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阿松·桑昂丹增仁波切:金刚精要引导文——初学悦耳·宝藏库之前行引导 第二十七讲

       

发布时间:2014年02月28日
来源:   作者:阿松·桑昂丹增仁波切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阿松·桑昂丹增仁波切:金刚精要引导文——初学悦耳·宝藏库之前行引导 第二十七讲

 

  初学悦耳.宝藏库(前行引导)

  龙萨娘波尊者 造论

  妙音龙多加参尊者 传授

  普巴扎西仁波切 汉译

  阿松.桑昂丹增仁波切 传讲

  12月23日传讲内容

  【原文】

  庚六、遣除修行障碍,长声喝吽()字引导法

  分四:辛一、境;辛二、魔;辛三、遣除方便;辛四、目的。

  辛一、境

  修持菩提所依处为身语意三门。

  辛二、魔

  病、魔、障等外魔,则喜爱黑边。内魔白边者为考验修行者之见量而起障碍。密魔为散乱之诸妄念。

  辛三、遣除方便

  自观本尊,心间蓝黑色吽()字,放射无数吽()字从己右鼻出,外器世间均充满吽()字与吽()声,其后由左鼻吸入,内身一切充满吽()字与吽()声。彼时,吽()字互不遮障,如是清明观想而长声喝吽()字。颂曰:“遣除障碍喝吽()字,修持吽()字断并护。”如是所说。

  应恒时观想:外五擐甲之护轮,内任运自在之护轮,密自性法身之护轮。尤其进入大乘道之补特伽罗,则应修持菩提心之护轮,当作思维:愿损害吾等众生之诸魔障为首的遍虚空一切有情,具足安乐及安乐之因,远离痛苦及痛苦之因,迅速获得菩提果位。是故愿他们在证得佛果之前,三门进入善道,或寿终之前进入善道,或启明之间进入佛门,即为观修一切护轮中最殊胜之法。其如将护送者奉送怨敌,而自无畏行之。

  辛四、目的

  暂时则能息灭地道障碍,无勤而获得所愿。究竟证得大觉果位,且以四事业而饶益众生无有障碍矣。

  庚七、修行尚未圆满,强制修练憩识方便无修往生法引导

  分四:辛一、修行往生之教证;辛二、未修之过失;辛三、如何修行;辛四、目的与功德。

  辛一、修行往生之教证

  莲花生大师曰:“呜呼!吾现临终中阴境界时,一切贪执妄心作舍弃,明修深道窍诀顺势中,无生觉性迁转虚空界。”如是所说。

  辛二、未修之过失

  《空行思续》曰:“意识骑风马,若入下门道,即修妙法者,堕入恶道多。”

  辛三、如何修行

  分五:1.上品抉择法身见解之迁转法。2.中品报身生圆双运之迁转法。3.下品化身无量大悲之迁转法,彼等已恒常堵塞胎门,并显现化身而利益众生。4.凡夫具三观之迁转法。即观住处为刹土,身为本尊,诸佛菩萨前来迎接。5.悲钩摄受亡者之识迁转法,为于自他临终时,应作修行之法矣。

  此时为具三观之迁转法:观自之住处为极乐世界,己之意识能所取及迷乱之蕴身观为大悲观世音,身白色,一面四臂,双足金刚跏趺坐,前二手胸前合掌,后右手持水晶念珠,左持白莲茎,身饰飘带及宝饰,于现空无别之中而住,中脉外白、内红、中蓝色透明如水晶,于上端顶门梵穴,如开天窗倏尔皆见,下端脐下,犹如竹节封闭。智慧中脉之道,天窗极乐之处,观与根本上师无别之大觉导师阿弥陀佛,身红色,手结定印,持充满甘露之钵,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双足金刚跏趺坐,身披三衣,周围围绕着传承祖师及十方诸佛菩萨等,大悲摄受我等而住。

  自之心间八瓣莲花上,自性神识明点白而且亮、润且光滑,犹如玛萨虹鸟蛋,放出如豆大之明点,由中脉道冉冉放光腾起,似流星上射,与无量光佛密意融合无别,此时当诵“啊啪”,复诵“扎”时,如豆大明点降入原明点之中。彼修行成就标志为:头顶发痒、起泡、泡出水、可插入吉祥草等相。未现如上标志之前,应精进修持。尔时念诵本传上师祈祷文。出定时,观诸善逝眷属化光融入无量光佛,由中脉降入心间神识明点,而随力自然安住。梵顶如天窗

