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密宗>> 藏秘>>正文内容

阿松·桑昂丹增仁波切:金刚精要引导文——初学悦耳·宝藏库之前行引导 第二十六讲

       

发布时间:2014年02月28日
来源:   作者:阿松·桑昂丹增仁波切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阿松·桑昂丹增仁波切:金刚精要引导文——初学悦耳·宝藏库之前行引导 第二十六讲

 

  初学悦耳.宝藏库(前行引导)

  龙萨娘波尊者 造论

  妙音龙多加参尊者 传授

  普巴扎西仁波切 汉译

  阿松.桑昂丹增仁波切 传讲

  12月22日传讲内容

  【原文】

  庚五、上师瑜伽

  获得上师加持,深道上师瑜伽引导。密咒之根本为上师,诸修行者应祈祷并修持上师瑜伽,乃极为重要。

  此教授分五:辛一、善知识性相;辛二、如何依止;辛三、目的与功德;辛四、违师过患;辛五、可否忏悔之界限。

  辛一、善知识性相

  依止具传承清净之诸善知识,从彼得受口传甘露,圆满闻思修三智慧,并勤修深道“生”、“圆”次第,而获得自在三摩地,如是圆满具足内外一切功德。

  辛二、如何依止

  上师本无欲求世间之福。然而为己积累福德应供奉饮食与财物,并身作顶礼与经行;他人若诽谤应回遮,语作于他前宣扬上师功德,说话温雅并合师意;意作恭敬与信奉,并修持三摩地令师欢喜。

  上师身为僧、语为法、意为佛,聚集外三宝。总集加持之根本(上师)、赐胜成就之来源(本尊)、一切事业之主尊(空行护法),为内三根本。(具备)密意不动之法身、无遮显相之报身、事业无勤之化身,为密三身。上师为九宝至尊之本体,如是而生信解。

  辛三、目的与功德

  《三句续》曰:“具德金刚上师尊,谁若承事观顶轮,彼得诸佛之加持。”《最极瑜伽大庄严续》曰:“修持赞颂念上师,唯此即得佛果也。”如是所说。

  辛四、违师过患

  《观世音金刚橛续》曰:“依止上师得成就,若于彼师起诽谤,其受地狱剧痛苦。若由此境暂脱离,百千俱胝劫之中,亦难见闻佛法也。”

  辛五、可否忏悔之界限

  《三昧耶庄严续》曰:“倘若其人谤上师,至作七次及十次,以大惭愧作忏净。若超己岁作忏悔,金刚萨埵不摄受。”如是所说,故不应观察上师过失,应净观上师功德而作依止。

  上师瑜伽观修方式为:自前虚空中,观焚尽邪见,标志为火聚;诛灭贪执,标志为人皮之垫上;十方四时诸佛总集之本体根本上师或龙萨娘波尊者瑜伽之相,威力超出有寂之边,标志为虎裙;圆满六度,标志为顶上*轮;身作六事庄严:骨冠、骨项链、骨耳坠、骨釧镯、骨璎珞与骨腰带,右手持鼓响彻虚空界,召聚三根本天众及诸刹土勇士与空行;左持充满甘露之天灵盖赐吾而住,大悲传授一切众生刹那即能成就之灌顶,其缘证得法性现前而解脱,获得根本上师之刹土,并按次第而念诵颂词祈祷。

  其后,受四灌顶为:观上师三门呈现诸佛三门之本体三字相,嗡()字放射如水晶晃耀之白光,融入自己顶门,清净身之业障,得宝瓶灌顶,获得化身果位;啊()字放射如珊瑚色红光,

  融入喉间,清净语之业障,得秘密灌顶,获得受用身果位。吽()字放射如天蓝色蓝光,融入己心间,清净意之业障,得智慧灌顶,获得法身果位。复次三处之字,各放自色光明,融入己之三门,清净三门罪障及习气,得句义灌顶,获得自性身果位,如是观想。

