个修行上路的人,当可发现,抄写讲词没多久,很快就能相应,很快地就能进入禅定,很快地就能绽放光明,当然也不必我在此唠唠叨叨。

  二、富含启发性(确立大目标):

  人的思想和观念是有惯性的,这就是一般人所谓的“固执”,而且习以为常,因循过日,所以未知的、想不到的事情还很多。看了耕云导师的讲词,就可以开拓视野、恢宏心胸、扩大格局,启发我们建立更高、更新、更远大和更美好的人生目标,让你去依循、追寻、努力和奋斗,它可以激发、启发我们提升生命的动力。

  三、反省的依据:

  人大多是严于责人、宽以律己的,所以自己的错误、缺点、弱点总是很难发现的。大部份人的眼里看到的都是别人的错误,很难看出自己的缺点。所以人大都会认为“我对”、“问心无愧”,以致常常“自以为是”,这也是人很难修行、净化的原因。如果我们时常恭读耕云导师的讲词,可以拿它来跟自己的个性和心态作比对,比较容易发现自己的缺点。有时候一、二次就会发现,有时候需看了很多次以后才会发现。为什么?因为人是迷失的,一个迷失自我的人,自尊心特别强,自我防卫心也很强,“主观自是”的障碍,别人是很难跟他沟通的。所以恭读耕云导师的讲词,就会慢慢地消业障,让觉性抬头,虚心地自我反省,终于发现自己的错误。藉著反省,找出自己的错误以后,才有可能去改正这些错误(忏悔)。

  再者,修行人在修行的过程中,很容易走偏或是走入死胡同,也就是古德所谓的“认得一机一境,便作窠臼。”同时也很容易得少为足或坚持己见,不知上进,犹如井蛙窥天的狭隘与无知。这种人很难转化,古德遇到这种人都须大手脚给予烹炼,才能救他脱离这些困境。亲近恩师的讲词,可以让你避免堕入这些困境;纵使不幸陷入了这种不自知的困境,也很容易让你摆脱。

  四、观念的置换:

  笔者有一次恭读耕云书笺,读到“原本无理,原本无事”、“凡有言说,皆无实义”等开示,坦白说,当时我对这个理念很陌生,可是它却深深地吸引我的注意力,并产生很高的兴趣。所以当时我就下决定,无论如何,我一定要了解这个理念,也唯有了解它的含义,才能将它化为自己人生的理念。为了深怕这个理念从脑海里溜走,所以那段期间一有空就常常将它提起,督促自己不要忘记,一下班回家就会尽量利用时间恭读耕云书笺,一篇一篇地读下去,而且专找书笺中类似的开示,然后停下来,在脑海中思惟、吸收和消化,一定要把它转化成自己生活的理念,成为生命的一部份,变成自己人格的内涵。尔后,在言行举止、生活上、修行上尽量以此为准则,由陌生、勉强到自然。笔者自称这个过程为“观念的置换”。

  我曾接触到一些人,虽然知道六祖坛经“本来无一物”的开示,可是遇境逢缘依然不满、生气、恐惧、沮丧….等等,始终放不下,心中依然有东西,紧握著、不肯放,可见佛法的理念尚未置换成自己生活的理念,在实际的修行上,还是使不上力。我们从小到大都是吸收一些世俗的道德观、理念或经验,形成表面意识的内涵,从来就没有以真实的佛法作为人格的内涵,所以必须以这种方式来置换自己的表面意识。依我个人的体验,这种方法的效果很大,心态往往在这样努力的过程中获得了很大的进步。当然,由这个现象也可间接证明王阳明先生所说的“知之真切笃行处,即是行。”并非虚言。

  五、疗伤止痛:

  我们都是在家修行,每天除了须为工作、家计而奔忙之外,人生的失意、挫折、苦难…等等在所难免,所以在久涉红尘、历经沧桑之时,心灵上难免意态阑珊、身心疲惫,此时若能以耕云导师的讲词来疗伤止痛、生聚养息,让心灵得到充分的休息、净化和涵养,然后重新再出发、再启动,它可以帮助你渡过困境。依个人的体验,这样的效果非常大。

