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证严法师:静思晨语 精勤修善法

       

发布时间:2014年04月23日
来源:   作者:证严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证严法师:静思晨语 精勤修善法

 

  人生离不开生老病死,这叫做[分段生死]。到底时间多长?不知道。人生是无常,所以任何人都无法知道自己这辈子在人间有多久,所以无常人生。不过,在生老病死的最后,有的人就是以土葬。

  土葬很麻烦,棺材再好,几年后还是同样要再打开它,然后要再捡骨等等。现代人比较开通,用火化。火化,那就是成灰了。

  ⊙生老病死,火化成灰,油尽灯息,薪尽火灭。

  人生一辈子有这个身体时,什么都会执着,什么都是有。其实,[有]的尽头叫做[无]。就如这个身体火化之后,收起来就是一堆的灰。佛陀就这样说,[如薪尽火灭]。在日月灯明佛将示灭之前,前面的经文就是这样说。

  ⊙[佛此夜灭度,如薪尽火灭。]《法华经序品第一》

  如同柴,柴若烧了之后也是成一堆灰。人的身体与草木有何不同呢?相同,[有]的尽头也是同样[无]了。一盏灯,油若尽,灯也会熄,也是同样[无]。

  人生从[有]到[无]这当中,我们要时时自我警惕,到最后什么都没有,那么,这辈子所造的业就是不断累积着,起心、动念,无论有去造作或没去造作,心里的烦恼就是不断累积。累积了内心的烦恼、无明,还是要牵引到来生来世,没完没了。我们唯有顾好这念心,先灭掉[见思惑],再来就要断[分段生死],我们要度这个身。我们这辈子知道佛法,要好好修此身,应该要向今生度。

  我们要了解,人人都是在生老病死中生活,无常何时会出现,我们不知道。无常一出现,没几天就火化掉,就成了一堆灰,就如灯油点完就尽了,就如柴烧完就灭了。像这样,我们何必计较?计较、累积就是叫做烦恼,烦恼就是带到来世的受报,苦不堪!

  所以前面经文已经说过了,日月灯明佛入灭了,还有未来的佛会继承下去。尽管所有的弟子都很担忧、很悲恼,[佛灭一何速],佛怎么这么快入灭!所以,日月灯明佛安慰大家,人生就是如此,不用担忧,未来的佛——净身佛,还是再来娑婆世界,所以大家不用担忧。

  日月灯明佛灭度之后,就要分布舍利。因为要纪念佛,所以这个舍利就要分,每一个地方当作纪念,所以叫做[分布诸舍利,而起无量塔]。

  ⊙[分布诸舍利,而起无量塔。]《法华经序品第一》

  [舍利]这二字,就是遗骨的意思。若是佛、菩萨、有德高僧,他们圆寂之后,火化就能凝聚,结下来,这叫做[舍利]。也应该就是说精神的结晶。

  若是有修行的人,心很清净,精神没有分散掉,所以人说[精英、精英],那个人很[精英],意思就是说精神英明,那就是心没有散乱,所以叫做凝结,就有舍利了,在骨灰中能找出了非常坚固的舍利。

  传说中,舍利,用很硬的东西敲都敲不破,真的很坚固。这就是诸佛、菩萨、有德高僧,往生后烧化为骨灰,骨灰中它就有凝结非常坚固的东西,叫做[舍利]。

  为舍利来建塔,这个[塔]有的叫做[浮屠],有的叫做[塔婆]。[塔]就是[显德]的意思。一般的墓地,若是人往生后,就是用石土迭起来。但是,诸佛、菩萨、高僧,他们的德很高显,德高望重,后来的人就为他们建塔。建塔,有的是五层、七层、十一层等等,或者是九层,就是要显示那个德的高显。

  日本人建造塔时,就在塔的角挂上铃,风若吹,铃就会摇,就发出叮叮咚咚声,就是要让人知道,这个塔内有德高的人。就是表现人生人人都能成佛,但是,人人要有这个德高望重,堪得为人的典范。所以说,显德,要显示这个塔,就是那个德很高的人生,归宿之后就在塔里,所以叫做[塔]。

