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文库>> 佛教相关>> 爱心慈善>>正文内容

神秘慈善家7年捐百万 “顺其自然”掀起慈善风

       

发布时间:2006年01月11日
来源:佛教导航信息   作者:新华社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1999年,宁波慈善总会收到“顺其自然”第一笔善款和来信


在“顺其自然”的影响下,参加慈善捐款成为街坊邻居的一种“时尚”

  新华社报道:在宁波,“顺其自然”是一个神秘而又家喻户晓的名字。从1999年到2005年,每年的12月,宁波市慈善总会都会收到来自“顺其自然”的一笔捐款,目前捐款总额已达到了117万元。

  执著的捐款引发了执著的寻访,但7年来,想说声“谢谢”的人们依旧不知道“顺其自然”姓甚名谁,以何为业。日前,宁波市慈善总会宣布停止寻找“顺其自然”。或许,这将永远是个谜?

  空地名和“冤枉”的汇费

  2005年12月1日下午1时,一名女子走进宁波市中山西路邮政大楼,她来到2号服务台,熟练地填写了一张汇款单,将25万元人民币交给了工作人员。

  “很明显,钱是刚从银行里取出来的,每捆钱上还标有银行的工号。”处理这笔汇款业务的许小姐回忆起这一细节,她接下来发现,这笔高达25万元汇款的收款单位就在附近的西河街。

  “你直接送过去吧,‘打的’也就8元钱,可以省下一笔手续费。”许小姐好心建议。按照规定,手续费得250元。但对方微笑着回答了一句:“没关系,就这样汇吧。”

  这是“顺其自然”第七次来赴宁波市慈善总会的“约会”。1999年12月,成立刚1年的宁波市慈善总会发起第一次“慈善一日捐”活动,唤来了“顺其自然”的第一笔捐款。从那以后,“顺其自然”都会通过邮局把善款和邮政汇款收据复印件寄给慈善总会。

  “汇款的署名在变化,前5次用‘顺其自然’,第六次用‘顺其’,这次又换成‘其然’,但根据我们对‘顺其自然’捐款风格的分析,他们就是同一个人———‘顺其自然’。”宁波慈善总会会长项秉炎说。

  宁波市慈善总会的工作人员清晰地记得收到“顺其自然”第一笔捐款时的情形,“太兴奋了,因为那是首次‘慈善一日捐’活动中个人捐赠数目最大的一笔款项——5万元。”好奇的工作人员想“按图索骥”,结果发现汇款地址“江东路1号”是空地名。第二年,汇款地址变成“鄞县大道8号”,同样是空地名……2005年,汇款地址“宁波中山西路8000号”,经查,中山西路最大的门牌号码为1028号。

  江东百丈邮政支局、海曙区芝兰邮局……工作人员想从这些善款的发出邮局获得线索,结果却更糊涂了,“头两年是个30岁左右的女的,身材修长,挺秀气,后来又成了30来岁、操宁波口音的男子。这次又是个年轻女子。”

  令他们印象最深的是同一个细节:从邮局到慈善总会所在的西河街很近,步行只需一二十分钟,工作人员劝捐款人自己送过去,但捐款人总是微笑着,坚持要花上一笔“冤枉”的汇费。

  “顺其自然”7年捐款超百万元

  宁波市市委书记称赞“顺其自然”为“慈善楷模”。

  据统计,7年来,“顺其自然”已累计为“慈善一日捐”捐款117万元。除向慈善总会捐款外,“顺其自然”的踪迹还遍布各地,见诸于当地报端的事例有:在宁波打工的江西人朱军华父子遭遇车祸,医药费没有着落,“顺其自然”汇去3000元;四川苍溪籍农民工黎有才妻子得重病,“顺其自然”汇去3000元;宁波市聋哑学校学生周鸣脑肿瘤需动手术,“顺其自然”汇去5000元;奉化市9岁孩子邬方裕患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顺其自然”汇去1万元……

