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果平法师:《普贤行愿品》偈颂 讲记 21

       

发布时间:2013年11月08日
来源:   作者:果平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果平法师:《普贤行愿品》偈颂 讲记 21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

  ——《普贤行愿品》偈颂(21)

  第二讲  ⑩

  果平法师 讲授

  时间:2007年8月26日──29日

  地点:新加坡居士林

  我们再把长行给大家念一遍:“复次善男子。言随喜功德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数诸佛如来。从初发心。为一切智。勤修福聚。不惜身命。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一一劫中。舍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头目手足。如是一切难行苦行。圆满种种波罗蜜门。证入种种菩萨智地。成就诸佛无上菩提。及般涅槃。分布舍利。所有善根。我皆随喜。”

  在长行里,首先讲到要随喜佛的功德,因为所有的功德里,以佛的功德为最殊胜。佛在因地修了种种难行苦行,为利众生舍头目脑髓,我们如果看过《悲华经》、《佛本生经》等经典,对佛因地的功德会更多一些了解。

  《悲华经》是一部专门讲佛陀功德的一部经,如果我们有因缘的话,可以请这部经来阅读。当我们看这部经时,会为释迦佛在因地的种种利生行为感动。在佛的因缘里,因地中他曾经做过各种各样的众生,因为最初在燃灯佛面前发菩提心,以此愿心虽生为各类众生,他都未离开菩提发心。如生为鹅王、生为兔子、生为九色鹿等等,包括他做王子时,看到山下老虎,因为生了小虎没有吃的快要死去了,王子愿意“舍身喂虎”,自己从悬崖上跳下去,让体虚的老虎得以裹腹。

  菩萨因地有种种的难行苦行,甚至为了求一句一偈,不惜自己的生命。这样的事情,我们虽然作不到,但是我们希望发起真诚的随喜心,如果能够随喜佛在因地的功德,也能为自己积聚成佛资粮。

  “及彼十方一切世界,六趣四生一切种类”,“六趣”指的是六道,“四生”指的是胎、卵、湿、化,这四种形式的生命形态,在《金刚经》里说到众生有“或胎生,或卵生,或湿生,或化生”四种生命形态。“所有功德。乃至一尘。我皆随喜。”在这儿,不但佛的功德我要随喜,乃至四种生命形态的众生,只要有善行我都要随喜。如果是一头猪有善行我也愿意随喜。经常我们也有看到,动物也是会有善行。这里给大家讲一个记载在佛经里的故事,这个故事影射出来的内容是很丰富的。

  在佛经里记载,佛有一次讲经,当时就有一个首陀罗去听经。我们知道,在印度首陀罗被称为贱民,从事下贱职业。而这个首陀罗所从事的职业是什么呢?是刽子手。他是一个施刑者,平时极其地残忍。出人意外的是,在这次听经法会上,这个首陀罗居然能当下开悟,立地成就了。

  法会当中很多弟子知道这个事情后,觉得很不可思议,怎么这样一个贱民居然能够听闻了一句一偈就能够开悟成就呢?觉得太离奇了,就请问佛,此中究竟有什么殊胜的因缘。佛就跟他的弟子讲了这个首陀罗过去生中的一段因缘。

  过去在无始劫以前,这个首陀罗原来是一个声闻乘的法师,而且是一个大法师,戒律清净,精通三藏。在他所住的城市,有另外一个法师,是修学大乘的。因为修学大乘,除自己修学外还要广传佛法,他经常出入王宫,为那些贵族、国王、大臣讲学佛法。因为与权贵来往太密切,引起了小乘法师的不满,小乘法师认为大乘法师是在与权贵攀缘,在贪恋世间法。

  很多时候,我们也会对别人的行为妄自菲薄,以自己的心量去揣度别人,但是我们只看到他人的行为,而他内在的发心,却是没办法知道的,有可能他虽然这样做,却有一个更清净的发心,因为我们不知道,便会因此而犯诽谤的过失。

  因为小乘法师看不惯大乘法师的行为,他就教诫下面的弟子,说你们要远离那个法师哦,他是恶知识,不要去亲近他等等,说了很多诽谤大乘法师的话。一段时间后,这个小乘法师就出现病相,身上长了很多恶疮,没有办法治好。大乘法师知道后,特别悲悯小乘法师,就主动到小乘法师那里,希望小乘法师能够当下忏悔,以此减轻果报。

  但是这个小乘法师,自己并不觉得有过失,在没有忏悔的情况下,他就这样死去了。死去后,由于谤诽大乘法师的恶业,小乘法师下堕到了恶道。因为嗔心的原故,他历经了地狱道的痛苦,因为在果报中,嗔心重者下地狱。

  地狱果报受尽以后,小乘法师还要遭受傍生道的痛苦。还是因为嗔心的原故,小乘法师变成了一条蛇。蛇在傍生中,是嗔心很重的傍生。在蛇道里,这个小乘法师很可怜,因为没有机会修善业,他一直转生变蛇。所以说众生一旦下堕到恶道里,再要往善趣就很难很难了。我们也看到这个小乘法师在蛇道里,一直就是作蛇,很可怜啊!

返回目录

----------------------------------------------------------------------------------------------------------------

更多果平法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