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4年:04-075慈悲的实践

       

发布时间:2013年11月12日
来源:   作者:海涛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4年:04-075慈悲的实践

   慈悲的实践—一          海涛  辑

  1.慈悲的实践,存在于超越「在实践慈悲」这种意识之外。

  2.行慈悲时,心有慈悲。慈悲成熟时,就不知慈悲。

  3.行慈悲而不知慈悲,就叫做佛。

  4.如果有「我替他做了一件事」的心情,就不是出自慈悲。真实的慈悲必须舍弃这种想法,这样的奉献精神才是纯粹清净。

  5.真正慈悲是基于空观而实现的,所以实践慈悲的人,如果有「我在行慈悲」这种高傲的、执着的心,就不算真的慈悲。

  6.站在慈悲的立场,则不论是远是近,都会视同自己的爱子去爱他。

  7.慈悲的实践是当自己与他人相对立时,否定自己而向符合他人的方向运作的一种行为。

  8.道家系统老早就说「齐万物为道」,庄子尊重「天均」即「自然平等」。宋学,例如张载教人「民胞物与」。这些都是中国传统的慈悲思想。

  9.有生佛异见,作自他憎爱取舍,非佛弟子之心。

  10.无差别拣择心,有平等慈悲心,乃真佛子。

  11.爱与憎对立,但慈悲却超越了爱憎对立。

  12.无智慧之慈悲是爱见慈悲,不是真实慈悲。

  13.真正的慈悲要以空观为基础才能成立。

  14.菩萨体得了诸法空,慈悲自然就会显现。

  15.慈悲就是舍弃自己,全面为自己以外的众生而奉献。

  16.慈悲是佛教的根本。佛由于慈悲心,而投身喂施饿兽。

  17.如来说:「一切众生,皆是吾子」。

  18.佛陀说的无我,实际上就是大我。

  19.慈悲的实践,存在于迈向自他不二的人间行动之中。就个人来说,就是舍己为人。

  20.慈悲是及于一切人的爱,不限于自己、自己的家族、自己的宗派,或自己的国家。

  21.爱无偏党就是慈悲。

  慈悲的实践—二          海涛  辑

  1.我们必须把邻人视同自己来爱。佛教与基督教都这么说,并非因为爱人类,而是因为邻人跟我们自己是一样的。

  2.杀人为什么是恶?因为一切的人都爱生,怕死,爱安乐,所以将心比心,不能杀人,也不能使人杀人。

  3.消除自我的观念与他我的观念时,才是真正的修平等观。要实现这种慈悲平等观,必须灭除以种种恶德烦恼为基体的自我。

  4.制伏这种为恶德、染污所惑的、低位的自己,实际上就是等于在胜义上谋己利,同时又谋他利,自他两利。

  5.佛教教人,就算别人来加害也不要发怒,而这不发怒的人就是「行自己之利与他人之利」。

  6.只为自己着想的人,怎么能对他人亲切。慈悲的伦理,也可说就是自他不二的伦理。

  7.慈悲与爱,有什么不同?慈悲可以说是纯粹的爱。

  8.「有信无爱好比不响的钟。」这里所说的爱是慈悲的现代话表现。

  9.慈悲观法,对心瞋恚强的人有必要,对贪爱强的人就不适合。

  10.因瞋恚而心生动摇时,要易地设想自己身受其害而修慈悲。

  11.当贪爱高涨因而心乱时,不要修能引起慈的方法,因为贪爱为性的人,会因慈而迷。

  12.当意的功用为迷(痴)所缠时,不适宜修慈悲观与不净观,因为这样会更加入迷。

  13.多贪众生以不净观为对治法,瞋恚多众生以慈悲观为对治,痴多众生以因缘观为对治,可使免于生死。

  14.菩萨有时乘大愿力生诸恶趣,饶益有情故。

  15.佛经上说:「菩萨摩诃萨于后未世,法欲灭时,有持是《法华经》者,于在家出家人中,生大慈心;于非菩萨人中,生大悲心。」

  16.有慈悲心的人,没有什么叫敌人,对敌人也慈悲。是故对己敌也要起慈悲,以慈心遍满之。此诸佛之教也。

返回目录

-------------------------------------------------------------------------------------------------------------

更多海涛法师佛学内容

-------------------------------------------------------------------------------------------------------------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