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清净三业了脱生死(智谕)

       

发布时间:2013年12月09日
来源:   作者:智谕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清净三业了脱生死(智谕)

   清净三业了脱生死

  智谕

  学佛,末法时期很乱,大家要用心简别邪正。学佛是为了了生死。有人说,我学佛不为了生死,那是糊涂蛋!药师偈明明说的:“拔苦必期二死尽”。

  生死之因有粗有细,大家学佛要简别,凡是消业障,是佛法,不治业障,没有用;断烦恼,是佛法,不断烦恼,学它干什么呢?除妄想,是佛法,不除妄想的没有用;破无明,是佛法,不能破无明的没有用。大家回去学佛,可以简别你所学的法门。这四种因就是:治业障、断烦恼、除妄想、破无明。

  还有四种是微细的。这四种身口意皆说。微细的四种单约意根说。那四种就是爱、著、染、淫。那四种统通归于欲。今天我们不说那四种,单说消业障、断烦恼、除妄想、破无明。因为这四种要断除的话,从清净三业作起。

  业障有七种,在身,就是杀、盗、淫(在家众是邪淫);在口业,妄语、恶口、绮语、两舌,这七种称为业。还有三种是贪、嗔、痴,这三种就是烦恼,也称为惑。苦报就是这十种业造成的。

  它有生次第和断次第。生次第由细到粗,断次第由粗到细。生,无明生妄想,妄想生烦恼,烦恼造业,业系苦落入六道。要想断它,正相反,先从粗的断,最粗的是身业,先断杀盗淫,再断妄语恶口绮语两舌,最后断贪嗔痴。贪嗔痴是菩萨戒受。

  断杀,杀有自杀、教人杀、见杀随喜,都犯杀业。自杀最重,可是不广。教人杀,比较轻了,可是广泛。例如大家吃荤,就是教人杀。见杀随喜,最轻,可是最广。大家路上看到杀蛇的,不要看,替它念佛求它往生。你如果看他如何杀法,那是犯杀业,因为那是见杀随喜。

  盗最微细,最容易犯。你如果用什么东西,先和对方讲一声就不犯了。你不讲就用,就犯盗。

  淫这一项,有正淫邪淫。在家众戒邪淫。可是正因为戒邪淫,不得道,不得解脱。他的果报只在人天。出家众戒正淫,所以他能得道。佛讲得明白,戒律上再三地说,淫欲行是障道法。出家受戒第一条是戒淫,因为他要成就无上佛道故。在家众五戒第一条戒杀,因为他要成就福报故。障道的,淫最重;障福的,杀最重。如果有人能够断淫,成就果位。断淫之人在四果,四果是阿罗汉。

  至于口业,恶口是骂人,你讲话令对方不高兴,也算犯恶口。妄语是撒谎,见言不见,不见言见,知言不知,不知言知,都是妄语。绮语是邪绮,邪就是不正,绮就是不实。比方你谈论麻将啦,谈论歌子啦,谈论跳舞,都算绮语。两舌是挑拨是非。口业有四项,防备之法很简单,少说话,多念佛。

  贪嗔痴在意业,贪是贪得、贪求。嗔是嗔恨。贪和嗔都是愚痴。防备之法,念佛令心清净。所以念佛法门功德无量,真心念佛的人不会杀,不会偷盗,不会淫,不会妄语恶口绮语两舌,不会有贪嗔痴。所以《大智度论》讲,菩萨参禅唯念一佛。我们就唯念阿弥陀佛。

  今天和大家讲的很明白,大家用心,可以得到受用。从小说,可以得大小乘果;从大处说,可以证无上菩提。

  大家回去,要切实注意到,如果你连一个苍蝇蚊子不敢杀死,定得往生。你说,苍蝇蚊子很讨厌,不能不杀它呀!你可以方便驱除它。

  希望大家各自检点,十恶业不犯,这是“诸大仙人道”,诸大仙人就是诸佛,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成佛,不过从这里去的。

  今天我们讲到这里,开始念佛。

  摘自《佛七讲话》

返回目录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