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证严法师:静思晨语 信力坚固心无畏

       

发布时间:2014年04月23日
来源:   作者:证严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证严法师:静思晨语 信力坚固心无畏

 

  ⊙诸佛久远修众道法,精进勇猛力无所畏;

   处众入群说法无畏,持戒定慧解脱自在。

  佛本具觉性,从无始一直到现在,佛陀所亲近的是百千万亿诸佛,精进,不断地精进。所以,久远来所修的众道法,那就是精进勇猛,力无所畏。因为精进,对佛觉悟之法,他非常定,一点都不怀疑,这种信非常稳定。

  我们凡夫之信,信仰都是无法稳定下来,所以我们的力就不够,有时候信佛、修行,就是要求佛的加持、菩萨的加持。其实,诸佛菩萨来人间,向我们说教,说很多法来教导我们,要让我们人人自己反观自性,发觉自己有清净的本性。这是佛陀与菩萨来人间,他说很多法,就是要让我们了解。我们若能相信,那就是往内自己找,找出了我们的觉性。不是信佛就一直求佛、菩萨来庇佑我们,这样还是小乘,还是凡夫。

  我们信佛,佛陀能加持我们的力量,就是让我们明白、让我们了解。我们懂得信受奉行,所以处众入群说法绝对无所畏。

  佛觉悟之后,他的信力坚固,所以他在人群中说法无畏,无论是什么样的外道教来问难,他都能很笃定、很勇敢,如一位力士入战场中一般。他为了要将正法推向人间,所以他必定要具足这种勇猛的力量,必定处入群众中,向大家说法而无有畏惧。当然,这就要有持戒、定、慧、解脱,才能自在。

  戒、定、慧,是我们修行者不可缺少的[三无漏学]。智慧,从佛法求来,入我们的心,就不让它漏掉。法在我们的心中,应该是有增无减,如此才叫做[无漏]。

  昨天听的法,今天忘记了,那就是叫做漏掉。早上听的法,再没有多久的时间,境界来时,烦恼又是复生起来,如此就不得解脱。因为,我们戒、定、慧没有在心中,所以烦恼很快就进来了,遇到什么境界,那就是心烦、忧愁,好像烦恼一时绑住,不得解脱。

  我们学佛,佛陀就是我们的理想,是我们的目标。我们往外向佛看齐,往内要自己找出我们的佛性来。

  我们虽然是凡夫,这分的智慧觉性与佛相比没有较少,只是被烦恼覆盖着;烦恼拨开就是觉悟了,无论何种境界来时,就是那样安然自在。所以要持戒,心要定,我们的慧命才会增长,才能解脱自在。这是我们学佛者要对自己常常自我警惕,我们向佛陀学,佛为我们说法,我们要用心信受奉行。

  接下来我们就说:[力无所畏、禅定、解脱、三昧]。

  [力无所畏],要具足[禅定、解脱、三昧],才有办法[力无所畏]。意思就是说,[十力]及[四无所畏]。

  ⊙十力:是处非处力、业智力、定力、根力、欲力、性力、至处道力、宿命力、天眼力、漏尽力。

  我们要知道,[力],就是在佛陀所说一切的教法,我们都能奉持。再来就是[无所畏],也就是[四无畏]

  [四无畏],首先就是[说尽苦道无所畏]。因为,众生在娑婆世界苦不堪,佛陀就是为了这一大事,所以来人间,要向人间开示说法。佛陀说法,说最多的就是[苦]。因为开头转四谛*轮时,第一个法就是[苦],所以[说尽苦道无所畏]。

  ⊙说尽苦道无所畏:佛于大众中说戒定慧等正道而无畏心也。

  [佛于大众中,说戒定慧等正道法而无畏心。]这是佛的力量。他向人间来宣告,人间无不都是苦;要教大家如何能了解苦?就是集种种烦恼而来。这些烦恼,一念偏,千念错,这一错自然就会去行;念错,行就错,所以就教我们要持戒。

  我们要修行,第一步骤就是我们要持戒。你要入佛门,第一道门就是五戒十善。我们若能从第一道的[戒]开始,慢慢向前了解,世间这么多的苦难、这么多的错误,应该去修道。心愈了解这个法之后,心就愈有定,你若有持戒,自然就比较不会去犯错。

