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内明>> 南传>>正文内容

南北传《长阿含经》对照:29、清净经 (北)十七 清净经

       

发布时间:2013年05月16日
来源:   作者: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返回目录

南北传《长阿含经》对照:29、清净经 (北)十七 清净经

 

  (一七)第二分清净经第十三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迦维罗卫国缅只优婆

  塞林中。与大比丘千二百五十人俱。时。有沙

  弥周那在波波国。夏安居已。执持衣钵。

  渐诣迦维罗卫缅祇园中。至阿难所。头面礼

  足。于一面立。白阿难言。波波城内有尼干

  子。命终未久。其诸弟子分为二分。各共诤讼。

  面相毁骂。无复上下。迭相求短。竞其知见。

  我能知是。汝不能知。我行真正。汝为邪见。

  以前着后。以后着前。颠倒错乱。无有法

  则。我所为妙。汝所言非。汝有所疑。当咨问

  我。大德阿难。时。彼国人民事尼乾者。闻诤

  讼已。生厌患心。阿难语周那沙弥曰。我等

  有言欲启世尊。今共汝往。宣启此事。若世

  尊有所戒敕。当共奉行。尔时。沙弥周那闻

  阿难语已。即共诣世尊。头面礼足。在一面

  立。尔时。阿难白世尊曰。此沙弥周那在波

  波国夏安居已。执持衣钵。渐来至此。礼我

  --------------------------------------------------------------------------------73.1

  足。语我言。波波国有尼干子。命终未久。其

  诸弟子分为二分。各共诤讼。面相毁骂。无复

  上下。迭相求短。竞其知见。我能知是。汝不

  能知。我行真正。汝为邪见。以前着后。以后

  着前。颠倒错乱。无有法则。我所言是。汝所

  言非。汝有所疑。当咨问我。时。彼国人民

  事尼乾者。闻诤讼已。生厌患心。世尊告

  周那沙弥曰。如是。周那。彼非法中不足听

  闻。此非三耶三佛所说。犹如朽塔难可污

  色。彼虽有师。尽怀邪见。虽复有法。尽不真

  正。不足听采。不能出要。非是三耶三佛所

  说。犹如故塔不可污也。彼诸弟子有不

  顺其法。舍彼异见。行于正见。周那。若有人

  来语彼弟子。诸贤。汝师法正。当于中行。何

  以舍离。其彼弟子信其言者。则二俱失道。

  获无量罪。所以者何。彼虽有法。然不真正

  故。周那。若师不邪见。其法真正。善可听采。

  能得出要。三耶三佛所说。譬如新塔易可

  污色。然诸弟子于此法中。不能勤修。不

  能成就。舍平等道。入于邪见。若有人来语

  彼弟子。诸贤。汝师法正。当于中行。何以舍

  离。入于邪见。其彼弟子信其言者。则二俱

  见真正。获无量福。所以者何。其法真正。佛

  告周那。彼虽有师。然怀邪见。虽复有法。尽

  不真正。不足听采。不能出要。非三耶三

  佛所说。犹如朽塔不可污色。彼诸弟子法

  法成就。随顺其行。起诸邪见。周那。若有人

  来语其弟子言。汝师法正。汝所行是。今所

  修行勤苦如是。应于现法成就道果。彼诸

  --------------------------------------------------------------------------------73.2

