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佛教文库>> 佛教文化>> 佛化文明>>正文内容

面对人生,珍惜所有(心五四心对谈之二)

       

心五四心对谈之(二):四福、四它

发布时间:2005年09月01日
来源:www.sinc.sunysb.edu/Clubs/buddhism   作者:圣严法师等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主 持 人:叶树姗(新闻主播)
  座 谈 人:圣严法师(法鼓山禅修文教体系创办人)
       朱少麟(作家)
       王介安(广播电视主持人)
       星星王子(广播电视主持人)
  企划制作:达明传播
       人生杂志
  制 作 人:张光斗
  纪录整理:张碧珠
  摄  影:郑福隆


  主持人叶树姗女士(以下称主):首先想请圣严法师为我们说明四福的定义。

  圣严法师(以下称师):四福的观念要从知福开始,虽然许多人都在求福,有的向神求,有的向佛求,还有人向人求。但对于自己是否有福,却并不清楚。

  佛陀教我们要知足常乐,但很多人却“人在福中不知福”,即使已经富甲天下了,如果不知足,仍然是贫穷的;有的人则虽然穷的“上无片瓦覆顶,下无立锥之地”,但只要他感觉活得很有意义,这人就算是有福的。

  能知足就是有福

  因此能知足的人,就是有福的人。我们也常说平安就是福,不过先要知道平安是怎么来的。平安不是向外求的,因此心中平安就是最大的福。如果心中不满足,心不安,也就没有福。

  其次是惜福。许多人知道有福,认为有福不享是傻瓜,应该有多少福享多少福。有的享儿女的福,有的享父母、丈夫、妻子的福,有的是享老福。可是光会享福是不够的,因为福享过了就没有;有福应该要惜福,惜福的人最快乐,并且进一步把自己的福分享给他人,这也是一种惜福。

  第三是培福。知道有福,但福报有限,就应该要培福。例如做好事让其他人得到幸福,就是培福。培福不一定要用钱,举手之劳或一句话、一个笑容都可以培福;培福的机会随时都有,过马路时搀一个小孩或老太太,坐车时让位子给残障的人都是培福。培福的人不但自己福更多,也会快乐。

  第四是种福。知道自己没有福,就要种福。培和种不一样,已经有了而不够,因此要培;原来没有福,所以要开始种。佛教说的福田有很多,只要别人需要帮助,能适当的提供帮助就是种福。此外,种福要在人间种,要在与人相处互动之间种。

  主:知道四福的意义之后,更重要的是要能实践四福,是不是请三位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朱少麟(以下称朱):如果从逻辑关系来看,当然是先要知觉到福的存在,然后才有行动力去惜福,有积极力量去培福、种福。而对于知福,我的感触也比较深。

  我的生活就像现代都市人一样,想要什么就可以很容易要得到,甚至不想要、不需要的,家里还是堆得满坑满谷。曾经有个朋友到我家,一边欣赏家里的摆饰,一边问我最喜欢哪一个?虽然这问题很简单,我却答不出来。这使我想到,几年前我去美国,曾逛到一家卖水晶原矿的店,当时我非常喜欢,花了一整个晚上找到几块很宝贝的水晶矿石,然后郑重地装在盒子里、系上缎带带回家。虽然当时我那么喜欢那些水晶,但后来却赫然发现,已经回国好几年了,水晶还装在盒子里,连缎带都没有拆开。

  西方人对幸福的定义是,愿望能否快速地满足或达成,能快速满足就是幸福,慢了就忧伤。但问题是,如果愿望的达成既多且容易,是不是反而会让人感到麻木?