  所以佛陀来人间,入大众中,为一大事说尽苦道无所畏。向人间说苦。

  ⊙四无所畏:一切智无所畏、漏尽无所畏、说障道无所畏、说尽苦道无所畏。

  这[四无所畏]与大家分享,第一就是[一切智无所畏]。佛陀的一切智,了解世间一切诸法,他全都了解了,还有什么可畏呢?所以[佛于大众中说一切智而无畏心]。

  ⊙一切智无所畏:佛于大众中为说一切智而无畏心也。

  佛陀具足于一切众生,要向人人解说此法,希望人人能增长世间一切诸法之智。

  [智],叫做分别智;是非你都分得清楚,种种的法是正是邪,你分得清楚,这叫做分别智。所以在这大时代,很复杂的人群中,人我是非,我们要好好懂得分别。所以佛陀告诉我们,[一切智无畏心],这是佛之智,希望我们能与他平等,能得到这一切智无畏之心。

  第二就是[漏尽无所畏]。佛陀就是[说断尽一切烦恼而无畏心也]。

  ⊙漏尽无所畏:佛于大众中说断尽一切烦恼而无所畏心也。

  我们会怕,我们就是是非分不清楚;我们会担忧,那就是爱未断、欲未尽,这全都是烦恼。佛陀用各种的方法施教,希望我们能了解人生无常,何时剎那之间无常现前,苦不堪,忧虑不尽啊!

  印尼亚齐大地震,大家还记得吗?在那瞬间的前一秒钟,大家充满了美梦,大家充满了欢喜,或者是有很多的希望。不过在瞬间,看!这种的无常在人间。所以说起来,这真的是人生无常!

  我们应该明白,佛陀从很久以前是如此施教。然而未来的世间愈来众生所造的业愈多,这成、住、坏、空,人的道理一直从心中消失。原本的道路是这么康庄、这么直,道理本来就有。就是人已经把这道理模糊掉了,所造作的业愈来愈多,因此[众生共业],愈来灾难频传,让我们很担忧。

  担忧有用吗?只好就是要更精进,大家赶紧人间菩萨招生,如何来改变,如何让我们的地球、我们的世间、大地能稳定。要稳定大地,保护资源不可再受损失,唯有就要四大调和。四大调和,就要视人人的生活。人人的生活若能上轨道,多节俭些,人人要懂得知福、惜福、多造福。只要这些事情放在我们的心,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如此,自然天地就能较平安。

  所以,佛陀说许多的道理,说尽一切,烦恼要如何断,断除一切的烦恼,就是要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开始。

  再来第三就是[说障道无所畏]。

  ⊙说障道无所畏:佛于大众中说惑业等诸障法而无畏心也。

  佛陀就是告诉我们,什么来障碍我们的道行呢?什么事情来障碍我们,使我们事事行不通、道理不能达?那就是我们的心还有惑。

  惑就是无明,惑就是不了解,有尘沙惑——惑、无明,如尘沙般那么多。这么多的无明,所以惹来了业,这个业力——自己所造之业力,来障碍我们的道法,障碍我们要走这条路的法。我们不知道方法,道就不通了。所以,佛陀就是来向我们解释,如何才能让我们去除障碍,让我们的道法能通。这一定要人人多用心去体会。

  所以佛有说[惑业等诸障法],向我们说明,什么样的业,惹来什么样的因果,这种因缘果报,就是在所有我们的生活中所造作而来之因果,来障碍我们很多的道法。所以佛陀[说障道无所畏]。

  第四是[说尽苦道无所畏]。同样,就是说戒、定、慧。已经让我们知道苦了,佛陀就开始告诉我们要如何能离苦。

  ⊙说尽苦道无所畏:佛于大众中说戒定慧等诸尽苦法之正道而无畏心也。

  我们要离苦,就要修行——知[苦、集],修[灭、道]。如何开始修?就是要戒、要定、要慧,如此才能[尽诸苦法]。

  再来就是禅定、思惟、静虑。

  禅定,其实是要我们好好来思惟。静,心很静,静寂清澄,这就是禅定的境界。所以我们的心常寂静,尤其是[心定止于一境],心不要想过去的杂念,或者是未来的妄想,我们这些都要去除,心要定于一境,这就是禅定。

  ⊙禅定:禅那之思惟,静虑者心体寂静。亦即心定止于一境,是即谓之禅定。

  解脱呢?凡夫就是受轮回之苦,所以不得解脱。但是诸佛、菩萨,他已经得到解脱,绝对不再受轮回。

  ⊙解脱:凡夫受轮回故,不得解脱,诸圣得解脱故,不受轮回。解脱者,自在之义。

  他来人间全都是随着(缘苦)众生,倒驾慈航而来,不是因为业力牵引而来,不是。所以,诸佛菩萨全都是于禅定、解脱中。

  所以各位,学佛者,佛道就是我们要行的目标,我们要到佛的境界。但是,我们要反观自性,向内找出我们自己的本性来。所以我们必定要好好戒、定、慧,好好修,不可心有一点烦恼,就乱了我们的心。这就是我们要时时多用心。

返回目录

-----------------------------------------------------------------------------------------------------------------

更多证严法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