  弟子信受其言者。则二俱失道。获无量罪。

  所以者何。以法不真正故。周那。若师不邪

  见。其法真正。善可听采。能得出要。三耶三

  佛所说。譬如新塔易为污色。又其弟子法

  法成就。随顺修行而生正见。若有人来语

  其弟子言。汝师法正。汝所行是。今所修行

  勤苦如是。应于现法成就道果。彼诸弟子

  信受其言。二俱正见。获无量福。所以者何。

  法真正故。周那。或有导师出世。使弟子生

  忧。或有导师出世。使弟子无忧。云何导师

  出世。使弟子生忧。周那。导师新出世间。成

  道未久。其法具足。梵行清净。如实真要而不

  布现。然彼导师速取灭度。其诸弟子不得

  修行。皆愁忧言。师初出世。成道未久。其法清

  净。梵行具足。如实真要。竟不布现。而今导师

  便速灭度。我等弟子不得修行。是为导师

  出世。弟子愁忧。云何导师出世。弟子不忧。

  谓导师出世。其法清净。梵行具足。如实真要

  而广流布。然后导师方取灭度。其诸弟子皆

  得修行。不怀忧言。师初出世。成道未久。其

  法清净。梵行具足。如实真要而不布现。而

  今导师便速灭度。使我弟子不得修行。如

  是。周那。导师出世。弟子无忧。佛告周那。此

  支成就梵行。谓导师出世。出家未久。名闻

  未广。是谓梵行支不具足。周那。导师出世。

  出家既久。名闻广远。是谓梵行支具足满。

  周那。导师出世。出家既久。名闻亦广。而诸弟

  子未受训诲。未具梵行。未至安处。未获

  己利。未能受法分布演说。有异论起不

  --------------------------------------------------------------------------------73.3

  能如法而往灭之。未能变化成神通证。是

  为梵行支不具足。周那。导师出世。出家

  既久。名闻亦广。而诸弟子尽受教训。梵行具

  足。至安隐处。已获己利。又能受法分别演

  说。有异论起能如法灭。变化具足成神通

  证。是为梵行支具足满。周那。导师出世。出

  家亦久。名闻亦广。诸比丘尼未受训诲。未

  至安处。未获己利。未能受法分布演说。

  有异论起不能以法如实除灭。未能变化

  成神通证。是为梵行支未具足。周那。导师

  出世。出家亦久。名闻亦广。诸比丘尼尽受教

  训。梵行具足。至安隐处。已获己利。复能受

  法分别演说。有异论起能如法灭。变化具

  足成神通证。是为梵行支具足满。周那。诸

  优婆塞.优婆夷广修梵行。乃至变化具足成

  神通证。亦复如是。周那。若导师不在世。无

  有名闻。利养损减。则梵行支不具足满。若

  导师在世。名闻利养。皆悉具足。无有损减。则

  梵行支为具足满。若导师在世。名闻利养。

  皆悉具足。而诸比丘名闻利养。不能具足。是

  为梵行支不具足。若导师在世。名闻利养。

  具足无损。诸比丘众亦复具足。则梵行支

  为具足满。比丘尼众亦复如是。周那。我出

  家久。名闻广远。我诸比丘已受教诫。到安

  隐处。自获己利。复能受法为人说法。有

  异论起能如法灭。变化具足成神通证。诸

  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皆亦如是。周那。

  我以广流布梵行。乃至变化具足成神通证。

  周那。一切世间所有导师。不见有得名闻

  --------------------------------------------------------------------------------74.1

  利养如我如来.至真.等正觉者也。周那。诸

  世间所有徒众。不见有名闻利养如我众

  也。周那。若欲正说者。当言见不可见。云

  何见不可见。一切梵行清净具足。宣示布现。

  是名见不可见。尔时。世尊告诸比丘。郁

  头蓝子在大众中而作是说。有见不见。云

  何名见不见。如刀可见。刃不可见。诸比丘。

  彼子乃引凡夫无识之言以为譬喻。如是。

  周那。若欲正说者。当言见不见。云何见

  不见。汝当正欲说言。一切梵行清净具足。

  宣示流布。是不可见。周那。彼相续法不具

  足而可得。不相续法具足而不可得。周那。

  诸法中梵行。酪酥中醍醐。尔时。世尊告诸

  比丘。我于是法躬自作证。谓四念处.四神

  足.四意断.四禅.五根.五力.七觉意.贤圣八道。

  汝等尽共和合。勿生诤讼。同一师受。同一水

  乳。于如来正法。当自炽然。快得安乐。得

  安乐已。若有比丘说法中有作是言。彼所

  说句不正。义理不正。比丘闻已。不可言是。

  不可言非。当语彼比丘言。云何。诸贤。我

  句如是。汝句如是。我义如是。汝义如是。何

  者为胜。何者为负。若彼比丘报言。我句如是。

  我义如是。汝句如是。汝义如是。汝句亦胜。

  汝义亦胜彼比丘说此。亦不得非。亦不得

  是。当谏彼比丘。当呵当止。当共推求。如

  是尽共和合。勿生诤讼。同一受同一师同一

  乳。于如来正法。当自炽然。快得安乐。得安

  乐已。若有比丘说法。中有比丘作是言。

  彼所说句不正。义正。比丘闻已。不可言是。

  --------------------------------------------------------------------------------74.2

