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普陀山白华庵考察记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31日
来源:不详   作者:王连胜(普陀山佛教文化研究所)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宋太师题额再现 漂流民居处仍在

  不久前,普陀山隐秀讲院监院暨佛教文化研究所负责人净旻法师听说本院东南麓下白华庵残存一些古迹,约同往,时有职工数人相随。從院左公路南下,穿过一批茶园,即达该庵后隅。其地南北宋间已有僧结茅,传说南宋曹洞宗高僧真歇禅师曾居此禅修。明万历中,定海都司梁文祈嗣有感,捐资嘱寺僧昱光创建庵院,《志》载“庵距海百数步,绀殿红楼,宽闲靓幽。”现有殿宇92间,建筑面积2680平方米,住农民31户100余人。山门内为白衣真应殿,昔奉白衣送子观音,今被分隔成数家,垣堵不齐。殿则廊壁嵌一碑,漫漶不堪,上额“白华庵斋田碑”6篆字,古朴圆匀,余可读者仅数十字,谓嘉庆间庵有“缁素百余名”,在朱家尖七星寺竹头浦有“良田及涂田三百余畝”云。真应殿北有大悲阁,建于康熙四十一年(1072),已破败不堪。阁之东小楼数楹,乃丈室,康熙间僧耆英创。一老年居民说,彼年轻时,尚见客堂正中有竹禅和尚所绘明代朗徹禅师像,壁间挂满明清两代名士书画手迹,陈设非常雅致。旧《志》称:“山中精庐,此为冠矣,士大夫游山,多驻其地”,信如也。阁后麓下清泉一泓,水甚甘洌,泉上壁间嵌一石额,为藤萝所掩,拭去榛苔,“真歇泉”3篆字赫然在目(照片)。泉乃南宋绍兴元年(1131)本山禅宗始祖真歇所凿。据请康熙间朱谨《大悲阁记》记载:“真歇泉,宋太师史浩题也。”史浩(1106——1194)字直翁,南宋丞相,善篆书,今宁波东钱湖亦有其所题“补陀洞天”4字,笔法圆转均匀,润熟遒丽;史浩绍兴十八年以余姚尉摄昌国盐监,三月,皆鄱阳程休甫游普陀,在潮音洞睹大士现金色身,乃书《留题宝陀寺碑偈》,並为住持弁至瀾撰《缘化起殿榜》。净旻师法师英年脱白,夙具慧根,喜觅访古遗迹,见史浩篆额颇喜,取出袖珍相机摄影,谓“此系山中仅存一块宋代石刻,弥足珍贵。”

  從真歇泉出,右转至大殿,内堆满柴草,有几位村妇闲坐天井聊天。大殿年久失修,户牖不全,但屋檐下精雕细刻的挑梁和五彩镂空狭长蝉肚形雀替(照片),显示出典型的明代建筑特色。大殿南侧绀楼2幢,传说住过日本漂流民——1991年2月,舟山历史学会陈明德会长陪同专程来我国沿海考察的日本京都大学文学研究科博士王建生找到笔者,要求提供历代漂流民在普陀山情况,彼此交换了资料,在这里找到当年漂流民住处。据日本《通航一览》卷225《唐国浙江省补陀洛迦山》之21载:日本元祿五年(康熙三十一年1692)十二月,有赞歧国商船1艘,從远州滩出发,于翌年三月五日漂流至马迹山,时有普陀山白华庵僧蕴空带拎弟子数人在山上砍筏竹子,见有14个外国人坐在小舢舨上,甚为吃惊。因言语不通,互做手势,后来听到“日本”两字,方知为漂流民,于是赠给食物。三月七日,将其载回普陀山,暂住白华庵。普陀寺(当时普济禅寺尚未建成,寺称“普陀寺”)住持潮音和尚派一位略懂日语的僧人前来询问情况,才知其從日本出发时共15人,装运大米到东京(今越南河内、海防一带)贸易,返回时桅杆被风暴折断,经5昼夜,漂至马迹山附近,其中一位叫忠三郎的水手被卷入大海,船破,只好改乘小舢舨。又据该船日本通事回忆他们被救回普陀山后情况:“当时普陀寺僧人将情况报告宁波官府,并与本山宝陀巡检司官员讨论,认为必须报告朝廷,并说要等到秋季才有船开往日本。”该船中国籍梢公程敏公回忆说:“在白华庵住了20多天,搬到普陀寺,官员们说‘没有北京回音,哪儿也不准去’。旋有宁波文武官员前来查访,允许参拜山上寺庵。不久,宁波提督亲莅视察,吩咐:‘不要给难民添麻烦,要照顾好生活,给予方便。’发给每人青染木棉及银钱。费用全由官家负担。八月,由官府发给证明文件,分乘中国商人刘四官等两船回国。”如今,经过300多年苍桑,殿楼已沦为民居,令人感慨。

