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星云法师:佛教的真理是什么

       

发布时间:2014年01月18日
来源:   作者:星云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星云法师:佛教的真理是什么

 

  第一篇 空

  壹‧前言

  自古以来,佛门就有「空门」之称,因为「空」是佛教最重要的教义之一,也是佛法不共其它宗教及世间学说的特质。当初佛陀在菩提树下、金刚座上证悟成佛,他所证悟的宇宙真理是「缘起」,缘起就是说世间一切存有的事物都是因缘所成,没有实在的自性可言,这种诸法自性了不可得的特质就称为「空」。因此,「空」可以说是佛教的言语中最接近诸法实相的名词,然而一般人不了解「空」的真义,误解佛教是消极避世的宗教。事实上,「空」蕴含无限,真空才能生妙有;「空」并不是无,而是要我们大破大立,空去一切有无对待,空去一切差别观念,甚至连这个「空」也要空去,然后才能享有一个大解脱、大自在、空有不二的世界。

  贰‧空的真义

  《中论‧观四谛品》说:「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若无空义故,一切则不成。」「空」是建立万有的要素,以棉布为例,从缘起法来看,布是空的,因为布只是因缘和合的假相,譬如布的原料是来自棉纱,棉纱是由棉花的纤维纺成,棉花又采自棉种子,种子须要有土地、阳光、空气、水分、肥料等的栽培灌溉,才能萌芽、成长、开花、结果,既而果熟开裂,种子密生棉毛,则可供纺纱。因此,棉布是棉籽结合了宇宙万有的因缘而成,所以我们从「万有的因缘」上看,它的自性就是「空」,这就是所谓的「真空能生妙有」。

  再以我们的身体为例,鼻孔不空就不能呼吸,耳朵不空就不能听闻,乃至全身的毛孔细胞、五脏六腑如果不空,就无法生存。有了「空」,生命才能延续;心中有了「空」,才能「心包太虚,量周沙界」;世界有了「空」,才能生出宇宙万物。所以,空是宇宙之体,是人生之本,是万有之源。

  「空」是真理的极致,「空」能将印证真理的「三法印」统一起来,例如:

  1.世间没有永恒性的东西。世事变化多端,这是「诸行无常」,也就是「无常苦空」。

  2.世间没有独存性的东西。万物相生相成,这是「诸法无我」,也就是「缘起性空」。

  3.世间没有实有性的东西。一切如梦幻泡影,这是「涅槃寂静」,也就是「妙有真空」。

  「空」是一种最深刻、最奥妙的哲学,如果想用一句话来表达,事实上是不可能的。《释摩诃衍论》中曾论「虚空十义」,虽然不能将绝对超越的「空」义淋漓尽致地描绘出来,但在人类所能理解的语言中,已经算是很接近了。所谓「虚空十义」如次:

  1.「空」有无障碍的意思,如虚空,虽遍一切处,但绝不障碍任何一色法。

  2.「空」有周遍的意思,如虚空,遍满一切,无所不至。

  3.「空」有平等的意思,如虚空,无有简择,于一切平等。

  4.「空」有广大的意思,如虚空,广大、无垠、无际。

  5.「空」有无形相的意思,如虚空,无有形状相貌。

  6.「空」有清净的意思,如虚空,恒常清净,无有垢染尘累。

  7.「空」有不动的意思,如虚空,恒常寂止,离一切生灭成坏之相。

  8.「空」有绝对否定的意思,把一切有限量的事理彻底否定、消灭。

  9.「空」有空空的意思,彻底否定一切自性和摧毁一切空执。

  10.「空」有不可得的意思,如虚空,不可取得,不可把捉。 参‧空的种类

  在佛教的经论中,有关「空」的分类很多,计有二空、三空、四空、六空、七空、十空、十一空、十六空、十八空::等等。大体而言,可归纳为人空、法空、胜义空三种。

  1.人空:又称为我空、生空等。即有情众生的生命,是依因缘和合而成,没有实体可得,仅仅是假合的存在而已。

  2.法空:由有情生命出发,空义进一步扩及万法,便有所谓的「法空」。即诸法是因缘和合而成,没有实体的存在,所以又称为法无我。

  3.胜义空:是将人空、法空及其它一切执着也一起空掉的「空」;是一种既不住于有,也不住于空,超越一切有无对待,而达到随缘放旷,任运自由的境界。又称第一义空、实相空,也就是涅槃寂静的意思。

  《大智度论》卷三十一说:「涅槃中亦无涅槃相,涅槃空是第一义空。……能使诸法实相空,是名为第一义空。」在胜义空下,连涅槃都不住着了,世间上还有什么不能超越的呢?

