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证严法师:静思晨语 大悲施教诸法实相

       

发布时间:2014年04月23日
来源:   作者:证严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证严法师:静思晨语 大悲施教诸法实相

 

  ⊙诸佛大悲施教,众所知识典范,诸善功德成就,

  甚深未曾有法。

  各位,学佛,我们要好好来体解佛的本怀。诸佛本怀就是大悲。所说的大悲,就是期待众生人人能体会佛意,所以佛与众生成为一体。

  就像我们常说,[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我们一直要将天下众生视为与我们一样,[人伤我痛,人苦我悲]。众生有苦难,我们要学菩萨道,就要学会如何视众生苦就是我们的苦,众生的伤就是我们的痛,这是我们在学菩萨道,对众生的心。

  佛陀已经觉悟了,佛陀觉悟之后,他的悲心视天下众生如一子,所以众生迷茫中,佛陀的大悲,希望众生人人能觉悟,所以叫做[诸佛大悲施教]。希望人人能接受佛法,体悟佛法,与佛同等的智慧。这就是佛陀要来教育的目的。

  所以,[众所知识典范]。释迦牟尼佛觉悟之后,那一分的大觉智慧,那是诸佛世界、诸天龙神都能了解,所以前面我们就说[名称普闻],所以叫做[众所知识]。

  在《法华经》的会中,我们前面〈序品〉也说过了,来听法者,有很多都是随佛修行的罗汉,全都是[众所知识],比如舍利弗、目犍连、阿难、迦叶等等,也是在僧团的代表者,也是人人都认识。所以,能够受佛教育,能够法入心,法在行中,自然就能得到人群中的典范,人人[所知识]。这就是受佛教化,受教奉行,自然就是知识典范。

  [诸善功德成就]。在那个会中,人人既然能够承佛教育,能依教奉行,这样在实行中,所以[诸善功德成就]。所有一切善成就,所有一切恶断除,心能清净,我们生活的习气能调得很好,这些都叫做善功德。

  [功]就是内自修,[德]就是外礼让,这都叫做功德。所以[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就是叫做功德。

  [甚深未曾有法]。其实要能成就这些,没有起心动念,能够很透彻了解佛陀大悲所要施教的法,这不是那么容易。所以,佛陀要说的就是很深的,过去大家还无法了解,现在就是佛陀要来宣扬这[甚深未曾有法]。

  我们前面经文里也说:[舍利弗,如来能种种分别,巧说诸法,言辞柔软,悦可众心]。

  现在再这样说:[舍利弗,取要言之,无量无边未曾有法,佛悉成就]。

  佛陀能[种种分别,巧说诸法],那就是因为佛陀已经能够成就很多无量无边的诸法,佛都成就了,才能为这些众生来开示,随众生的根机,希望众生能从初步体会、了解。不过,还不是佛陀内心的本怀,只是用善巧方便,种种分别的巧说,先来诱引。

  就如孩子,孩子还什么都不懂,开始当父母的就要跟着孩子童言童语,这样年幼的孩子才听得懂。同样的道理,我们与人说话,随着他的年龄、随着他的知识,我们和他说能契合的话。有时候,人到老年时,也要好像回归到与孩子说话一样。那是为什么呢?老了,脑筋退化了。

  所以常说,凡夫,出生的时候,年幼懵懵懂懂,要说个真实、深一点的话,孩子听不懂。一辈子的日子,这样这样在过,不知不觉从幼年、青年,就到壮年、中年、老年了,这个时间随着年龄过。我们的知识就是随着这个身体的成长,以及健壮,一直到年老了,意识随着身体也是一样,又再回归到那个懵懂的时代。

  我们为何不赶快自我警惕,趁着我们现在知识还有办法接受,这一念种子——觉悟的种子,赶紧入心;趁着现在接受佛的教法,用佛陀所教的教法,去除我们过去懵懂的习气、无明的习气,很多烦恼的习气。我们就要利用现在,我们意识还能接受的时候。我们若没有好好把握住,想想看,佛陀永远来人间,生生世世,永远就是常常在设善巧方便,这样众生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听到真实法呢?

