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普寿寺僧众园地·修学体会:持名念佛

       

发布时间:2013年11月18日
来源: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普寿寺僧众园地·修学体会:持名念佛

  持名念佛

  净土预研班 释慧照

  念佛有两种,一种是心念,一种是口念。莲宗初祖慧远大师,他重在心念。二祖善导和尚以后,重在口念。心念和口念都可以成功。不过,口念的力量比心念的力量强,因为口念容易理事圆融。容易得到佛与众生相应。所谓三根普被,利钝全收,是指口念。至于心念,那是上根利智的人所修,不能普被三根。古德说:心念没力的时候,口来帮助。自从善导和尚以来,都采取口念,用口出声持念佛名。心念也好,口念也好,都有一个原则:就是佛号一起时,一点杂念不可以有。若计较人我是非,就不是念佛人。所以念佛的时候,过去的一切事不要想,假使心里有了杂想,就要赶紧念佛。如意事不想,人往往得意时,便笑逐颜开,得意忘形,这都是成道的障碍,是临命终时的障碍。过去不如意的事不想,令人悔恨交加,这时赶紧念佛,若记恨在心,死不瞑目,一定堕入六道轮回。念佛人应该活得自自在在,死得洒洒脱脱。换言之,要活得清清净净,死得清清净净,这才是大丈夫。如果我们每天不是起心碍境,就是引境碍心,此是大愚痴人。

  假如过去造过罪业,就要至诚恳切求忏悔,忏悔时要心念口言,要把罪过从口里说出来,能痛哭流涕更好,说明忏悔是从心底彻底流露出来的。忏悔过后,心里要不留痕迹,不要把它放在心里天天追悔。要知道,天天后悔,不断悔恨,若是悔箭入心,就会坚不可拔。这种念一动,临命终时就现境给你看。这是入六道轮回的境,所以不能要。而要欣乐求往生,见阿弥陀佛的心。若此心强,西方极乐境就现前,一定能往生。

  持名念佛,也要靠助缘。拜佛就是其一,拜佛时,要身口意三业清净,身礼佛就是身业清净;口称佛名就是语业清净;心想佛就是意业清净。三业清净自然能帮助我们净除杂念,一心念佛。否则身起身落,心中无佛,佛中无心,这只能是徒劳。但拜佛不能随缘修。另一助缘是持戒,可以随缘持,如果持戒谨严,三业清净,则可净除杂念,一心念佛了。念佛的功夫,就是教我们制心一处,那一处才是你的真心,念佛就是制心一处,制佛于心,制于一处,处于无处,但不要分别佛与心。

  “道人无财,以法为财;道人无亲,以法为亲。”希望大家从一句佛号中得成就,离苦得乐,发菩提心,与所有众生同生安养,脱离苦海。

返回目录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