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妙境长老宣讲《大悲心陀罗尼经》(四)

       

发布时间:2011年04月02日
来源:不详   作者:妙境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妙境长老宣讲《大悲心陀罗尼经》(四)
又与无量无数大声闻僧,皆行阿罗汉十地,摩诃迦叶而为上首。又与无量
梵摩罗天,善吒梵摩而为上首。又与无量欲界诸天子俱,瞿婆伽天子而为
上首。又与无量护世四王俱,提头赖吒而为上首。又与无量天、龙、夜叉、
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侯罗伽、人、非人等俱,天德大龙
王而为上首。又与无量欲界诸天女俱,童目天女而为上首。
现在的文是说,佛说这一部经的当时,听经的听众,列出来听众都是谁。前面一
开始列出来就是这些大菩萨,后来就列出来这些大阿罗汉,以下就是列出来凡夫众。
前面菩萨和阿罗汉,都是圣人。凡夫里边,先列出来梵天的人。(笔录者按:不知是录
音带缺录,或者是师父漏讲了“又与无量无数大声闻僧,皆行阿罗汉十地,摩诃迦叶
而为上首”)。
“又于无量梵摩罗天”。我们通常说梵天,说色界天,初禅天就说是梵天。梵天是
简略的说,要是说其全名,他这句话的音,梵天说出来应该说是梵摩罗天,我们汉人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15
欢喜简单,就说梵天。又于无量,很多的梵天,在这里听法。前面的文,一开始的时
候,“如是我闻,一时释迦牟尼佛,在补陀落迦山”,这是在南阎浮提的南部,印度的
南海岸,在这个地方说这部经的。梵天是天上的人。我们人间的人,有父母、妻子、
儿女,有很多很多的家族,欲界天也是,他有夫妻、父子、儿女的关系。梵天是没有
欲了,他都是单的,都是一个一个的。一个一个,这个天有无量,这么多的梵天,可
见,可能不单是娑婆世界的梵天,他方世界,很多地方的梵天也来了。
我们读《法华经》就会知道这件事。又与无量梵摩罗天,“善吒梵摩而为上首”。
这么多的梵天里面,谁是最在前面的呢?他的名字叫善吒梵摩,这个梵摩,也就是前
面的梵摩罗天。他是最上首的。
《法华经》的〈化城譬品〉,〈化城譬品〉是说到十方的梵天,乘着宫殿,从他方
世界飞到娑婆世界来,乘着宫殿从虚空飞来。古时代的人,读到这样的文,不知道怎
么样想法,现代的科学家读这个文的话,现代的人,这个科学家能发明出来飞船,其
实梵天就是乘着他的宫殿飞来,能飞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欲界天的人也是一样,也
是能这样子。说人世间的人,能乘着飞机跑,地面上能乘着车跑;天上的人,当然比
人间的人福德大,他也有这种交通工具的。
“又与无量欲界诸天子俱”, 说完了梵天来听法,于是就说到欲界天。梵天的人
都是有禅定,没有欲,他们的神通当然是很大。其次就是欲界天,欲界天都是有欲的。
这些天和天的儿子,天的子,当然他们因为有夫妻的关系,所以他也有子,但是他们
都是化生,不是胎生。天上的女人不怀孕。也是无量,数目很多。这么多的欲界的天
子里边,“瞿婆伽天子而为上首”,最上首天子的名字,叫瞿婆伽。瞿婆伽怎么翻译中
国话,不知道。
“又与无量护世四天王俱”。“欲界诸天子俱”,欲界大概的说法有六种天:四天王
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有这个六层天。他化自在天是
欲界最高的一层,这个地方“无量欲界诸天子俱”,没有分别出来是那一层天,没有分
别地列出来,只是总说这么一句。但是这个地方“又于无量护世四天王”,这也是欲界
诸天,就是最下的一层天,是“护世四天王”。四天王是保护世间上人类的安全,所以
叫护世。