  最后,周围诸佛菩萨及本传祖师眷属化光融入根本上师,师开颜微笑,降临己顶门,自与上师无二之中稍作安住并作回向,此为市聚形传承皈依境;若观己顶上根本上师至金刚持之间,诸祖师层层排列于光明明点中,便为重楼形传承皈依境;观自顶根本上师对面围绕着上师至金刚持等诸祖师,此为陈列形传承皈依境。三种观修方式均可,并接受四灌顶。

  如是观想,暂时易得加持,并遣除修行障碍,究竟自之三门与上师身语意三金刚融合无别,而证得大觉果位。

  上师瑜伽引导终。

  【正文讲解】

  一、依止上师的重要性

  密咒之根本即为上师,但不光是密咒,其他的经、教、窍诀也都是同样依上师得到加持。

  在经、续部、窍诀中所宣,不依止上师,自己无法趋入解脱之道,无法证得究竟佛果。如依止世间的国王、大臣、亲友、或者自依等,都无法步入解脱之道。唯有依止上师才能步入解脱之道,证得究竟成佛,所以必须要依止上师。

  今生、来世、中阴的一切苦乐都取决于上师,尤其密宗的根本

  是上师,根本的根本是上师,应该依止一位具德、具法相的上师是非常重要的,并非碰见谁都是能依止的。

  唯有依止上师,经、续、窍诀才能讲解。而我们不依止上师的窍诀,无法证得究竟佛果,即使自己懂得很多,也无法解脱,获得究竟成佛。

  二、善知识性相

  辛一、善知识性相

  依止具传承清净之诸善知识,从彼得受口传甘露,圆满闻思修三智慧,并勤修深道“生”、“圆”次第,而获得自在三摩地,如是圆满具足内外一切功德。

  在依止上师、修上师之前,必须要先观察上师。

  必须要依止传承清净的善知识,得受经、续、窍诀的灌顶,圆满闻、思、修三种智慧,应该依止对传承密意有了知、觉受、证悟之相的善知识。

  具足内、外、密一切功德者称为善知识。在前行中也已宣说,外具别解脱戒,内具菩萨戒,密具密宗誓言,并且没有违犯誓言;相续中有大悲利他之心,对经、续、窍诀有如海般圆满闻思,以利他大悲心摄受弟子,能善巧引导弟子者,称为具法相善知识。

  尤其是密宗的上师或者金刚阿阇梨,自己得到过圆满的灌顶,对灌顶的誓言没有违犯,谨慎守持誓言,对基、道、果一切都圆满了知、通达,自相续已经证悟,如是称为密宗的金刚阿阇梨,应该去依止。

  如是的上师虽是具德、具法相,但要通过种种方便,如打卦、占卜、梦相等,观察自己与此具德上师是否有宿缘。

  若自相续对这位善知识有与其他上师不同的感觉,具不共之清净心与信心,此时就不需要其他打卦、占卜等方便,即知这位上师是自己的具宿缘上师。

  三、如何依止上师

  辛二、如何依止

  上师本无欲求世间之福。然而为己积累福德应供奉饮食与财物,并身作顶礼与经行;他人若诽谤应回遮,语作于他前宣扬上师功德,说话温雅并合师意;意作恭敬与信奉,并修持三摩地令师欢喜。

  上师身为僧、语为法、意为佛,聚集外三宝。总集加持之根本(上师)、赐胜成就之来源(本尊)、一切事业之主尊(空行护法),为内三根本。(具备)密意不动之法身、无遮显相之报身、事业无勤之化身,为密三身。上师为九宝至尊之本体,如是而生信解。

