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禅宗>>正文内容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二十九)~G

       

发布时间:2014年04月08日
来源:   作者:界定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二十九)~G

 

  第814经叙述比丘修习出入息念,就不会疲倦。“当修安那般那念多修习已,身不疲倦,眼亦不患乐,随顺观住乐,觉知不染著乐。”修安那般那念不仅不会疲倦,而且还很有作用,会得到大果大福利。这些果位与福利主要是指一到四禅,“慈、悲、喜、舍,空入处、识入处、无所有入处、非想非非想入处,具足三结尽,得须陀洹果……五下分结尽,得阿那含果,得无量种神通力:天耳、他心智、宿命智、生死智、漏尽智者。”

  815经是佛陀在孤独园进行夏安居的开示之语录,此日正值十五日布萨,世尊“观察诸比丘已”,对大家说:“善哉善哉!我今喜诸比丘行诸正事,是故,比丘!当勤精进!”看来诸比丘都修持得很精进,而且所行的路子也对头,没有走偏,使得世尊很赞叹。后来到了“满迦低月”(印度历的第八个月,于雨季之后,相当于我国阴历的八月),在各处游方的那些比丘闻说佛陀在祇园夏安居,就纷纷来拜见世尊,并听闻开示。佛陀对他们“所行正事”表示满意,“我欣汝等所行正事,乐汝等所行正事”。佛陀说,过去、未来诸佛的修习法门(“所行正事”),与当前诸比丘现在所修习的法门完全一致。在现前的这些比丘当中,大家修持的境界都很高,有的已经证得了罗汉的涅槃果位,有的还获得了许多了不起的神通;有的比丘“修不净观,断贪欲;修慈心,断嗔恚;修无常想,断我慢;修安那般那念,断觉想”。在此处,佛陀重点谈了如何修习安那般那念。

  816经~821经,此六经重点讲戒、意、慧三学。这个“意”,与现在所译的“定”,大体是同一个意思。世尊教诫说:“有三学。何等为三?谓增上戒学、增上意学、增上慧学。”而“三学具足者,是比丘正行”,由此说明比丘出家所学的重点,无外乎此戒意慧三学。对于比丘来说,此三学犹如“勇猛坚固城,常守护诸根”,守摄诸根就好像誓死守卫城池一般,人与城同生死共存亡。守护六根为持戒,“无量诸三昧,映一切诸方”为习定,“舍离无明诤,其心善解脱”为得慧(对四谛等法门的悟达)。此三学若能做到“正念不忘住”,则定能做到“其心得解脱”,并进而“身坏而命终,如灯尽火灭”,一旦命尽寿终,则不会再来世间轮回不休,“灯尽火灭”,使自己永远超脱于生死之上。而在817经中,则对此三学作出详释:

  1、“何等为增上戒学?若比丘住于戒波罗提木叉律仪,威仪行处具足,见微细罪则生怖畏,受持学戒。”

  2、“何等为增上意学?若比丘离欲、恶不善法,乃至第四禅具足住。”

  3、“何等为增上慧学?是比丘此苦圣谛(四圣谛)……如实知,是名增上慧学。”

  而在818经中对三学进行划分,三学中以慧学为主。“有比丘增上戒学,非增上意、增上慧学;有增上戒、增上意学,非增上慧学。”而此三学中,“增上慧方便随顺成就住者,增上戒、增上意修习满足,如是圣弟子增上慧方便随顺成就住者,无上慧寿而活。”这里所讲的便是戒定慧三者的辩证关系:有的人成就戒,或者成就定,但未必成就了慧学。当慧学成就时,戒、定二学则肯定成就,“修习满足”。如果成就了慧学,此可以称之为三学圆满,否则便是有所欠缺。进一步说,只有成就了慧学,方能称之为“慧命”——慧命是永恒的,恒常不变易的。我们所说的“续佛慧命”,就是使佛陀的住世慧命永垂不朽。819经中提到了比丘的二百五十戒,“过二百五十戒,随次半月来说波罗提木叉修多罗(戒经)”,由此可见在佛陀住世期间,比丘戒条已经相当完备,形成了系统的“戒经”。而“学三学,能摄诸戒”,即修习三学,则能将诸戒悉数含摄。820经和821经叙述若坚固三学,则能断诸结而得证果位。经中再次对三学进行详释,所谓持戒可以证须陀洹果,不堕恶趣,七有天人往生便可究竟苦边;修定可以断五下分结,得阿那含不还果;修慧学则能于“欲”的有漏心解脱、“有”的有漏心解脱,“无明”有漏心解脱,自知不受后有。(4.1.)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