四王就是东方提头赖吒,就是持国天王;南方为增长天王;西方是广目天王;北
方是多闻天王。天王是只一个,但是他也有很多眷属。佛法里面的韦驮菩萨,韦陀菩
萨就是北方多闻天王的部下的一个将军。这是出在道宣律师的《三宝感通录》上说的。
人世间有很多的鬼神,鬼神里面有善神,也有恶神,恶神有的时候也恼乱人,有
时候以人作他的饮食。他有时候恶性发作了,他也能伤害人。如果没有四天王的保护,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16
人的生存是有问题的。譬如说龙,龙也能吃人的,以人为食。人以其他的禽兽作饮食,
有些鬼神或者龙,他们也是以人作饮食。但是有诸天作保护,这些事就减少了。“无量
护世四王俱,提头赖吒而为上首”,东方的持国天王为上首。
“又与无量天、龙”,这底下列出名字。还有其他的天,还有龙,当然这些龙是相
信佛法的龙,也有不相信佛法的暴龙。还有“夜叉”,夜叉翻作捷疾鬼。“乾闼婆”,干
闼婆翻作中国话翻作香阴,阴是旧译,新译就翻作蕴,就是他的身体,他的身体有香
气,他是以香为食的,所以他的身体有香气。他是为诸天作音乐的神。夜叉也是,是
为诸天服务的神。
“阿修罗”,阿修罗翻作无酒,他的世界没有酒,人有酒,其他的诸天也有酒,阿
修罗的世界没有酒,所以译作无酒。也翻作不端正,就是阿修罗也是有男女夫妻的事
情,但是男的阿修罗是不端正的,女的阿修罗是特别端正的,阿修罗的世界是这样。
“迦楼罗”,翻作金翅鸟,金翅鸟是以龙为食的,以龙作它的饮食。金翅鸟他这个
两个翅膀一展开,在大海上这么一扇,海水就分开了,海里面的龙就漏出来了,金翅
鸟就把它住了,抓住了,就飞到高山上去吃这个龙,金翅鸟是这样的,所以龙是怕金
翅鸟的。
“紧那罗”,紧那罗似人,他的相貌好像人,但是头上有个角,他也是为诸天作音
乐的神。在我们出家人的戒律上,佛不许可比丘唱歌。佛在世时有三位比丘,为在家
居士说法的时候,他不是一般的像说话这么样说,有带韵调这么样说法,欢喜这样讲。
结果死掉了以后,就变成乾闼婆了。就是你欢喜音乐,死掉了以后,就变成乾闼婆。
乾闼婆就是擅于作音乐的神。听他说法的居士死后生到天上去,为释提桓因作儿,那
就是天了,就比乾闼婆的身份高贵得多了。
天上的人都有神通,就对这个比丘说,说是你原来在人间的时候,你是我的师父,
为我说法的,怎么你今天作了乾闼婆了呢!我听你说法,我就好好用功,今天作了天
了。于是乎,这三个乾闼婆生出来极重的惭愧心,立刻地得了三果,得三果阿那含,
就生到梵天上去了,有两个,其中一个不行,有这种事情。不过后来律上也讲,比丘
赞叹佛也是可以的,但是这个调的曲起降不要太多。紧那罗也是为释提桓因作音乐的
神。“摩睺罗伽”是大蟒神,比一般的蛇大。
“人、非人等”。人就是,不是前面那几类,就是我们人间的人;还有非人,就是
其他的鬼神。前面说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
诸天不说了,其余这些:龙、夜叉、乾闼婆这些,来到人间听佛说法,有可能我们人
的肉眼看不见,看不见有这些在法会里面。但是有的时候,我们人看见了,就是看见
他是一个很端正的人,就是他变现一个端正的人,在那里坐着听佛说法,我们人的肉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17
眼看不到他的本来面目的。要是梵天来,我们人的肉眼没有办法看见,因为他不是欲
界的人,他的地水火风是又一类,我们人的肉眼不能见。
“天德大龙王而上首”,这么多的天龙八部,以天德大龙王为上首的。“又与无量
欲界诸天女俱”,前面都是说男性,这里说欲界的诸天女也来听法,是“童目天女而为
上首”。
又与无量虚空神、江海神、泉源神、河沼神、药草神、树林神、舍宅神、
水神、火神、地神、风神、土神、山神、石神、宫殿等神,皆来集会。
我们出家人的戒律上,说这个树或者草木,叫做鬼神村,鬼神的村,就是鬼神在