  肆‧如何认识空

  在一般人的观念里,「空」和「有」是截然不同的两种观念,「有」的绝对不是「空」,「空」的绝对不是「有」。但是,佛教认为「空」和「有」是一体的两面,诸法所以是空,是由于无自性可得;诸法所以是有,是由于相用不是空无的。

  如何才能认识「空」呢?从诸法的相用上可以认识「空」性:

  1.从相续假看空:世间没有恒久不变的东西,一切现象只不过是相续的存在,无时无刻不在剎那生灭之中。譬如我们身体细胞的新陈代谢,不断地进行更新;世间上的人事更替,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说明了世间的事事物物是相续假有,无常而没有实体,从这种相续无常的现象上,可以了解「有即是空」的真谛。

  2.从循环假看空:因果故空。宇宙万物,世间诸法,都离不开因果的法则,因为果,果为因。如一粒种子,有了阳光、空气、水分、泥土等外缘后,于是发芽、开花,乃至结果。种子是因,结成的果实是果;如果再以结成的果实接受外缘,再一次的开花结果,则原有的果,又是另一个新生命的因,因因果果,相关相涉。因此,从这个循环的假相中,可以认识空。

  3.从和合假看空:缘起故空。诸法因缘和合而生,譬如人是由皮肉、筋骨、血液等和合而成;如果把各种组织分开,人的自体无从可得。因此,从和合之中,可以了解空。

  4.从相对假看空:相待故空。世间万物都是相互对待的,譬如有三层楼,一人在二楼,有人从一楼上到二楼来,二楼是「上」,一楼是「下」;三楼的人下到二楼来,此时原是「上」的二楼变成「下」,三楼才是「上」。由此可知,所谓上下的对待,是一种假相,所以是空。

  5.从相状假看空:无标准故空。以点灯为例,蜡烛、煤油灯、电灯的亮度是没有一定标准的,如果从蜡烛先看,认为烛光很亮,再看电灯,烛光的亮度就显得不够了,「亮」这个相状是无标准的,所以从无标准的相状上,也可知道是空。

  6.从名词假看空:但有假名故空。宇宙间诸法万象,各有不同的称呼,而这些名称都是假有,所以是空。譬如一块布,穿在上身的叫做衣服;穿在下身的叫做裤子;穿在脚上的叫做袜子;戴在头上的叫做帽子。同样是一块布,却可以有各种不同的名称,这些名词原来也都是假名而已,因此是空。

  7.从认识不同看空:心境无定准故空。下雪的夜晚,诗人坐在窗前,诗兴大发,叹为奇景,自语道:「若再下它三尺,景色将更绮丽。」此时,屈居于破屋檐下的乞丐,缩着身子,不胜酷寒,感叹的说:「大雪纷纷飘满天,老天又降杀人刀,再落三尺方为景,我辈怎得到明朝?」同样的事物,因心境的不同,就有不同的看法,由此可知,从不同的认识中,也可以了知空。

  伍‧空的妙用

  《大乘密严经》说:「离空无有色,离色无有空,如月与光明,始终恒不异;诸法亦如是,空性与之一,展转无差别,所为皆得成。」万法惟其性空,才能生起宇宙万有;万有徒具假相,才能显示自性本空。因此,有不是空以外的有,空也不是有以外的空,空与有是相融相即的。

  有人说:「空,是佛教的X光。」这句话实在很有道理。因为借着X光的透视,可以让我们看清体内的五脏六腑;同样的,经由空性,我们便能洞悉诸法的实相。

  「空」是什么?空就是「○」,○本身什么都没有,但若将○放在一的后面,则成为「一○」;若将○放在一○的后面,则成为「一○○」;放在一○○的后面,则成「一○○○」。由此可知,一个「○」,你说它没有用,它却能生起大作用。「空」也是如此,若说空是什么都没有,其实,空在宇宙世间却能包含万有。

  「空」是什么?空是数学中的「X」──未知数;它能代表很多的数字。

  「空」是可以从日常生活中体验的,例如:「女婴」日渐长大,就称为「女孩」;成长到十几岁,就成为「少女」;到了二、三十岁,就称她为「小姐」;嫁了人,又成为某某「太太」;生儿育女,就是「妈妈」;儿女婚嫁,就多了「婆婆」、「岳母」,乃至「奶奶」等等称呼。从这些名词的转移上,我们认识到「空」的真谛。

  其它如前后、高低、上下、美丑、老少、大小……等等,也都是相对的概念,并没有绝对的标准,只不过是「假名」而已。《金刚经》上说「实相非相」,又说「法无定法」。唯有「空」才是实相,才是定法。见到了「空」,我们才能如实的认识世间;了解了「空」,我们就能跳出有无的对待,而拥有一片更宽广的世界。「空」真是妙用无穷!

  陆‧结语

  一般人以为佛教讲「空」,是要人否定一切;其实佛教的空,并不是否定一切,相反的,「空」是诸法所以成就的根据。「空」并不是顽空,是具有建设性的,譬如,没有空间就不能建房子;袋子不空,便不能装东西;宇宙不空,人类就无法生存,所以要「空」才能「有」。宇宙万法就是建立在这个空义上,因为「空」并不是虚无,而是一切法之所依,是一切法不离的真性,是一切法存在与活动的原理。换句话说,如果没有空性,一切法就不能从缘而有,也不可能有生有灭。

  所以,「空」不是消极避世的代名词;它具有革命性与建设性的意义;当我们认识了空,就能舍弃过去旧有的执着,以崭新的角度来审视宇宙万有;当我们了解了空,就能蠲除既有的成见,从头开始反省自己的人生。所谓「平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如果我们有了空的体验,就能与宇宙万物融为一体,「空」对于人生实在是太重要了!