  观察上师后,就应该依止上师。当依止具德上师后,应把自己的身、语、意都供养给上师。

  (一) 身、语、意供养上师

  上师不贪执世间的任何物品,而将自己的身、语、意及饮食、珍爱的财物等供养给上师,是自己积累福德。

  1、身供养

  当把身供养给上师后,身就不是自己的,是上师的,身的所作所为不应随意而行,应依止上师教言而奉行,自己想做什么,到什么地方去,都是不允许的。

  身供养上师后,要顶礼、敬信上师。上师需要做的一切事,都要去做,应该依教奉行,而不是随自己意做。

  2、语供养

  应该断除妄语、离间语、绮语、恶口。

  念经、宣讲上师所赐予的一切法、宣讲上师的功德。在上师的住处应说话温雅并合师意。

  谒见上师时,不能说诽谤、不文雅、不合上师意的话,否则会造下很大的罪业,应当下忏悔。

  若他人诽谤上师、对上师造成损害或指责种种不适,自身应回遮这类事情发生。

  3、意供养

  以恭敬和信心供养上师,随时取舍善恶,不随妄念迷乱漂泊,奉行善法,将自己修行生起的功德供养给上师,令师欢喜。

  (二) 上师为三宝总集

  1、外三宝

  上师身为僧、语为法、意为佛,聚集外三宝。

  2、内三根本

  总集加持之根本(上师)、赐胜成就之来源(本尊)、一切事业之主尊(空行护法),为内三根本。

  3、密三身

  密意不动之法身、无遮显相之报身、事业无勤之化身,为密三身。

  上师为九宝至尊之本体,(外佛法僧,内上师本尊空行,密法报化)三身总集如是而生信解。

  修上师,佛、法、僧的功德加持能得到;修上师,上师、本尊、空行的加持也能得到;修上师,法身、报身、化身的加持都能得到。

  四、依止上师后的目的与功德

  辛三、目的与功德

  《三句续》曰:“具德金刚上师尊,谁若承事观顶轮,彼得诸佛之加持。”《最极瑜伽大庄严续》曰:“修持赞颂念上师,唯此即得佛果也。”如是所说。

  五、违师过患

  辛四、违师过患

  《观世音金刚橛续》曰:“依止上师得成就,若于彼师起诽谤,其受地狱剧痛苦。若由此境暂脱离,百千俱胝劫之中,亦难见闻佛法也。”

  如果违背上师教言、诽谤上师、让上师不悦意,就要承受地狱的痛苦,在宣讲轮回过患的时候说过无间地狱。依此行为,果报就是堕入无间地狱。如果暂时从无间地狱脱离痛苦,在百千俱胝劫之中也难闻得佛法。

  六、可否忏悔之界限

  《三昧耶庄严续》曰:“倘若其人谤上师,至作七次及十次,以大惭愧作忏净。若超己岁作忏悔,金刚萨埵不摄受。”

  尽量减少违背上师教言、让上师不悦意的行为,若有的话,则要到上师处以大忏悔之心,做七次、十次大忏悔,如果没有做到七次及十次大忏悔心忏悔,造业次数超过自己的岁数后,就无法忏悔,

  金刚萨埵也不予摄受;

  故不应观察上师过失,应净观上师功德而作依止。

  以上已经宣讲完毕善知识法相、如何依止、依止后的目的功德、违背上师的过患、违背上师让上师的意不悦,如何去忏悔。

  七、上师瑜伽观修方式

  此中所宣为龙萨传承,故上师瑜伽观修方式为龙萨前行方式念诵上师瑜伽十万遍。

  在亚青,依龙萨派所缘明观福田,念诵上师瑜伽;若是龙钦传承,则按龙钦传承的观想方式念诵十万上师瑜伽;若是念诵喇嘛仁波切的上师瑜伽,就按照喇嘛仁波切的皈依境去观想;若自己的根本上师是法王如意宝,就按照法王如意宝的皈依境观想;或是修我的上师瑜伽也可以,这并非是说我自己很好,而是很多具缘弟子现量见到我为金刚总持的形像,故喇嘛仁波切著述了我的上师瑜伽。所以在念诵时,也可以依此为所缘皈依境而观想、念诵上师瑜伽。

  (一)龙萨前行观修方法

  龙萨的前行上师瑜伽修十万遍的时,做到身要、语要、意要、祈祷上师受四灌顶,分清座里、座间后,念诵:“遍知!遍知!上师遍知!诸佛总集之本体大恩根本上师遍知!”十万遍。

