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佛陀的教育(一)

       

发布时间:2010年09月05日
来源:不详   作者:金明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目 录

  一、学佛的好处

  二、怎样求到平安

  三、略谈四摄法

  四、人生应行的五种道德

  五、实践佛法的六大法门

  六、如何放下万缘专心念佛

  七、念佛要三业清净

  八、念佛要生死心切

  九、学佛的三步骤

  十、信智合一是佛教的特点

  十一、苏东坡与佛印

  十二、佛陀的教育

  十三、米商的奇梦

  十四、漫谈疾病与医药

  十五、修福与修慧

  十六、佛教本来就是人生的

  十七、什么是真正信佛

  ·东方佛学文化资料丛书·

  ·佛陀的教育·

  ·一、学佛的好处·

  学佛的好处

  人类的需要,除了物质食粮以外,还要精神食粮;而在许多精神食粮之中,佛法是最好的精神食粮;一个学佛的人,可以得到很多的好处;现在我想提出学佛的很多好处中比较浅显的三点好处来谈谈:

  (一)认识人生——人从出生到老死,忙碌了几十年,到底是为什么忙?如果说是为了衣食住行的生活,必需有了钱,才能解决生活的问题,那么衣食住行的生活问题解决了以后,应该是不必忙了,但他仍然要忙,甚至有些人会更加忙,因为这个时候,他的生活又有进一步的要求了,衣的质料要讲究美好时髦,食的东西要讲究美味可口,住的房屋要讲究堂皇华丽,坐的汽车要讲究新型舒服;等到一切都得到了,还是不能满足;因为美中还有更美的,好中还有更好的,时髦中还有更时髦的,华丽中还有更华丽的,新型中还有更新型的,舒服中还有更舒服的;人生也就因为这样,贪欲没有止境,追求也没有止境了;不但衣食住行这样,财富、名誉、权力、地位也是这样,终日追求,永远没有满足的一天:“猪八戒”走到大水池边,看见很多美女在游水,他的眼界大开了,看到口水都流出来!有个人看他这样如痴如醉,笑着问他道:“在这么多美女之中,你爱那一个?”老猪不假思索地答道:“统统爱!”这正证 明人生的欲望无穷,都存有希望一切尽归於我的心理。欲语说:“天高不算高,人心才算高。”

  中国八仙之一的吕洞宾,后来皈依佛教,拜黄龙禅师为师父,传说这一位修成道果的仙人,有一天化成一个老头儿的样子,降临人间,在路上碰到一个小孩子,吕洞宾为了要试探人心,就问小孩子道:“小朋友!你希望得到什么吗?我可以满足你的愿望。”这个小孩子心里想: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无过于黄金,有了黄金,什么都可以得到了;於是,他回答道:“我希望得到一块黄金”吕洞宾用手向路边的一块大石头一指,那块大石头马上变成黄金了;吕洞宾笑着对小孩子说:“小朋友!你把这块黄金拿去,当做我们的见面礼吧!”这个小孩子想不到吕洞宾会点石成金,他给吕洞宾像变魔术一般的动作楞住了;可是当他思索了一会儿,本来的主意又变 了,他对吕洞宾说:“我不要这块黄金!”吕洞宾觉得奇怪,问他道:“你嫌太小吗?”小孩子说:“不是。”吕洞宾更加莫名其妙了!就问小孩子道:“那么你为什么不要?到底你是要什么?”小孩子指着吕洞宾的手指说:“我要你的手指!”吕洞宾问:“你不要黄金,要我的手指做什么?”小孩子很坦白地说:“我起初本来是要黄金,但是当我看到你的手指可以点石成金,可以变成更多的黄金,所以我要你的手指;老伯!你刚才不是说你可以满足我的愿望吗?请你将你的手指给我吧!”吕洞宾听了这一番话,感到很失望!他心想:人类的心,真是“欲壑难填”,永远不会满足的啊!摇头叹息地走开了。这个有趣的故事,正是说明人类的心,是永远没有满足的!因为没有满足,所以要拼命去追求。但是,:“人生恰似采花蜂,飞南飞北飞西东,采得百花成蜜后,一场辛苦一场空。”正在忙碌中的人,终日忙着向外追求,从来不会、也是没有空去研究这些问题的。