  居民周某听说我们在寻找“有字的石头”,说:“庵中一些有字的石碑在人民公社时期,都被砸断筑猪栏、搭小屋、铺晒场了。”他指着自家门前階沿石说:“这两块背面就有字。”——那是两块断裂的条石,长约55厘米,高31厘米,厚12厘米。舁之,既重又脏,以力不支,嘱其“妥为保护,下次再来看。”于是又在庵内兜一圈,察看那些猪栏和晒场,果有历代祖师碑铭等被筑在块石垒成的山墙间,在山门南侧平屋前,发现一块大青石碑,长2米余,宽1米,厚达17厘米,被铺作平台,经辨认,乃雍正十二年十二月前、后两寺住持、两序及六柱柱首等17人所立《合山安众碑》,碑文楷体,书法严整润熟,所谓“颜筋柳骨”,循规蹈矩,亦称珍品。碑文记雍正九年钦差督造原户部侍郎王璣和定海知县黄应熊根据全山僧众要求,取消常住对各庵摊派米粮,永为定例等事,此碑清一代在本山具法律作用。旻师认为此碑“应当尽快取回保护之。”因天渐黒,遂回。

  階沿石下埋瑰宝 庖厨垣内匿名池

  从白华庵归,长夜无寐,记挂着那两块階石,破晓携工具复往,挠起一石,洗去泥污,见行草12行,每行6字,笔法圆纯遒媚,其中“畚锸繁兴,众缘辐辏”等句甚稔,不觉怦然:这难道真是董其昌亲书《妙严路记》残碑吗?董书以行草见长,此石章法,与庵门外现存董书石联如出一辙。因搬舁不动,只好回禀旻师,师即遣职工数人以他石换回。经与康熙、道光等《山志》核对,残存58字与董撰《路记》完全吻合,残文为:

  (补名山之缺陷,振积劫之因)循,谈(何容易也)。乃朗(公兴无缘)慈谋,(不请友,虽)口不名一钱,袖不怀一剌,而以戒行胜羶行,以真心感信心。畚锸繁兴,众缘辐辏。为石之工十有七,为土之工十有三。绵亘五里,星霜四周。(括号内文字系据原文补上,黑体字为残碑上残存文字,碑之全文见附彔)

  董其昌(1556——1636),字玄宰,号思白,又号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人。万历十七年(1589)进士,天启五年(1625)晋礼部尚书,崇祯三年(1530)寓居白华庵,适庵主朗徹禅师募筑妙庄严路成,乃为撰《路记》刻石,书“入三摩地”及“金绳开觉路,宝筏渡迷川”石联。董字從顔体入手,以二王(东晋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为基础,兼学唐李邕、徐浩等笔意,疏宕秀逸,自成一家。所著《画禅室随笔》不仅论画,兼论书法,对明末以后书风影响颇大。据万历四十年(1612)中书陆宝《游补陀山记》载,当年镇海寺(现法雨寺)外智度桥上尚“有董玄宰《劝缘碑》,笔法秀宕,自是晋人本色。”可知其行草深得右军堂粤。董书传世珍品仅《海市诗》、《仿圣教序》、《仿顔鲁公》、《仿米南宫》及题米芾《蜀素帖》跋语等数种。但最能发挥其独特风格的仅《蜀素帖》跋语一种。今发现之《路记》,据山民反映,原碑狹长形,横亘在白华庵大殿后花坛上,因山崩碑裂,被农民们拿去垫階沿、围猪栏,如今重见天日,虽非完璧,但书法流暢,风格独特,系董字之珍品,难免其价值无穷也。(照片)同时弥补了本山董文“碑记”实物之空白。出乎意料的是,另一块“階石”竟是明末徵士陈继儒的《路记》残碑,陈与董不仅同时,而且同乡,同擅长书画,俩人友谊甚笃。陈碑残片每行8--9字,存8行56字:

  (量太隘,则狹窳难)广;气太横,则突兀难夷;心太曲,则险巇难经。要路危,歧路错,末路迷,此杨朱、嵇叔夜所为望而泣下者也。安得大善知识如朗公辈布满人间,以平不平之心路乎。心路平,世(路平,无论山中,即游戏风波,蛟龙大海,此与康庄鲁道何异哉?敬以复朗公,并作《妙庄严路记》。)——括号内文字系对照原文补上,原文见附彔)

  数日后,又在废墟中找到“陈记”碎片一小块,存10字,为:

  (剃草)莱,刊土石,(不募而闻)声者,如鸟就巢;不召而乐赴者,如蟻垒垤。经始于天(启丁卯,落成于祯庚午。)

  陈继儒字仲醇,号眉公,又号麋公,诸生,华亭人。隐居昆山之阳,后筑室东佘山,杜门著述。工诗善文,其短翰小词,皆及风致。书法苏(东坡)、米(芾),兼能绘事,名重一时。屡奉诏徵用,皆以疾辞,卒年82岁。(臧励和《中国人名大辞典》1106页)。所著《妮古彔》论书画云:“画者六书象形之一,故古人金石、钟鼎、隶、篆往往如画;而画家写水、写兰、写竹、写梅、写葡萄,多兼书法。”提倡书画同源。(李慎言《书法概论》)过去认为《陈记》未泐石,陈书实物在我国更为罕见,简直是“凤毛麟角”。这次发现他的《路碑》残片,实乃书法界一大喜事。“陈碑”章法较《董记》雄浑,用笔方圆兼使,秀勁丰润,结构严整,意韵潇洒,与董书堪称“碑林双璧”。

  据《白华庵大悲阁记》载:“阁之下为正趣堂……堂之北又有小水一泓,明徵士陈继儒题之曰‘翦鉴池’。”翦鉴池方广1米,亦系朗徹禅师所筑,筑后不久,恰逢董、陈等名士驻足白华庵,乃为之赞,铭诸池壁。其中陈继儒赞云:

  俗侣去,闲云留;水洗耳,石点头;朗和尚,百无求。

  华亭范允临赞云:

  一泓澄然,月印千顷;非止鉴心,亦能留影。翦破荇萍,虚空如璟;酌以醍醐,沁然灌顶。

  晋江张瑞图赞云:

  泓然而止,廓然而虚;不取于相,如井觑驴。中有金鳞,破网而出;云行雨施,非池中物。

  闽中曹学佺赞云:

  池水之清,可鉴毛发;匪方匪圆,翦之如法。上人休心,息影其中;八功德水,随取无穷!

  以上范允临字长倩,万历进士。仕至福建参议,工书画,与董其昌齐名,卒年84岁(《中国人名大辞典》706页)。张瑞图字长公,号二水,万历进士。仕至建极殿大学士。善画山水,尤工书。与刑侗、朱万钟、董其昌齐名,时称“邢张朱董”(《中国人名大辞典》961页)。曹学佺字能始,号石仓,万历进士。天启间官广西参议,因著《野史》记“梃击案”,遭劾削籍。崇祯初起副使,辞不就。南明唐王时官至礼部尚书,明亡,入山投紑毙。有《易经通议》、《周易可说》、《舆地名胜志》、《凤山郑氏诗选》、《石仓集》等传世(《中国人名大辞典》993页)。

  关于翦鉴池,后来,白华庵主耆英长老又赋《归山栽翦鉴池梅》一首,其徒能学赋《和本师重栽翦鉴池梅》诗。这真是千古文章,云林胜会!可惜翦鉴池今被居民围入庖厨,陈继儒所书石额则被山民某藏匿不肯出示。因秉旻师意,继续觅找董、陈残碑,略记始末,以飨同好。

  附彔:

  董其昌《普陀山修妙庄严路碑记》

  普陀在大海中,开辟之始,即有灵山奇奥之区,未成坦道。彼负好奇之癖,挟跻胜之具者,故自忘其跋涉之艰也。其如赍香而皈命,兼膜拜以奔趋者,何哉?嗟乎!惊魂甫定,茧足为虞;彼岸方跻,故步恐失。高高下下,无平不陂,两两三三,欲前且却。即不至青柯坪昌黎漫试之悔,亦足灰桃花源渔父再访之心。白华庵主朗公,于是有修路之议。虽然破混沌之大荒,布平治之月令,补名山之缺陷,振积劫之因循,谈何容易也。乃朗公兴无缘慈谋,不请友,虽口不名一钱,袖不怀一剌,而直以戒行胜(羶行),以真心感(信心)。畚锸繁兴,众缘辐辏。为石之工十有七,为土之工十有三。绵亘五里,星霜四周。昔之荦确交加,荆榛翳塞者,皆已变为周行,夷然鲁荡。竟不知布金之长者遇在何方,撤石之愚公劝者谁氏。犹之阳春雪曲,属和更多。优昙钵花,开敷甚速。朗公曰:“大士加被之力也,予何有焉。”佛氏门中,此为最胜矣。昔佛沙伏国,既建宝塔,即埋珠网,立石于旁,刻铭诏后,将使异时修塔,不烦大众捐资。夫财施仰法施而就,前事为后事之师。顾予芜词,有惭珠网耳。朗公名性珠,参学师承之详,别有传者,不具书。铭曰:

  吾闻善逝语,想澄成国土。心如路亦如,因果无乖误。一坠入我坑,千载永不寤。人劳我佚居,人驰我偃卧。各各不相关,各各不相护。纵得空行仙,脚胫亦可剉。伟哉龙象侣,度人如自度。瞠目云霄宽,涤肠冰雪吐。以我戒德香,薰彼信心固。一行鸠僝功,七宝阶可数。犹如狮子儿,全力以捉兔。众檀响应声,大士随缘赴。覆以光明云,洒以杨枝露。当来踵修者,认此菩提路。

  陈继儒《普陀朗徹禅师修妙庄严路记》

  东南水中之胜,江有金、焦,太湖有七十二峰,不敢与南海普陀鼎立而三,非逊百谷王,以观音大士道场胜也。上自后王、君公之使,以及老稚缁黄,越枝千里,航苇破浪,来朝礼一瓣香;于此膜拜涕洟,优地不能起,杂施钱谷布帛,衣履针纫之属;岩居道学者,亦往往微有所济。独舍舟登岸,峣崅崎岖,雨虐风饕之夕,步步歌《行路难》矣。朗徹珠公叹曰:“昔雪山布发,掩泥持地,以身负土,古贤圣皆然。而区区一贫衲,敢不负锸先之乎?”发誓愿,捐钵资,剃草莱,刊土石。不募而闻声者,如鸟就巢;不召而乐趋者,如蚁垒垤。经始于天启丁卯,落成于崇祯庚午。自道头茶庵至白华庵,西路阔二丈,阶高三丈,庵前平坡十余丈,进山门,曲径竹廊至白衣真应殿。东达普陀寺路长四五里,有茶亭、自度亭可以憩,有两旁杂树可以荫,有台可以眺,有山田藕花可以玩,有石几可以坐。有石柱题曰“金绳开觉路,宝筏渡迷川”,可以畅人天之观。履道坦坦,比之泥滑滑者何如?掉臂而入,比肩而出,不下车,不让畔,比之五步一喘、十步一蹶者何如?至是而朗公之功德巨矣。朗公曰:“吾师昱光老比丘,刺血书经,上疏阙廷,请敕建本寺。上赐帑金、赐御制碑文,赐金襕紫袈裟,吾师悉逊不受。若珠之畚石锹土,何足挂有道齿颊乎!”陈子曰:“吾师刘贡父诗云:‘欲行今日路,恐背古人迹;欲行古人路,今人笑迂僻。’”噫嘻异哉!吾与朗公从何处下注脚?况世路,愿太奢,则缺陷难填;量太隘,则狭窳难广;气太横,则突兀难夷;心太曲,则险巇难经。要路危,歧路错,末路迷,此杨朱、嵇叔夜所为望而泣下者也。安得大善知识如朗公辈布满人间,以平不平之心路乎?心路平,世路平,无论山中,即游戏风波,蛟龙大海,此与康庄鲁道何异哉?敬以复朗公,并作《妙庄严路记》。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