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综论>>正文内容

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8年:08-022忏悔除罪

       

发布时间:2013年11月15日
来源:   作者:海涛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8年:08-022忏悔除

   忏悔除罪—一              海涛  辑

  1.众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是故应至心,忏悔六情根。《观普贤菩萨行法经》

  2.经云:「罪性本空由心造,心若灭时罪亦亡,心亡罪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所以罪业如霜露,本无自性,若能以般若智慧的阳光去观照它,自然能够融化消除。

  3.《华严经‧普贤行愿品》云:「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我们要时时至心忏悔身、口、意的罪业,从行为与心理上痛改前非。

  4.忏悔的意义——经云:「不怕念头起,只怕觉照迟。」这种内心觉照反省的功夫,就是忏悔。佛教不怕人犯错,只怕有错不改,如果犯了错而能生起忏悔心,就有得救的动力。

  5.《六祖坛经.忏悔第六》说:「忏者,忏其前愆,从前所有恶业、愚迷、憍诳、嫉妒等罪,悉皆尽忏,永不复起,是名为忏;悔者,悔其后过,从今以后,所有恶业,愚迷、憍诳、嫉妒等罪,今已觉悟,悉皆永断,更不复作,是名为悔;故称忏悔。」所以,忏悔其实就是向别人认罪,有改往修来的意义。

  6.忏悔像法水一样,可以洗净我们的罪业;忏悔像船筏一样,可以载运我们到解脱的涅槃彼岸;忏悔像药草一样,可以医治我们的烦恼百病;忏悔像明灯一样,可以照破我们的无明黑暗;忏悔像城墙一样,可以摄护我们的身心六根;忏悔像桥梁一样,可以导引我们通往成佛之道;忏悔像璎珞一样,可以庄严我们的菩提道果。

  7.《四十二章经》说:「有恶知非,改过得善,罪日消灭,后会得道也。」

  8.《菜根谭经》里说:「弥天罪过,当不得一个悔字。」犯了错而知道忏悔,再重的罪业也能消除。

  9.《五分律》卷三说:「于我法中,若知有罪而忏悔者,增长善根。」有罪忏悔不仅可以消除罪业,还能增长善根。

  忏悔除罪—二             海涛  辑

  ◎忏悔的方法

  1.如《观普贤菩萨行法经》说:「汝今应当身心忏悔:身者,杀、盗、淫;心者,念诸不善,造十恶业及五无间,犹如猿猴,亦如黐胶,处处贪着,遍至一切六情根中。此六根业,枝条华叶悉满三界二十五有一切生处,亦能增长无明老死十二苦事,八邪八难无不经历。汝今应当忏悔如是恶不善业。」

  2.以下解释「忏悔六根观普贤菩萨法」,即:

  一、忏悔眼:若有眼根恶,业障眼不净,但当诵大乘,思念第一义,尽诸不善业。

  二、忏悔耳:耳根闻乱声,坏乱和合义,由是起狂乱,犹如痴猿猴,但当诵大乘,观法空无相,永尽一切恶,天耳闻十方。

  三、忏悔鼻:鼻根着诸香,随染起诸触,如此狂惑鼻,随染生诸尘,若诵大乘经,观法如实际,永离诸恶业,后世不复生。

  四、忏悔舌:舌根起五种,恶口不善业,若欲自调顺,应勤修慈心,思法真寂义,无诸分别相。

  五、忏悔心:心根如猿猴,无有暂停时,若欲折伏者,当勤诵大乘,念佛大觉身,力无畏所成。

  六、忏悔身:身为机关主,如尘随风转,六贼游戏中,自在无罣碍,若欲灭此恶,永离诸尘劳,常处涅槃城,安乐心恬泊,当诵大乘经,念诸菩萨母,无量胜方便,从思实相得。

  3.经典上常将六根比喻为六贼,昼夜攀缘外境,造作诸恶,劫取我们的功德法财。所以我们要至心忏悔六根,使六根的贼性去除,一一修正而为慈悲的眼、耳、鼻、舌、身、意。

  4.忏悔,是我们生活里时刻不可或缺的美德。忏悔是认识罪业的良心,是祛恶向善的方法,是净化身心的力量。在日常的衣食住行生活中,能够时时保有修持忏悔的心情,就能离苦得乐,身心安住。

  忏悔除罪—三              海涛  辑

  1.在忏悔除罪过程的第一阶段是除去苦因,亦即恶业。我们必须确信苦非无因而有。一切痛苦都是恶因之果,我们的当务之急是不再造任何未来的痛苦之因。

  2.痛苦和逆境是我们最好的老师。逆境令我们了解轮回之苦;无此了解,我们将永为轮回之奴。因此,我们应从苦因下手。

  3.我们怎样才能净化已造而未现的苦因,净化潜伏在我们之内可能于未来成熟结果的苦种呢?主要的方法是诚心深自忏悔以前所犯之过。此外,佛经中还教我们四种主要的净化之力。

  4.善用经中所说四种净化之力,即可净化任何罪过或恶业,并消除其后果。此四种净化之力是:舍弃之力、远离之力、信赖之力以及对治之力。

  一、舍弃之力是深恶所犯之过,知其不善而认罪。我们必须感到自己过去所做确是坏事,不是好事。

  二、远离之力是更进一步,痛绝恶行永不再犯。知过必改,即使须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不能痛绝深恶就不圆满,因为只有当我们有永不再犯之念时,才算是确知己过实为恶行。

  三、信赖之力支持和加持我们的忏悔和改过的决心。「信赖」是信任真谛,成就于皈依和发菩提心。借着皈依真谛(佛),皈依能证得真谛之道(法)和皈依能助我们证得真谛之友(僧),并藉将此皈依发展为菩提心(愿自得证悟以便能利益他人),我们即可奠定非常良好的基础。于此基础之上,我们的忏悔和改过的决心就能深具意义而有力。

  四、对治之力是以证悟空性来支持上述三力,了知一切善恶之业都只是相对的现象,究竟无实;了知在相对的世间,相对的业因会产生相对的业果。对空性的了知属观想的修法,这是一种能行净化的善巧方便。

  5.此四力在消除较为善良的障碍方面也同样有效,但须加上般若波罗蜜。因为欲得净化,非超越一切有无之二见不可。

返回目录

-------------------------------------------------------------------------------------------------------------

更多海涛法师佛学内容

-------------------------------------------------------------------------------------------------------------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