那里居住的。我们人住这个房子,我们人不是这样子。鬼神就在树上或者草,就是在
这里面住。就是他的房子,就是他的住处。这个地方说是“虚空神”,就是他这类的神
在虚空里住,也可能是日、月、星宿的这些神。
还有“江海神”,就是在江海里住的神。“泉源神、河沼神、药草神、树林神”,都
是说他的住处,就是这些神在这里住。舍宅,就是人住的房子,也与鬼神同住的。有
“水神”,有“火神”,就是他是以火作他的住处,也就是他身上有火。但是世间上,
人的业报也很难说,有的是苦恼的鬼神,为火所烧,像在地狱里头,那是又一种。而
有这种果报,在他来说就等于是住在房子里。还有“地神、风神、土神、山神、石神、
宫殿等”这些“神”,“皆来集会”,也都来集会,来听佛说法。
时观世音菩萨于大会中,密放神通光明。照耀十方刹土,及此三千大千世
界,皆作金色。
前面是列出来听法的众,这以下就是说出来此部经的发起因缘。“时”,就是大家
集会的这个时候,“观世音菩萨于大会中,密放神通光明”,就是他放出来神通光明,
但是看不出来,表面上看不出来是他放光明的,所以叫做密放神通光明。
光明有两种,一种是他的身体上,长时期地有那么大的光明放出来的,一直是那
样子不变,这叫做常光。另外一种光明,就是有因缘的时候,有特别因缘的时候,他
放大光明,这就叫做神通光明。所以合起来就是两种光明。另外一种说法,就是身体
放出来的光明,叫身光;心里面放出来智慧的光明,叫心光。身光、心光,这可以说
是两种。另外一种光明叫法光明,法光明就是佛说的这些佛法,像《法华经》、《华严
经》、《大般若经》,这都是光明,是法光明。
现在说的是神通光明,就是观世音菩萨有因缘了,放大光明。而这个光明,叫做
神通光明。这个“神”字,就是不可思议的意思,它怎么回事情呢?你不可思惟的,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18
你思惟不上来的。“通”是没有障碍的意思,就是他发出来这种作用,是非常自在的,
没有其他的力量能作障碍。说是你要放光明,说不可以放,没有这回事,没有障碍,
所以叫做通。
密放神通光明,这个光明,能“照耀十方刹土”。这个刹字是印度话,翻到中国话
就是土,也翻作国,所以也可以说,完全说中国话,就是照耀十方国土,就是这么一
句话。十方国土,国土这个话,是以娑婆世界作单位,我们这个娑婆世界,是一个国
土,还有其他的他方世界,是这样十方的东、西、南、北、四维上下,这十方的国土,
可见这个光明很广大的。
“及此三千大千世界”,这个光明照耀到十方世界,那么此娑婆世界呢?娑婆世界
也是,也是这个神通光明所照耀的,照耀此三千大千世界。三千就是小千、中千、大
千。三千是一千个四天下,这就是我们这个南阎浮提、东胜身洲、西牛货洲、北俱卢
洲,有这么四个部分,这是一个小世界。一千个小世界,叫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
界,叫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叫大千世界。这样说,说三千大千世界,也就是
一个大千世界。
“皆作金色”。“照耀十方刹土,及此三千大千世界”,都是变作了黄金的颜色。本
来这个世界不是金色,是因为光明的照耀,就成了金色。
天宫、龙宫、诸尊神宫,皆悉震动。
这个光明照耀到“天宫”,天住的宫殿;“龙”住的“宫”殿。龙也有在大海里住
的,也有在天上住的,也有在水池子里边住的。“诸尊神宫”,这个尊,就是对神的一
个尊称,说这个神是尊仰的,这就是福德神,大的福德神,称为尊神。“皆悉震动”,
这个光明照耀了以后,都震动了。
江、河、大海、铁围山、须弥山、土山、黑山,亦皆大动。
被这个光明一照耀,不但是天宫、龙宫、诸尊神宫皆悉震动,就是其他的“江、
河、大海”,和“铁围山、须弥山、土山、黑山”,也都“大”大震“动”了。
铁围山,在论上说:四天下周围有一个铁山,名字叫铁围山,这是在四围。须弥
