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9年:修学的基础

       

发布时间:2013年11月15日
来源:   作者:海涛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9年:修学的基础

   修学的基础—一 海涛 辑

  1.如何具有信心、大悲心、利他心和聪慧呢?这正是我们要修学之处。

  2.所谓的精神导师,若不修持佛法来修炼自身,是不能领悟佛法乃离于宗派之分的,他们用大偏见彼此攻讦。既然所有的佛乘都是有效的,我们就不要涉入口舌是非,而能坦然安住。

  3.人们似乎只专注在发财上,而不把修持佛法当成重心。当你死去时并不能把财富带走,所以应当确保不堕入下三道才是。

  4.一个真正的修行者,他的言行若符合正法,应能:

  一、以聪慧解脱自身;二、以信心调伏内心;

  三、以听闻法教来斩断谬见;四、能拋却世俗考量;

  五、将心融入佛法之中;六、以闻思来完备智慧;

  七、以口诀来定心;八、用见修来获得最后的定力。

  5.然后,你必须:

  一、确信将自心与佛法融合在一起。

  二、须确信你的修行能成为真正的佛法。

  三、须确信你的佛法能成为真正的修道。

  四、须确信你的修道能净除迷惑。

  五、须确信你的迷惑能破晓为智慧。

  6.当你了知如何将所有法教精简为同一法乘后,了悟而离于一切取、舍时,那时你的修行便成为真正的佛法。

  7.当你坚毅地修持佛法时,始终将任何身、语、意的善根都转向利他是必要的。

  8.首先,慢慢地在最细小的行为上如是修习,假以时日,检查自己是否仍受到自私自利的染污。如果你仍保有丝毫的自私之心,就无法成功。确信要不受到任何私心的染污。

  9.修习他人之苦的负荷由自己来承担。不要追究先前的痛苦,一切事物,不管孰好孰坏,都已经是过眼云烟了。不要预料未来的痛苦。

  修学的基础—二 海涛 辑

  1.要不断地修习对轮回的出离心。首先修习视所有众生如己。修习觉受他人之苦是你自身之苦,接着修习珍爱众生更胜于己。

  2.为了自、他的利益,永远摒弃轮回之苦。虽然从无始以来已经投生过这么多次,但我们却未成就自己和他人的福祉,现在,就这个人身,我们应该要完成自、他的利益。

  3.不管你到哪里,心念菩提心,永不离开菩提心。修习大悲心,不由自主地要为了他人福祉而行。

  4.生起菩提心是所有佛法修行的根本,修习一切言行皆是为了利益众生。佛弟子应双跏趺,并以悲心为了自利、利他而受持菩提心戒。

  5.大乘一词纯粹是指珍爱他人更胜于己,大乘从未说只追求自己的快乐而无视他人的痛苦,或认为自己是比较重要的。因为大乘意指以无私悲心珍爱一切众生。

  6.如果你用慈、悲、菩提心来锻炼自心,就不会投生在下三道。而且,从此刻起就永不会退转。这点即是我的口诀。

  7.不管你做什么,要修习是为了众生而做:视他人更重于己。藉此修习你将获得许多功德,例如具有不坏的三昧耶和誓戒。

  8.除非你生起菩提心,否则无法成佛,即便拥有咒力、神力也不行。所有共与不共的成就,皆来自自身菩提心的生起,这点即是我的口诀。

  9.修持佛法时,有四事必须舍离:

  一、若你不忆念死亡,你会发现毫无时间修行。

  二、若不信业报,你将不会舍离不善,你会发现毫无机会获得较高的投生和解脱。

  三、若你不畏惧轮回的痛苦也毫无出离心,你在修行获得解脱上不会成功。

  四、若你只想为自己获得解脱和救度,而不生起为了他人之故而成佛的愿心,你将毫无机会获得究竟佛果。

  修学的基础—三 海涛 辑

  1.修行的顺缘:

  一、闻、思、修是佛法修行的根本支架。

  二、精进、信心、信任是佛法修行的命桩。

  三、智慧、戒律、善良是佛法修行的三大特质。

  四、不执着、不攀缘、不固着是佛法修行的三大和谐要素。

  2.修行的逆缘:

  一、无聊的闲扯、逗闹、调笑,三种对禅定的障碍,须舍弃。

  二、亲戚、朋友、弟子,三种佛法修行的转移,必须舍弃。

  三、财物、经商、享受,是三种佛法修行的散漫,必须舍弃。

  四、获利、名声、荣誉,是三种佛法修行的链桩,必须舍弃。

  五、睡眠、懒散、怠惰,三种佛法修行的头号大敌,须舍弃。

  六、最大的过患是被劝阻修行。

  3.如何转离对此生的顾念?须具备四种不回。

  一、藉由忆念死亡,你不会落回对此生的顾虑之中。

  二、藉由培植十种善行的业报,你不会落回下三道。

  三、藉由培植慈悲,你不会落回下乘。

  四、藉由禅修空性,你不会落回轮回之中。

  ◎当你修持佛法时,需要将心转离对此生的顾念。

  4.转徒劳之事为道用

  一、为了利用徒劳的肉体,清净地持守你的戒律。

  二、为了利用徒劳的资产,心中抱持菩提心而布施。

  三、为了利用徒劳的好缘,累积福德资粮为因,并累积智慧资粮为果。

  四、为了利用徒劳的学习,努力在有意义的实修上。

  5.修持佛法须具有五种无误之事:

  一、必须无误地持守所受的戒律和誓戒。

  二、必须永远无误地修持慈、悲与菩提心。

  三、当思惟业报的因果法则时,必须无误地遮止最微细的恶行。

  四、当观修上师为佛时,必须无误地一直观想他在你的顶轮上。

  五、你必须无误地思惟万法为空。

返回目录

-------------------------------------------------------------------------------------------------------------

更多海涛法师佛学内容

-------------------------------------------------------------------------------------------------------------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