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宗教研究>> 丛林管理>>正文内容

论出家与管理

       

发布时间:2010年10月15日
来源:不详   作者:闵军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论出家与管理

  闵军

  摘要:从佛教发展的历史和佛教经典来看,佛教出家的根本精神是出世,出世就是为了更好地让个人从污浊的社会中解脱出来。而大乘佛教的出家思想则是以世出世不二为基础的,是以心出_世与行入世相结合为特点的。这种思想启示人们在实际生活中要以出世心做入世事。这一点在我们的现代管理中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佛教;出家;出世;管理

  中图分类号:B9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176(2010)01-0003-05

  佛教的出家思想在中国历来受到批评,被认为是一种消极避世的思想,违背了中国传统的孝道观念。在儒、释、道三家长期的论争中,出家思想常常受到儒、道两家尤其是儒家的诟病。因此,在佛教传人中国的2000多年中,尽管人们对佛教的许多义理已经接受,但对于出家的思想总是很难接受,直至今日还有许多人谈起佛教,就马上想到看破红尘、剃头出家这样的内容,这不仅是对佛教信仰的误解,也是对佛教出家精神的曲解。本文将从探讨佛教出家问题的根本精神人手,寻求佛教出家思想对于现代管理思想的一点启示。

  一、历史上关于出家问题的讨论

  佛教信徒出家修行往往被世俗人们看作是怪异之事,因此,自古以来人们对于出家与在家问题的争论就很激烈。这种争论既有佛教与儒道思想的争论,又有佛教内部关于出家与在家的论辩。

  佛教与儒道思想的争论,比较有代表性的为成书于汉魏时期的《牟子理惑论》。该书中提出:佛教出家人有三方面的问题:第一,沙门剃头,“违圣人之语,不合孝子之道”;第二,沙门遗弃妻儿,捐弃财物,或者终身不嫁娶,违背了福、孝之事;第三,“沙门剃头发,披赤布,见人无跪起之礼仪,无盘旋之容止,何其违貌服之制,乖捂绅之饰”。很明显,这些反对佛教的人是依据儒家伦理的教条来指责佛教出家的。对此牟子从道德的角度人手,举出许多儒家、道家的高行实例来说明沙门出家的不寻常举动有着更高的道德意义,正所谓“沙门修道德,以易游世之乐;反淑贤,以背妻子之欢。是不为奇,孰与为奇,是不为异,孰与为异哉!”也就是说,沙门出家是为了纠正世间的不正之风,是舍弃世俗的欲乐而追求更高的品行;舍小节而成大礼。

  牟子的辩护虽然从外在现象上澄清了佛教出家的几个核心问题,但并没有从理论上深入地分析出家与在家的不同。东晋时期,著名的慧远大师讨论了佛教内部关于出家与在家之不同的认识。在其《沙门不敬王者论》中,为了反抗桓玄、庾冰等人对于佛教教团的压制,对于出家和在家的不同作了详细的比较:

  原夫佛教所明大要,以出、处为

  异。出家之人,凡有四科,其弘教通

  物,则功侔帝王,化兼治道。至于感俗

  悟时,亦无世不有。但所遇有行藏,故

  以废兴为隐显耳。其中可得论者,请

  略而言之:在家奉法。则是顺化之民。

  情未变俗,迹同方内。故有天属之爱,

  奉主之礼。……是故教之所检,以此

  为崖,而不明其外耳。其外未明,则大

  同于顺化,故不可受其德而遗其礼,

  沾其惠而废其敬。……

  出家则是方外之宾,迹绝于物。

  其为教也。达患累缘于有身,不存身

  以息患:知生生由于禀化,不顺化以

  求宗。求宗不由于顺化,则不重运通

  之资;息患不由于存身,则不贵厚生

  之益。此理之与形乖,道之与俗反者

  也。若斯人者,自誓始于落簪,立志形

  乎变服。是故凡在出家,皆遁世以求

  其志,变俗以达其道。

  慧远指出了佛教中出家修道与处俗弘道的不同,阐明了出家人不同于居家世俗生活的缘由。所谓“如令一夫全德,则道洽六亲,泽流天下,虽不处王侯之位,亦已协契皇极,在宥生民矣。是故内乖天属之重而不违其孝,外阙奉主之恭而不失其敬”。这里慧远虽然没有否定在家修行,但对于出家的推崇是溢于言表的。