  念诵偈颂时上师瑜伽观修方式为:自前虚空中,观焚尽邪见,标志为火聚;诛灭贪执,标志为人皮之垫上;十方四时诸佛总集之本体根本上师或龙萨娘波尊者瑜伽之相,威力超出有寂之边,标志为虎裙;圆满六度,标志为顶上*轮;身作六事庄严:骨冠、骨项链、骨耳坠、骨釧镯、骨璎珞与骨腰带,右手持鼓响彻虚空界,召

  聚三根本天众及诸刹土勇士与空行;左持充满甘露之天灵盖赐吾而住,大悲传授一切众生刹那即能成就之灌顶,其缘证得法性现前而解脱,获得根本上师之刹土,并按次第而念诵颂词祈祷:“吽舍无生法身普贤王如来,任运报身五佛雪域海,嘎绕多吉足下作祈请……息灭修行违缘求加持”传承祈请文或三身传承祈祷文和“遍知!遍知!上师遍知!诸佛总集之本体大恩根本上师遍知!”。念诵时,观想皈依境本体为根本上师,形象为黑日噶龙萨娘波。

  专一祈祷后,受四灌,念诵“嘎雅哇嘎兹达沙瓦斯得怕拉吽啊”咒语。初学者念诵“遍知!遍知!上师遍知!诸佛总集之本体大恩根本上师遍知!”口中念诵,心里想上师的功德,自己的罪业沉重,唯有上师的加持,才能与上师相应,证得上师的密义,如是祈祷受四灌。

  观上师三门呈现诸佛三门之本体三字相,嗡()字放射如水晶晃耀之白光,融入自己顶门,清净身之业障,得宝瓶灌顶,获得化身果位;啊()字放射如珊瑚色红光,融入喉间,清净语之业障,得秘密灌顶,获得受用身果位。吽()字放射如天蓝色蓝光,融入己心间,清净意之业障,得智慧灌顶,获得法身果位。复次三处之字,各放自色光明,融入己之三门,清净三门罪障及习气,得句义灌顶,获得自性身果位,如是观想。

  初学者应该造作所缘观想,修行到一定时候,就不用造作。所缘上师眉间白色嗡()字发出白色光芒,融入自己眉间,清净自己杀生、不与取、邪淫等身的习气及罪业,得到宝瓶灌顶,相续中

  种下了化身佛的种子;接着观想上师喉间红色啊()字发着红色的光融入自己喉间,自己的妄语、离间语、恶语、绮语等语的习气及业障得到清净,得到秘密灌顶,相续中种下报身佛的种子;观想上师的心间蓝色的吽()字发出蓝色的光,融入自己的心间,清净贪心、害心、邪见等意的习气及业障,得到智慧灌顶,获得法身佛的果位;复次三处之字,各自发出白、红、蓝光,融入己之三门,清净三门罪障及习气,得句义灌顶,获得自性身果位,如是观想接受灌顶。

  最后,周围诸佛菩萨及本传承祖师眷属化光融入根本上师,上师开颜微笑,降临己顶门,自己与上师无二之中稍作安住并作回向,安住时自心念着上师,无法安住时做回向,如此收坐。

  此为市聚形传承皈依境;若观己顶上根本上师至金刚持之间,诸祖师层层排列于光明明点中,便为重楼形传承皈依境;观自顶根本上师对面围绕着上金刚持等诸祖师,此为陈列形传承皈依境。三种观修方式均可,并接受四灌顶。

  观想上师梵顶之上,祖师层层排列而受四灌,或者观想上师在中间,祖师围绕周围为所缘受四灌也可以,或者陈列式皈依境,三种中的任何一种观想方式受四灌都是可以的。

  上师与自心无二,自心念着上师,不随迷乱妄念漂泊,如是护持是非常关键的。

  观想的目的和功德:

  暂时:易得加持,并遣除修行障碍;