  六、前进的标竿:

  别人的修行体验如何,我是不得而知。但是以我个人修行的体验,是一层一层地往上突破的,一个阶段接著一个阶段向前跃进的。有时候心灵跃进到某个阶段时,总要在那个阶段挣扎、修正、保任、努力一段时日,时有时无,随著自己的努力,然后才能逐渐地熟悉。熟悉了以后,由原先的斗志高昂、拉抬心力、奋力挣扎,再反归于平淡、平常。此时斗志降低了,兴致也消退了,就这样持续了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修行上没有作特别的冲刺,也没有作特别认真的修行,就暂且放下修行一事,专心地去处理身边的俗务。可是过了一段时日,觉得这样子下去不行了,应该要再往上提升了,所以就立定志向要再往上提升。可是应该如何提升?往那边努力呢?这时候我就会去看恩师的讲词,找出自己还没做到的、还看不懂的或是看起来还很陌生的开示,把这些开示当作一种标竿和奋斗的目标,依循这个标竿努力个几个月,甚至一、二年,最后就真的让自己的心态又向前跨进一大步。像我这样的修行,应该算是很笨拙、很懒散,不能像古德“一超直入如来地”。不过,若不以恩师的讲词当作修行的标竿,不要说进步,恐怕一生的修行就到此为止,无法再上上增进了。

  七、钥匙的功能:

  当宝藏的门关著的时候,我们对于门里面的宝物,是一无所知的。不管我们在门外如何的想像、猜测,不但与实际的宝物有或多或少的差距,而且无法亲自享用它们,到头来还是枉费工夫。倒不如省下这些想像、猜测的时间和精力,拿到一把正确的钥匙直接去开宝藏的门,门打开了,宝藏里面的一切,不但一目了然,而且还可自由地、尽情地享用里面的宝藏。

  佛法的原理跟这个道理一样。无论佛经如何描述本心、说尽本心的种种好处、赞叹祂多么的殊胜,令我们非常地欣羡,但是如果我们不去寻找一把正确的钥匙,拿来打开如来藏的门(打开心扉),纵使深入三藏、涵泳教海,对于本心的了解,依然停留在想像、猜测的阶段,无法真实地体现本心,产生身历其境的亲切感,永远得不到真实的受用。尽管下了很久的功夫钻研佛教的教理,到头来只不过增加一些知识和道理而已,这些都是古德所谓的“法尘边事”,本心依然被六根六尘封住,还是得不到佛法的真实利益。况且深入三藏、涵泳教海恐怕不是一生一世就可完成,必须穷几辈子的力量才可办到。等到完成了,到最后还是一场空。总之,最最重要的是找到一把正确的钥匙,这把钥匙就是佛法,也就是成佛的方法,依靠著它,努力实践,有一天就可以打开心扉,享用如来藏中自家的宝藏。

  最真实的佛法莫过于“以心传心”,也就是六祖坛经开示的“自古佛佛唯传本体,师师密付本心;法则以心传心,皆令自悟自解。”不过这样的机缘极为稀有,很难遇到。纵使遇到了,有能力直下承当的人,千古难遇,所以一般人还必须透过修行的过程,才能保任、拥有祂。这种修行的方法就是我们通称的佛法。

  至尊恩师的讲词除了具有唤醒本心的能力之外,而且讲词中的一言一句,只要契机,且不断地力行,都是开发如来藏的钥匙。其中最为紧要的佛法(开藏法要)就是“时时自觉、念念自知、事事心安、秒秒安祥”,换一句话说,就是“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自观自在,守本真心”。

  八、触媒、酝酿与发酵:

  如果我们诚心抄写、读诵恩师讲词,再配合诚敬信的实际修行,就整个修行的全程而言,你已经种下了殊胜的菩提因,也就是说你已经种下了消化的触媒剂,在未来的时间里它将逐渐地酝酿和发酵,不知在今生或者是来生,总有一天你就可以完全消化恩师讲词的内涵,完成佛法人格化的工程,让生命开花结果,圆成法身。不管日后是否忘记讲词的内容,但是等到成就之时,就可以说是“我就是法,法就是我。”为什么会如此?因为“一入识田,便成道种。”

  初看耕云导师的讲词,有时虽是白话文,却很难看懂,犹如铜墙铁壁,切都切不开。任凭你如何去想像、猜测和推理,依然还有疑惑,没有把握。可是我们如果不断地亲近讲词,配合实际的修行,保任安祥,时日一久,有朝一日就会突然看懂,以前的疑惑涣然冰释,当然心态就会跨进一步,这是恩师讲词的妙用。由当初的看不懂,而现在突然看懂了,这就是突变。其实这种突变不是奇迹,而是因为用功之久的关系,中间历经了触媒、酝酿与发酵的过程,造就了后来的“结果自然成”。

  有时候你发现恩师讲词的某一句开示你似懂非懂,或者根本不懂,但是它却能引起你莫大的注意和兴趣,这就是触媒的作用;尔后,这个开示整天在脑海里或心灵上盘旋,这个盘旋的过程就是酝酿与发酵的过程;等到有一天豁然领悟,疑惑完全消化了,此时心态业也已跨进一步。不过在跨进一步的当时,你尚未纯熟,必须继续保任和熟悉,日子久了,你就会将这一部份的法转化成你人格的一部份了。

  如果你是想真实修行的人,有时候恩师的某些讲词你完全看不懂,不能引起你强烈的注意力和兴趣,比较缺乏触媒的功用。不过这也没有关系,暂且先摆著,让时间自然去发酵,经过了一段时日再来看,味道自然就会不一样,而且隔一阵子再看,每一次的味道都不一样。这就是发酵的作用。

  在我修行的过程中,有时候心中自然浮起某种尚未成形的理念,在心中盘旋酝酿,好像要成形、又不成形;想忘记它,隔一阵子又自然浮起;想肯定它,又是蒙眬一片,无从肯定起;想抓住它,却又抓不住。这时候我就会翻遍恩师的讲词,找出和这个理念有关的开示,有空就去多看它几遍,时日久了,酝酿成熟了,一个崭新的理念成熟了,完全肯定了,不再有疑惑了,如同怀胎十月,时候到了,自然就呱呱落地,想不生都不行。我形容这种现象是生命的蜕变,这件事说来很奇妙,但却是很真实。

  九、咀嚼与消化:

  就一个道心坚强的修行人而言,就可以采取主动出击的态度,直接咀嚼恩师的讲词,这样的进步才会快。否则我们对恩师讲词的理解,只能停留在一知半解的阶段,笔者以前就是犯了这个毛病。恩师曾说:“天下最无奈的事情,就是勉强别人吃饭。”这句话就是以吃饭来比喻修行,同理我就以吃饭的过程来比喻参禅的过程。

  在恩师的讲词中,有时候看似很白话的文章,觉得并没有什么,尔后再看,才发觉以前真的是忽略了它,其实里面大有文章、大有内涵。有时候看到不懂的一段,就多看它几次或念它几次,甚至把它背起来,有空就常常回想它,经常在脑海里思索它的含义(暂不下结论,必须等到真的验证了,才肯定它。);有时候拿它和自己的心态做比对;有时候拿它和参加恩师法会时展现过的心态做比对;有时候把稍微看懂但不完全懂的开示,干脆一有空就在脑海里提起几次,先好好地享用它,等到有一天心态进步时,自然就会了解。