  而直到“主角缺席”事件发生后,“顺其自然”才真正成为宁波市家喻户晓的“名人”。

  原宁波市市委书记、现任慈善总会会长项秉炎介绍这件事时说:“‘顺其自然’在有一年汇款后提出一个要求,希望能用这笔钱帮他(她)在贫困山区建造一个小学,来帮助那些上学有困难的孩子。”

  派去选址的同志在革命根据地——余姚梁弄四明山山区里找到了一个村子,条件比较困难,教学条件也差。方案很快确定下来:学校选用余姚梁弄镇原先的小学,“顺其自然”汇来的20万元将用于新建一栋“仁慈”教学楼,安排车辆将那些贫困山区的孩子接到镇里来上学。

  “这样,既利用了原先的师资,也解决了更大范围内贫困山区孩子的上学问题。但我们不知道‘顺其自然’本人是否会对这个方案满意,”项秉炎说,“只有靠媒体了。”新教学楼的修建用了9个月的时间,这期间,慈善总会不断通过电视、报纸向“顺其自然”“汇报”学校的具体地址、工程进度和竣工时间。

  教学楼快要竣工的时候,学校的师生们提出要求,想面对面地对捐款人表示感谢。慈善总会面对这质朴而又自然的要求,通过媒体再次发出呼唤,希望“顺其自然”能到那边去看看。“我们想,也许他会因为这些孩子的心愿而主动走出来”项秉炎说。这一次并没有石沉大海。在教学楼落成典礼的前夕,“顺其自然”写来了一封信,信里说“你们辛苦了”,然后“顺其自然”又悄无声息了。

  屡屡寻访未果后,项秉炎决定尊重“顺其自然”的意愿,放弃揭谜。他对宁波市慈善总会其他工作人员说,“‘顺其自然’虽然行善不图扬名,但肯定非常关注善款是如何使用的,我们要把这份爱心化作涓涓甘泉,去滋润迫切需要关怀的困难群体的心田。”用“顺其自然”的捐款建的校舍被命名为“仁慈小学”。

  宁波刮起慈善“隐形”风

  属于“顺其自然”的奖杯和奖状,至今仍无人认领。

  “顺其自然”很快成为宁波市民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人们揣测着“顺其自然”的“隐形”动机。“我估计可能是企业家什么的,不然也不会那么多资产可以捐出来。”“是有一些其他历史原因吧,上代人或者是以前有什么,有需要还债的,需要向社会做福利方面一些事情来补偿。”对着媒体,群众这样描绘着自己心中神秘慈善家的故事。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宁波市民开始效仿“顺其自然”。宁海县一位68岁的退休女教师捐献1万元善款后表示,宁波城里有个捐款不留名的叫“顺其自然”,那她也叫“顺其自然”。一对青年男女向宁波江东区慈善分会捐献2.6万元现金后,被询问两人姓名、职业以及捐赠意愿时,他们表示:“‘顺其自然’或者是无名先生。”

  在2005年的募捐活动中,宁波市慈善总会镇海慈善分会收到了一位中年男子的捐款108万元,除了说“我想回报社会”、“我想为困难群众做点好事”、“我想为下一代作出榜样”,他始终没有透露自己的身份和职业;一位热心人士从银行汇出善款10万元,当慈善总会工作人员去银行核对账户时,才发现有这样一笔捐款,却不知捐赠者是何人。

  此外,还有更多化了名的“顺其自然”———欲援助失明者和白内障患者的,就写“任(迎)光明”;欲帮助贫困学生解决读书困难的,就写“朱(助)学”;欲帮助生命垂危又拿不出医疗费用的患者的,就写“朱艺(助医)”……

  2005年,“顺其自然”入选“中国最具影响力的100位慈善人物特别奖”,而主角一直没有露面。宁波市慈善总会会长项秉炎表示,“慈善事业的基础是募捐,目的是扶贫济困。尽管‘顺其自然’本人并未出现,但每一个热心慈善事业的人都是‘顺其自然’,‘顺其自然’是所有那些关心贫困群体、乐于助人的人的共同名字。”

标签:慈善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