  之口,由四瓣白莲花遮盖,如是观想。

  此后,自观为长寿佛,念诵长寿佛心咒。若不知其观想,应观梵顶长寿佛周围围绕诸佛菩萨而住,愿得无死成就尽力祈祷及念诵种种长寿佛心咒,即能遣除寿命之障,并作回向。

  观修自他临终之悲钩摄受亡者之识迁转法:若能回遮死缘,则尽力修持。若死相不能回遮时,当即忏悔一切罪堕,忆念所得之三戒,并于轮回生起出离心,所有财物供奉善法,观自他之身为观世音菩萨等作如是观想。漂泊六趣之门——脐、尿道、肛门、口、二鼻孔、双眼、双耳均由吽()字堵塞,梵顶天窗倏尔呈现,心间明点无余迁转融入阿弥陀佛密意,如是观想。此时不观明点下降,若气、识、观三者相合于明观弥陀心间之时断气,易得解脱;贪执现世与财物为迁转之最大障碍,故应舍弃之。

  若无力如上修行,应依胜妙善知识亲传身之迁转与愿欲迁转等法矣。

  辛四、目的与功德

  《空行思续》曰:“意识骑风马,若行上行道,恒作罪恶者,转生善趣多。”《四座续》曰:“一切罪障无缚染,超越轮回行胜道。”《时轮金刚续》曰:“九孔之上方,刹那若迁转,日杀婆罗门,屠夫编竹者,及造五无间,此道易解脱,罪过无能染。”如是所说。

  无修成就迁转引导法终。

  以上为修习瑜伽二次第前行之法,七科目终。

  【正文讲解】

  依皈依等引导法行于正道之殊胜不共同之前行分七:庚一、皈依;庚二、发心;庚三、观诵金刚萨埵;庚四、供曼茶;庚五、上师瑜伽;庚六、遣除修行障碍,长声喝吽字引导法;庚七、修行尚未圆满,强制修练憩识方便,无修往生法引导。

  今天我们所宣讲的是:庚六、遣除修行障碍,长声喝吽字引导法;庚七、修行尚未圆满,强制修练憩识方便,无修往生法引导。

  与之前所宣一样,大家应反观自心,对于闻法的方式、动机和行为应该无误取舍后而听闻此次密法。

  一、长声喝吽字引导法

  庚六、遣除修行障碍,长声喝吽()字引导法

  分四:辛一、境;辛二、魔;辛三、遣除方便;辛四、目的。

  (一)境

  辛一、境

  修持菩提所依处为身语意三门。

  (二)魔

  辛二、魔

  病、魔、障等外魔,则喜爱黑边。内魔白边者为考验修行者之见量而起障碍。密魔为散乱之诸妄念。

  当我们的身、语、意三门所修的是妙法、正法,往往就会起现魔障、病魔等种种种障碍违缘,这些称之为喜爱黑边的外魔。

  而内魔白边者则是为考验修行者之见解而起现的种种障碍。

  为什么在修正法、妙法的时候,魔障违缘会更多,而未修正法、妙法之时,却是没有什么违缘呢?因为,修正法、妙法已经违背魔意,已经入佛道,此时魔就会来制造违缘;而没有修正法,就没有入佛道修法,魔就高兴,也就不需要造违缘。由此可见,修法之中自己的魔障、违缘比以前更多,这些其实是步入正法的功德相,是修法好的相状。喇嘛仁波切也是如是宣讲的。 有些人在修法前没有生病,做事也没有违缘,可以说非常如意,而修法后却违缘重重、病也多了、障碍也多了,于是就想,我是不是不应该修法?这样想是不如法的。要知道,入佛教、修正法已经违背了魔意,魔自然就来制造违缘,如果你没有入佛教、没有修正法,魔就欢喜,就不造违缘。遭受病魔、种种障碍等外魔,正是证明你已进入佛教正道修行。

  内魔为考验修行者的见解和忍辱而起种种障碍。

  密魔为散乱之诸妄念。修行当中起现种种贪、嗔、痴烦恼是很自然的,但此时甚至感觉这种烦恼比以前更加炽盛,乃至无法对治,这就是密魔所起的障碍。当密魔所起的障碍起现之时,我们就应依种种方便法来对治、遣除。

  (三)遣除方便

  辛三、遣除方便

  自观本尊,心间蓝黑色吽()字,放射无数吽()字从己右鼻出,外器世间均充满吽()字与吽()声,其后由左鼻吸入,内身一切充满吽()字与吽()声。彼时,吽()字互不遮障,如是清明观想而长声喝吽()字。颂曰:“遣除障碍喝吽()字,修持吽()字断并护。”如是所说。