  笔者常常比喻恭读恩师讲词的步骤是:1.先将它吞下去(先记住,然后不想它),2.有空再反刍(回想、提起这句话),在嘴里慢慢咀嚼(在心中多念几次,拿它跟自己的心态作比对,思考它的含义),3.慢慢消化(随著心态的提升,心中的疑惑就自然溶化了,看不懂的开示就自然懂了)。当然,如果你有空的话,就直接在嘴里慢慢咀嚼、慢慢消化,念兹在兹,不必经过反刍的过程。

  笔者以为这种咀嚼和消化的过程就是参禅。这种咀嚼和消化的过程所需的时间不一定,有时候几个小时就可消化,有时候需要三、五天,有时候需要几个月,有时候需要数年,甚至数十年,甚至必须历经百劫千生才能消化(这是笔者的推论,若不是如此,应可在短时间内成佛)。不要小看恩师的讲词只是浅显的白话文,它的内涵和意境可是非同小可,往往非一时一刻就能消化殆尽。笔者廿几年前看到观潮随笔“独立、自由、平等和博爱”等词语,也直到最近才能稍稍体会它的含义。

  笔者第一次接触恩师的开示是观潮随笔,那是廿几年前的事。刚接触的那一段时间,基于强烈的求知欲,看了好几遍,觉得味道相当不错,后来慢慢地失去对它的新鲜感,最后将它束之高阁。因为文字的意思能看得懂的早就懂了,看不懂的部分依然犹如铜墙铁壁,钻都钻不进去。随著修行的进展和时间的酝酿,尔后再重新恭读它,才发觉对它的领会又深入一层。每看一次,每次的领会都不一样。笔者对于恩师的每一篇开示的领会大致上都经历相同的过程,心中的感受总是由绚烂归于平淡,再从平淡中滋生无穷的滋味,值得细细推寻、品尝,的确是极高明而道中庸。

  十、乐趣与享受:

  我也曾经看过不少禅宗典籍,也有好几本深受我的喜爱,但是在味道上和恩师的讲词比起来,总是差那么一大截。恩师的讲词都是白话文,在字义的了解上本来就已经没有隔阂,加上恩师说得真切、讲得很白,吐尽肝胆,只要是心态提升到某个阶段,看到恩师讲词的某一句话,就能激起内心的感动、共鸣的琴弦,让你感动的很久,让你享受的很久。

  我看恩师的讲词是用一种寻宝和享受的心情去看它。特别是正当心态在突飞猛进时,每天下班回来一定很想去看恩师的讲词,把它当成一种乐趣和享受,非看不可。尤其对于自己很受用的一句开示或一段开示,总会反覆地咀嚼、把玩,而心态就在不知不觉的当中往上提升了。真是得来全不费工夫,占尽了大便宜。

  十一、发机、契机与相应:

  禅虽然不玄,但却是很妙。有时候努力了好一阵子,好像没有显著的进步和成果,有一种前途茫茫的感觉,就在即将灰心之时,突然狭路转身,“柳暗花明又一村”,心花怒放,迸发出生命的潜力,绽放出生命的华彩、美丽的光辉。难怪恩师要说:“只问耕耘,不问前程”,古德亦有“须待时节因缘”、“结果自然成”的开示。

  以前禅宗师徒之间有发机、契机之传承,契机当然就会相应。从发机、契机到相应的整个过程,对一个学禅的人是非常的重要。但对于这样的传承,也有古德主张:“期待祖师为你发机,不如山河大地、一草一木为你发机”,我觉得虽然山河大地、一草一木无时不有、无时不在,可是从古至今藉由它们契机相应的到底有多少人?可想而知。可是你若是虔诚地读诵、抄写恩师讲词,这种发机、契机与相应的现象,简直太容易了,随时都可找到契机的开示,不但可以得到安祥的觉受,而且还能得到真实的正见,不只是义理的理解而已;它会让你摆脱“死水龙”的困境,当个“活水龙”,可以行云化雨、兴风作浪。不过这样的机缘,不能预期、也不能期待,只有依循著安祥禅的教诲努力去耕耘,自然就会种下妙因,妙果也会自然形成。至于它出现的频率如何,完全在于个人修行的虔诚和进展,谁也无法论断。

