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昌义法师:精进念佛七开示 六七第三天(2009年)

       

发布时间:2015年09月20日
来源:   作者:昌义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昌义法师:精进念佛七开示 六七第三天

 

  各位菩萨:

  今天是最上好的日子,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在几千年前的今天大彻大悟,彻底明了了宇宙人生的真相。全世界的佛教徒,包括不信教的人,都纪念今天这个日子,因为这个日子太好了,是最吉最祥、最上吉祥的日子。谁也不想糊涂,都想觉悟,想觉悟的人都在今天想一想,这个日子是多么好!

  怎么纪念这个日子呢?就是人们常说的吃腊八粥。很多人吃腊八粥,他光知道吃,却不知品这个腊八粥的味到底是什么样。腊八粥,这是佛陀当年开悟之前吃的最后一顿饭,也就是这一碗粥吃完了,通过了修行佛陀就开悟了。佛法传到中国后,盛行于世,全国各民族都在过这个日子。以前我们中国,整个是一个佛化的国家,那是家家弥陀佛,户户观世音,每一家都供佛,哪一个人也念观世音菩萨。

  我们的本师舍掉王位,不做皇帝,出家修行寻找解脱之道。他经历六年的苦行,每一天只吃一麻一麦(麦就是大麦,河南、河北都有这种大麦),最后骨瘦如柴,支撑不起来了。佛陀虽然那个时候没有大彻大悟,但是他的悟性是超人的。他知道修行不应在身体上做文章,关键是在心上,这样苦行下去,身体坏掉了,连修行的工具都没有了,所以他放弃了苦行。当时在尼连禅河洗了个澡,接受了一个放牛女孩的供养——给他送来的一碗粥。吃完了这一碗粥,佛陀全身非常舒服、自在,力量也有了,坐在菩提树下,当天晚上就大彻大悟。

  腊八粥,中国人称之为八宝粥,是由好几种东西煮成来供养佛陀的。今天吃完八宝粥,大家都要开悟啊!不仅是我们,今天举国上下都要吃这个开悟粥。过去各个地方的寺院比较多,寺院附近的人,大人、孩子、六亲眷属都要招呼到寺院去,吃这一顿腊八粥。吃这个粥干什么呢?消灾免难,增慧开悟。离寺院远的人,按照寺院的方式也要去做。后来就形成了这种风俗。全国都在吃腊八粥,过腊八节,这也说明我们中国过去是个佛化的国家。现在的人只知道吃腊八粥,可惜不知道它的来历。

  万法因缘生,放牛女孩供养了这一顿饭,使佛陀开悟,功德真正是无量无边哪!同样,佛陀最后涅槃时,接受一个金银匠的供养,他的功德也是无量无边。佛陀走到了一个名叫波婆城阇头园的地方,遇到了这个金银匠,他家里珍藏了“旃檀耳”——他认为是最好的一种东西,便拿来供养佛陀。旃檀耳是什么呢?就是高级蘑菇。在十几年前,我们想吃个香菇,那是很少见的,再往二十几年前,那就很难见到了。当时那个旃檀耳,在印度就是最为宝贵的一种素食。可是这种东西,谁也不知道它里面有毒,结果供养了佛陀,佛陀由于吃了这一碗旃檀耳而中毒。有人要想,佛陀有这么大的智慧神通,为什么不知道这里面有毒呢?这是一种因缘,佛陀该到涅槃的时候了。

  由于吃了这一碗旃檀耳中毒,好多弟子都在批评、骂金银匠罪过无量,你让佛陀中毒了,这还了得!佛陀知道之后,告诉弟子们,你们不懂得,这一碗蘑菇汤与当年牧牛女供养的,让我开悟的那一碗饭,供养的功德是一样大,他没有罪过。供养佛陀涅槃与开悟,这个功德都是一样的、同等的。这就说一切罪福都由心生,他没有心想害佛陀,而是想恭敬、供养佛陀,但是他万万没有想到,旃檀耳这么好的东西里面有毒。比如说有人在野地里、在树林里找蘑菇,谁也不知道有一些是毒蘑菇,有一些是好蘑菇,就是这么个原由。

  一切唯心造,罪从心起,罪从心灭,一切罪福都是这一念心造出来的,所以我们修行,在任何时候都要把持这颗心。今天,我们过佛陀成道的纪念日,这是非常有意义的。这个意义实在是很现实,很深广,一方面证明我们佛教是有根源的,并不是摸不着、没有任何根据的宗教。我们的教主是怎么成就的,这有一定的根据和来历。另一方面,说明我们对佛陀的恭敬,几千年来,我们的恭敬心是不衰的,恭敬的人是一天比一天在增加。佛教在世上起的作用,也是不可思议的。几千年来,人们信仰佛陀、恭敬佛陀,上至皇帝、宰官,下至黎民百姓,信仰佛教的人是非常多。这就证明我们国家的人民是善良的,有福报的,有智慧的。每一年要吃一次开悟的饭,你想能没有福报,能没有智慧吗?我们恭敬佛陀,怀念佛陀,我们就要有一颗常存善念的心。