  佛法,是茫茫人海中的慈航,它教人认识生死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指示人生的真谛,使人获得内心的满足与安乐,把人生从烦恼的此岸,运载到安乐的彼岸。

  中国清朝第一代的顺治皇帝,对佛法很有研究,他羡慕出家人的生活,很想出家修行,他曾经做了一首耐人寻味的偈子:“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长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胧又是谁?”这首偈子,提出了人生的生从何来,死往何去的问题。懂得佛法的人,虽然做了皇帝,也会在寻求研究人生的问题;不懂佛法的人,活了一辈子,都是在糊涂中过生活,糊里糊涂的来,糊里糊涂的去,从来不会去想这个问题。这首偈子,提出了人的一生整个过程的问题,但是最重要的是生与死的两上问题:“未曾生我谁是我”,是生的问题——生从何来?“合眼朦胧又是谁”,是死的问题——死往何去?要解答这两个问题,先要明白一个佛教的名词“业力”。

  “业力”,印度的梵语叫羯磨(Karma),巴利语叫迦马(Kamma),意思是行为或造作。原来我们一切的行为、动作之后,都会留下一种力量,潜存於心中,这种力量,佛教把它称为业力。业力留存於心中,紧跟着我们不放,好像我们的影子,跟随着身体一般。这业力从它性质来说,分为善业和恶业。善业可以决定人的生命,走向良好的去处,得到舒适的享受;恶业可以决定人的生命,走向恶劣的去处,得到坎坷的遭遇。

  那么人生到底生从何来,死往何去呢?简单地说:人的生是由业力而来,死则随业力而去。

  佛法说明善恶果报,有六道轮回,六道:“天道、人道、阿修罗道、地狱道、饿鬼道和畜生道。天道,人道和阿修罗道,叫三善道,是造作善业者的去处;地狱道、饿鬼道和畜生道,叫三恶道,是造作恶业者的去处。

  我们了解了这些道理,也就可以认识到人生是多么可贵的,因为人道为三善道之一。人生到底生从何来呢?毫无疑义的,人生是由善的业力而来的。那么死往何去呢?这就要看你现在的行为动作如何而定了,如果你能够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不但可以得生人道,而且可以上升天道;要是你能够进一步依佛法的指示,去修行解脱道,还可以超出六道轮回,解脱生死,成为大自由的圣者。假如你现在的行为动作,大都是为非作歹,损人利己,那么三恶道当然就有份了。所以,明白了这些道理后,你要选那一条路子走,自己就有把握了,你的人生前途如何,可以由你自己做主了。

  (二)净化人生——因为现代的科学昌明,工艺发达,工厂到处设立,造成了空气污染,影响到人类身体的健康,这是稍有科学知识的人都知道的;但是,人类内心的烦恼污染,实在是时时刻刻都在严重地影响人类心灵的安宁,可是没有研究佛法的人,却很少知道的。中国明朝有一位理学家王阳明先生,因为他的理学是从佛理中摸索出来的,所以他就知道,烦恼是很严重地影响到人类的心灵,控制着人类的思想,于是他说:“山中之贼易治,心中之贼难防。”烦恼被形容为贼,这正说明烦恼的厉害;其实,我们的心灵所以不能够安宁,就是烦恼在扰乱,在作祟;我们的行为所以会违背真理,也是烦恼在驱使,在鞭策。

  烦恼到底有几多种呢?佛经上说:人类内心的烦恼,共有八万四千种之多,所以佛陀也就开示了八万四千种的法门,来对治那八万四千种烦恼;所谓“佛说种种法,为治种种心。”心,就是指我们心中的烦恼。

  充满着烦恼的人生,是染污的、缺陷的、痛苦的、不理想的,所以必需要改造。但是要怎么样去改造呢?就是要把它净化。我们学佛,就是沐浴佛化,用佛陀的法水,来洗涤我们内心的垢秽,等到我们内心的恼烦垢秽清除了,那么,我们那染污的、缺陷的、痛苦的、不理想的人生,便可改造成清净的、圆满的、快乐的、理想的人生了。