  应恒时观想:外五擐甲之护轮,内任运自在之护轮,密自性法身之护轮。尤其进入大乘道之补特伽罗,则应修持菩提心之护轮,当作思维:愿损害吾等众生之诸魔障为首的遍虚空一切有情,具足安乐及安乐之因,远离痛苦及痛苦之因,迅速获得菩提果位。是故愿他们在证得佛果之前,三门进入善道,或寿终之前进入善道,或启明之间进入佛门,即为观修一切护轮中最殊胜之法。其如将护送者奉送怨敌,而自无畏行之。

  文中如是宣说,自己于要明观这样的方便来遣除魔障与违缘。需要铭记的是:护轮当中最为殊胜的就是菩提心。当起魔障的时候,修菩提心的话,则魔障对你是无法损害的。

  (四)目的

  辛四、目的

  暂时则能息灭地道障碍,无勤而获得所愿。究竟证得大觉果位,且以四事业而饶益众生无有障碍矣。

  以上宣讲遣除修行障碍之。对治修道中出现障碍的方法很多的。此时所宣最为殊胜的就是菩提心。出现种种障碍的主要原因是我执造成的障碍,应该以菩提心去对治违缘。

  二、强制往生法

  庚七、修行尚未圆满,强制修练憩识方便无修往生法引导

  分四:辛一、修行往生之教证;辛二、未修之过失;辛三、如何修行;辛四、目的与功德。

  此时宣说的往生法属于前行的支分之一。修行未圆满者,临终或中间修道之时有违缘的时候,为了强制让道圆满,就要以强制往生法令其临终时得往生。

  3.修行往生之教证

  辛一、修行往生之教证

  莲花生大师曰:“呜呼!吾现临终中阴境界时,一切贪执妄心作舍弃,明修深道窍诀顺势中,无生觉性迁转虚空界。”如是所说。

  “呜呼!吾现临终中阴境界时,”现在是生住中阴;四大不调而起现病重死缘时则为临死中阴。此时,对世间的贪执——于亲人及财物的贪执都要舍弃,此时就要“明修深道窍诀顺势中,无生觉性迁转到虚空界。”如此自己就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此为教证。

  (二)未修之过失

  辛二、未修之过失

  《空行思续》曰:“意识骑风马,若入下门道,即修妙法者,堕入恶道多。”

  “意识骑风马,”临终之时若神识堕入下门道,即便是生前修妙法者,同样大多堕入恶道。 (三)修行方法

  辛三、如何修行

  分五:1.上品抉择法身见解之迁转法。2.中品报身生圆双运之迁转法。3.下品化身无量大悲之迁转法,彼等已恒常堵塞胎门,并显现化身而利益众生。4.凡夫具三观之迁转法。即观住处为刹土,身为本尊,诸佛菩萨前来迎接。5.悲钩摄受亡者之识迁转法,为于自他临终时,应作修行之法矣。

  1.上品抉择法身见解之迁转法

  具备大圆满、大手印、大中观的见解,具备此种见解者,称为即生解脱,为上品抉择法身见解之迁转法。

  2.中品报身生圆双运之迁转法

  即生没有解脱,法性中阴也无法解脱,而在转世中阴显现的时候认识生圆双运,如是迁转。

  3.下品化身无量大悲之迁转法

  在转世中阴的时候,生起对众生生起大悲利益之故,选择十八暇满人身之门而往生,此为下品化身无量大悲之迁转法

  4.凡夫具三观之迁转法

  此时为具三观之迁转法:观自之住处为极乐世界,己之意识能所取及迷乱之蕴身观为大悲观世音,身白色,一面四臂,双足金刚跏趺坐,前二手胸前合掌,后右手持水晶念珠,左持白莲茎,身饰飘带及宝饰,于现空无别之中而住,中脉外白、内红、中蓝色透明如水晶,于上端顶门梵穴,如开天窗倏尔皆见,下端脐下,犹如竹节封闭。智慧中脉之道,天窗极乐之处,观与根本上师无别之大觉导师阿弥陀佛,身红色,手结定印,持充满甘露之钵,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双足金刚跏趺坐,身披三衣,周围围绕着传承祖师及十方诸佛菩萨等,大悲摄受我等而住。

  三观之迁转法:即观住处为刹土,身为本尊,诸佛菩萨前来迎接。

  如是观想时用实修打坐去观修。依龙萨前行而实修——做好一切事务后,具备身要、语要、意要,祈祷上师受四灌顶。此时,上师三处发出白、红、蓝色光融入自己三门,自己三门得以清净,自己的相续也得到了宝瓶、秘密、智慧、句义灌顶,相续中种下法、