  第二篇 业 壹‧业的定义与轮回说

  「业」,梵语karman,音译作羯磨,是「行为」(个人)、「行动」(社会)、「运动」(自然界)或「造作」的意思。它包括各种行为、所作、行动、作用、意志等身心活动,或单由意志所引生的身心生活。佛教把我们身体、语言、思想的行为、造作,称为身业、口业、意业,合称为三业。

  由身口意所造的业,可以决定人生的苦乐祸福。因为业既然是一种行为,这个行为无论善恶,都会产生一种力量,驱使我们去造作新的行为,新的行为又会产生新的力量。如此行为生力量,力量又生行为,展转相生,就形成了循环式的业力推动圈。而这些善恶业力,平时就像种子般埋藏在我们的第八识──阿赖耶识中,一旦种子遇缘,便起现行,起了现行,自然果报分明。因恶业而受罪者,称为罪业,罪业报生三恶趣;因善业而得福者,称为福业,福业报生人天。这就好象一个人犯了重罪,就得入监狱受刑罚,想不去都不行;做了善事功德,就会获得善名美誉,即使想推辞都推不掉。业力就是有「不愿生,强迫生;不愿死,强迫死」的力量,不但到人间来受生是行为业力的影响,就是到了业缘终了要死的时候,即使不想死,也由不得自己。这种行为的业力,维系了三世生命,在无限的时空里生生循环不息,于是便产生了三世因果的「轮回」说,而这个轮回的主宰者,便是我们所造的业力。所以佛教主张:人的祸福是由自身业力所造,造什么因,就得什么果。这个「自业自得」的业报思想,便成为佛教重要的基本理论与特质。

  贰‧业的性质与种类

  一般而言,业分为身、口、意等三业。内心想要去做某件事的意志,就称为「意业」,又称「思业」;把内心的意志表现在身体的行动与言语上,称为「身业」与「口业」,二者又称为「思已业」,也就是已付诸行动者。由此身、口、意所造的业,可以决定人生的苦乐祸福。

  一、善业、恶业和无记业

  身、口、意所造的业,并非全是恶业,因此若依性质分,业有善业、恶业、无记业三种。

  1.善业:凡合乎人间道德,合乎大众利益的,都称为善业。譬如身行放生、布施、净行;口说诚实语、柔软语、赞叹语;意起不净观、慈悲观、因缘观等。

  2.恶业:凡是损人利己,或损人不利己的行为,都称为恶业。譬如身行杀生、偷盗、邪淫;口说妄语、绮语、两舌、恶口;意起贪欲、瞋恚、邪见等。

  3.无记业:不能记为善或恶,即非善非恶,如无意识的动作等。

  众生若造善恶之业,其后必招感相应的苦乐果报,因为有业因,必然招感业果。但是非善非恶的无记业,则无招果的力用。

  二、表业和无表业

  部派佛教的一切有部又分业为表业和无表业,认为身业和语业中,能表现在外,并示予他人的,称为表业;无法示予他人的,则称无表业。意业则不分表与无表。大乘佛教则认为意业于内心有其表示,所以也是表业。

  三、引业和满业

  1.引业:又称总报业。就是牵引我们在四生六道轮转的业力,故称引业。这种隐而不显的力量,在生死轮回中起伏,横遍三际虚空,无所不在,是三世累劫以来的强胜业力。

  2.满业:又称别报业。就是圆满有情的众同分,而令各人诸根形量等殊别的善恶业。例如:同样转生为人,在人当中,却有身体强弱、寿命长短、贤愚不肖、贫富贵贱等差异,此种差异的产生,是由于各人所造的业力不同所致。譬如布施者得富贵报,杀生者得短命报,这种令各人完成圆满一生的业报,就称为满业。

  四、共业和不共业

  1.共业:众生共通的业因,能招感自他共同受用的山河、大地等器世界,这是依报的业,称为共业。又譬如天灾、地震等,大家共同感受到的灾难,就是众人的业报所招感,此称为共业。

  共业中又分共中共的业、共中不共的业。譬如山河日月、风霜雨露,人人同沾共沐,有相同的感受,就是共中共的业。又如一车的人同遭车祸,有的人大难不死,有的人血肉模糊,这就是共中不共的业。

  2.不共业:个人的业因,能招感个人受用的五根等正报的业。也就是有别于群众共业的个人业力,称为不共业。譬如每个人的待人接物、喜怒哀乐会有所不同,此即不共业。

  不共业中也有不共中的共业和不共中的不共业。譬如同一家人,不免忧戚与共,祸福同享,彼此有共业的关系,这就是不共中的共业。相反的,两个陌生人,对于彼此的喜怒哀乐,很难感同身受,缺乏共鸣,这就是不共中的不共业。

