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10年:功德·南传法语精选

       

发布时间:2013年11月17日
来源:   作者:海涛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10年:功德·南传法语精选

   功德·南传法语精选—一海涛辑

  1.在《如是语经》上云:功德是幸福、如意、喜乐、可亲、愉悦的别语(这里的意思是,善行果报所带来的幸福与安宁)。

  2.功德是洗涤与净化心流者。│法护阿阇梨(六世纪巴利经典注疏者)

  3.功德是福乐,善巧方便是带给自己福乐的技能。│阿姜摩诃布瓦

  4.三种今世善业的功德果报:不断功德的累积,能趋吉避凶;功德在命终时,能带来安宁;是功德决定众生的来世。

  5.佛语:心清净,是世上最高的功德。

  6.年那达摩尊者:佛陀不断地强调布施与戒德的重要性。在行禅道上,应当培育对自己戒德与布施的忆念。例如,在经行时自问:「今天,我做了什么功德事?」

  7.禅修者不能入定的一个原因,是他们白天未做足够的功德。│阿姜刚诃

  8.功德是止的坐垫,是宁静的基础。假如我们行善——说善语、做善事、布施、慈悲——,那么心就会体验喜乐。那些善行与由此自然而来的快乐,成为定力与宁静的因缘。善德与布施的力量趋向喜乐,正是那种善巧的喜乐,构成了定力与明辨的基础。│阿姜刚诃

  9.我们的善行有许多形式,不过简单讲有两类:

  一、做为因的功德,也就是我们得做的善行;

  二、做为果的功德,也就是来自我们善行的福报。

  10.做为因的功德有三种:布施的功德、守戒的功德、禅修的功德。

  11.布施的扩展还包括了把功德回向他人的功德与随喜他人功德的功德。这三类归在一起,因为它们都与嫉妒、悭吝相克。

  12.持戒的功德扩展还包括了对值得尊敬者表示尊敬的功德,比如对长老、对该感恩的人的尊敬;还有助人行善巧之事,分享你的力量、财富与智慧的功德。这三类归在一起,因为它们都与人际之间的美德有关。

  功德·南传法语精选—二海涛辑

  1.禅修的功德还包括了谛听佛法的功德、传法的功德,与正见的功德。这四类归在一起,因为它们都是明辨的来源。

  2.这些功德只有当它们根植于非贪、非瞋、非痴的心态之下才能产生。如巴利经中所说,非贪是布施的基础;非瞋是戒德的基础;非痴是禅定的基础。

  3.你做的功德会给身心带来自在。无论何时,想到自己做过的善事,总会使你快乐。

  4.善业(福行、功德)是一件跟着你的尊贵宝藏,就好比你的影子始终跟着你一样。即使死时,你的功德也会跟着你,给你安排一个重生的好地方。。

  5.当一个人的心静止下来时,他将看见自己的心的虚假,也看见其中的真实。他既看见掉举、散乱、游走之心的错误,是这个心导致他烦躁受苦;也看见平静、清凉之心的功德与善巧,也就是当心静止时的福乐。这就叫做朝内同时看见了对与错。

  6.功德指带来轮回之中的善果的善业。功德引生世间利益,譬如良好的重生、财富、美貌、成功。它也是出世利益的助缘。因此,佛陀敦促弟子培育功德,并讲述自己在宿世中修习功德的例子。│菩提尊者

  7.如今人们到处找功德,多数人在找功德。我不见有多少人找戒恶之道。他们这么想要功德,却不知把它存在哪里,这就像是在染一块污秽未洗的布。│阿姜查

  8.如果我们想染一块布,就先得把它洗干净。不过多数人不那么做,看也不看,就把它放进染料。那块布如果不干净,染了更难看。想一想!染一块又脏又旧的破布,能好看么?