山是在四天下的中央,最高的山叫做须弥山,翻作中国话叫做妙高山。另外还有土山、
黑山。土山、黑山,可能在印度也是有这样的名称,有这样的山,名字叫土山、黑山。
亦皆大动。
日、月、珠、火、星宿之光,皆悉不现。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19
太阳的光明、“月”的光明、“珠”的光明、“火”的光明、“星宿”的“光”明,
都“不”显“现”了。观世音菩萨密放神通光明是很殊胜的,其他的光明都不显现了。
先是观世音菩萨密放神通光明,作法会发起的一个因缘。
于是总持王菩萨,见此希有之相,怪未曾有。
这个法会里面,其中有一位大菩萨,叫“总持王菩萨”。前面列菩萨名的第一位,
就是总持王菩萨。总持王菩萨,这个总持,就是他有特别强大的记忆力,叫做念慧,
这个念慧就是记忆力。这个念慧是非常强的,他能够总持无量无边的佛法,而不忘失,
所以叫做总持。总持王,就是得到这样的总持,他是非常自在的,非常殊胜的。“见此
希有之相”,他在这个法会看见了十方世界,有这么大的光明,天宫、龙宫,各地方都
震动,日、月的光明都不现了,这是一个少有的现象。“怪未曾有”,这个“怪”,就是
特别奇异的事情叫怪,也是少有的意思,也就是未曾有的意思。因为很少有这种事情,
少有这种形相,心里面有疑惑了。
即从座起
“即从座起”,原来是在座位上坐,现在立起来。
叉手合掌,以偈问佛。
“叉手合掌”。我们合掌是这样子,叉手不是这样子。叉手合掌,“以偈问佛”,不
是一般地这样说话,就是他说出来的话是成文的,像作诗似的。
如此神通之相,是谁所放?以偈问曰:
他说这个偈里面的大意,就是现在这个“神通”光明所现出来的形“相”,究竟“是
谁”“放”出来的光明?现出这样的形相。以偈问佛,究竟是什么偈呢?这底下说出来,
“以偈问曰”。
谁于今日成正觉,普放如是大光明;十方刹土皆金色,三千世界亦复然。
这是总持王菩萨他心里面的疑惑。说是“谁”在“今”天成佛了?所以“普放”
这样的“大光明”。这就是成佛了,佛放的大光明,但是,不是释迦牟尼佛放的,是另
外一个人成佛了,是那一位他今天成佛了,普放如是大光明呢?正觉就是三菩提,印
度话叫做三菩提,翻到中国话就是正觉。正觉就是觉悟了宇宙人生的真理,叫做正觉。
觉悟真理这个话,谁都可以这样说,释迦牟尼佛觉悟真理了,其他人也可以说我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20
觉悟真理了。所以在经论里边,为了区别与其他宗教不同的地方,加“缘起”两个字,
觉悟了缘起的真理。圆满觉悟了缘起的真理,叫做正觉,就是他觉悟的真理,是最正
确的,没有错误的。
我们一般说,我们说是觉悟真如,或者是觉悟本体论,大家这样讲。当然佛法也
用这句话,这句话实在是通于一切宗教的。但是若说缘起的时候,就有点不同了。佛
教里面说这个真理,在《阿含经》里面说:有外道来问佛,说是您天天为您的弟子,
您的弟子提出问题来请问您,您都说什么道理?佛说:“我说缘起”。
说什么缘起呢?就是有众生的缘起,有诸佛的缘起;有清净的缘起,有染污的缘
起。每一法有每一法的缘起。大概地分类,就是有染污的缘起、清净的缘起。说出来
染污,是这样缘起的,清净是这样缘起的。若是有相信了这样真理的人,你就很分明
地从这里可以缘起了,就是他说的这种真理,在你的身心上,在你的思想上,可以使
用,明明白白地可以使用。所以加个缘起,叫做正觉。普放如是大光明,就是放这样
的大光明,普照十方世界。
“十方刹土皆金色,三千世界亦复然”。我们居住的娑婆世界也是这样子照耀,皆
成金色了。这是提出这样的疑问。
谁于今日得自在,演放希有大神力。
“自在”,在《法华经》上有一句话:“我为法王,于法自在”。这样说自在,是佛
的境界。我们平常的人,我们努力修学禅定,你成功了,你得到初禅、二禅、三禅、
四禅了,你也感觉到自在。因为在欲的境界,我们是有欲的人,我们在欲的世界里面