  佛陀涅槃了,虽然我们现在看不到佛陀,但是他永远都在我们身边;虽然佛陀的应身离我们去了,但佛陀的法身遍一切处,并没有离开我们。人们常说:信则有,不信则无。你信佛,佛就在你跟前。不信,佛也存在,那怎么叫无呢?因为你心中无佛,佛也没有办法,拉不起来你。我们信,佛陀就在我们跟前,佛陀的法(就是佛陀留下来的法宝,也就是教化我们如何开悟的方法,如何了脱生死的方法)也在我们跟前。我们今天打念佛七,念阿弥陀佛,这就是佛陀以大慈悲、以最上方便告诉我们的,让我们念这一句阿弥陀佛在这一生都能顺当、快速地了掉生死。所以我们要以真诚的心来恭敬佛陀,来听从佛陀,我们吃过了腊八粥,这就有了效益了。你吃过了,肚子饱了,心上面没有往法上想,那么你就开不了悟。所以吃了这一顿饭,要念念地想到佛陀留给我们的法,要长期在身、口、意上多做检点。

  昨天晚上,跟大家说信自己这一颗灵灵不昧的真性,即佛性,也就是自己的这颗常住真心。怎样维护好我们这一颗心,使它不受染污,使它健健康康,无烦无恼呢?佛陀说在身、口、意方面,要多加检点,长期检点。人们往往一提到修行,就认为深不可测。怎么修法呢?在身、口、意上长期观察它,看它的动机。比如身业,我们身上所犯的错误有杀生、偷盗、邪淫等等,未曾出现这些问题时就要制止它。这就是听佛陀的话。

  在《法句经》上说:“除身恶行,进修德行。”要把身上恶的行为坚决除掉,行为要合乎道德。“常守慎言,以护嗔恚”在言语上要严格把关,不能一张口就伤人家的心,或者稍微一张口就带着几分的嗔火,恼害了对方,伤害了自心。所以我们修行,要对自己有利益,对他人有利益,要长期除掉身上的毛病。“进修德行”,对我们中国人来说,这个“德”是怎样建立起来呢?人与人之间要讲仁义、讲信誉,所谓“仁义礼智信”,这就是在中国人与人之间常行的法,这就是道德。诸佛菩萨教给我们的慈悲喜舍,这就叫超人之德。仁义礼智信,这是人间的德,一个人有德无德,就看他与人之间相处如何;超人的德,这就要发大慈悲心,让一切有烦恼的人不烦恼,一切有痛苦的人不痛苦,一切愚昧的人打开闭塞的心,让他们打开智慧之门。我们要慈悲喜舍,以衣食、医药、房屋、钱财,最胜的就是以佛法,施与所有不懂得走善道的人,让他走善道,让他懂得解脱之道。所以我们每一个人,不管是出家还是在家的佛弟子,都有这份责任。为什么呢?因为我们都要解脱,你解脱不走解脱之道,那你怎么去解脱呢?除掉身上的恶行,要靠近道德之行,这就叫“除身恶行,进修德行”。这个德你能成就了、圆满了,这就是诸佛菩萨的法身了。

  人们常说的功德,功就是我们身语意所作的一切正业,久而久之你这个心真正地善良了,这就是德。长期把我们嘴上发出来的语言把持好,无善不说;身上做好一切事情,无慈不行;心上则有慈悲心,像诸佛菩萨一样慈能利乐,悲能拔苦,以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之心善待一切众生。何谓无缘大慈?就是发出来的慈心,跟任何人不管有缘无缘,都是一样对待,并不去区分远、近、亲戚关系、朋友关系等等,如果去区分,这就是凡夫了,你这个心量就非常非常小了。我们要学诸佛,扩大心量,以无缘大慈之心对待一切人。不管任何人怎样对我,我都是这样对他。我们做佛陀的弟子,虽然现在做不到,但是要学诸佛菩萨,做到了慈悲喜舍,心上的毛病还用除吗?自然而然它就脱落了,这就是不除而除。

  你有了慈心、悲心,你不生烦恼了,你没有嗔恨的心了,你说出的语言自然会让众生听着很顺、很自在,没有烦恼,会生欢喜心。恶口、两舌、妄言、绮语这些毛病也就不会生出来了,因为它没有机会,所有的时间都被慈悲喜舍占用了。我们要常守慎言。就是说话,我们在做凡夫的阶段要谨慎,要加倍地注意,注意它的动机,想说一句对人不利的语言,那不能说,要管住它,要让它换一个方法,换什么呢?换一个慈悲、善良的方法。所以修行,“修”就是要长期来检点,时时刻刻加强,来维护它、来保护它、来守住它。守住你这颗心不起恶念,守住你这个嘴不要说伤人心的语言,刺人耳的声音。

  我们身口意都带着慈悲、善良,那么我们每天念阿弥陀佛,就三业相应了。身口意都相应了,就与阿弥陀佛结上了什么缘呢?亲缘、近缘和增上缘。我们修行的人常说亲不亲,道上分,我们今天坐在一起念佛,大家想一想这亲不亲呢?同参道友是至亲的。我们长期心与道相应,心与佛相合,和阿弥陀佛拉近了最亲的缘分,这就是至亲,所以叫亲缘。我们的距离,心与心相连,这就拉近了,所以叫近缘。增上缘呢?就说我们每天念、每天想、每天要去,我们在世上缘分尽了,就是在五浊恶世的恶缘尽了,放下了四大假合不实在的这个假体,我们就跟阿弥陀佛去了,这就叫增上缘。大家要放下一切不实在的念头,放下不清净的一切语言、行为,提起佛号,要与阿弥陀佛结上这三缘,我们方为真念佛人。大家念佛!

返回目录

-------------------------------------------------------

更多昌义法师佛学内容

-------------------------------------------------------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