  究竟:自之三门与上师身语意三金刚融合无别,而证得大觉果

  位。

  以上上师瑜伽引导终。

  八、上师是一切法之总集

  以上虽已宣说完上师瑜伽,上师瑜伽是诸法之精要,上师是最重要的!上师以外安立本尊、空行、佛法,都是不如法的。上师以外安立一个佛、法、僧,也是不如法的。

  光明大圆满是无上捷径之道,想一生一世证得究竟佛的果位,唯有修上师。在上师以外再修一个光明大圆满,是无法证得的。

  上师以外还有一个所安立的法,是无法证得究竟佛果的,无法证得一生一世的金刚乘果位。

  经常修上师瑜伽是非常重要的。所修的一切法都聚集在上师中。离开上师一切法都无法证得。不能在上师以外安立暇满难得、寿命无常、业之因果、轮回过患;皈依佛、法、僧都聚集在上师,也不能在上师以外安立发菩提心;观修金刚萨埵时,也不能在上师之外安立一个金刚萨埵。

  所有法,闻思修法、佛法僧三宝、法报化三身,任何一个法,都要聚集在上师处,上师就是总集。唯有修上师,才能证得一生一世无上金刚持的果位。

  有些汉族弟子问:经常修上师瑜伽、只修上师瑜伽,是否能证得一生一世佛的果位?可以的。若离开上师,上师以外安立一个法,无法证得一生一世佛果。上师是所有法的总集,修上师,在此生、来世、中阴,都能证得究竟佛果;若离开上师,修法都是偏道、崎途。

  宣讲前行《金刚精要·初学悦耳宝藏库》的时候,利根者即生

  解脱,中根者中阴解脱,下根者往生化身刹土解脱。解脱之要为修上师瑜伽。若认为修上师之外另有解脱之道,是不如法,不应该如是理解。

  这些都应该铭记于心,如理如法地去理解。

  有些人认为,修上师就不是修本尊;修上师没有修佛法僧;修上师时没有修空行、护法,修上师不是大圆满法,大圆满法不是上师。因而去修其他法。这样不如法的理解是不正确的,是对上师瑜伽理解不够而造成的。希望大家先要理解上师瑜伽是什么意思。

  喇嘛仁波切上师瑜伽中“本来自显之上师,远离破立作皈依,一切有情本来佛,为复成佛而发心。”一天中念诵四、五次,修的就是上师瑜伽。有人认为,念诵龙萨或者龙钦的偈颂,与喇嘛仁波切的上师瑜伽是两个法,分割开了。或是念诵金刚撅、愤怒本尊等,而没有念诵“本来自显之上师,远离破立作皈依,一切有情本来佛,为复成佛而发心”,认为两个是分开的,这种理解是错误的。

  这些都是因为对上师瑜伽没有理解透彻之故。上师是使自己能步入解脱道、具有三恩者;瑜伽是恒常不断的意思。比如修暇满难得,在上师以外再安立一个暇满难得就是不如法的,修寿命无常、业之因果、轮回过患都同样的;修皈依时,上师以外再安立佛、法、僧,是不如法的,要把佛、法、僧都总摄于上师中,与上师无二而修法。上师是一切法之总集,把佛、法、僧、本尊、空行、法身、报身、化身都聚集在上师之中,恒常去修,就称为上师瑜伽。

  不能将上师理解为一个外在的形象,这样理解也是不如法的。在修前行的四厌离心时,已经在修上师瑜伽;修五加行的时候,也从未离开过上师;在修上师瑜伽,修窍诀的时候也没有离开过上师,也是在修上师瑜伽。顿超、直断的窍诀、前行、五加行都是修上师

  瑜伽。没有与上师分离中所修,就是修上师瑜伽,上师瑜伽就应该这样去理解。

  每一座中都没有离开过上师:坐前杂务处理好后,如理行持身要、语要、意要,开始祈祷上师受四灌。一开始就在修上师。四厌离心中暇满难得,祈祷上师已经得到了暇满人身,此为上师的恩赐,暇满难得的人身唯有上师的加持,才能具有实义。上师就是暇满难得,暇满难得以外没有一个上师;修寿命无常,上师遍知,内器无常、外器无常,生死无常,死处不定,死缘无定。死时无有正法,祈求上师加持,让自己的相续生起无常之正念,如是去修。同样修窍诀的时候,上师以外没有一个所修的窍诀。与上师无二中去修。上师以外再安立一个本尊、空行,就是偏道。唯有修上师才能即生成佛,自心与上师无二才能一生一世解脱,证得见解,与上师母子光明相融。即生、中阴、来世解脱,都要依靠上师的加持。恒时所修,就称为上师瑜伽。