  望著远方忽略身边幸福

  生活中许多愿望很容易遂足应该算是一种福,但人们往往看到的是远方的愿望,而忽略了脚边的东西,因而知觉不出福的存在。

  我认为知福是人应该常常提醒自己去培养的一种本能,因为唯有知觉到它的存在,才能生出健朗的力量,然后才会去惜福、培福、种福。

  王介安(以下称王):因为主持广播节目的关系,常会接到听众朋友的信,他们多半会谈到一些困惑、烦恼和挫折。从那些讯息当中,我发现一般人往往会把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不幸福扩大,而忽略掉身边的一些事。如果我们把注意力放在这些所谓不幸福的事上,进而钻进某个牛角尖,就会觉得很痛苦。

  而幸福又是很抽象的,虽然都知道惜福很重要,但还是有很多不满足、不快乐、不幸福的感觉。我曾在节目中比喻过,幸福感像是一粒种在心里的种籽,它不像冰在冰箱里的瓶子,可以在我们沮丧时随时拿出来喝。它在你的心里面,端看你怎么对待它。主:我们知道星星王子是从事星象研究的,是否从你研究的星象学角度来看这四福的关系?

  珍惜我们的环境

  星星王子(以下称星):星象学提供的是人与宇宙之间的关系,而其最大的意义,也是提醒我们要珍惜这个与我们生命息息相关的宇宙,珍惜我们的环境。只是很多人不了解这一点,以为可以从星象来解决生活上的诸多问题,其实真正的答案可能都在每个人心里。

  人如果能依循宇宙的道理过生活,不违逆天道,日子应该就能过得更精粹、更舒适,这就包含了知福的观念。同时我也发现,知福的人都是乐观的。

  此外,我认为知福的意义应该还包括知道自己的长处和才能。只是有些人不懂得惜福,虽然知道自己的才能,却不好好运用,甚至在不谨慎、太过妄大、随便之下,丧失了才能,连原本的福气也耗费掉了。

  而培福,我认为那是一种慈悲,因为培福就是帮助别人。不过有的人虽然一直在培福,但他不知福也不惜福,因此还是孤独的。

  至于种福,我认为那会对后代有庇荫,是有远见的做法。只是大多数人习惯以自我为出发点,过度开发自己的个性,而忽略掉与他人的关系。所以我想,种福其实应该就是跟其他人产生连结。

  从无到有来种福

  主:法师曾经提到过,培福是使福增多,种福则是从无到有。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过这种经验?

  王:我的工作让我在这方面感受很强烈。就像前面提及的,听众心情沮丧时,也许会在节目中点播一首歌,虽然我们用话语不见得能安慰他的心灵,但一首歌可能就诉说或抚平了他的哀伤,这样的付出我觉得是很美好的经验。

  至于培福和种福的部分,我想那就是布施,例如微笑、善意也都是布施。我愿意透过我的工作,去传达更多美好的讯息给听众。

  朱:在我没有接触佛法之前,对培福、种福这些字眼,总是驽钝的以为那就是契约报酬的意思,尤其对“作功德”这三个字感觉不亲切,甚至在道德感上质疑它,认为这与上班领薪水没什么不同。

  后来接触佛法之后,才知道培福、种福的观念并不是那么狭窄,并不是在计较个人福祸、功过或荣辱。法师说培福在于布施,增加福分。我觉得这个布施不只对别人,还应该尊重自己;不只在这辈子从物质文明中找到定位,应该还有更宽广的意义。

  我总相信,所有活在这个世上的人,是来一起圆满、成就一个大我的。广义来说,培福和种福对个人来讲是人格美的发挥,对大我来讲,就是让自己活得更有意义,更能为我以外所有的人著想。

  主:就如少麟说的,以前她认为培福、种福是有所求,法师能不能就这个问题跟我们说得更清楚些?是不是在培福、种福时有作功德的心就会没有功德了呢?

  欢喜心快乐作功德

  师:一般人大概都会这样想,我辛辛苦苦赚了钱,把钱拿来丢在水里还有个声音,而作功德究竟可以得到些什么?