  五、定业与不定业

  1.定业:就是善、恶之业所招感的果报,其受果、受时俱定,也就是不但决定了怎么报,连报应来临的时间也已决定,任凭山移水转都无法改变,这就叫做定业。俗语说:「阎王叫人三更死,不敢留人到五更。」这就是所谓的「定业不可转」。

  2.不定业:就是善、恶之业所招感的果报,其受果、受时俱不定,因为时候和因缘未到,不管做了多少善事、恶事,报应来临的方式和时间还不一定,暂时不受报,所谓「积善以遗子孙,其福必昌;积恶以贻家人,其祸必危。」这就叫做不定业。

  六、四业

  四业是指四种不同的业果报应,根据业的善与不善分,有黑黑业、白白业、黑白业和不黑不白业。

  1.黑黑业:恶业名黑,恶业招感苦果(恶报),因果皆黑,所以叫做「黑黑业」。

  2.白白业:善业名白,善业招感乐果(善报),因果皆白,所以叫做「白白业」。

  3.黑白业:善恶交参的业,招感白黑间杂的果,所以叫做「黑白业」。

  4.不黑不白业:这是解脱善恶诸业的无漏业。永断烦恼的无漏业,其性质已超越相对性的黑白,不招果报,所以叫做「不黑不白业」。

  参‧业报先后的规则

  「作如是因,感如是果。」因果业报的关系虽然极其复杂,却是有条不紊,毫厘不差的。但是,有的人不明白因果业报的道理,只见到世上有「行善的好人,不得好死,或是受苦报;作恶的坏人,却过着富裕逍遥的生活」,因此便认为没有因果业力的存在。其实,业依照受业的时间分,有顺现受业、顺次受业、顺后受业等三时业:

  1.顺现受业:现生造业,现生就受果报。

  2.顺次受业:现生造业,次生受果报。

  3.顺后受业:现生造业,二生或多生后受果报。

  譬若植物有一年生,有二年生,也有多年生。有的春天播种,秋天收成;有的今年播种,明年收成;有的今年播种,须待三、五年后方能收成。

  业报之所以有现生成熟、来生成熟、后生成熟等不同的差异,其原因有二:

  1.因的力量有迟早:譬如一粒瓜种和一粒桃种同时下种,瓜种当年即可生长结果,而桃种须待三、四年后方能结果。

  2.缘的力量有强弱:譬如相同的二粒豆种,一粒种在空气流通,阳光水分充足,土壤肥沃的地方;一粒种在潮湿阴暗,土壤贫瘠的角落里,结果二粒豆种发芽成长的速度一定不一样。因为诸缘具足,成长自然早些;助缘不够,自然业果成熟较慢。

  因此,好人今生所以受苦报,是因为过去所种的恶因今已缘熟,须先受苦报;而今生虽然行善做好事,但是因为善因薄弱,善缘未熟,所以须等待来生后世再受善报。恶人做恶,反得好报的道理亦然。

  由此我们可以获得因果业报的两个要点:

  1.因果不会消灭。除非不造因,否则善恶种子永留八识田中,等待缘起而现行,产生作用。

  2.善恶不相抵销。已种恶因,分受其报,不能以做好事来抵销应得的恶报。但是多做善事,多聚善缘,可以使恶报由重转轻;或善缘增多,善力加强,令善果速疾成熟,使恶缘力量逐渐减弱。譬如一杯表示恶因的盐水,如果多添加善因的淡水,就可以冲淡恶果的咸味。

  此外,决定业报的先后,尚可分为随重的业报、随习惯的业报、随忆念的业报三种:

  1.随重的业报:就所造的善恶业中,何者为重,何者先报。

  2.随习惯的业报:就各人日常的习惯而受报。譬如修净土宗的人,须一心称念「阿弥陀佛」,目的就是要养成习惯,一旦临命终时,一声佛号就能与佛感应道交,而得往生极乐净土。

  3.随忆念的业报:由忆念决定去向。譬如有人出门,茫然地来到十字路口,东西南北,不知去向何方,此时突然忆起西街有一位朋友,就朝西方走了。人在临命终时,亦有随忆念而受业报感应的。

  肆‧业报的原理与启示

  佛教讲「诸行无常」,世间万法既是无常,必然不是常住不变的,何以唯独业力能三世相续,轮回不已呢?据佛经所载,佛陀曾将「业」比喻为「如种」、「如习」。

  1.业力如种:譬如一粒黄豆,经由种子、发芽、成长、开花、结果的过程,最后又有种子保留下来。经过一段时期后,开花结果的黄豆虽然雕谢、枯萎了,但保留下来的种子,一旦遇缘,又会发芽、抽枝、开花而结果。众生业力的感果,也是这种现象。

  2.业力如习:譬如一个装过香水的瓶子,虽然香水用罄,但是瓶子里仍留有香水味在。透过这种「习气」说,可知业力确实有感果的功能。

  从以上的种种说明,可得如下三项业力论:

  1.业力不失,通于三世。

  2.作如是因,感如是果。

  3.自作业因,自受果报。

  这是说,众生在生死海里流转,生命不断,就是靠「业」。业有如念珠的线,线把念珠一颗一颗贯穿起来,不会散失;业维系着我们三世的生命,从过去到现在,从现在到未来,生生世世,永无休止的在六道里轮回不已。所以,虽然我们的色身有生灭,但是真正的生命是不死的,就如茶杯,不小心把茶杯打坏了,无法复原,但是茶水流到桌子上,流到地毯里,用抹布抹,用拖把拖,茶水在抹布、拖把、地毯里,它不会减少。由于业如茶水,是会流转再生的,所以说「业力不失,通于三世」。尤其业有善有恶,善恶果报,均由自己承担,并非有神仙、上帝可以赏赐福祸,也没有阎罗、鬼王司掌惩罚。在这个教义下,我们得到几个原则性的道埋:

  1.业力是自己创造,不由神力。

  世间上的善善恶恶、好好坏坏,都是由我们自己所造作,没有神明能为我们安排,甚至连神通也抵不过业力,因为在世间上的各种力量当中,业的力量最大。因此,自己所造的业,一定要自己去受报。

  2.业报是机会均等,绝无特殊。

  在业报的定义下,大家受报的机会均等,不管达官显贵,或是贩夫走卒,做了善事就有善报,做了恶事就有恶报,绝无特权可言。

  3.业是前途光明,

  第三篇 因果

  壹‧何谓因果

  几千年来,存在中国人心中「举头三尺有神明」、「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善恶观念,维系着我们社会的道德于不坠,这种具有「惩恶劝善」之功的法则,就是因果观。

  因果,最简单的解释,就是「种什么因,得什么果」,这是宇宙万有生灭变化的普遍法则。在佛教教义体系中,因果是用来说明世界一切关系的基本理论,是阐明「缘起」法则,使明白易懂的一种道理。一切诸法的形成,「因」是能生,「果」是所生,也就是能引生果的是「因」,由因而生的是「果」。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结果不是从它的原因所生成,「种什么因,得什么果」,将这种因果关系表现得最明显,最易为人所知的,莫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法则。植物如此,非植物的任何现象莫不如此。所以,宇宙间从自然界到众生界,从天体到微尘,没有一个现象能脱离得了因果的关系。因为,因果律是事物生灭变化的法则。

  贰‧外道的因果观

  自古以来,无论是宗教界、思想界或学术界,对于万有的生灭现象多有探讨,对于因果关系,也各有不同的论点。一般而言,可分为下列四类:

  1.邪因邪果:主张万物是由神所创造出来的。

  2.无因有果:主张现存的现象世界为果,由于此果的「因」难以探究,所以否定此果的起因。

  3.有因无果:主张现存的现象世界为因,由于此因而结成的「果」难以探究,所以否定此因的结果。

  4.无因无果:否定因果二者的存在。

  这些论点在讲求因果逻辑的科学时代,已经不能解决人类心中的疑惑,因为万物既是由神来创造,神又是从那里来呢?至于其它否定因或果,或二者都否定的学说,自然更属无稽之谈了。

  除此之外,在古印度的思想界,还有两种因果论:

  1.因中有果论:主张因中早已具有果性。例如:麦种能生麦子,是因为麦种中具有麦性。反对此说的则驳斥道:麦种在成长过程中,如果缺乏阳光、雨水、肥料、人工等条件,还是无法长出麦子。既是因中有果,应随时可生果,又何必等待因缘条件具足呢?

  2.因中无果论:主张果是由许多不具果性的「因」和合产生。然而我们仔细想想,其中不无破绽之处。因为既是因中无果,因果二者毫无关联,何能生果?这就好比泥中并无瓶盆瓦钵之法,按「因中无果」之说,不应生起瓶盆瓦钵,但是事实上,却非如此。

  这两种理论都将因果视为具有实在自性的物质,所以也禁不起逻辑推理的考验。

  参‧佛教的因果观

  综观古今中外有关因果的各种理论学说,唯有佛教的因果观才能洞彻宇宙万有的实相。

  佛教的因果观,源自「缘起性空」的道理,宇宙间万事万物,都是仗因托缘,才有果的生起,而此果又成为因,待缘聚又生他果,如是展转相摄,乃成森罗万象。所以,大至一个世界,小如一个微尘,都没有实存的自性可言,而因缘不同,果报就会有所差异。所以,因果的道理,竖穷三际,横遍十方;因果的相状,有如蛛网,错综复杂。欲了解因果的脉络,我们必须从因缘的四个方面来着手:

  1.有因缘与无因缘:因缘不是知识上的问题,不是靠研究讨论就能知道的,因缘的真理是要靠自己在事理上修行,在心境中证悟,才能体会出来的。这种经由真实的修行、了悟而体会的因缘,是「有因缘」,在这种因缘法里,你我的法性都是平等的,宇宙即是我心,我心即是宇宙,这就是懂得因缘。如果只是滞留在抽象的理论上,表现在空洞的言语中,那就是「无因缘」,是缘木求鱼了。

