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学会认识自己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15日
来源:不详   作者:生根活佛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我们每当遇见陌生人时,总是会问:“你是谁?”或者“你从哪里来?”但没有习惯问自己:“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而且很少人去思考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这句话的意义在哪里,更没有人去思考未生我之前谁是我?我从何来?生我之后我又是谁?我死后又去哪里?我又是谁?关于我是谁的问题千年以来是个疑案、又是个迷。但大家不知为何千古以来人人都喜欢自称为“我”,不知“我”的迷网捆住了自己,也很少人想去破这个迷网,也不想了解破网的秘诀。
  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我们的生命是由母亲给予的,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诞生于爱,是由母爱哺育的。母爱的种子就是我们生命的密码和语言,我们每个人从生下到死亡,每天慢慢成长与成熟的,很多人认为是“我”在成长,实际上并不是“我”在成长,而是我的身体和意识在成长。还有一个问题,大家都承认自己老了会死,死的是“我”,但死的并不是“我”,而是“我”在身体中五行分散,意识离开身躯,所以叫做死。但“我”还没有死,而且很快投入另一个母亲的怀抱。就像我们的生命一样,我们生就是我们的生命离开自己母亲的怀抱,我们的生命走完漫长的人生之后会死的,死就是我们的生命又投入母亲的怀抱。简单的说我们生命来自于母爱,最后依旧归回母爱的怀抱。所以“我”应该也有生命那样来源和归属,但人们对“我”的来源和归属认识是个很难破灭的迷网,这表示我们还没有彻底的认识自己,也没有认识到我。
  在生活之中“我”不能缺少一个爱,需要一个真正的爱,真正理解爱的真谛,生命才是绚烂多彩,生生不息,循环不止的。那么,需要爱的是我们的身躯,还是我们的语言和意识?大家都知道我们的身躯和语言不理解爱的真谛,只有我们的意识才能理解的,需要爱的是我们的心,但大家很难理解的是我、心和爱之间秘密的关系。
  在生活中有爱心的人们,心中也有“我”,但他们心胸开阔,善解人意,乐于助人,生活过得美好,爱在彼此传递的过程中会不断地升级、扩展,直到向往更加圆满的生存形式,而且爱能治愈世上所有的疾患和痛苦,让我们感到爱的力量是巨大、丰厚的。失去爱心的人们,心中也有“我”,但他们心胸狭窄,善意误解,斤斤计较,而且心中产生一种恨,在仇恨和计较传递的过程中生活过得苦闷,而且恨带来疾病和痛苦。所以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爱、我、心不是同类的,但它们之间复杂难解的问题是起源,心是先来,还是我和爱是先来的?我小时候就有个愿望,打破爱、我和心起源的迷网。慈祥的母亲经常跟我说:“傻孩子,你的问题很简单,没有我就没有爱,有了我才能有爱,也有恨。”说起来很简单,但我总觉得事情不是那么简单。大家都知道,爱和恨是心中而产生的,但心又从哪里来?我又从何处来?
  很多人不认识自己是谁?就在执着“我”的牛角里转来转去,永远跳不出来,烦恼和痛苦折磨一生,没有找到心灵究竟的快乐,把世间的快乐当成究竟的快乐,但所谓世间的快乐都是暂时的快乐,不是永久的安乐。只有大智慧的人才能认识到所谓世间的快乐最终是苦,他们根本不稀罕世间的快乐。他们应用无私的爱,拥抱所有的人,内心启发重他轻己。他们的心里只有爱,没有恨,因为他们彻底地认识到自己与“我”。他们开发内心的潜力,不断地探索心灵快乐世界,掌握生命的钥匙,向往光明的道路。 “有爱才有安乐,有恨就有苦闷” 这句民间俗语说得很有道理。
  我们详细地观察世界的每一个角度才能发现所有的法在变化,同时感觉到自己也在变化,但变化的并不是“我”,是我们的身躯和意识。我们还要深刻地思考自己到底在寻求什么?自己所作的一切都是为了什么?获得的结果又是什么?你才能精确地知道你的内心,到底在寻求什么,也知道为了什么,结果又是什么。学会内心思考,并付诸于行动,所有你得到的,才会带给你预期的效果和真实的目的,而不是盲目地人云亦云,忙得不知所作为何,最后落得失去“自我” ,只有无边的空虚和无聊。
  我们人是由身体、心灵、神识构成的,缺一不可。如果一个人失去了爱的神识,仅剩下恨和肉体的空壳,在他们的身上从不看到生活的气息和新鲜的活力,也没有正常的生活,他们只会走向自然灭亡的道路。
