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梁乃崇: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修行要有感觉

       

发布时间:2013年12月17日
来源: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梁乃崇: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修行要有感觉

   《圆觉经》〈圆觉品第十一〉:「善男子,若诸众生修奢摩他,先取至静,不起思念,静极便觉。如是初静,从于一身至一世界,觉亦如是。」

  「静极便觉」,「觉」字其实就是「感觉」。也就是在修奢摩他当中,先把心慢慢地静下来,静到一个程度便产生一些觉受,这就是所谓「禅定中的感觉」。

  这种感觉正如同《圆觉经》〈圆觉品第十一〉中所提到的:「善男子,若觉遍满一世界者,一世界中有一众生起一念者皆悉能知,百千世界亦复如是。非彼所闻一切境界,终不可取。」

  这也说明了一点,如果你能把心空到极点,便能生出很多很多的感觉,这些感觉是不受空间、时间和物质所限制的。

  而外道所说的心「静」了,便能「空」了;心「空」了,便是「无」了,这是落入「无记空」,和《圆觉经》所说的「静极便觉」完全是两回事。这些感觉并不是刻意往外抓的,也不是透过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的感觉,而是一种禅定中所生的感觉。

  如果不懂得《圆觉经》所说的「静极便觉」的意思,而刻意往外抓,那么遍满一世界中有一众生起一个念头,都往你的脑袋塞进去,它不炸掉才怪哩!

  孔子在《论语》一书中提到了「仁」字,孔子所说的「仁」其实也就是两个人之间的「感觉」,孔子可以说是一个懂「感觉」的人。他曾经提起他最高兴的一件事是带一些门生去河边玩玩水,吹吹风,然后吟歌而返。这种快乐只有懂「感觉」的人,才能体会其中的乐趣。反观现在的人以赚钱、谋权势、好享乐为最大的乐事,是不能比较的。

  其实孔子提倡「仁」,就是在重视人与人之间的感觉罢了。如果我们的社会疏忽了人与人之间的感觉,渐渐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疏离了,便造成种种社会问题,这就是现代社会犯罪率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果我们能够重视人与人之间的感觉,社会问题和犯罪率自然而然会减少。

  就医学来说,中医比较重视自己身体状况的感觉;而有些疾病在西医检查不出原因,于是就把它归为心理上或精神上的疾病,就中医的观点并不以为然,所以中西医合诊是有必要的。

  近世纪科学的发达与进步也带来了一个问题,由于日常生活和工作都和电脑、机械接触很多,人类的思考渐渐变得机械化或电脑化,日久便疏忽了人与人之间的感觉,自然心灵便走向机械化或物质化,也就不重视自己或别人的感觉。这样发展下去,怎么能创造一个和谐与关爱的净土呢?孔子对于没有「感觉」的人,以「麻木不仁」来形容,真是最恰当不过。

  如何把「感觉」应用在修行上,是修行人应该注重的问题。就念佛来说,如果并不明白念佛的感觉,也就失去了念佛的真谛。只是一味地念口簧、执持名号,而不重视心灵上任何感觉,和死念书又有何差别呢?

  在修本尊法时也要有感觉,如果做起来没有感觉,那就要多努力,自然渐渐就会有感觉。有时在修本尊法时,头上会麻麻的,其实这就是本尊住顶的一种感觉。每个人的感觉不同,有的人觉得热热的,有的人觉得清凉感,有的人觉得空空的。修行一有感觉,你就会对修行感到兴趣;如果一点感觉都没有,你对修行自然就提不起劲来。

  最后引《金刚经》一个偈:「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所有的相都是虚妄的,而我所指的「感觉」是不落于相的。修行的感觉并不是刻意往外去抓的,而是在修奢摩他时,「先取至静,不起思念,静极便觉」所产生的禅定的感觉。(本文摘选自《圆觉之友》第14期)(忆玫、满妹整理)

返回目录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