  这个问题要从两方面来看:一个是当你拿出钱的那一刻,你就很欢喜了,这是一种帮助人、为善的快乐。本来所做的一切都在为自己,而现在我还能拿出来帮助他人,使他人得到利益,这是一种快乐。

  这个观念在西方很普遍,西方人习惯做义工,他们称之为“志愿者(volunteer)”;此外他们也不说是布施,而叫做“捐赠(donation)”。东西拿出去之后并没有想要拿回什么,而是当下就觉得很快乐,快乐就是他的回馈。

  另一个是东方人或佛教徒的观念,把我们自己所拥有的分享给别人,就好像把我们的财富存到功德银行里,至于什么时候回收?上天国时可以回收。我们在人间做了好事,将来可以升天、享天上的幸福与快乐。这种想法在西方宗教中也存在,在东方则是所谓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也就是做了好事之后,来生可以过得幸福些,或是升到天上。这种叫做“有相布施”,也有它的功德。

  但历史上曾有梁武帝问菩提达摩祖师:“我这一生造了很多庙、供养了很多僧,我的功德有多大呢?”达摩祖师告诉他“没有功德。”梁武帝没办法接受这说法。其实达摩祖师要讲的是不要计功德,你做了之后自然有功德,计较功德反而没有功德,这叫做“无相布施”。

  西方人也有这样的说法,圣经说,左手拿出去的不要告诉右手。佛教则讲“三轮体空”,就是布施时,不要想“我在布施”、“拿了什么东西布施”、“布施的对象是谁”等问题,只是单纯为布施而布施,这就是无相布施。

  无相布施因为不计较功德,功德就无限;计较功德,功德就很有限了。

  主:接著我们要来讨论所谓的“四它”,我们知道四它是解决人生诸多问题的法宝,也先请法师为我们做个说明。

  以四它突破困境解决难题

  师:我们在人世间会面临的困境层出不穷,很少有人是没遭遇过困境的,即使表面上看似一帆风顺的人,也有他们的问题。因此如何突破困境、解决问题而不被其所扰,我认为这“四它”会有很大的帮助,也就是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

  面对它是一种勇敢、负责任的表现。一旦问题出现,想逃也逃不了,就算逃也会很痛苦,不如接受它。但在接受之前,要先面对,面对就是看清楚那是什么,然后才能接受它。

  接受它并不是没有智慧的逆来顺受,因为这样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必须在接受问题之后,进一步去处理,否则对己是伤害,对他人则不利,适当的处理可以解决困境,并让问题不再恶化。

  至于处理的原则,则是“用智慧处理事,用慈悲对待人”。用智慧就是运用各种资源,例如法律、金钱或人力等等妥善的方法;至于对人,就要以慈悲心来对待,而不是嗔恨心。

  最后一步要放下它。例如别人曾经对你不好,但事情已经处理了,就不要记怨,不要一辈子挂在心上。成功、失败的经验也是一样,成功的事不要老是放在心上得意,失败的事也不要挂在心头痛苦。放下它不是忘掉它,而是不要斤斤计较、耿耿于怀,心里能不起烦恼就是放下。

  一般人多半能够面对、接受,但往往不能处理,即使能处理,也很不容易放下,因此会痛苦。我们都希望拥有幸福,其实幸福就是平静与安定,如果心里不平静,不断怀恶、怀恨、怀怨,那是非常不幸福的。

  主:从法师的说明中,我们发现四它是一连串处理问题与困境的过程,是不是也请各位谈一谈你们面对问题时的处理经验。

  从发现面对到放下

  星:法师提到放下也许是最难的一部份,不过有时候发现问题和面对问题,也有相当程度的困难。

  我记得我父亲过世那一阵子,家人根本无法面对这件事,更别说接受它了。一直过了很久,家人才认定那是过去式。在这个过程中有一点很特别,我们虽然已经处理了,但只是处理了外在的形式,内在并没有处理。直到很长的时间之后,我们才发现应该要去处理内心的问题,也就是去认定我父亲已经到另外一个新的世界的事实。