  佛典之中对于出家修道有很多推崇之词,认为出家功德远比在家功德要高。例如:《华严经·普贤行愿品》云:“我为菩提修行时,一切趣中成宿命,常得出家修净戒,无垢无破无穿漏。”《大智度论》云:“孔雀虽有色严身,不如鸿雁能远飞。白衣虽有富贵力,不如出家功德深。”《佛说出家功德经》中赞扬出家的功德:“佛告阿难:我今说喻,汝当善听。譬四天下,东弗婆提,南阎浮提,西瞿耶尼,北郁单越。满中阿罗汉若盗麻丛林,若有一人,满百岁中,尽心供养此诸罗汉,衣服、饮食、病瘦医药、房舍、卧具乃至涅涅槃。后若起塔庙,种种珍宝花香璎珞幡盖伎乐,悬诸宝铃,扫洒香水,以诸偈颂,赞叹供养,所得功德,若有人为涅槃故,出家受戒,乃至一日一夜所作功德,比前功德,十六分中不及其一。”“以是因缘,善男子当应出家修持净戒。诸善男子,诸须功德者,求善法者,自受法者,不应留难出家因缘。应勤方便劝作令成。”

  不独显宗提倡出家功德,密教也高扬出家功德,而且对在家过患大为渲染。宗喀巴大师的《菩提道次第广论》在论证以何等身灭除生死时,有这样的论述:

  居家于修正法,有多留难及有众

  多罪恶过失。出家违此。断生死身出

  家为胜,是故智者应欣出家。若数思

  惟,在家过患。出家功德,先已出家令

  意坚固,未出家者安立醒觉妙善习气。

  此中道理当略宣说,其居家者。富则守

  护劬劳为苦。贫则追求众苦艰辛,于

  无安乐愚执为乐,应当了知是恶业

  果。《本生论》云:“于同牢狱家,永莫

  思为乐,或富或贫乏,居家为大病。一

  因守烦恼,二追求艰辛,或富或贫乏,

  悉皆无安乐,于此愚欢喜,即恶果成

  熟。”是故执持众多资具,求无喜足非

  出家事,若不尔者居家无别。又居家

  者与法相违,故居家中难修正法。即

  前《论》云:“若作居家业,不能不妄

  语,于他作罪者,不能不治罚。行法

  失家业。顾家法岂成,法业极寂静,

  家事猛暴成,故有违法过,自爱谁住

  家。”又云:“骄慢痴蛇窟,坏寂静喜

  乐,家多猛苦依,如窟谁能住。应数

  思惟,如是等类在家过患,发愿出

  家。”

  出家的最大障碍是不能看破在家过患,因此,宗喀巴在讲出家功德的时候大谈在家过患,更是推动了佛教信众对出家的偏好。

  二、出家与出世

  从上文我们可以看到佛教偏向出家是有着历史和经典依据的。儒道对于佛教出家的批评和反对也是不无道理的,虽然佛教学者如牟子、慧远等人对出家的功德作了论辩,对于出家修道者和在家之人的矛盾作了调和,但是对于佛教出家思想还是保持维护和赞扬的态度,密宗大师宗喀巴则极力宣扬出家功德与在家过患。因此我们可以设想现代人对于佛教出家的偏见不是偶然的,出家思想正是佛教教义中的一部分。也就是说,佛教是支持信徒出家的,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我们对于佛教出家的本质要认识清楚,否则就可能因为对出家修行现象的排斥而忽略了出家修行的根本精神,从而执着于出家之相,忘记自身的修养问题,或