  报、化及自性身的种子,之后在上师与自心无二之中去安住。

  安住之后,接着念诵往生法的偈颂。念诵时应观想自身处于极乐刹土,地处不能观想为庸俗之处;自己的身不能观想为庸俗迷乱之身,而应该观想成大悲观世音,身白色,一面四臂,双足金刚跏趺坐,前二手胸前合掌,后右手持水晶念珠,左持白莲茎,身饰飘带及宝饰,这些都是现而无自性的,如空中彩虹般,有显现,却无自性。而后,又于现而无自性中安住。

  观想现而无自性的大悲观世音时,观想自己的智慧中脉为外白、内红、中间为蓝色的透明如水晶一般。于上端顶门梵穴处,如天窗一样是打开的,下端脐下犹如竹节一样是封闭的。智慧中脉之道,天窗——就是自己的梵顶穴、极乐之处,观想与根本上师无别之大觉导师阿弥陀佛,身红色,手结定印,持充满甘露之钵,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双足金刚跏趺坐,身披三衣,周围围绕着传承祖师及十方诸佛菩萨等,大悲摄受我等而住。在迎接我,如是观想。

  自之心间八瓣莲花上,自性神识明点白而且亮、润且光滑,犹如玛萨虹鸟蛋,放出如豆大之明点,由中脉道冉冉放光腾起,似流星上射,与无量光佛密意融合无别,此时当诵“啊啪”,复诵“扎”时,如豆大明点降入原明点之中。彼修行成就标志为:头顶发痒、起泡、泡出水、可插入吉祥草等相。未现如上标志之前,应精进修持。尔时念诵本传上师祈祷文。出定时,观诸善逝眷属化光融入无量光佛,由中脉降入心间神识明点,而随力自然安住。梵顶如天窗之口,由四瓣白莲花遮盖,如是观想。

  如是观想在自己的心间八瓣莲花上,有自己的神识,神识犹如玛萨虹鸟蛋,念“啊”的时候,神识当中散出一个豆大的小明点,通过中脉上升,通过梵顶的天窗。念“啪”的时候,明点融入阿弥

  陀佛的心间。念诵“扎”的时候,又从阿弥陀佛心间返回入自己的中脉。如是所缘而反复修练,修成的标志征象就是头顶发痒、起泡、泡出水,或出血,可插入吉祥草等相。未现如上标志之前,要反复修练。 观修的时候要注意:犹如玛萨虹鸟蛋,放出如豆大之明点,上升融入阿弥陀佛的心间,但日常观修的时候,不能观想全部神识都上升。否则会造成寿障。

  何时要观想全部神识上升:自己临终的时候或者超度死人的时候,可以如是观想。 修道位的时候,无论出家众还是在家众,都要修往生法,出现征象的时候,就可以如是往生。若修过往生法,在临终的时候,祈请堪布、活佛超度,很容易被超度。若没有修,在自己临终的时候,除非这位承担超度的堪布活佛具有很大的加持力和大悲力,否则是很难往生的。

  修炼出现修成的标志征象后,每天所缘观想一次,若过于频繁观修,就会短寿,或者出现寿障等种种违缘,所以不应该时常去修的。

  此后,自观为长寿佛,念诵长寿佛心咒。若不知其观想,应观梵顶长寿佛周围围绕诸佛菩萨而住,愿得无死成就尽力祈祷及念诵种种长寿佛心咒,即能遣除寿命之障,并作回向。

  出定时,观想自己的梵顶之处,与根本上师无二的无量光佛由诸佛围绕或诸传承祖师围绕,之后观想诸佛、诸传承祖师融入无量光佛,之后观想无量光佛由中脉融入心间如玛萨虹鸟蛋一般的神识之中,如此随力自然安住。

  如是安住后,此时梵顶之门,由四瓣白莲花遮盖,如是观想。此后,自观为长寿佛,念诵长寿佛心咒。若不知其观想,应观梵顶长寿佛周围围绕诸佛菩萨而住,愿得无死成就尽力祈祷及念诵种种长寿佛心咒,即能遣除寿命之障,并作回向。

  如是观想非常重要,否则自己就会短寿,出现寿障。 如是之上是往生法的修炼观想方法。

  观想往生三观迁转法是需要修练的。

  哪些人不需要修炼呢?具备上品抉择法身之见解和中品报身生圆双运之见解者不用观修。除此之外都是需要观修三观迁转法的。

  大家所修的直断与顿超,都是在修抉择法身见解之迁转法,但是如果在道中出现违缘而未能圆满此见解的时候,就要用三观之迁转法往生。如果没有依靠三观之迁转法是不能往生的,所以每个人都要修具三观之迁转法。

