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文库>> 佛教相关>> 爱心慈善>>正文内容

常辉法师随缘开示录——关于慈济法门

       

发布时间:2005年11月04日
来源:佛教网络导航 信息   作者:常辉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问:何为慈济法门?

  答:慈济法门是秉持佛陀行无缘慈、运同体悲,以四摄六度、普利群生为其根本宗旨。我们把所有被救助的种种弱势群体都视为长者如父母、平辈者为兄弟姐妹、晚辈者为子女。他们是我们宿世的六亲眷属,是未来的诸上善人。通过救助,我们与他们广结善缘、结法缘;通过救助,体现了我们的慈悲心,增长了我们的菩提心。慈济法门者,是一切禅教律密净之显密教中诸大乘法根本之核心。

  问:为什么说慈济法门是一切禅教律密净之显密教中诸大乘法根本之核心?在此法门里如何去体会各宗的密意?

  答:慈济法门者,以菩提心为根、以慈悲行为本,无我为相、四无量心为体、四摄六度为用。一切大乘教重于利生,所有显密法旨在觉他。是故,慈济法门者,乃畅我佛如来出世利生一大事因缘也。禅教律密诸法如果不修慈悲济世利生之行,如何能够断惑证真、出离三界、了生脱死、直至证得无上菩提呢?

  问:在慈济法门里,怎样做到佛法与世间法圆融不二的运用?

  答:我此法门,圆融大小乘、圆融显密教、圆融世出世法。以“众善奉行”为本,自觉觉他为门。丕振无缘慈、同体悲而救济人间苦难众生之宗风,大畅如来出世利人之本怀。慈悲摄受,方便接引,善巧利生,法雨普施,润泽群生,财法两施,尽现佛子忘我利人之行愿。

  问:记得净慧老和尚讲过,禅的入门之处就是达摩祖师所说:“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这四句话在慈济法门里如何运用?

  答:若慈济法门行者依此修行,应择于被救助者家庭或是极其贫困的山区、村落、荒郊野外作为习定之所,至心参究本来面目。当你生起财施济众,能息我人贪嗔诸缘,以慈爱报恩之心利人,则获无我法喜之乐(内心无喘息矣)。面对在救济众生中遭遇种种如交通、气候、饮食等等恶劣的环境,难行苦行,志向坚定,毁誉不动,其心如金刚之壁。如此,自然证入无上佛道矣!

  问:在慈济法门里,怎样做到佛法与世间法圆融不二的运用?

  答:我此法门,圆融大小乘,圆融显密教,圆融世出世法。以“众善奉行”为本,自觉觉他为门。丕振无缘慈、同体悲而救济人间苦难众生之宗风,大畅如来出世利人之本怀。慈悲摄受,方便接引,善巧利生,法雨普施,润泽群生,财法二施,尽现佛子忘我利人之行愿。

  问:自古以来佛教以晨钟暮鼓、殿宇高阁被世人所接受,您现在所倡导的慈济法门即无念佛诵经,又不见高阁殿宇,而且大家的言语都很随意,在这样的情况下……

  答:安坐于殿宇高阁,倾听晨钟暮,诵经礼佛,持咒拜忏诸法,旨在让人对三宝生起恭敬、仰慕之心,从而断疑生信,祛惑证真。我们从寺院走向社会,而且又是奔波在最困苦,最被社会、被学佛人遗忘的角落,并把我们所到穷山恶水之地作为学菩萨法、行菩提道清净安乐之道场。生活在那里最困苦的父老乡亲就是我们的眷属。前者,侧重在修持定慧,上求无上佛智;后者,侧重奉行大悲,落实在觉人利他。此两者相辅相成,犹车之双轮,鸟之两翼。所谓悲智双运,不可缺也。

  问:您认为此法门应怎样维持和显现佛教特色?修行者如何从中体会到晨钟暮鼓、念佛诵经所带来的安稳和祥和?

  答:即使奔波于山区农村,走进种种特殊特困的家庭,但念念不忘我们是以菩提心救助于三世因缘的眷属啊!常修慈悲,愿彼速得衣食丰足,无诸病苦,远离灾难,究竟安乐。念念之中不忘念佛,祈佛加被。将华严、法华、药师、维摩诸大乘济世利生典籍中的法句铭记于心,运用在扶危济困、救人急难的志业中―――将此悲心济众生,是则名为报佛恩。

  问:有人说,现在的佛教内有些人的做法在很大程度上流于世俗,您怎样看待这个问题?慈济法门应怎样避免这种倾向?

  答:这是一些人对佛法不能全面认知的误区,以为做抚危济困之事不是沙门所为,是迎合世俗的倾向。试问:这类人他一定没有体会过当自已的孩子无钱上学、家人生病无钱就医、残障孤寡者冬天都穿着破旧的衣着,吃了上顿难找下顿饭的那种无助失望的心情。而佛子应学观音之寻声救苦、有求必应,尽己之力,随分救助啊!怎么能说众善奉行是世俗化呢?

  问:你们从慈济志业的各种活动中感受到些什么?

  答:籍事炼心啊!平时我们在寺院所学的经论著作、开示法语,都是教导我们如何摄受有情、慈悲救度的理论。走出寺院,是实践这些理论的大好因缘。看到有病不能医,孩子们失学、辍学,面对车祸、人亡、矿难、水灾、震灾等等悲哀、绝望、忧愁、伤痛、苦闷、无助、妻离子散,此情此景你一定会感悟到生命危脆、世间苦空无常,浊恶世间八苦焦煎,当勤求出离之心啊!