  十二、印证:

  修行这条路是蛮孤独的,除了它原本就不得不孤独之外,其次就是知音难求。知音当然包括了良师和益友。恩师驻世时,大家不会明显感觉到这个问题的存在。可是恩师已经圆寂了,对一个想真实修行且心态不断进步的人,这个问题就特别突显了。每当我心态有所进步时,我就会拿恩师讲词来作印证。有时候恩师讲词上的某一段开示,正好为你当时的心态做最佳的诠释和描述,这种契合、验证的雀跃、喜悦、庆幸、感恩的情怀,真是难以言喻,足以让你感动得很久、很久。

  十三、发现的喜悦:

  恩师开示:“真理只能发现,不能创造。”绝大部份的人都是因循过日,对生命的了解非常有限。我们因为不了解生命的真相,所以才会被外在的幻相所迷惑,随著幻相的生住异灭不断地流转。如果我们今生能够发现生命的基因、属性和共相,也就是见性,并确实保有祂,那真是人生最大的成就。不要说是完全保有祂,只要能够发现祂,光是这种喜悦就不是笔墨所能形容的。因为一旦见性,不但体现了生命的真相,同时也揭开了宇宙的奥秘,所以六祖大师用“何期”(想不到啊!)来赞叹原本生命的殊胜。

  一般人成天忙于生计、名利…等等,关注生死问题的人本来就不多,即使有极少数的人一直在关注生死的问题,可是能够真正见性的人却极为稀有;像黄檗禅师、丹霞禅师是属于“生而知之”的人,像圆悟禅师及大慧宗杲禅师都是很年轻的时候就知道有这段生死大事….等等,古德根器的深厚,实在令人赞叹与羡慕。佛陀为此一大因缘出生于世,古德也有很多为此生死大事年纪轻轻就出家,以便全力追求。为什么古德要如此苦苦的追求呢?因为若不能亲证生命的实相,我们的生命就会迷失在幻相的泥淖中,永远无法觉醒,生生死死、头出头没,陷入永无休止的轮回与苦难,永远无法脱离。

  安祥禅友非常幸福,巧遇伟大的生命舵手和导师(佛陀)耕云先生驻世的时代,得到安祥、体现生命的本态,犹如家常便饭。纵使现在耕云导师圆寂了,靠著祂的讲词依然可以去发现生命的奥秘和真相。如果你也想要和古德一样发现生命的奥秘和真相,那么只要在恩师的讲词中努力地、细腻地去耕耘,我敢保证发现生命奥秘和真相的机率非常非常之高。无论是在实际的感受(现量)上,还是在理路(比量)上,处处都可以找到显而易见的线索,并不难去发现。重点只在于你有没有这个道心和愿力而已。

  结语:

  恩师的讲词是无上法宝,极其珍贵,它是你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我曾经为了保有它、为了防范任何天灾、地变或人祸的损害,特地在几个地方藏有恩师全套的讲词,因为它是那么无比的珍贵,一定要设法让它传之久远,并且不要让它离开我的生活范围,因为我还要靠它来开发我的心态,我要藉著它迈向生命的圆满。

  用一种感恩、虔诚、享受、兴趣、喜悦的心情去亲近恩师讲词,最能相应。但是有这种情怀的人,通常是修行深度较深的人才会有,或是和安祥禅缘分较深的人才会有。虽然我们不一定具有这样的因缘条件,不过也没关系,因为佛法一向主张“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只要是有道心的人,这一切就会在自然而然当中改变的,切莫因一时的不相应,而萌生退心。总之,套用一句修行人的术语,就是“但办肯心,必不相赚。”

标签:安祥禅|耕云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上一篇:修心诀
下一篇:安分守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