  没有实修过大圆满、大手印、大中观的补特伽罗,想要往生首先就要修行三观往生法。没有修炼往生法,想要临终的时候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很难的。如果临终之时祈请堪布、活佛来为自己念往生法的话,当时若能做到自心自在,则可以做到迁识往生,但要是之前完全没有修练,临终之时自心无法自在的话,是很难做到念往生法而往生的。

  无论出家的男众女众还是在家居士,都必须用七天时间修练往生法。不仅是念诵往生法,而且要具备修练之后的征象;不光是修练中出现的征象、标志,还要恒常以如是所愿观想三观。

  5.悲钩摄受亡者之识迁转法

  观修自他临终之悲钩摄受亡者之识迁转法:若能回遮死缘,则

  尽力修持。若死相不能回遮时,当即忏悔一切罪堕,忆念所得之三戒,并于轮回生起出离心,所有财物供奉善法,观自他之身为观世音菩萨等作如是观想。漂泊六趣之门——脐、尿道、肛门、口、二鼻孔、双眼、双耳均由吽()字堵塞,梵顶天窗倏尔呈现,心间明点无余迁转融入阿弥陀佛密意,如是观想。

  接着所宣是悲钩摄受亡者之识迁转法。自他在临终时都是可以如是观想而往生。

  当死亡出现的时候,要尽力回遮死缘。比如自己四大不调的时候,就要去治病或做种种佛事等;但若无法回遮的时候,当即在三宝前忏悔一切罪堕,忆念所得之三戒,并于轮回生起出离心,所有财物供奉善法,发愿生起出离心,以后再不堕入如同火坑般的轮回。发愿后,以刚才修炼的方法观想自身为观世音,他人亡者超度的时候,要将他人亡者的身观想为观世音。

  由吽字堵塞漂泊六趣之门——脐、尿道、肛门、口、二鼻孔、双眼、双耳,梵顶天窗倏尔呈现,心间明点无余迁转融入阿弥陀佛密意,阿弥陀佛的心间,如是观想。

  修炼的时候观想自己心间神识的本体犹如玛萨虹鸟蛋。以前观想鸟蛋之中发出小明点上升。此时就不能这样观想,要观想自己或亡者的心间,有外白、内红,中间是蓝色透明的智慧脉,在心间的八瓣莲花中间有犹如玛萨虹鸟蛋的神识,此时观想其全部无余融入阿弥陀佛的心间,不应该再回降心间。自他都可以如是观想。

  此时不观明点下降,若气、识、观三者相合于明观弥陀心间之时断气,易得解脱;贪执现世与财物为迁转之最大障碍,故应舍弃之。

  此时不观明点下降,若气、识、观三者相合于明观阿弥陀佛心间之时断气,自然就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气是指飘动之力,识是指明智之分,观想的所缘是观想自己的神识融入上师阿弥陀佛心间。如此三者合一而断气的话,则获得解脱。

  自己他人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最大的障碍就是贪执世间的亲人及财物。临终的时候再临时断除贪执能做到吗?是做不到的。要从现在就开始做起,断除对世间亲人财物的贪执。 若无力如上修行,应依胜妙善知识亲传身之迁转与愿欲迁转等法矣。

  妙善知识亲传身之迁转,如以狮子坐式将识迁转虚空(托嘎法)。

  (四)目的与功德 辛四、目的与功德

  《空行思续》曰:“意识骑风马,若行上行道,恒作罪恶者,转生善趣多。”《四座续》曰:“一切罪障无缚染,超越轮回行胜道。”《时轮金刚续》曰:“九孔之上方,刹那若迁转,日杀婆罗门,屠夫编竹者,及造五无间,此道易解脱,罪过无能染。”如是所说。

  就是说若依照以上所宣奉行的话,即使造作罪业者,也能多转生善趣。

  六、结语

  无上为修习瑜伽二次第前行之法,七科目终。修行生起次第、圆满次第分七个科判,此时已经宣讲完。

  以上所宣前行法已宣说完毕,以下是正行窍诀。今天法讲到此,在座都是喇嘛仁波切的弟子,都在修喇嘛仁波切的上师瑜伽,明天将喇嘛仁波切的上师瑜伽念个传承。

  回向

  【备注】

  此为弟子根据大恩上师讲法记录略作整理,更详细的内容请参考闻法录音。因时间仓促,恐有错谬。故于大恩上师及道友面前忏悔!愿大恩上师*轮常转!信众法喜充满!早证菩提!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