  问:从来听说,扶危济困、救助孤寡只是世间善法,所获只是人天福报,有漏有为,而并非行菩萨道啊!作为法师,你应在寺院、佛堂、精舍为四众弟子广选佛法,续佛慧命啊!

  答:有所求心作善者,人天福报也;无所求心作善者,菩萨发心也。我问你,离开世界种种善行善举,四摄六度之行如何圆成?我们平时去寺庵、佛堂、精舍、居士家中所学所修的大都为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破除我、我所的法执。而对于佛门道场之外的种种苦难的人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与我无关、漠不关心。或有个漂亮的话题:我如果去做了这些善事,岂不是杂修行啊!岂不是求了人天福报,防碍了求生净土之大愿?乍听起来,似乎很在理。而我们很少甚至没有以世间的善心、良心去救助过生活苦难的人们。八福田中,如何勤于植种悲田?口说慈悲,心行吝啬,与道能相应吗?布施不修,贪欲不断,如何能了生脱死啊!说实在的,学人混迹三宝门中二十余年矣!好赖也讲过一些大乘经论。但总觉“说不如行”啊!试想:我每天都在寺院里要求你们依据菩萨戒,凡是遇到天灾人祸,或是生活贫困潦倒,无依无*无救助的人,根据你的能力,不论多少,也要尽心尽力去帮助他,而我自己却从不走出寺门。没有苦难众生这一对象,如何生起慈悲心,如何去修菩萨这一戒行呢?

  问:郭淑敏老师说她曾问过您:“做慈善整天东奔西跑,如此能往生西方吗?”您回答:“只管用心去做,管他往生到哪里!”对您这个观点请您再详尽的解释一下。

  答:我常在道场中。我并没有认为自己整天东奔西跑是在杂修,在荒废道业。反之,我们如果离开这些生活苦难的人们,我到哪里去生慈悲呢?到哪里去承受众生的苦难呢?我们终日与这些弱势群体融入在慈悲、平等、博爱、清净、正觉的大家庭里。当年,人问南泉普愿禅师:“百年之后,您老人家到哪去啊!”“到邻村做一头水牯牛去也!”唉!我还没有做水牯牛的功德啊!只要我们完全依佛教诫,如是因,如是果,但勤耕耘,自有收获吧!

  问:菩萨道以布施为前提,在修布施时如何达到般若?

  答:所有修行慈济法门的同仁,都是用自己辛苦挣来的钱并节衣缩食、省吃俭用,把这笔善款净资用来救助与自己没有任何血缘关系、平生素不相识的种种弱势群体。没有大慈悲、大般若、大智慧的人是绝对做不到的。所以说,他们的布施是以般若为先导,同时又促使他们深入地体认“我与法界众生同体”的般若真谛。故佛法中说,财法二施,等无差别,檀波罗密,具足圆满。反之,没有这种布施的行为,是不可能觉悟“我与众生同体、三世诸佛与我同根”的般若妙智。

  问:无我和无求是怎样的一种关系?如果说一个人完全牺牲了自我,但是他却有一个“我的事业”,您对这个问题怎样看?

  答:二乘圣人的无我,是求证有余涅磐;菩萨的无我,是以心佛众生是三无差别的般若妙智为指针,上求下化、难施能施、难舍能舍、难行苦行为众生。无求者,以无我为净慧,施德不望求回报,实三轮体空,不住有缘无缘众生之无相布施。此乃大菩提萨埵之行愿也。菩萨行大仁慈,可以牺牲小我,但济世利人的志业,乃慈济利生教法中团队成就之志业,我们任何人都有责任维护这样集体的志业。

  问:你们为什么很执着长年奔波于山区农村去救济生活困苦的人?

  答:我们是为了秉持佛陀兴无缘慈、运同体悲的教诫,所谓庄严国土、利乐有情、承受众生苦难、替诸众生受诸苦恼、救苦救难、利人觉他,在寺院只能衣食现成、安享供养,如何修起慈悲行呢?

  问:在体会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同时,如何修定力?世间与出世间的善法有什么不同?在修善法的同时,如何证得解脱?怎样做到慈悲无量和慈悲平等?

  答:观人间众生乃我过去生中父母、兄弟、姊妹、子女,多生多劫以来互为六亲眷属。以习三世因缘观,能获慈悲喜舍定。世出世间善法,在于发心。省庵大师说,发心者有小大、偏圆、真伪、正邪之差别相。善者,虽出一理,而结果迴异也。我佛解脱之法,无不从善起修,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此是过去七佛教诫,戒行中止,作双持也。无善行者,你所行的只是止一切恶,也只能获半分解脱、解脱知见。感到惭愧的是,我们对于苦难的世间人们生起慈悲心就不易呀!何谈无量矣;也做不到冤亲平等,(动)物我同体矣。

  问:许多居士经过到贫困山区做慈善,感受到了灵魂的震撼!

  答:应当震撼啊!即使一名不学佛行善之人,凡是有一点良知良心的人,见到衣食难保、寝寐不安的乡亲,小学六年级刚毕业就只能失学的孩子,触景生情,也会潸然落泪呀!我与你说的只是我的体验,我的理念和精神境界。作为一名学佛者,你难道就不能亲自去离你们家只有100公里内外的山区,去农村去寻声救苦吗?别忘了,那里有你宿世以来的六亲眷属在等你救助呢!

  问:慈善工作非常繁忙,在每天的忙碌中如何做到宁静、淡泊、致远?如何保持?

  答:以本分事接人,以不乱之心做事,自然能做到内心安适,俯仰无愧矣。用牯牛的毅力默默耕耘于救苦救难之志业福田,慈心专一、广植德本、忍辱精进、勿犯道禁,切莫渴求于利养与名闻,出于淤泥,生于净莲。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