  [塔] ,在佛教中的传说,有阿育王建塔。起初阿育王所信仰的是婆罗门教,有一段时间所施的是暴政,就是没有仁德,后来有了因缘所以信佛。他信佛之后,了解佛陀的教法,感觉佛法应该要扩大弘扬,所以他那个时候的政府,他就培养一些官员,专门研究佛法。这些官员培养出来之后,让他们到处去讲经,讲佛陀所说法,叫做[教官],能去弘扬佛教道理的官员,他们四处去弘扬佛法。

  所以,他起建了八万四千塔,到处就是要让人知道,过去释迦牟尼佛来过人间,灭度后他的佛法留在人间,要他的全国人民都要信仰佛法。所以,他除了建塔之外,也就是弘扬佛法。这是在佛教中的大护法者,阿育王对佛教贡献很大。

  前面说过[分布诸舍利]。佛灭度后,就将佛的舍利收起来,再将它分布,有敬仰佛的人就会来请去供养,见舍利如见佛一样。[而起无量塔],既然是分布,当然就是要建很多塔。这是过去的日月灯明佛,他灭度后同样是收集舍利,同样建无量塔。佛佛道同,过去的古佛是如此,现在的释迦牟尼佛也是如此,身体灭度后,入灭,同样也要火化,同样也就是收取舍利,同样是建塔供养。这是在日月灯明佛那时候是这样。

  [比丘比丘尼,其数如恒沙,倍复加精进,以求无上道。]

  意思就是说,在那个时代,日月灯明佛那时候,灭度后,有[比丘比丘尼,其数如恒沙],数量很多很多,[倍复加精进,以求无上道]。

  这[其数如恒沙],在日月灯明佛那个时代,当然是无央数劫以前,那个时代的世界到底人口多少?我们不知道。若是佛陀来娑婆的这段时间,当时的人口并不多。所以,经典所在描述的[如恒沙],这就是一种的比喻,意思就是说很多,若是说如恒沙,那就更多更多,无法去算计了。

  在《无量义经》的开头,还有万二千等等出家众,比丘、比丘尼。但是,在日月灯明佛的时代,[比丘比丘尼,其数如恒沙]。我们就将它想成,是在表达无量无数的意思,应该是数量很多。

  所以过去在修行,发心修行者有这么多人,而且[倍复加精进],佛灭度后更加精进。相信世间有生、灭,佛都有入灭的一天了,难得听闻佛法,佛既然灭度了,大家修行者更加要精进,佛法要更入心。所以,想自己也是同样有生老病死,何时无常会到,人人身上总有一天会发生的事情。所以大家就看佛示灭后,[倍复加精进],人人,无数的人,修行者,更加精进。

  [精进],就是修诸善法,精勤无懈怠,修持心不自放逸。

  要如何精进?所有的善法我们都要修集来,修集来。如何修集呢?就是身体力行,凡是善的,要行一切善,所以[修诸善道],既然有道,就是要走,我们要走。只要是善的道理,我们要修集,善的路,我们要精进。

  [精勤无懈怠],很精进,尤其是要很勤,不要有懈怠。这就是在那个时候,人人[倍复加精进],这是表示很精进,为了就是要求无上道。唯有到佛的境界,那个法是最真、最上、无上正等正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就是无上正等正觉吗?所以,受持的心绝对不能放逸,这叫做精,精进。

  刚才说,舍利是凝集起来,将我们最干净、专心的精神结集起来,叫做精英。我们的精神凝聚起来,叫做精英,非常硬的东西,那叫做舍利。所以,舍利就是来自于精进,精神不散乱,要专心一致,所有的善法要修集在我们的心,我们要身体力行,如此叫做精勤。我们的精神要很用心合一起来,身体力量不可有懈怠,这叫做[修持心不自放逸],不要放逸,不要放松掉,这就是我们修行的方向。

  各位菩萨,学佛就是要行菩萨道。我们虽然修行,不能独善,我们要成为菩萨比丘、比丘尼,我们要有这分心。静修、清修者,也要有清修菩萨。所以,菩萨是人人只要是修一切善、断一切恶,这全都叫做菩萨,要身体力行。所以时时要多用心。

返回目录

-----------------------------------------------------------------------------------------------------------------

更多证严法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