  9.佛陀教导说,要在任何情形下,有念住,有自觉。恶从身业、语业、意业中生起。一切善恶、利害,都来自身、语、意。今天你把身、语、意带来了么?还是把它们留在家里了?这就是你必须看的地方,就在这里,不必看太远。

  功德·南传法语精选—三海涛辑

  1.看着自己的行为、言语、思想。看自己的操行是否有错。人们就是这样。你必须仔细看,只要看着你自己。

  2.既然有这么多的人在找功德。那就得学习找怎样戒恶。不过没有多少人对这事有兴趣。

  3.佛陀的教导很简要,只有三句话:诸恶莫作,那是诸佛的教导,这就是佛教的核心,人们却不停地跳过它,他们不要这一句。离弃一切恶行,大大小小,身业、语业、意业……这就是诸佛的教导。│阿姜查

  4.弃恶修善——这是佛教的核心。诸恶莫作,不犯任何错事,无论借着身、语、或者意。那是正善修行,是诸佛的教诫。现在我们的「这块布」就干净了。

  5.接下来是——行善巧事「众善奉行」,使心有善德、善巧。如果心有善德、善巧,我们不需要到处找功德了。即使坐在家里,也可以修功德。

  6.但是,多数人只会到处去找功德,却不放弃作恶。回到家里两手空空,又恢复一脸愠恼的老样子。这样的心念人们不注意,这离功德还远着呢!

  7.这些事我们也许懂,但如果不是自己心里懂,就不是真正懂。如果我们的心善良,有德,它就有喜乐,我们的心就带着一股微笑。可我们多数人,难得找到时间笑,不是吗?我们只能在事情顺心时才笑。

  8.多数人的快乐,有赖于事情顺从自己的喜好,必须得世界上所有人都只说好听的。你是这样寻找快乐的么?要世上人人只讲好听的,可能吗?如果是这样,你什么时候才能找到快乐?

  9.我们必须用正确的方法找到快乐。无论它是什么,无论对错,不要盲目地执取它。只注意它,接着把它放下。当心自在时,你就会笑了。对什么事一起反感,心马上败坏,接着烦恼随即而起。

  功德·南传法语精选—四海涛辑

  1.自净其心——清除了杂染的心,无忧无虑、宁静、仁慈、具德。当心明亮、已弃绝恶行时,就常保有自在。人的修证成就,真正概要地说,就是达到心的宁静与和平。

  2.佛教的功德是弃绝恶行。当我们戒恶时,就不再继续错了。没有苦时,就有平静。平静的心是清洁的心,无瞋、清明。

  3.要怎样使心清明?透过了解它。比方说,也许你想:「今天我心情真差,看什么都厌烦,包括柜子里的盘子。」也许你想把它们每个都给砸了。看什么都糟,鸡、鸭、猫、狗……你都厌烦。任何人说什么都令你生气,即使看你自己的心,你也不满意。这个苦从哪里来?这种情形下就叫做「无功德」。

  4.如果你行了功德、善德,要把它保存在你的心里。那是最好的储存地方。或许你今天做的功德是好的,但不是最好的,把你自己的心造得好,这是最好的方式。这样,你无论来这里、还是留在家里,都会找到善德。在你的心里找到这个殊胜。外在的东西,比如这个大厅,就好比树皮,它们不是树的心木。

  ◎附录——《法句经》功德回向诵文:

  1.临难遇友为福,少欲知足为福;命终积德为福,离一切苦为福。

  2.在世间,孝敬母亲为福,孝敬父亲亦为福;在世间,敬奉沙门为福,敬奉婆罗门亦为福。

  3.持戒到老为福,确立信心为福;证得明辨为福,诸恶不作为福。

  4.可敬之业速行,自御其心避恶;缓行功德业时,心于恶中耽乐。

  5.他于此世欢喜,他于来世欢喜。行功德者于两处皆有欢喜。自见业行清净,他欢喜、快意。

  6.他于此世愉悦,他于来世愉悦。行功德者,于两处皆有愉悦。忆及:「我造了善业」,他为之愉悦。重生于善趣后,他愉悦愈多。

  7.愿一切众生生活幸福,常离敌怨。

  8.愿一切众生分享我善行的福果。

返回目录

-------------------------------------------------------------------------------------------------------------

更多海涛法师佛学内容

-------------------------------------------------------------------------------------------------------------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