  不可言非。当语彼比丘言。云何。比丘。我

  句如是。汝句如是。何者为是。何者为非。若

  彼比丘报言。我句如是。汝句如是。汝句亦胜。

  彼比丘说此。亦不得言是。不得言非。当

  谏彼比丘。当呵当止。当共推求。如是尽共

  和合。勿生诤讼。同一师受。同一水乳。于如来

  正法。当自炽然。快得安乐。得安乐已。若有

  比丘说法。中有比丘作是言。彼所说句正。

  义不正。比丘闻已。不可言是。不可言非。

  当语彼比丘言。云何。比丘。我义如是。汝义

  如是。何者为是。何者为非。若彼报言。我义

  如是。汝义如是。汝义而胜。彼比丘说此已。

  亦不得言是。亦不得言非。当谏彼比丘。

  当呵当止。当共推求。如是比丘尽共和合。

  勿生诤讼。同一师受。同一水乳。于如来正

  法。当自炽然。快得安乐。得安乐已。若有比

  丘说法。中有比丘作如是言。彼所说句正。

  义正。比丘闻已。不得言非。当称赞彼言。

  汝所言是。汝所言是。是故。比丘。于十二部经

  自身作证。当广流布。一曰贯经。二曰祇夜经。

  三曰受记经。四曰偈经。五曰法句经。六曰相

  应经。七曰本缘经。八曰天本经。九曰广经。十

  曰未曾有经。十一曰譬喻经。十二曰大教经。

  当善受持。称量观察。广演分布。诸比丘。我

  所制衣。若冢间衣。若长者衣.粗贱衣。此衣足

  障寒暑.蚊虻。足蔽四体。诸比丘。我所制食。

  若乞食。若居士食。此食自足。若身苦恼。众患

  切已。恐遂至死。故听此食。知足而已。诸比

  丘。我所制住处。若在树下。若在露地。若在

  --------------------------------------------------------------------------------74.3

  房内。若楼阁上。若在窟内。若在种种住处。

  此处自足。为障寒暑.风雨.蚊虻。下至闲静

  懈息之处。诸比丘。我所制药。若大小便。酥

  油蜜.黑石蜜。此药自足。若身生苦恼。众患切

  已。恐遂至死。故听此药。佛言。或有外道梵

  志来作是语。沙门释子以众乐自娱。若有

  此言。当如是报。汝等莫作此言。谓沙门释

  子以众乐自娱。所以者何。有乐自娱。如来

  呵责。有乐自娱。如来称誉。若外道梵志问言。

  何乐自娱。瞿昙呵责。设有此语。汝等当报。

  五欲功德。可爱可乐。人所贪着。云何为五。

  眼知色。可爱可乐。人所贪着。耳闻声.鼻

  知香.舌知味.身知触。可爱可乐。人所贪

  着。诸贤。犹是五欲缘生喜乐。此是如来.至

  真.等正觉之所呵责也。犹如有人故杀众

  生。自以为乐。此是如来.至真.等正觉之所呵

  责。犹如有人私窃偷盗。自以为乐。此为如

  来之所呵责。犹如有人犯于梵行。自以为

  乐。此是如来之所呵责。犹如有人故作妄

  语。自以为乐。此是如来之所呵责。犹如有

  人放荡自恣。此是如来之所呵责。犹如有

  人行外苦行。非是如来所说正行。自以为

  乐。此是如来之所呵责。诸比丘。呵责五欲

  功德。人所贪着。云何为五。眼知色。可爱

  可乐。人所贪着。耳闻声.鼻知香.舌知味.身

  知触。可爱可乐。人所贪着。如此诸乐。沙门

  释子无如此乐。犹如有人故杀众生。以此

  为乐。沙门释子无如此乐。犹如有人公为

  盗贼。自以为乐。沙门释子无如是乐。犹如

  --------------------------------------------------------------------------------75.1