生活,心常是不自在的,因为有欲,他就不自在。你若是得了禅定,没有欲了,欲不
能再动摇你了,你心就得自在。这是得了禅定的人也可以说自在。但是若是成了圣道,
得了毕竟空,无我、无我所的智慧的时候,他是更自在,那是圣人的境界。
前面说成正觉,那是圆满,是佛的境界。现在说得自在,也可以说是佛的境界,
但是也可以说得无生法忍这些大菩萨的境界,因为他也可称之为自在。“演放希有大神
力”,当然初得无生法忍,是没有这种境界的,要到法身菩萨才可以。所以这个得自在,
一定要很高的境界。
无边佛国皆震动,龙神宫殿悉不安;今此大众咸有疑,不测因缘是谁力。
这个“佛国”是很广大的,所以称为“无边”,也都“震动”了。“龙神宫殿悉不
安”,就是震动。“今此大众咸有疑”,大家都有疑问。“不测因缘是谁力”,不知道是什
么因缘有这样的境界,是那一位成佛了,是(那一位)大菩萨的力量,发出来这样的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21
光明呢?
为佛菩萨大声闻,为梵魔天诸释等;惟愿世尊大慈悲,说此神通所由以。
“为佛菩萨大声闻,为梵魔天诸释等”。是佛放大光明?是菩萨?是大声闻、大阿
罗汉?为是梵天?魔就是欲界顶天
——他化自在天,就是魔。诸释等,释等,就是欲界的忉利天——释提桓因这个
大福德神,是他们发出来这样的神力,神通光明。“惟愿世尊大慈悲,说此神通所由以”。
说明这个神通所由来,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这是总持王菩萨请问,这底下佛回答。
佛告总持王菩萨言:“善男子,汝等当知今此会中,有一菩萨摩诃萨,名曰
观世音自在”。
菩萨,我们通常讲,说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都称菩
萨。而这句话,真实地去考校这句话,这句话是特别地简略。说这个菩萨,应该说菩
提萨埵,菩提萨埵翻作觉有情,就是得了菩提的有情。得了菩提的有情,譬如声闻菩
提、缘觉菩提、佛菩提,三乘的菩提。声闻菩提: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
阿罗汉果,他得了声闻菩提了,他可以称之为菩提萨埵。辟支佛也是,他也得了辟支
佛菩堤,也可以称为菩提萨埵。但是底下加个摩诃萨就不同了,加个摩诃萨,就表示
是大菩萨。
大菩萨就是得无生法忍或者法身菩萨,到佛这些人。这是发了无上菩提心的菩萨,
那就叫摩诃萨,叫菩提萨埵、摩诃萨埵,那就不同了。可是我们欢喜简略,就把菩提
萨埵、摩诃萨埵这八个字,变成五个字,变成“菩萨摩诃萨”,又变成两个字,就是观
世音菩萨、文殊菩萨,变成两个字。
“会中有一菩萨摩诃萨”,有一位大菩萨,“名曰观世音自在”。前面列名的时候,
观世音菩萨,也还是用这个名称,这个地方加个“自在”,“观世音自在”。这地方是个
梵语的,前面的梵语,和这个地方的梵语,就有这个差别。名曰观世音自在。自在是
观世音菩萨修道所成就的圣境的境界,是他自己的境界。观世音,是观世音菩萨大悲
心广度众生的境界。这是从两方面立名字,合起来叫观世音自在。
从无量劫来,成就大慈大悲。善能修习无量陀罗尼门。
“从无量劫来”,很久远,很久远了。他“成就大慈大悲”,他成就了大慈悲心。
大慈悲心,初开始时应该得无生法忍的菩萨,成就了大慈悲心,就是他那个无所得的
智慧里边,与大悲相应,能够利益众生,能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就是大悲心。说是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22
我们用一般社会福利的方式去利益众生,也可能是用大悲心做的,但有可能是用有所
得的取着的心做的。若是有所得,有取着的这种心,那就不是大悲心,那叫什么心?
