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唐武宗废佛的原因

       

发布时间:2013年12月06日
来源: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唐武宗废佛的原因

   唐武宗废佛的原因

  中观

  唐武宗会昌年间的废佛是中国佛教史上的一件大事,佛教称之为“会昌法难”。武宗废佛除了经济与政治方面的主要原因之外,与武宗本人崇尚道教的成仙长生之术以及道士赵归真、刘元靖等人的煽动也有直接的关系,武宗灭佛是唐代佛道斗争的表现之一。

  现明唐武宗废佛原因主要有两点:

  一、阶级原因:入唐以来,由于得到了朝廷的大力扶植,佛教有了强大的发展,因而佛教的势力和影响也就越来越大。正如武宗废佛敕里所说的:“僧徒日广,佛寺日崇,劳人力于土木之功,寺人利于金宝之饰;……坏法害人无逾此道!”(《旧唐书》卷十八上《武宗本纪》)说明僧侣地主势力已经发展到威胁以皇帝为代表的世俗地主利益的地步了。“坏法害人无逾此道!”——“坏”世俗地主之“法”,“害”世俗地主之“人”,莫此为甚了。因此,必须采取断然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

  二、个人原因:唐武宗本人是迷恋道教的“长生”偏术的,所以非常讨厌佛教。武宗在藩时,就很喜欢道教瞎吹的那一套“长生之术”。即位不久,就召集道士赵归真等八十一人到宫里,在三殿修“金篆道场”。武宗亲到三殿,于“九天坛”受“法篆”。会昌五年(845)正月,武宗还敕建“望仙台”于南郊,七月“功毕”“望仙楼”及廊舍共五百三十九间,以道士赵归真为右街道门教授先生。封衡山道士刘玄静为银青光禄大夫、崇文馆学士;为之治崇玄馆,置吏,铸印。武宗本名,道士们对他说,唐以“土”德,宜火不宜水,于是就于会昌六年(846)三月,下诏改名炎。武宗本来对佛教就没有好感,再加上赵归真、刘玄静等人从旁煽动,就更增加了他对佛教的厌恶。

  基于上述两个方面的原因,武宗便决心废佛了。

  武宗于会昌五年(845)采取了大规模的灭佛行动。四月,敕祠部检括天下寺院及僧尼数。七月,下敕并省天下佛寺,对所留寺院与僧尼的人数都作了严格的规定,其余僧尼,皆勒令还俗,所有非保留的大小寺院,一律限期拆除,寺院财产通统没收。八月,武宗正式下诏废佛。在诏书中,武宗一方面陈述了佛教的流弊,表明了他废佛的理由和决心,他说:

  朕闻三代以前,未曾言佛,汉魏之后,佛教漫兴。是由季时,传此异俗,因缘染习,蔓衍滋多,以至于蠹耗国风而渐不觉,诱惑人意而众益迷!洎于九州山原,两京城阙,僧徒日广,佛寺日崇,劳人力于土木之功,夺人利于金宝之饰,遗君亲于师资之际,违配偶于戒律之间。坏法、害人,无逾此道。……朕博览前言,旁求舆议,弊之可革,断在不疑。……惩千古之蠹源,成百王之典法,济人利众,予何让焉!(《旧唐书·武宗本记》)

  另一方面,武宗又宣布了这次废佛所取得的实际成果:

  其天下所拆寺四千六百余所,还俗僧尼二十六万五百人,收充两税户,拆招提、兰若四万余所,收膏腴上田数千万顷,收奴婢为两税户十五万人。(同上)

  由此可见,这次对佛教的打击确实是十分沉重的,它的影响也是相当深远的。

  虽然不久即位的唐宣宗,在大中元年(847)闰三月,即下敕恢复佛教,但是,劫后余生的佛教已经元气大伤,今非昔比,从此就走上了由盛而衰的下坡路,除了少数宗派如禅宗、净土宗等,几乎都是一蹶不振。

  摘自《台州佛教》2001年第3期

返回目录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