  者对出家人产生种种偏见和误解,从而形成一种对佛教的不必要的排斥或者恐惧。

  事实上,从佛陀出家本怀来讲,出家主要有两个目的,第一是求得自我的解脱,第二是普渡众生。佛陀出离家庭放弃了优越的生活是为了将世间众生从六道轮回之苦海中解脱出来,离开这种慈悲精神,出家就成了消极避世;同时佛陀不忘自己解脱、自证涅槃,离开了这种自我的解脱,则丧失了佛教对般若智慧的追求,出家便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在《维摩诘所说经·弟子品》中,对什么是真正的出家作了清楚的解答:

  佛告罗睺罗,汝行诣维摩诘问

  疾。罗睺罗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诣

  彼问疾。所以者何?忆念昔时昆耶离

  诸长者子来诣我所,稽首作礼,问我

  言:唯,罗睺罗,汝佛之子,舍转轮王

  位,出家为道,其出家者有何等利?我

  即如法为说出家功德之利。时维摩诘

  来谓我言:唯,罗睺罗,不应说出家功

  德之利。所以者何?无利无功德,是为

  出家。有为法者,可说有利有功德。夫

  出家者,为无为法,无为法中无利无

  功德。罗睺罗,夫出家者,无彼无此,

  亦无中间,离六十二见,处于涅槃,智

  者所受,圣所行处,降伏众魔,度五

  道,净五眼,得五力,立五根,不恼于

  彼,离众杂恶,摧诸外道;超越假名,

  出淤泥,无系着,无我所,无所受,无

  扰乱。内怀喜,护彼意,随禅定,离众

  过。若能如是,是真出家。于是,维摩

  诘语诸长者子,汝等于正法中宜共出

  家。所以者何?佛世难值。

  诸长者子言:居士,我闻佛言,父

  母不听不得出家。维摩诘言:然汝等

  便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是即出

  家,是即具足。

  真正的出家是超越假名的,无所谓利益与功德。而且父母不让出家,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即是出家。可见,出家主要是心出家。佛教中有所谓二次出家之说,即出家人在出家之后要再出一次家:出了父母之家尚有个寺院之家的大事在;身出了家,还有个心出家的大事在;出了父母、寺院的家,还有出三界火宅的大事在。莲池大师慨叹:“出前之家易,出后之家难,予为此晓夜惶悚!”心出家了才是真正的出家。

  心出家用世俗的话来讲就是出世。出家的根本精神在于出世,出家只是为了更好地让个人从污浊的社会中解脱出来,并为他人树立良好的道德榜样,同时救助他人,奉献于社会。我们经常讲佛教是出世的,出家就是其出世的一种表现。出家主要是心出家,即具有一颗出离世俗之心,这也正是出世所要求的。

  关于佛教的出世倾向人们容易理解,比如追求极乐、往生净土等观念都是寻求出世的表现,但一提到出世,人们就会误认为佛教就是消极遁世,或者寻求死后在另一个世界的解脱。很少有人注意到佛教的出世思想是一种不离人世并追求出世的世出世间不二的思想。佛教的出世思想是和人世结合起来的,这在大乘佛教经论之中表现很突出:

  何等是出世间道,如实知世间即

  是出世间道。……但为破世间故。说

  出世间。世间相即是出世间,更无所

  复有。

  涅槃与世间,无有少分别;世间

  与涅槃无少分别。涅槃之实际,及

  与世间际,如是二际者,无毫厘差

  别。

  那罗延菩萨日:世间出世间为

  二,世间性空即是出世间,于其中

  不入不出,不溢不散,是为入不二

  法门。

  世间性空即是出世间,世间与出世间不二,这种大乘不二法门思想将出世与人世结合起来,使得佛教虽然建立在出世的基础上,但不脱离世间;在出世的修行中不忘做人世之事,这样既利于佛教与儒道的融合,促进了佛教的传播,又把握住了佛教出家修行的真正精神,将出家和在家结合起来。佛教不只是脱离世间的苦行,不只是出家就可以解决问题,而是要在出家的基础上培养出世之心,然后来人世救度众生。