  以前我们甚至很难启口说父亲已经走了,一直到能够跟亲友谈起,才表示我们已经接受它了。

  到后来我们才因为面对,而全然地放下。我母亲经常说,当我们两手提满了东西,就不可能再去提别的东西。唯有把东西放到正确的位置,才有可能再去提新的东西、走其他的路。这个观点让我觉得,我们必须把这件事放下来,对我来说,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生命阶段。

  找到生命转折的契机

  朱:回顾、检视我过去的生活,其实并没有很大的挫折,真的说起来,五、六年前我失业的那段日子,大概算是比较重大的吧。因为虽然失业对我来说并没什么大不了,但比较惨的是,我的先生同时也失业了。

  这可说是破天荒头一遭,我们夫妻居然同时失业,而贷款的压力很重,我们又几乎没有存款。回想起当时我们是怎么处理的,居然只留下北海岸的风景。当时是夏天,我们觉得既然两人都失业了,天天都是假日,所以决定去学潜水。在没有人挤人的海滨游泳池里看宝蓝色的天使鱼在身边游来游去,在不用抢位子的休息区里喝咖啡,觉得实在很幸福。夏天过去之后,我们各自找到了工作,我到了一家公关公司,也决定开始自修读书;而我的先生经过了这个瓶颈之后,决定到佛教道场工作。

  当时我们所做的事,其实是标准的“穷开心”,但在那个夏天之后,我们夫妻的人生都得到了一个幸福的安放。在那样完全没有钱的尴尬情况下,我们当场接受了它。虽然不见得是用什么大智慧来处理这个事,但就是觉得,夫妻一起失业很难得,应该让自己过得自在而开朗。

  当时我们并没有盘问对方接下来该怎么办,所以没有给对方带来更大的忧愁,我想这是我们对彼此的慈悲。又由于我们接受得很自在,所以没有因为急于解决经济上的问题,而去挑选一个和我们离职因素相同的工作,让自己重蹈覆辙。正因为经过那样的沈淀,才让我们有一个很大的转折。

  需要大勇气面对接受

  王:我想面对和接受是最不容易的。例如许多夫妻或情侣意见相左时,常常都从很琐碎的小问题开始,然后不断地争吵,最终却又不想面对它。就像遇到任何窘迫的状态一样,只是不想待在这个环境,就干脆逃开。因为逃避是人生中最容易的一件事,只要一掉头,问题似乎就被你抛在身后了。因此我认为,面对和接受是需要很大勇气的。

  就像法师说的,要处理问题需要智慧。虽然很多人很聪明,会用聪明的方法来处理。但是若有智慧,方式就会不同。他不仅只处理表象的问题,还会兼顾后续的连锁反应,而这些都跟年龄成长或经验有一定的关系。此外,一旦接受和面对之后,未来就不会一味想逃,也才能用智慧的方式去处理,然后再记取经验,并练习放下。

  主:经过连续几场关于心五四观念的对话及分享后,想请法师为我们做个总结。

  师:所谓的“心五四”,最重要的是要掌握“心”,这个心包括一个人的价值观和方向感。而整个心五四运动最终的目的,是要能安定自己的心,因此无论是哪一个项目,都扣紧“心的安定”这个主题。

  1998年法鼓山有一个主题活动,叫做“我为你祝福”,就是希望我们以真诚的心,对每个人表达“我为你祝福”的善意,这会让对方感到平安,心容易安定下来。这个过程也就是,先转变自己的心,然后转变他人的心。

  此外,在我们生活的各种状况中,应该常常提起这几个语词,不是把它当作咒语来念,而是落实到生活中,它才能发生作用。尤其当你遇到困境时,试著拿其中的方法来用用看,应该就会产生不同的感受。

标签:心五四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上一篇:心五四
下一篇:人间佛教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