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普巴扎西仁波切教言·金刚心语:精进修法

       

发布时间:2014年02月24日
来源:   作者:普巴扎西仁波切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普巴扎西仁波切教言·金刚心语:精进修法

 

  ❈ 等到临终那一刻,不管你有多少孝顺的儿女,也无法留住你;作为儿女,不管父母如何呵护你,即使把你搂在怀里,你还是要从人间消失,这是特定的事情。因此,临终这个时刻,唯一能拯救我们灵魂的只有生前所修的法,所以应该多想一点无常,精进修法为要。

  ❈ 精进的功德是由观修人生难得、寿命无常等共同外前行而生。行者于觑破无明,获得解脱自在之前,应长期精进修持。

  ❈ 修学佛法并不仅仅在形式上,重要的是以观想无常来调整自己的心态与学佛动机。这样的话,不论是放生也好,念经禅坐也好,烧香拜佛也好,都成为获得解脱之因。

  ❈ 你从初入佛门至今,对待无常之念与往昔相比如何?往昔你对一切众生生起慈悲心而进入佛门,那时的悲心是断续的,现在呢?以前你对上师有时有信心,有时又会疑惑,那么现在的信心又如何呢?从前你因密法之功德而进入密乘,现在你已了知密法相似见解,并配合修法,你对密法的信心如何呢?若此三种功德退失,无论你修法多长时间,也决定没有意义!

  ❈ 什么是神通?真正的神通神变就是调伏自心。观想无常,生起出离心、信心而精进修法,才是行道中最大的神通。

  ❈ 无常随时都会降临我们身边,相续中若未真实生起无常之念,仅仅在表面上求法、修法,最终将成为佛教油子之因。

  ❈ 很多弟子在情绪很高涨的时候,短短一段时间内好像会非常精进,修学佛法好像也觉得很轻松;但是当情绪飘动、烦恼沉重的时候,修行却又变成非常困难的一件事情,形成一个负担。想要改变这个状态,就要修行共同前行,这点非常重要!

  ❈ 已了知死亡的真相后,就能抉择生存的意义。临终之痛苦要依靠现前的修法之药来对治。现前在三门之中创造功德,远远超胜死后别人花钱来超度救拔自己。因此,最上等的遗嘱就是临终前给别人讲授如何彻底了脱生死。

  ❈ 要做到精进,共同前行是必不可缺少的一番力量。历代高僧大德把共同前行当做解脱唯一不可缺少的精神支柱,没有这个共同前行的精神支柱,我们在修行的路途上很容易退心。

  ❈ 观想寿命无常的目的是:在面对生活的同时,对佛法生起更大的信心,进而更加精进修行。

  ❈ 时时反观自己的内心,看看我们对共同前行有何种程度的认识?你现前在从事善法的过程当中,是否有懈怠和拖延时间等现象?如果还有懈怠之现象的话,就说明你对共同前行的理解并不圆满。

  ❈ 如果有一个最好的法要我推荐给你,那就是——观修无常。因为临终能帮助自己的只有今生所修之法,一切亲朋、财富等都派不上用场。如果修习了无常,但仍然觉得离无常很远,这就是业障。

  ❈ 有些人平常也看过不少书,知道一些关于人身难得、寿命无常、轮回过患与业之因果方面的一些前行教理,便觉得很满足了,但要知道这些书面上面的解释早在二千五百年前的时候都已经有了。我们现前最需要的是要把这些理趣纳入心相续之中,当把自己的心转变成书的时候,才算圆满。

  ❈ 现今能获得十八种珍宝人生,是创造更好未来的缘起,依此珍宝人生可以创造一切功德。

  ❈ 生活中如果没有佛法做背景,那会是一场赌博。比如说现在这个时代,物质生活越来越繁华,但人们心中的空虚和无聊越来越强。所以对一个家庭来说,今天可能很好,过两天就会产生争论,两者产生争论的大小主要是取决于未能调伏自己的内心和未能认识到贪嗔痴烦恼的过失。

  ❈ 修行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憩息。身心达到平等之时,既能调身,又能调心,是真正的自然。

  ❈ 平常修行之时,需要恰当地安排自己一天的时间,如什么时间修行,什么时间工作,什么时间开始看看书、听听教言等。时间安排上需要有很好的规划,而不是自己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这并不符合历代传承祖师的教言。

  ❈ 精进的功德由观修人生难得、寿命无常等共同外前行而生。越趋近死亡越精进修法,这是修法者未被违缘所转的标志。

  ❈ 诸位是否在嬉戏怠惰的时候想到无常终会夺去每个人的生命?是否在夜晚临睡前怀疑自己明天能否再穿上今天脱下的衣服?在我所修持的法门中,最殊胜、最能给我启迪与力量的就是观想无常。当返照自心,体察无常时,就会明白,若仅从表面文字理解佛教法无有实义,唯依教调伏自心方可解脱。

  ❈ 往昔,我曾对广大闻思抱有极大兴趣,也曾打算去其他寺庙学习经论。然而手术让我真正体会到一个人若不实修实证,无法面对死亡的孤独与恐怖,仍会被无情的业力卷入漫漫生死大海。被轮回的惊涛骇浪已经折磨得精疲力尽的我们为什么还要承受这无谓的痛苦?从此,我对于寻求戏论味如嚼蜡。

  ❈ 临终那一刻,是被死亡的恐惧彻底摧毁,还是无忧无悔地坦然面对,取决于每个人是否曾经唾弃一切流于形式的表面功夫,而脚踏实地地修行过。

  ❈ 共同外前行完全与心相续相应并非易事,故当精勤观修。若轻视共同前行法,则今生决定无有成就之可能。

  ❈ 若无共同外前行、不共内前行等作为行道助伴,则无法证得真实见解;若舍弃前行修法而盲目进入正行,内心早已偏离正道,成为貌合神离的修行者。

  ❈ 出离心乃解脱之基石。若未发出离心而厌患整个轮回,那么闻思修等一切所作无非都是生死和恶趣之因。

  ❈ 密勒日巴尊者曰:“吾初畏死入深山,数数修习死无定,已获无死本坚地,此时远离死畏惧。”因此,我等若能时时忆念无常,相续中不离怕死之念,自然能生起趋向佛法之心,精进修法,临终之时无所畏惧,今生、后世必获安乐。

  ❈ 了知并不代表心相续成熟。若欲成熟,必须精进修行。而精进修行缘于观想共同前行——瑕满难得、寿命无常。

  ❈ 泄密的时间也许只有几秒钟,但造下的罪业和过失却是极大的。

  ❈ 修法者必须把“行道修法之过程”和“果实”区分开来,并且按照自己现在所存在的状态而去修持。现在仍处于凡夫之位,你却依佛的角度而行持,这完全是个过失!!!

  ❈ 清净戒律即是成就者之大征象。

  ❈ 修持六度波罗蜜的基础乃清净持戒。

返回目录

-----------------------------------------------------------------------------------------------------------------

更多普巴扎西活佛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