  有人犯于梵行。自以为乐。沙门释子无如

  是乐。犹如有人故作妄语。自以为乐。沙门

  释子无如是乐。犹如有人放荡自恣。自以

  为乐。沙门释子无如是乐。犹如有人行外

  苦行。自以为乐。沙门释子无如是乐。若外

  道梵志作如是问。何乐自娱。沙门瞿昙之

  所称誉。诸比丘。彼若有此言。汝等当答彼

  言。诸贤。有五欲功德。可爱可乐。人所贪着。

  云何为五。眼知色。乃至意知法。可爱可

  乐。人所贪着。诸贤。五欲因缘生乐。当速除

  灭。犹如有人故杀众生。自以为乐。有如

  此乐。应速除灭。犹如有人公为盗贼。自以

  为乐。有如此乐。应速除灭。犹如有人犯

  于梵行。自以为乐。有如此乐。应速除灭。犹

  如有人故为妄语。自以为乐。有如此乐。

  应速除灭。犹如有人放荡自恣。自以为乐。

  有如此乐。应速除灭。犹如有人行外苦

  行。自以为乐。有如是乐。应速除灭。犹如

  有人去离贪欲。无复恶法。有觉.有观。离生

  喜.乐。入初禅。如是乐者。佛所称誉。犹如有

  人灭于觉.观。内喜.一心。无觉.无观。定生喜.乐。

  入第二禅。如是乐者。佛所称誉。犹如有人

  除喜入舍。自知身乐。贤圣所求。护念一心。

  入第三禅。如是乐者。佛所称誉。乐尽苦尽。

  忧.喜先灭。不苦不乐。护念清净。入第四禅。

  如是乐者。佛所称誉。若有外道梵志作如

  是问。汝等于此乐中求几果功德。应答彼

  言。此乐当有七果功德。云何为七。于现法

  中。得成道证。正使不成。临命终时。当成

  --------------------------------------------------------------------------------75.2

  道证。若临命终复不成者。当尽五下结。中

  间般涅槃.生彼般涅槃.行般涅槃.无行般涅

  槃.上流阿迦尼吒般涅槃。诸贤。是为此乐

  有七功德。诸贤。若比丘在学地欲上。求

  安隐处。未除五盖。云何为五。贪欲盖.嗔恚

  盖.睡眠盖.掉戏盖.疑盖。彼学比丘方欲上

  求。求安隐处。未灭五盖。于四念处不能

  精勤。于七觉意不能勤修。欲得上人法.贤

  圣智慧增盛。求欲知欲见者。无有是处。

  诸贤。学地比丘欲上求。求安隐处。能灭五

  盖。贪欲盖.嗔恚盖.睡眠盖.掉戏盖.疑盖。于四

  意处又能精勤。于七觉意如实修行。欲

  得上人法.贤圣智慧增上。求欲知欲见者。

  则有是处。诸贤。若有比丘漏尽阿罗汉。所

  作已办。舍于重担。自获己利。尽诸有结使。

  正智解脱。不为九事。云何为九。一者不杀。二

  者不盗。三者不淫。四者不妄语。五者不舍道。

  六者不随欲。七者不随恚。八者不随怖。九者

  不随痴。诸贤。是为漏尽阿罗汉所作已办。舍

  于重担。自获己利。尽诸有结。正智得解。远

  离九事。或有外道梵志作是说言。沙门释

  子有不住法。应报彼言。诸贤。莫作是说。

  沙门释子有不住法。所以者何。沙门释子。其

  法常住。不可动转。譬如门阃常住不动。沙

  门释子亦复如是。其法常住。无有移动。或

  有外道梵志作是说言。沙门瞿昙尽知过

  去世事。不知未来事。彼比丘.彼异学梵志

  智异。智观亦异。所言虚妄。如来于彼过去事。

  若在目前。无不知见。于未来世。生于道

  --------------------------------------------------------------------------------75.3