叫爱见大悲,爱见大悲就是有所执着。他也发一点好心,为社会的灾难发一点同情心,
去做这个功德,但是若大家去毁辱他,说你在里面贪污了,你明知道他是没有事,但
是就是要这样讲,他就会烦恼。他也可能因为这样就退了,我不做这个事情。这就是
他心随境转,有所取着。
你若是赞叹他的话,你真是很好,你去救护灾难,你赞叹,他心里面会高兴,欢
喜做这件事。你若毁谤他,他可能就退了,他就是被这个境界的影响,他的心不坚固,
这就叫爱见大悲。这个大悲心,就是有所得的境界,不能说是大慈大悲。若是得了无
生法忍的大菩萨,他那个无所得的智慧,这些冷热的境界不能动摇他的,那是大悲心。
但是初得无生法忍的人,还有很多烦恼还没有断,还不如到法身菩萨比较合适,是个
大悲心的人。所以无量劫来,那么长久的时间,才成就大慈大悲的心。这个大慈悲心
不容易成就,要久远,那么长久的修行才成就。
“善能修习无量陀罗尼门”。前面大慈大悲,说是慈悲心,这底下说他的大智慧境
界。这个大智慧境界,善能修习无量陀罗尼门。陀罗尼我们刚才讲了,就是特别殊胜
的念慧,能总持无量无边的佛法,不忘失,叫陀罗尼。这个“门”怎么讲呢?就是无
量陀罗尼的门,它是成就无量陀罗尼的一个门,你要从这里入,才能逐渐地成就无量
的陀罗尼。
究竟什么是门呢?就是文字,文字是无量陀罗尼的门。就是特别擅长文学的人,
他能用这个文字,表达佛法无量无边的义理。把它写出来就是文字,用语言表达出来,
那就是说话。而他擅于做这件事。这个语言文字是以无量陀罗尼为门。
你查佛学字典,我们以前都是丁福保编的大辞典,比较是最好的了,最近几年又
有更好的大辞典,但是你查这个陀罗尼门,没有,我查了,他没有解释。那么在什么
地方查到呢?在《法相辞典》,在《法相辞典》才有这个解释。它是出在《佛地经论》
上,或是《显扬圣教论》上解释的这个陀罗尼门。(笔录者按:此处,录音带缺录了一
小段)实在说起来,要到佛的境界才能究竟圆满,这是佛的一切种智的境界。观世音
菩萨善能修习无量陀罗尼门,有这样的大智慧境界。
为欲安乐诸众生故,密放如是大神通力。
佛回答总持王菩萨的问题,先说出来是观世音菩萨放的光明,但是又赞叹观世音
菩萨这几种功德,一个是大慈大悲,一个是善能修习陀罗尼门。而成就大慈大悲也好,
修习无量陀罗尼门也好,都是“为欲安乐诸众生故”。说是我们度众生要有大悲心,你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23
光有慈悲心还不行,你还要有智慧的。如果你没有智慧,你光是有慈悲,那未必能安
乐一切众生,你做的事情,未必是能安乐众生的,可能令众生苦恼了。为欲安乐诸众
生故,你要有悲心,你还要有大智慧的。而这个大智慧,这个智慧就是缘起的智慧,
观一切法空,这叫如理智;观一切法的缘起,叫做如量智。现在这个地方,善能修习
无量陀罗尼门,这是说缘起智。
在《优婆鞠多尊者传》上表示出一件事情,就是有些出家人,有一个比丘,他是
在寺院里面做僧执事,给大众僧做事情,做什么事情?就是造房子,造僧房,造一间,
造一间。当然造房子是一件很头痛的事情,那么了一个时期,他就不高兴,不做,不
做了,就辞执了不干。不干了,就听说优婆鞠多尊者擅于教人坐禅。于是乎他就背着
他的衣单,就来见优婆鞠多尊者,来见他,就是表明来意,说我要随着大师坐禅。优
婆鞠多尊者说:“你到这儿来坐禅,跟我学禅,我有一个条件,有什么条件呢?要听我
的话,我说什么,就是什么,不然你不能在这里坐禅”。说“是,我愿意听大师的教导,
大师叫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
