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10年:禅修的生活

       

发布时间:2013年11月17日
来源:   作者:海涛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10年:禅修的生活

   禅修的生活—一           海涛  辑

  1.能以宁静、喜悦,以及一颗坚强、稳定的心,来面对所有障碍,这便是将禅修应用于生活之中。

  2.当人的视野已扩展到前所未见的开阔境界时,智慧的力量将带我们扬升到另一个更宽广的世界。我们便是以这种方式,在禅修道路上精进不懈。

  3.我们禅修的目的便是要打破「『我』是真实的」幻想,不久,我们会发现到许多以往认为自己是真实和永恒的观念,并非如此坚定不变,而只是我们费尽心思想掌握的念头之流。

  4.禅修的技巧能产生心的澄明,因为在辨识、了解与放下念头的过程中,我们明白心的活动不出自「我」,所以不必像紧抓着救生艇般地执意攀缘它,即使放手让它漂走,我们仍然在这里。

  5.禅修让我们放下对于「我」的执取,因为看清这些念头不等于个人的认同,而是心快速作用的结果。我们由此获洞察力,能看清念头的生灭而不再受制于念头,突然间,一切都豁然开朗。

  6.当我们思惟情绪时,会清楚地了解到不论是人或物,都不是情绪生起的原因,其实「我们」才是主要的原因。情绪是心的产物,是我们将念头转变成某种看似坚固的实体,并执持不放。

  7.禅修的真正重点,就是无论「有」或「没有」生起什么状态,都要安住在赤祼的觉性中;无论何种状态向你涌现而来,只要敞开心胸,活在当下,然后放下就好了。

  8.藉由思惟情绪,能削灭它掌控我们的力量,进而与它产生距离。理性产生的冷静,就是让我们审视情绪、质问它来自何处、探寻它存在的根源,以及审察它的对象,从而消融情绪的炽火。

  9.无论是梦境或清醒时刻,一切体验的基础都是相同的:念头、感受、和情绪等,都是随着因缘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10.洞悉所有事物皆随因缘而聚合,终究会消散。我们会慢慢地找回自己的洞察力、平静、稳定与尊严,看清当中并无愤怒、欲望或执着。此时,心感到更轻松了,于是我们便又能将心放在呼吸上。

  禅修的生活—二           海涛  辑

  1.最有效的禅修方法就是尽最大的努力,但不要过于期待结果。因为心不动时自清明,水不动时自澄澈。

  2.禅修犹如结交一位懂得循循善诱的益友,他告诫我们应当如何生活,如何面对自己的心,并将自己视为本质上清醒的人。

  3.禅修让人保有与生俱来的能力,使我们能不断地以有意识、自信和平衡的心态过日子。

  4.完全调伏的心具备两种特质,就是柔和与感兴趣。这样的心充满好奇,不会落入懈怠或其它障碍的陷阱中,因为心知道如何维持开放的状态。

  5.禅修的重点就是希望能培养一种开放、好奇、柔软的心。当拥有轻安的心时,禅修的障碍就不会发生。透过将心安住于观禅所得的真义,我们便能逐渐熟悉自己本具的智慧。

  6.虽然「止」是安住于宁静,但要让狂野的心安顿在宁静中仍需要精进。同样地,透过心的开放和想象力,我们也能克服懈怠。

  7.「止」分为二种,一种是所谓世间的,一种是出世间的。

  8.所谓普通或世间的「止」,就是修持专注到一个程度的时候,会产生一种非常悦乐的经验。但是行者若对这种悦乐的经验产生执着,希望能够保持在这种非常悦乐的经验中时,这就变成普通的、世间的一种「止」的修行。

  9.另外,第二种是比较深一层的「止」的修行,就是把修行之中所产生的悦乐经验以及执着去除,去超越它。当你达到这种超越时,这种体悟本身就是「观」。

  10.「观」本身就是一种智慧,但必须以「止」做为基础。所以「止观」跟智慧资粮是有关系的。

  11.止观双运与智慧资粮两者关系密切。修「观」必须要有「止」做基础,当「止」修到某个程度而有所领悟时,这个就是「观」。所以「观」必须要有「止」做基础。

  12.佛法真正的中心所在,不出「止观」。「止观」是通于一切法门的定义,离开了止观没有任何一个法门可以成立。

返回目录

------------------------------------------------------------------------------------------------------------

更多海涛法师佛学内容

-------------------------------------------------------------------------------------------------------------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