  智。过去世事虚妄不实。不足喜乐。无所利

  益。佛则不记。或过去事有实。无可喜乐。无

  所利益。佛亦不记。若过去事有实.可乐。而

  无利益。佛亦不记。若过去事有实.可乐。有

  所利益。如来尽知然后记之。未来.现在。亦复

  如是。如来于过去.未来.现在。应时语.实语.义

  语.利语.法语.律语。无有虚也。佛于初夜成

  最正觉。及末后夜。于其中间有所言说。尽

  皆如实。故名如来。复次。如来所说如事。事

  如所说。故名如来。以何等义。名等正觉。

  佛所知见.所灭.所觉。佛尽觉知。故名等

  正觉。或有外道梵志作如是说。世间常存。

  唯此为实。余者虚妄。或复说言。此世无常。

  唯此为实。余者虚妄。或复有言。世间有常

  无常。唯此为实。余者虚妄。或复有言。此

  世间非有常非无常。唯此为实。余者虚妄。或

  复有言。此世间有边。唯此为实。余者为虚

  妄。或复有言。世间无边。唯此为实。余者

  虚妄。或复有言。世间有边无边。唯此为实。

  余者虚妄。或复有言。世间非有边非无

  边。唯此为实。余者虚妄。或复有言。是命

  是身。此实余虚。或复有言。非命非身。此实

  余虚。或复有言。命异身异。此实余虚。或复

  有言。非异命非异身。此实余虚。或复有言。

  如来终。此实余虚。或复有言。如来不终。此

  实余虚。或复有言。如来终不终。此实余虚。或

  复有言。如来非终非不终。此实余虚。诸有

  此见。名本生本见。今为汝记。谓。此世常

  存。乃至如来非终非不终。唯此为实。余者虚

  --------------------------------------------------------------------------------76.1

  妄。是为本见本生。为汝记之。所谓未见

  未生者。我亦记之。何者未见未生。我所记

  者。色是我。从想有终。此实余虚。无色是我。

  从想有终。亦有色亦无色是我。从想有终。

  非有色非无色是我。从想有终。我有边。我

  无边。我有边无边。我非有边非无边。从想

  有终。我有乐。从想有终。我无乐。从想有

  终。我有苦乐。从想有终。我无苦乐。从想有

  终。一想是我。从想有终。种种想是我。从想

  有终。少想是我。从想有终。无量想是我。从

  想有终。此实余虚。是为邪见本见本生。我

  之所记。或有沙门.婆罗门有如是论.有

  如是见。此世常存。此实余虚。乃至无量想是

  我。此实余虚。彼沙门.婆罗门复作如是说.

  如是见。此实。余者虚妄。当报彼言。汝实作

  此论。云何此世常存。此实余虚耶。如此语

  者。佛所不许。所以者何。此诸见中各有结

  使。我以理推。诸沙门.婆罗门中。无与我等

  者。况欲出过。此诸邪见但有言耳。不中共

  论。乃至无量想是我。亦复如是。或有沙门.

  婆罗门作是说。此世间自造。复有沙门.婆

  罗门言。此世间他造。或复有言。自造他造。

  或复有言。非自造非他造。忽然而有。彼沙

  门.婆罗门言世间自造者。是沙门.婆罗门

  皆因触因缘。若离触因而能说者。无有是

  处。所以者何。由六入身故生触。由触故生

  受。由受故生爱。由爱故生取。由取故生

  有。由有故生生。由生故有老.死.忧.悲.苦恼。

  大患阴集。若无六入则无触。无触则无受。

  --------------------------------------------------------------------------------76.2

  无受则无爱。无爱则无取。无取则无有。

  无有则无生。无生则无老.死.忧.悲.苦恼。大

  患阴集。又言此世间他造。又言此世间自造

  他造。又言此世间非自造非他造。忽然而

  有。亦复如是。因触而有。无触则无。佛告诸

  比丘。若欲灭此诸邪恶见者。于四念处当

  修三行。云何比丘灭此诸恶。于四念处当

  修三行。比丘谓内身身观。精勤不懈。忆念

  不忘。除世贪忧。外身身观。精勤不懈。忆念

  不忘。除世贪忧。内外身身观。忆念不忘。除

  世贪忧。受.意.法观。亦复如是。是为灭众恶

  法。于四念处。三种修行。有八解脱。云何为

  八。色观色。初解脱。内有色想。外观色。二解

  脱。净解脱。三解脱。度色想灭有对想。住空

  处。四解脱。舍空处。住识处。五解脱。舍识

  处。住不用处。六解脱。舍不用处。住有想无

  想处。七解脱。灭尽定。八解脱。尔时。阿难在世

  尊后执扇扇佛。即偏露右肩。右膝着地。

  叉手白佛言。甚奇。世尊。此法清净。微妙第一。

  当云何名。云何奉持。佛告阿难。此经名为

  清净。汝当清净持之。尔时。阿难闻佛所说。

  欢喜奉行

返回目录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