优婆鞠多尊者说:“好,你给我修僧房”。他本来讨厌,因为做腻了,做僧房要同
人化缘,然后要再修房子,还要和工人接触,这都是不容易的事情,优婆鞠多尊者还
继续叫他做这个事。他因为说好了要听话,他只好这样做。做到一个时期的时候,优
婆鞠多尊者说:“好了,你现在不要做,到禅堂去坐禅”。叫他这么做,一坐禅,不久
得了阿罗汉果。
这是什么呢?优婆鞠多尊者,你看他在和你说话,但是他是已经入了甚深的三昧
了,一看,你想得圣道,你还有所不足,你这个不足的地方要补充一下才可以,不然
的话,你不能得圣道。你看优婆鞠多尊者传,他有很多这样的事情。就是他知道缘起,
你这个因缘,他要这样的缘起;那样的因缘,是那样的缘起,他知道缘起。他这样,
他真实地令你得安乐,不然的话不行。
我这话就说远了,但是我认为还是有道理。我们就说印顺老法师,他有一本书,
是《游心法海六十年》。就是从他学佛法,到写这本书的时候,他这个心就常在佛法里
面游,好像人在大海里面游泳似的,常在佛法里游。所以他到现在,有这样的成就,
他有这么多的著作,在著作里边,不是说这一套我不会讲,找一找参考书,这一套就
讲,不是。他是把印度的佛教认真地学习,他领悟了佛法的真义,回头来看看中国佛
教,看看中国历代大德的著作,天台宗、华严宗,中国的三论宗,中国的法相宗,中
国的禅宗,以及密宗。
回头这么一看,我们平常说:“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境之门者难与言”。他把
印度的佛教完全读了,回头再看中国的佛教,还很容易明白的,没有什么难。但是其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24
他的一些人就不行,对印度的佛教,不是太发心去学习,就是直接地我也看看,我讲
《法华经》,把智者大师的《妙法莲华经文句》看一看,把窥基大师的《妙法莲华经玄
赞》看一看,嘉祥大师的《法华义疏》,我看看,然后我就可以讲了,就是这样子。但
是印顺老法师不是,他有自己的思想,他为什么有这个成就呢?他不去做杂事,不做
方文,也不去做知客,也不做监院,也不去做维那,他不做这些事情,他就是在佛学
院里面,他是佛学院没有住多久,他就在佛学院当老师了,就是讲课。你请他做方丈,
他不去。这些事,他都不做。我们平常的人,你不请我做方丈,我要同你斗,啊,你
就是要请我做,就是所见就小一点。印顺老法师他不是,他就是把自己的精神、时间
完全用在佛法的学习上。
我读他的书,我感觉他可能有无生法忍了,可能,是有可能,当然你说是虚妄分
别也可以,但是我也是有这么一点感觉的。这就是缘起,他把他的时间能这样用,到
今天他有这样的成就。说我今天我去做方丈,我去当僧执事,你做了多少年,你就是
做多少年以后,对于佛法,你就恍恍惚惚的,真实要你去,你不要说别的,就是要讲
《金刚经》的时候,因为你心里面常在事上讲,你不是游心法海。你做方丈就是负责
大众僧的经济,你要解决这个问题。
做住持是干什么的?住持负责两件事,一个是负责大众经济的责任;第二是领导
大众要修行。可是现时代的佛教,做住持的多数是干什么的呢?就是只是和在家居士
联络得好一点,没有经济的问题。至于领导修行的这件事,我看都是平平凡凡的,没
有游心法海,这就是缘起。现在佛教是末法时代,原因也就在这里,这就叫缘起。
优婆鞠多尊者就是教人坐禅,教你得圣道,这就是一个缘起。他知道你这个人,
你缺少一点福报,你的福报还不够,你想得圣道,也要有一点福报的。其中那上面说
有一个法师,有一个比丘来亲近他,跟他学禅,原来他是大法师,常常为人讲经说法
的,现在讲久了,也不愿意讲了。愿意跟优婆鞠多尊者学禅,优婆鞠多尊者也要这样,