  2.白因缘与黑因缘:因缘,有善有恶,白因缘就是善的因缘,黑因缘就是恶的因缘。「若人生百岁,不解生灭法,不如生一日,而得解了知。」一个人若不能明白生灭的终极究竟道理,对因缘只是肤浅的认知,就很容易随外界环境的变迁而随波逐流,陷溺在黑暗的、恶性的因缘里无法自拔;反过来说,如果道心坚定,信念不变,那么,所成就的因缘就会是光明的,所得的果报就是良善的。

  3.内因缘与外因缘:因缘,有外在和内在的不同,外在的因缘是一般因缘,内在的因缘是价值因缘。外在的因缘就好象在同一块田地,播下不同的种子,收成就不一样,这个种子就是价值因缘。又如:一样的父母,养出不一样的儿女;一样的老师,教出来的学生程度也各有不同。外在的一般因缘,如父母、老师,可能相同,但内在的价值因缘,如资质、心力,却是各有千秋。所以说:因缘有内外,外缘虽然具足,而内因不同,果报自然有异。

  4.正因缘和邪因缘:因缘有正、邪,有的人生病了,知道是身心失调,接受对症下药的医疗,病自然痊愈,这是「正因缘」;有的人生病了,不能找出生病的真正原因,反而疑神疑鬼,以为是神明的惩罚,到处求神问卜,画符、吃香灰,结果病情反而加重,这就是「邪因缘」。很多事情的顺利或不顺利,障碍困难的多或少,有时导因于对因缘的认识不够正确。所以,我们能够正确地认识因缘,才能趋正避邪,才有好的果报。

  肆‧对于因果应有的正确认识

  佛教所说的因果,是宇宙人生的实相,不仅仅是劝人行善的说辞,然而一般人往往以世俗的观点来解释因果,使一些不解佛法的人,一听到因果,便斥为迷信,殊为遗憾!我们对因果应有如下的正确认识:

  一、因果非宿命论

  因果观并不是宿命论,宿命论认为:一切得失成败,由命运之神掌握,努力是没有用的。而因果的观念则认为:所有的果报,不管善恶,都是自己造作出来的。譬如有人一出生就住在繁华的都市里,享受文明的生活,有人终其一生,都在荒山野地、穷乡僻壤营生,日月穷劳,这不是命运不公平,而是因缘果报不同。经上说:「有衣有食为何因?前世茶饭施贫人;无食无穿为何因?前世未施半分文。穿绸穿缎为何因?前世施衣济僧人;相貌端严为何因?前世采花供佛前。」 「因果十来偈」说:

  端正者忍辱中来,贫穷者悭贪中来;

  高位者礼拜中来,下贱者骄慢中来;

  喑痖者诽谤中来,盲聋者不信中来;

  长寿者慈悲中来,短命者杀生中来;

  诸根不具者破戒中来,六根具足者持戒中来。

  从这些偈语中,可以知道,人间的贫富贵贱、生命的长寿夭亡、容貌的端正丑陋,都是有因有果,并非凭空碰运气而来,也不是第三者所能操纵,而是取决于自己行为的结果。由于行为能决定自己的幸与不幸,因此对于过去的不幸,也可以靠不断的努力,使它转变为幸福。所以,因果观是肯定努力、上进、修行,是充满乐观进取的道理。

  二、凡事各有因果

  因果,不仅仅是一门理论学问,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乃至人我相处、信仰、道德、健康、经济等,都各有其因果关系。譬如肚子饿了,吃饭就能解饥,吃饭是因,腹饱就是果;又如一个人勤勉不懈的工作,因此赚了很多钱,努力是因,赚钱就是果。

  然而,有人对因果的认识错误,因此对信仰就有很多不正当的要求,比如吃素为求身体健康,拜佛为求佛祖保佑他升官发财,这都是错乱因果的谬见。其实,信仰有信仰的因果,道德有道德的因果,健康有健康的因果,财富有财富的因果。因此,若要身体健康,就必须调心行善,多作运动,注意保健,心安自然体泰;若要财源广进,就必须多结善缘,勤苦耐劳,信守承诺,有智慧能力,自助而后天助。

  吃素、拜佛,是信仰、道德上的因果,如果以信仰的因,妄求健康、财富上的果,那就错乱了因果,不能正确的认识因果。

  经上说:佛的境界不可思议,众生的因果业报也是不可思议,了解因果的复杂关系,也就体证了佛法的真谛。

  三、果报自作自受

  世间上虽说法律之前,人人平等,然而法律却有漏洞,有时还会受到人情左右,因此法律未必能做到绝对的公平。惟有在因果之前,人人平等,因果业报如影随形,谁也逃不了。

  因果报应在时间上虽有现报、生报、后报等「三时报」之分,但是所谓「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际会时,果报还自受。」为善者必获福,作恶者必遭殃,造了善恶业因,不管时间久暂,只要因缘成熟,必定要受果报。譬如一粒种子埋在泥土里,一旦阳光、空气、水分等因缘聚合,时机成熟,便能发芽抽枝,开花结果。所以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不到。」又说:「父作不善,子不代受;子作不善,父亦不受。」一切自作自受,任何人都替代不了。了解果报自作自受的道理,我们就应该行善积德,切莫造下恶因,一旦尝到恶果,也就追悔莫及了!