  古往今来,人们在大自然的环境里,依靠脑力和体力而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获得物质和精神财富,这些财富被佛教称为世间的财富。世间的发展总是有限的,世间的财富只能满足于人体感官的欲望和低层次的精神需求,有时世间的财宝也还会带来多余的痛苦,因为人类最本质的痛苦和烦恼,还是没有得到解决。
  一个思考力强大与内心开放的人,不追求世间的财富,因为他们认识到所有世间财富的本质是痛苦,对身体和精神有刺激。有些人群内心得不到开发,没有正确理解世间财富的本质,所以他们为了自己与“我”,不断地增加财富和权力,在强烈追求的目标中自己受到无止尽的烦恼和痛苦。但他们从没有回头思考过“我”的本质和世间财富的本质是什么?所以烦恼和痛苦纠缠不清。我们把人的身躯割裂成千块万片也找不到烦恼和痛苦,也找不到心灵和神识,更找不到人们自称的“我”,所以我们对自己的人身了解还是太少了。
  没有智慧的人抛弃了灵魂和心灵,为了自己与“我”,在烦恼和痛苦、疾病和战争,恐惧和担忧之中希望获得快乐和安详,这些人在自己或者别人身上发生痛苦经历也不会觉醒过来,只有一切事物追求到尾才知道是一场梦幻。
  现代人努力的方向投入到身外世界的物质上,不断地改造和发展,但发展到尽头也得不到人身内心的和谐和快乐。那时候,拥有大量知识和高级素质的人们,会逐渐摒弃物质利欲的低级生活,反而寻找内心的问题,不断发掘心灵的世界,这些人还有讨论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人身安全等为人们有利有益的事,也会认真地思考人生直接相关的生、老、病、死的问题。有些大智慧的人在思考生老病死的问题上,彻底的认识到自己与我是谁。
  我们感受烦恼和痛苦时,不必争辩对与错,因为很多人在争辩对错的过程中浪费了珍贵的生命,最后还是得不到答案,也消灭不了烦恼。只有把痛苦和烦恼的根源找出来,才能彻底地消灭它。在寻找烦恼和痛苦的根源时才发现它的源头是执着有“我”的心念,我们再进一步寻找执着有“我”的心念又从哪里来?这样一步又一步地寻找源头时才能彻底地认识到我是谁。
  我们每个人都是“五蕴”和合而形成的,所以我们应该从自己的“五蕴”中寻找“我”,五蕴指的是色、受、想、行、识。“色蕴”包括体内的血脉骨肉;“受蕴”代表精神的感受;“想蕴”是所谓的思想;“行蕴”是心造作活动的作用;“识蕴”就是人们对境界相触产生的分别作用。我们在五蕴中寻找我时,身体是由四大元素(地、水、火、风)构成的,不光是人体,世间一切有形物质都是由四大造作而形成。我们即使把人的身躯彻底分解成细胞也找不到我,从外界的物质上更找不出来“我”;精神的感受可分乐受、苦受和舍受等,我们从精神的感受每一个角度去寻找“我”也无望获得;思想是自力辩察各自对境不共形相之心所,心所可分五十一种,我们把思想和思想的对境分析去寻找“我”也找不到;心造作所有的活动和行为每一个角度去寻访“我”也无法获得答案;识蕴是似于意境中多分蕴积,自力了别各各境界自体之心,识蕴可分八种,八识和八识的对境都不一样,但我们从八识的每一个角落去认真地思考,认真分析也找不出来人们自称的“我”。
  那么,人们自称的我是什么呢?我可以毫不疑问的回答,人们自称的“我”是个假名,人们为身体、精神的二者和合取了一个假名叫“我”,我并不是外在的物质,也不是内在的精神,更不是实有存在的法。有些宗教 “我”分大我和小我,特别是印度婆罗门教引申为个体灵魂神我和宇宙灵魂大我。总的来说,人们固执地以为有个不变的我存在,被外在的假我蒙骗,并不断地满足它的永不知足的欲望。为了满足“我”的要求,人们越来越精通科学技术,每天都在创造新的物质和低级精神需求,外在的物质不断丰富发展,本来以为创造来的物质应该给人类带来幸福和快乐,但是,反而给人类带来更多的烦恼和无法弥补的伤害,人们的内心越来越得不到满足和喜悦,而且感觉活得太累了,这就是被假我蒙敝带来的恶果,这也是没有认真思考“我是谁”的后果,所有的烦恼来源于执着和对假我的追求。人们内心的智慧没有打开,人们就不了解“我”的真相,加上无明遮蔽我们的真心,所以人们心中产生有“我”的念头,从此固执有我,引起轮回的烦恼和痛苦。
  我们把关注外界的目光,深入透视到自己的内心,随时随地深刻地思维妄念等一切事物产生的根源,才能获得内心的快乐!也认识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智慧开发的人不会把时间浪费在盲目的追求上,反而寻找生命中永恒的解脱。认识自己,从而了解别人,不分你我的区别,一切都平等地对待,所以他的生命之光越来越照亮,照亮着自己的内心,并且照耀到众生,照耀到宇宙。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上一篇:皈依的信物
下一篇:明心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