  所以我们要把握,[把握当下,恒持剎那]。当你在剎那间听到一句入心时,我们就要好好将这句能入心的法,化为清水,自我洗涤,洗涤我们内心的无明,我们要赶紧用在日常生活,改除我们过去的习气。

  各位,修学佛法,让佛陀这样不断用种种善巧来说诸法,这实在是很辛苦!众生到底懂不懂呢?所以佛陀就说,说那么多了,[舍利弗,取要言之],总而言之,[无量无边,未曾有法,佛悉成就],很多的法,佛陀都了解了,才能这样观机逗教。

  但是佛在这里又说:[止!舍利弗,不须复说。所以者何?]

  ⊙[止!舍利弗,不须复说。所以者何?]《法华经方便品第二》

  罢了,反正众生就是这样,我一直一直用种种方便,这样一直说,还是听不懂。众生看来还是懈怠,是在停滞中,所以还要再说吗?为什么呢?这里就说:[佛所成就第一希有难解之法,唯佛与佛乃能究竟诸法实相。]

  ⊙[佛所成就第一希有难解之法,唯佛与佛乃能究竟诸法实相。]《法华经方便品第二》

  这里就说了。佛陀要说的法,所成就的,从他的内心想要说出来的,其实是第一希有难解之法,这是佛的本怀。四十多年的时间,方便善巧说法,其实都是应众生机。佛陀真正第一要说的话,是希有难解之法,对众生而言是非常希有、非常难得了解之法。佛的心灵境界,唯有佛与佛之间才有办法了解诸法实相。

  真正要对机,从佛陀的根机要说出来的话,就是那个根机要能与佛平齐,这样互相对谈,所说的法才能畅通,才说得通。

  有的时候就说:[我和他讲不通。因为我想的、说的,他听不懂,讲不通。]我们人间的境界就如此了,何况是佛的境界呢?佛的境界,唯有佛与佛才能究竟去了解。对机所说的法,才能真正了解诸法实相。

  诸法实相,那就是[第一],这就是佛陀想要说的,但是这个实相的道理是[希有]。希有是什么呢?

  ⊙希有:说希有不思议事大乘之道法。处世与出世间法,由此正能显三乘希有之法故。

  [希有],就是一般人认为是不可能的,就算有可能,这也是不可思议,不是凡夫的思想有办法考虑得到的事情,所以叫做[不思议事]。这种[不思议事],就是[大乘之道法]。

  我们前面这个[道法],也一直说过了,这条道路是觉悟的道路,他的法是真实法。学佛,既然这条路我们看到了,也是真实能踏上这条路,只要我们依教奉行,往这条路直走,应该是能到达。所以说,目标在成佛,我们回归回来,看准这条路,好好向前走,我们就能看到这条路周围的风光。真的学法,我们要身体力行,才能体会到法入心的欢喜。所以这就是大乘之道法。

  大乘道法,不可思议的事,到底是什么呢?佛陀就是要来教我们,[处世],要如何在人间做好一个人。我们常常说:[人格成,佛格才能成。]所以[处世],就是我们既然来到人间,我们要如何做人,待人接物、做事,我们到底要用什么样的心?

  面对现实的环境、面对人,我们有那个耐心、宽心、爱心、柔软心来待人吗?这是待人。而做事,我们有做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吗?面对世间这么多的物质、名利、地位,我们的心有起心动念吗?

  佛陀四十几年间的说法,就是要我们先做好人,这是[处世]的事情,以及[出世间]的法。出世间的法,就是我们一直在说,如何能行大乘法。我们做事做到心无执着,能将一切的烦恼都去除,每一天都沐浴在法流中,每天用法洗我们的心,这是出世间,就是[心无罣碍,无罣碍故]。这种在人间能做到这样吗?这就是要去体会佛的真理。

  所以,[处世与出世间法],佛陀用四十几年,种种善巧来说诸法,无不都是要显出了[三乘希有之法]。虽然是方便法,但是里面都有真理存在,只是众生根机要用这样的方法来引导他,他能入佛门来,听佛法、守规戒,心能定下来,慢慢开启智慧。

  所以,佛陀对众生刚强的调教虽然是很辛苦,不过,设这三乘教法,处世与出世间的方法,从处世的方法,而进步到出世间之法,这样用种种方便来譬喻、牵引,所以才有三乘之教法;声闻、缘觉、菩萨,这三乘的教法,现在就是要这样显现出来。

  所以各位菩萨,真的要用心,修行要行菩萨道,所以希有难解之法,我们要多用心。

返回目录

-----------------------------------------------------------------------------------------------------------------

更多证严法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