  《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八说:「已作不失,未作不得。」揭示了佛教因果论的特点:任何思想行为,必然导致相应的结果,「因」未得「果」之前,不会自行消失;反之,不作一定的业因,也就不会得到相应的结果。

  因果报应不是权势所能左右,鬼神也无法操纵,上天更无法控制,它支配了宇宙人生的一切,是吾人善恶行为的测试依据。经上说:「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循环不失。此生空过,后悔无追!」所以,我们应该正视因果法则,广植善因,必能为此生、来世带来福慧圆满的生活。

  第四篇 中道

  壹‧中道的意义

  佛世时,有一位比丘,名二十亿耳,出家前是一名琴师。随佛出家后,急于证果,日夜不懈的精进修行,结果不但久久没有开悟,反而把身心弄得疲惫不堪,因此生起了退转心。佛陀知道后,就晓喻他说:譬如琴弦,太紧则弦易断,太松则弹不成调,唯有急缓得中,才能弹出美妙的音乐来;修行也是如此,过份急躁或懈怠,都不是正常之道。二十亿耳听佛开示后,调整自己的修行方式,终于在不久后,证得阿罗汉果。

  不仅修行要合于中道,做任何事情,过与不及都不好。譬如日常生活中,有人过于追逐物欲,有人过份刻苦自励;有人对金钱的使用浪费无度,有人则一毛不拔,这都不是正常的生活之道。就像一只手,始终紧握拳头是畸形,只张不合也是畸形,一定要拳掌舒卷自如,这才正常。所以凡事要适可而止,要不偏不倚,这就是中道。

  中道是佛教的根本立场,中道就是离二边之极端、邪执,取一种不偏于任何一方的中正之道。

  佛陀成道之初,为五比丘讲说四圣谛,其中道谛所说的八正道,就是教弟子们离于偏执,履中正而求解脱之道,故称中道。

  佛陀为何要说中道之理?一方面是佛陀自己曾经在雪山经过六年的苦修,深感苦行并不是究竟解脱之道,所以佛陀将自己的亲身体验告诉弟子们。根据《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三说,佛陀告诉五比丘:「行在苦者,心则恼乱;身在乐者,情则乐着。是以苦乐,两非道因。……行于中道,心则寂定。……我已随顺中道之行,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另一方面,当时印度有九十六种外道,他们在修行上,有顺世派的极端享乐主义者,有婆罗门的极端苦行主义者;对于宇宙人生问题的看法上,有极端的「宿命论」,有极端的「无因论」,这种各执一端的说法,佛陀认为均不可取。为了不落于偏见,因此佛陀「离于二边,而说中道」。也就是说,在修行上,要不偏于苦行或纵乐的生活;在思想上,要不离于有或无、常住或断灭两种极端的见解。所以,中道具有实践上与理论上的两种不同意义。在实践意义上的中道,以实践八正道为主;在理论上的中道,可以说就是「缘起」。

  贰‧中道的实相

  根据理论上的中道──「缘起」之说,可以演绎出中道的实相,也就是空有不二、即真即俗、色心并举。

  一、空有不二

  龙树菩萨的《回诤论》说:「空自体因缘,三一中道说。」意思就是说,一切有为法都是因缘所生的假有,本性是空,因此我们不要从假象上执有,应该从假有中认识空性,但是也不能从空性中执空,因为尽管缘起法是幻有、假有,但也并非虚无,我们可以从空性中看到妙有。所以,真正了解缘起法的人,不会在一切法上执着实有,所谓「色即是空」;也不会在一切法上执着虚无,所谓「空即是色」。如此悟入非空非有,空有不二,就是中道。此即《中论‧观四谛品》说:「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所以说空、缘起、中道为一义。

  佛说缘起,本来就是为了对治众生执于空有二端的弊病。离于空有二边的中道,这是佛法不共世间法的特色之一,能够把握到这个思想,就能得到佛法的真实义。

  二、即真即俗

  佛法分真、俗二谛,真谛又名第一义谛,或胜义谛,是出世间法;俗谛又名世俗谛,是世间法。佛陀的一代时教,不出此二谛法门,《中论‧观四谛品》说:「诸佛依二谛,为众生说法,一以世俗谛,二第一义谛。」

  二谛是佛法的纲要,所谓空、有,都是依此而开显的。佛说二谛的本意,是为了引导众生趋向中道,但后世论师由于见解、观点上的不同,强分空有、真俗,而有「真空俗有」与「真有俗空」的说法。事实上,二谛是从不同的认识而安立的两种真实,虽然不是彼此无关,但却是各就所见而说,如同一现实的世界,凡夫见之,视为实有,这就是世俗谛;圣者灼鉴,知其是空,这就是真谛。所以,即真即俗,二谛无碍,这就是中道的旨趣所在。

