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修行般若的时间(一)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20日
来源:不详   作者:生根活佛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修行般若的时间(一)

  作者 生根活佛

  (接上文)“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这一句指的是修行《般若》智慧的时间,从简单地字面解释:“行”是进行、修行与体验,“深”是非常深奥、妙用,超越世间。“般若波罗蜜多”上述已解释,“时”是时间,那个时间的意思。合起来就是说“修行超越世间,到达彼岸智慧的那个时候”。

  心意解释:超越世间,获得到达彼岸智慧及圆满的佛果不但观察自心与见到本性,还要不断深入地修行,《大圆满》云“没有见解的修行,就象双手残废的人爬山一样,没有修行的见解,就象仙女没穿衣服一般。”成就佛位必要正确的见解和深度的修行,才能智慧播发出来,那时候,才能彻底明白《般若经》所讲的“诸法皆空”的大道理。

  要义解释:诸法皆空的大道理不是学来的,也不是修的,而是悟来的,但悟要依靠修,修要依靠学习。那么,我们学习什么,学习佛的精神与佛法。我们修什么呢?要修佛道与自己的心。怎么去修行呢?这里详细的解释“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的意义,《心经》里有九个字,可分四个段落,1、行,2、深,3、般若波罗蜜多,4、时。

  【行】指的是修行,是作的意思。在佛经里行这个字是非常重要、最关键的一处。“行”是一切成就的根源,没有“行”哪来的成就?一切成就是从“行”字来的。比如说,我们学习佛法时,你学到的东西必需要修炼,你修炼成熟之后必需要行动起来,如果你学到东西不修炼,不应用的话,能成就吗?所以我们要知道什么叫修?什么叫行?比如说,我们学到的东西,或者认识的知识等先要修改,然后修正,最后反复的修炼而成熟,叫做“修”。学到的东西修炼之后行动起来,应用上去,这个叫做“行”。

  行有身行,语行和心行三种,身行就是身躯去作事,比如,打坐、打手印、烧香、拜圣山、放生、布施、看经、闻经、磕头、供养等用身体作些佛的事业;语行就是语言表达,比如念经、念咒、唱佛经、讲法、辩经等用语言去作些佛的事业;心行就是心去应用,比如,发慈悲心,发菩提心、遵守戒律、禅定、思维佛法、修行自心、观空、观心等心去作些佛的事业。这里指的行就是心行,是妙行,是心中起种种妙观妙行的大用,作种种自利利他的事业。那么,我们现在修什么呢?我们要修自己的心,怎么去修呢?上面观自在菩萨解释时所讲的道理和正理反复地研究,反复地修炼,特别是反复地反观自心,修炼般若波罗蜜多的正理,依照妙用智慧到彼岸的方法去修炼自己的心。

  怎么样才能修成自己的心呢,我们凡夫的心不清净、不平等、不安定、不自在,我们首先要知道我的心为什么不清净,因为我们的心跟随烦恼跑,吸收烦恼的染垢,所以不清净。依据《明智杜鹃》记载,我们心本来就清净,但执着等烦恼染污了清净心,比如说,一罐水里放一些泥巴的时候,一罐水变成了一罐泥水,我们把泥水放在别人不动的地方,泥水的灰尘慢慢往下沉,清净的水自然就明显出来。我们把执着和妄念等染污的心放下的话,清净的心自然而然就明显出来。那么我们怎么样才能放下欲望等烦恼呢?我们要学习佛法,佛法的道理反复地修炼,应用到自己的心上。另外我们要知道烦恼的坏处,然后不执着,远离烦恼,放下欲望,破除我执,最后万法观空,反观自心,这样一次又一次反复修炼的话,我们的心越来越清净下来,越来越平等、安详、安定和自在。

  我们要学习菩萨,在一切顺逆境中修清净心、平等心,以究竟圆满的智慧。用身语去实现佛法是“行”,但不是般若波罗蜜多思想的行。般若波罗蜜多思想的行就是心行,心静下来是真行。无论你是学什么法门的都不能离不开心静坐下去的法门。如果你离开了静坐,一事无成。我们从心静坐开始,深入地去修自己的心,只有我们去行坐了,才能进入禅定,才有定的境界,行就自然证得。现在很多人看很多书,讲佛法滔滔不绝,但说来说去,只是理论研究,理论研究永远不能到达彼岸,永远也不能得到彼岸的智慧。真正学佛修道,必须要从心静坐开始修行。很多人心静下来就认为禅定了,禅定是我们的心如如不动而清静下来。然后清静的心见到空性,心安住在空性之中,真正的智慧自然发出,才能自然证得及得到彼岸的境界。

  现在很多人分不清楚,修行和做善事之间的关系。大家认为念点佛号,做点善事是修行,修行不是那么简单,成就佛及往生极乐世界更不简单。我要告诉大家,做善事,念点佛号不能代替修行,更不能代替静坐及禅定。放生、布施、烧香、拜佛等做善事是修行的基础之一,真正修行是修炼自心,应用及妙行自己的心,这样才能我们的心清静下来。心清静的人,做任何事是善事,因为心清静才能心安稳固,不用想这个那个整我及害我,处处是善缘,不受良心的谴责。大家要知道做善事代替不了静坐,真正的清静不是环境的清静,而是心地清静,但我们凡夫的心很容易吸收外界的影响,所以环境也重要,为什么过去人修行一段时间就去住寺院、山洞闭关?就是为了一个好的修行环境。我们的心清静还不够,我们还要明心见到佛性;明心见性还不够,还要修炼成熟及圆融妙行,才能获得不生不灭的究竟涅槃。(待续)

  思考题:1、什么叫行?

  2、行善和修行有区别吗?

  3、怎么样才能修成自己的心呢?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