你来跟我学禅,要听我话,说:“好”。说你再去跟人讲经。不是你自己能知道。优婆
鞠多尊者是大智慧。我看他是,若按智者大师的意思,优婆鞠多尊者应该是超过阿罗
汉的智慧。
经上说到舍利弗尊者,他收两个徒弟。这两个徒弟,一个以前在家时,他的职业
是为人洗衣服。他出家以后,舍利弗尊者教他修数息观,另外一位在家居士出家了,
拜舍利弗尊者做师父。他是做什么事情呢?是一个金师。古代的金师,是烧这个金的
时候,要拉风箱。舍利弗尊者教他修不净观。这样这两个人用功修行很久,也不相应,
不相应就想不修行,我还俗。
出家放弃了五欲,然后修学圣道,修了这么久,也不得圣道,没有意思嘛!圣道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25
没有得到,有什么意思呢,又放弃了五欲。我们又何苦这样,就想要还俗。想要还俗,
这个事就传到佛那里,佛就把舍利弗尊者叫来,说你搞错了。说是在家洗衣服这个人,
应该修不净观,金师应该修数息观。方法你要这样调过来,这时候把这两个人的方法
调过来,说是你们变动一下,那么一修行就成功了。
这就是要知道缘起,你为那个目的,而这样子施设这个法门,结果他不能契机,
这就是搞错了。而《优婆鞠多尊者传》上,你看他,谁来跟他学禅,他的方法都不一
样,他就是有甚深的缘起的无量智慧,没有这个智慧,是不行的。所以这个地方,释
迦牟尼佛赞叹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的悲心,还“善能修习无量陀罗尼门”,就是他能通
达无量无边的佛法。这里边也就包含着他也是能通达无量无边众生的根性,能随机说
法的。所以他又有智慧,又有慈悲心,才能安乐一切众生的,为欲安乐诸众生故。若
光是有智慧,没有慈悲,那也不行,也是不能安乐众生,因为他不想去度众生。所以
有慈悲还要有智慧,这样才可以的。为欲安乐诸众生故,“密放如是大神通力”。这是
总持王菩萨问佛,说谁放的这样的光明?佛说:“观世音菩萨,为欲安乐诸众生故,密
放如是大神通故”。
佛说是语已,尔时观世音菩萨从座而起,整理衣服,向佛合掌,白佛言:“世
尊,我有大悲心陀罗尼咒,今当欲说。为诸众生得安乐故、除一切病故、
得寿命故、得富饶故、灭除一切恶业重罪故、离障难故、增长一切白法诸
功德故、成就一切诸善根故、远离一切诸怖畏故、速能满足一切诸希求故。
惟愿世尊慈哀听许”。
释迦牟尼佛在观世音菩萨的道场里边,大众集合以后,法会里边,密放神通光明,
照耀十方刹土。法会里边的总持王菩萨怪未曾有,就向佛请问,是谁放这样的光明呢?
于是乎佛就回答总持王菩萨,说是这个会里边,观世音菩萨为欲安乐诸众生故,密放
如是大神通力。
前文大略地这样说过了,这以下就是观世音菩萨,说明他要演说大悲心陀罗尼咒
的原因。“尔时观世音菩萨从”他的“座”位站“起”来。这样的话,从表面上看,当
然我们很容易明白,就是他想向佛有所陈述,他不是坐在那里,他从他的座位站起来。
但是我们的中国古德,从这个地方,就是又有一个深刻的意思说出来,就是说观
世音菩萨,从第一义空那里发大悲心,欲教化一切众生,所以叫做从座而起。“整理”
他的“衣服”,“向佛合掌,白佛言:‘世尊,我有大悲心陀罗尼咒,今当欲说’”。他心
里边有陀罗尼咒,这个陀罗尼咒的名称,叫做大悲心陀罗尼咒。这个意思在前面经的
题目那里说过了,说过了,可能也有人忘记了,也有人以前没有来过,我再简单说一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26
下。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