  在座的每位都在修大圆满,欲求即生解脱、究竟成佛,上师的金刚意与你的心不相融,是无法即生成佛的,相续没有得到上师的加持也是无法即生成佛的。唯有上师的加持,自心与上师相融,才能究竟成佛。因此,修上师是非常重要的,此为关键之处。

  唯有修上师才能即生证得佛果,“恒时去修”称为瑜伽,修本尊、空行,修佛、法、僧,都必须要具备上师。除上师以外无法安立这些法。不离上师,恒时具备,称为上师瑜伽。

  若说修上师以外还有个本尊、空行没有修,都是不如法的。修上师就修了一切,要时时如是奉行。

  有人问,修上师是不是可以代替供护法?我就问他:修上师,此生、中阴、来世的违缘是否可以消除?都可以消除的。修上师就

  是修了空行、护法,此生、来世、中阴的一切违缘都可以消除。

  上师以外没有可修的护法,上师之外修一个护法是不如法的。若修护法时,观想护法是上师意之智慧事业之相,修上师就已经修了空行护法。若不是,所修的就是世间护法,不是佛法护法。上师以外安立护法、本尊、空行是不如法的。在上师以外修一个护法,就称为世间护法,是非人,是山神、地神等。他们的加持暂时可以消除违缘,究竟佛的果位无法证得。

  华智仁波切的《普贤上师言教》中宣说,末法时代,有些僧众在俗家中开启坛城,血肉供奉坛城。本尊的坛城是具大智悲的自性尊,若供血肉,他们是不会降临的。就如在母亲前杀她的儿子供养她,他们是不会承受的。只有非人、世间的天神、山神等以智慧尊的形象降临受用,他们暂时可以消除违缘,但以后,供养者就会转生做世间天神的眷属。

  修护法时,应该观护法为上师大智慧之游舞,若在上师以外修护法,降临的也是世间的魔鬼、厉鬼、非人等,只可以暂时消除违缘。故上师以外修护法是不如法的。

  上师瑜伽就要这样去理解。

  修上师的时候认为没有修本尊,修本尊的时候没有修上师,这样的理解是错误的。比如念诵观音心咒108遍时,观世音就是智悲双运,显空双运也就是观世音,上师也是智悲双运、显空双运的,应观上师与观世音无二而祈祷念诵。

  修顿超时,上师瑜伽之外还有顿超,顿超外还有个上师瑜伽吗?修顿超时,没有祈祷上师,顿超境界能显现吗?祈祷上师中修顿超,才能在上师与自心无二中呈现自然慧灯之境界。上师以外无法做到顿超。如是理解上师瑜伽。

  上根者、中根者、下根者都有其对应的上师瑜伽可修。大家要如理如法修行,以后会次第性宣讲。

  九、具器弟子之法相

  此次宣讲的前行明天讲完就结束了,后天念诵喇嘛仁波切的上师瑜伽,以后是否再宣讲法,就要看大家的清净意乐心了,若具根机,我会给大家宣讲法。

  有些人说,上师给藏族人传法,不给汉族人传法。其实不是这样的,我心里从来没有这样区分过,如同失去双臂的母亲看见孩子掉到河里,没有救不救自己孩子的分别心。

  以后是否宣讲法,还是要看弟子的根机,希望大家有一个清净的、修正法的意乐心。必须具有作为弟子的法相,如果不具备弟子法相,宣讲法也没有意义。

  1、信心

  要具备对上师三宝的信心。在此生、来世、临终,苦乐唯有依止上师的加持。此为稳固的信心。有些人认为这是愚痴的,除了三宝之外还是有其他的方法解决,或说这些是迷信的等等。这都是不如法的,应该对上师三宝有稳固的信心。

  信心要具有普遍性,对任何人都要具有信心,如果没有信心,就是关闭一切法门。不能只对一个人生起信心,对其他人有邪见。起邪见时,马上就要忏悔。如果没有信心,就如同在石头上倒水,水无法存留在石头上,如果不具有信心,就不具备弟子的行相。

