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大乘菩萨的精神所在

       

发布时间:2010年12月21日
来源:明伦创刊   作者:张治球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我佛世尊为一大事因缘,出现於世,为利乐诸众生,说法四十九年。何为一大事因缘,
即是为一切众生开佛知见,示佛知见,俾得悟佛知见,入佛知见。是故佛法乃是一佛乘,为
方便度化众生故,应众生之根机,故宣说三乘。声闻,缘觉乘为权宣方便的说法,终究要回
小向大,行菩萨道,六度万行圆满之後,证得佛果。
所以学佛要学大乘,发广大心,普济一切。由於世间无常,人生的苦恼,故生出离心。
由於知道六道众生皆为无始时来的父母,因为被无明障蔽了本具的佛性,起惑造业,受到六
道轮回的苦报,故发大悲心。为了救度无始以来的六道父母,故发大菩萨提心。要成佛,必
须要发大心,因大果大,发菩提心为因,成佛为果。
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是为大乘行者所必须具备之精神。因为要成佛
,必须度众生,要度生,就必须代众生苦,利乐一切众生,『众生所有诸罪障,我入地狱而
代受,三世所积诸善根,尽施众生令成佛』。如此才能破除我执丶法执,才能开显我们本具
的如来智慧觉性。何以故?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觉性,但因为被无明所障未证,所以众生
的性体皆相同的,所谓「十法果界同一真如」。因此见众生受苦,即是自己受苦,见众生乐
,即是自己得乐。有一众生未成正觉,则於性体犹有亏也。故发心必拔众生苦,必予众生乐
,必度众生成佛,所谓大悲心是也,亦所谓同体大悲心。能发此心,名为始觉,虽为始觉,
即同本觉。所以发同体大悲心,即是发无上正等正觉之大菩提心,此大菩提心一发,乃是离
一切相对待的,故能破人我执丶法我执丶能破人我执丶法我执,就是成佛了。所以发愿代众
生受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的心,一定会成佛。
天下父母心,人人所皆知,父母无时无刻不为儿女着想,父母之恩重如山丘。现世父母
如此,过去无始来的父母亦如此,要如何报父母恩?唯有使父母得到解脱,离苦得乐,才能
报父母重恩。要如何使父母得到解脱呢?必须发大菩提心,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
竟大乐。此心一发,便与十方三世一切佛菩萨的愿力相应,得到佛菩萨的加持,万法唯心造
,父母便得解脱。地藏王菩萨於往昔生中,为一婆罗门女,其母亲因不信及毁谤三宝,命终
堕无间地狱,地藏王菩萨当时发愿『尽未来际救度一切最苦难的众生』。此愿一发,与诸佛
的本愿感应道交,其母即时得到解脱。所以要度尽一切的六道父母,必须发大愿。才能成就
。因为一切唯心造,所有的一切六道境界,无一不是吾人自识所变,能发大心,再加上佛力
加持,六道境界即时化为乌有,庄严净土呈现眼前。
所以大乘菩萨要发地萨王菩萨的本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来庄严地狱。发阿弥陀
佛的四十八大愿,以愿力成就极乐净土,令诸众生毕竟大乐。
是故大乘行者,必须於念念间发大菩提心,灭无量罪。虽於因地中修行,不能成就如此
大的愿力,但於因缘具足之时,愿力就可以成就一切功德。所以不要小看平时的发愿,能於
平时不断发愿,於阿赖耶识中种金刚种子,於愿力成熟,便可成办世出世间业。有志大乘的
行者,要发大心啊!
众生於我任何均乐受
我於众生善巧使喜受

众生所有诸罪障
我入地狱而代受
三世所积诸善根
尽施众生命成佛
我以布施诸功德
为利有情愿成佛

            第35期 公元1974年8月30日发行 35,36期合刊 

标签:菩萨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上一篇:谈净化
下一篇:讲座杂笔二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