  三、色心并举

  《华严经》说:「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华严宗主张三界都是一心所作,也就是说,客观的世界,须有主观的心照射之,方能现出客观事象。而且客观的世界映入我人眼中,由主观加以认识,全凭心智,所以《般若经》说:「于一切法,心为善导,若能知心,悉知众法,种种世法,皆由心生。」离却心识,则无万象可谈,所以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

  佛法以一心统摄诸法,并不落于一边,而是借现实以启发心灵,本心灵以照见现实,这就是不偏唯心、不偏唯物,色心并举的中道观。

  参‧八不中道

  中道是佛教的重要教义,在大、小乘中,广受重视,因此意义虽各有深浅,但各宗一致以中道为教理核心。

  在各宗派的「中道说」中,以「八不中道」最为浅显易懂,是印度大乘佛教中观学派与我国三论宗重要理论之一。

  八不中道,又作八不中观、八不正观、八不缘起、无得中道、无得正观。根据《中论‧观因缘品》所载:缘起的理法是打破生、灭、断、常、一、异、去、来等八种邪见,而阐明空的真理;万有是依此缘起道理而存在,所以离八邪,本无实体,不为执着之对象。如此,离八邪而住于无得正观,称为中道,也就是「八不中道」。

  八不中道的「八不」,是指否定生灭等八邪的教理,也就是不生、不灭、不断、不常、不一、不异、不去、不来。由此得破一切邪执,而显现诸法实相。也就是说,宇宙万法都是由因缘聚散而有生灭等现象,实际上诸法无生无灭。如果说有生有灭,则偏颇于一边;离此二边而说不生不灭,就是中道之理。有的外道认为人死亡之后,有一常住的神我存在,永不断灭,这种有我论便堕于常见;有的外道则认为死了以后一切归无,身心皆断灭,这种便堕于断见。常、断二见都是妄见,因此说不断不常。一切诸法从本体来看,是「同一」的,从现象类别来看,则有种种「差异」。例如,同样为人,这就是「同一」;你我他各有智愚差别,这就是「差异」。但是自他之间有共通的地方,是异中有一;每个人又有各自的特性,是一中有异,因此说不一不异。我人生命的来去,有人认为从此道来,往彼道去,因此有来去之见。如甲乙二人,甲至乙地,甲认为「去」彼处(乙),乙则认为「来」此处,去来之间不过是假名对待,所以说不去不来。

  所以,由八不缘起能灭除种种的烦恼戏论、种种不合理的谬论、不见真实而起的妄执;又因种种戏论的灭除,就是自性的彻底破斥,能证得诸法的寂灭,出离生死的戏论海,到达寂灭的涅槃城。

  肆‧中道的生活

  中道的思想就是空有融和的智慧,可以直接契入世间实相。有了中道的般若智慧,就可以过着中道的生活。所谓中道的生活,就是离苦乐二边,以八正道为行事指南的生活。

  一般人以为佛教讲四大皆空,讲苦空无常,所以信仰佛教一定要吃苦。其实,从净土思想来看,佛教是一种幸福的宗教,也就是说信仰佛教可以获得幸福、快乐。

  譬如《阿弥陀经》所叙述的极乐世界是黄金布地,七宝楼阁、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都是四宝周匝围绕。另有七宝池、八功德水,池底纯以金沙布地,四边阶道也都是由金、银、璃、玻等宝合成;穿的衣服,吃的食物,所谓「思衣得衣,思食得食」;交通工具则是「飞行自在」。由此可知,极乐世界的物质生活实在太丰富了。

  虽然佛教也经常说苦,所谓三苦、四苦、八苦、无量诸苦;但是佛教讲苦,是因为「苦是入道的增上缘」,它是一种方法过程,而不是最终的目的。

  佛教对物质生活,不特别标榜「苦」,因为太苦的人生如槁木死灰;但是也不热衷于物质的追求,因为过份放纵物欲,便无信仰的法乐可言。因此,「太苦」与「纵乐」两种极端的生活,都不是佛教所要求的生活。《阿弥陀经》虽讲丰富的物质生活,却要在物质生活中实行佛法,也就是过「八正道」的生活;《金刚经》讲「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道理,也不是要我们放弃所有,而是强调佛法的中道生活。因此,离于苦乐二边的生活,就是中道的生活,也就是真正的佛教生活。太好是一边,太坏是一边,凡是落于一边的,就不能平衡,就有偏差。一般人因为常把好坏、有无、苦乐、得失、恩怨、你我、生死,分得很清楚,因此不能活得安心自在,这就是缺乏中道的圆融智慧。如果我们能认识中道,有了中道的生活,不仅不会被称、讥、毁、誉、利、衰、苦、乐八风所吹动,而且能在佛法中找到安身立命之处,所以离于二边而行中道,这就是智慧,就是佛法!

----------------------------------------------------------------------------------------------------------------

更多星云法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