  三、以出世心做入世事

  佛教的出家思想虽然偏向出世,但这种出世是和人世紧密结合起来的,是以心出世、以行人世的。心出世则不会受世俗的牵绊,行人世则不会脱离现实生活。将出世心和人世行结合起来,以出世心做人世事,这是佛法的真谛给我们的启示,了解这一点,对于我们的现代管理有重要意义。现代的管理者不仅个人要具备超凡的品格,也要引导员工建立脱俗的追求。从管理者和员工品格修养的角度来提升管理,不仅是对管理工作的巨大改进,而且能使人的本性和人的价值得到自然合理地发挥,只有这样的管理才可能是成功而有效的。

  现代管理是一门复杂的学问,需要许多学科的知识,我们学习和研究佛教能给现代管理什么帮助呢?佛教的出家思想给我们管理思想的启示就是以出世心做人世事。出家是为了出世,对一般人而言,把握出家的精神,达到m世就很好了,而且并不是每个人都具足肉身m家的因缘,只要达到自心出家就可以了。以这种出家或出世的心来做事,无论是对于管理者还是普通员工都是很必要的。对于管理者而言,其出世心就是不把金钱功利放在首位,而是将管理的智慧和对员工的爱护放在首位,实行人性化管理,实现管理中的悲智双运;同样,作为员工,应该不仅仅满足于眼前利益,而是将公司视为自己实现人生价值和为他人服务的桥梁,将公司看作自己的家,热爱公司,关爱其他员工,共同把事情做好。总之,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要找到自己工作之外所包含的更高的价值追求,如果能达到这个目标,则离出家人的精神就不远了。如果再勤加努力,精进修行,终能得到完全解脱,证成佛果。

  以出世心做人世事,说来容易,做起来难。《维摩诘所说经》说:“佛告诸菩萨:有尽无尽解脱法门,汝等当学。何谓为尽?谓有为法;何谓无尽?谓无为法。如菩萨者,不尽有为,不住无为。”所谓菩萨不尽有为,不住无为,经文中有大段的解释,简单来说,就是既要修习佛法,又要救助世间;既要追求出世,又不离做世间事。对于出家人而言,就是不放弃出家修行,但出家不能只注重形式,必须要心出家;对于在家弟子而言,就是要以出世之心做人世之事。大乘佛教讲究世出世间不二,反映在具体的实践行动中就是要既不执着于无为法,也不能放弃有为法。所谓无为法主要指出世间法,所谓有为法主要指世间法,作为菩萨,既要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潜心学佛,不离出世间法;又要发四大宏愿,普渡众生,不舍世间法。缺少菩提心,不能成佛;缺少慈悲心,也不能成佛。世间、出世间法不二,这种大乘不二法门的精神为佛教菩萨行指明了实践方向,也为世人以出世心做人世事提供了理论借鉴。

  以出世心做人世事要求人们既要有出世之心,又不放弃做人世之事,这也与佛教出家的真正精神是完全一致的。我们现在的佛教界正在倡导人间佛教,如果将以出世心做人世事的思想融人现代管理之中,那也是人间佛教发展的一大功德。人间佛教思想注重发菩提心,修菩萨行,这正是以出世心做人世事的最佳典范。在现代管理中倘若能引入这类思想,则管理工作和社会发展都可能会推进一大步。

  值得一提的是,人间佛教的思想以成佛为归宿,虽然也强调不离世间事,在世间成佛,但其侧重在于由人世而达出世。而在管理中提倡以出世心做人世事,则要体现由出世而人世的品格,它并不要求每个人都能成佛,达到佛的境界,而是要求每个人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但反过来看,如果没有出世的追求,本职工作也是不可能做好的;同样如果没有人世的行动,那么出世的追求则变成了自我臆想与孤芳自赏。这就是佛教与管理的区别,也是佛教与管理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

  佛教出家思想和现代管理的探讨只是佛教与管理问题探索的一个方面的开始。事实上,无论是出家还是管理都是复杂的问题,本文的探讨只是冰山一角,如果这样的探讨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那就是本文最大的功德。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