  2、精进

  在具备信心的基础上,对正法才会有信心,懈怠、懒惰之相就

  不会呈现。应该对正法精进。如胆小者怀中装蛇,美女的头被火燃烧般,应昼夜都在精进中,而不是有时候吃,有时候睡觉,有时候玩,此不称为精进,不具备弟子之法相。

  3、慷慨

  上供三宝有大供养之心,下施乞丐有大布施之心,不应有吝啬之心,如果具有这种心,不具备弟子法相。自己的一切善根、受用都要供养给上师三宝。

  4、毅力

  无论是热、累、渴或饥饿等等,种种艰难出现时,无有退转之心。

  5、持戒清净

  持戒清净,表里如一。不能在外面清净,私下不清净。此称为具根机之弟子。

  6、人格贤善

  身、语、意中都有利他之心,具慈悲之心。而不是傲慢心很大、嗔心很大、嫉妒心很大,粗糙的相续是不具根机的弟子,不具备弟子的法相。

  应身、语、意调柔,具慈悲之心,才称为具器弟子之法相。若不具备,则应生起忏悔之心,将之改变。

  7、恭敬上师

  身、语、意都要恭敬上师。身没有任何恼乱之心而恭敬上师、

  承侍上师事业;语为遵循上师一切教言,以利他之心宣讲;意为不做任何让上师不悦意的事,专一祈祷上师。

  具此法相之弟子,极密大圆满法应该传授,若不具备此法相,则不应宣极密大圆满法。如是反观自己即知。如果上师高兴,则自己也非常高兴,如果上师显现呵斥你,则应对上师生起不共的信心,此为具法相弟子。无论遇见苦乐、贤劣、都应忍辱,对上师有恭敬心。

  如打铁时的铁砧,铁热的时候也是放在它上面,冷铁也是放在它上面,敲打得很轻或者很重时,也都是在铁砧上,弟子就应该如同铁砧一般,什么样都能承受,则为具器弟子。

  对上师的恭敬心不应该只对一位上师有恭敬心,应该对所有上师都有这样的恭敬心。

  以上为具器弟子之相,我们反观自己,就知道自己是否具备这些法相,自相续对自己是不隐瞒的,若不具备法相,则应生起忏悔之心忏悔,发愿改变。

  所有的一切上师都是知道的,来世的转生相上师都如是在宣讲,你们相续中所想的当然是知道的。有些人傲慢心很重,有些人嗔恨心很重,有些人嫉妒心很重。有的人到这里来,得到一个前行,不做实修,想回去欺骗别人,这些都是有的。你们的所做、所想上师都是知道的,希望你们可以依教奉行,转变自己的相续。

  十、结语

  经堂中在座的人中,有些人的动机是过来看上师讲法讲得如何的;有些人的动机是过来听闻了前行后不做实修,回去欺骗别人的;有些人过来听法是来听上师在讲法中赞叹哪些上师,呵斥哪些上师。

  这样的想法,对你相续有何意义呢?只是自己欺骗自己,没有任何意义。若只是对上师所宣之法了知,又有什么意义呢?现在不把有这些动机的人当众指出,让你羞愧,但你们要反观自己的动机,不要自欺欺人。

  清净的发心和意乐才是对你们有利益的。在临终的时候能获得自在。不仅是口中说“为利益尽虚空之际有情父母”,你自己临终的时候都无有自在,或有后悔之心,如何去利益有情父母?

  虽然亚青的所依——修建寺庙及护持那么多僧众需要钱财,但我并非是为了钱财而出卖三宝宣讲法。而是希望你们修一个正法,在临终的时候没有后悔之心,能做到自在,是这样的清净意乐而宣讲法。

  回向

  【备注】:此为弟子根据大恩上师讲法记录略作整理,更详细的内容请参考闻法录音。因时间仓促,恐有错谬。故于大恩上师及道友面前忏悔!愿大恩上师*轮常转!信众法喜充满!早证菩提!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