  从前,印度萨罗国有一位国王,叫做波斯匿王,有一天,波斯匿王出巡,在路上遇见一个老公公,头发苍白,这显示着他的年纪已经很老了;国王问他道:“老公公!你今年几多岁?”老公公不假思索地答道:“四岁!”波斯匿王觉得惊奇起来!他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于是再伸自己的右手,竖起四只手指向老公公问道:“你才四岁?”老公公点点头,很肯定地证实道:“不错!我今年的确才四岁。”老公公知道国王一定感道疑惑,就再向他解释道:“以前我不懂佛法,活了几十年,思想、行为都被内心的烦恼控制着,做了很多自己以为对而实在是不对的事;四年前有个机会,给我听到了佛法,我才认识了人生,皈依了佛教,实行佛陀所指示的道理,依佛法去生活,去净化人生;最近这四年来,才算是真正的做人,所以我说:今年才四岁。”国王听了老公公这一番话,非常感动!点头称赞道:“老公公你说得对,一个人要能够学习佛法,照着佛法去做人,才算是真正的做人。”

  (三)庄严人生——庄严是佛教用来形容美好的词句,庄严人生,也可以说就是美化人生。一般来说,美可分为形相美和内在美,形相美属于外表,内在美则指人的德性。单有外表的形相美,而没有内在的德性,这还是有缺陷,不算完全的美,所以人生除了有外表的形相美以外,必须充实内心的德性美;内外俱美,才可以称为庄严的人生;而庄严的人生,才是快乐、幸福、完美的人生。

  佛教是一种道德的、实践的宗教,学佛的人,必须实践佛陀所指示的五戒、十善、六度、四摄等的道德行为,来培养与充实内心的德性,以庄严人生。

  从前印度有个大慈善家叫给孤独长者,他的第七儿子,娶到一个非常美丽的玉耶女做妻子;玉耶女自恃她的姿容秀丽,瞧不起公婆和家里的人。

  有一天,长者请佛陀来到家里,想要教导玉耶。玉耶知道佛陀来了,却故意避开,不愿出来见佛陀。后来,她为了好奇,躲在门后,从门缝里偷看佛陀。她看到佛陀庄严的德相,实在比她更美!于是自动出来,向佛陀行礼。

  佛陀说:“玉耶,你有着佼美的容貌,如果配上端正的心行,那就更好了。要知道,佼美的容貌,只是外表美;而端正的心行,才是内在美。只有佼美的容貌,而心行不端正,还是不足取的。真正的美人,必须内外俱美!”

  玉耶听了佛陀的开示,心中的骄傲完全消除了。她皈依了佛陀,佛陀教她实行五戒、十善、六度、四摄等的好行为,以充实她内心的德性美。她依教奉行,立志做一个内外俱美,真正的美人。

  佛法是指导人生、激励人生、鼓舞人生的;学佛除了可以认识人生、净化人生和庄严人生以外,还可以把缺陷的人生,改造为美满的人生;从迷梦的人生,演变为觉悟的人生;由生死的人生,进化为解脱的人生,由凡情的人生,升华为圣智的人生。总而言之,学佛的好处:是说不尽的。希望大家不要犹豫,赶快一齐来学佛。

  ·佛陀的教育·

  ·二、怎样求到平安·

  怎样求到平安

  同样是拜佛,许多人的目的,并不尽同;有的求福,有的求慧,有的求财,有的求子,有的求家庭和睦,有的求事业发展,……但是,尽管大家所求不同,其中却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求平安”;所以每逢大法会,到处可以听到“求平安”的声音。

  我们知道,平安的所以会为大家一致的希求,实在是因为平安是大家所需要的!没有平安,即使你赚了很多钱,尽管你的事业怎样发展,都是没有用的。因此,我们在马路上走动,或在建筑工地,大家都知道“安全第一”;而在社会上活动,应该可以说是“平安第一”了!

  大家都希望平安,大家都在求平安,那么,平安的真正意义,应该要研究一下:真正的平安, 应该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两种:物质的平安,乃是外在的平安;而精神的平安,便是内心的平安。这两种平安,都是人生所必要、所希求的。

  我们人的身体,是由地、水、火、风四大要素组织而成的;例如我们身体上的皮肉筋骨,属于坚性的地大;身体上的涎血便汗,属于湿性的水大;身体上的温暖热度,属请教性的火 大;身体上的气息呼吸,属于轻性的风大。由这四大要素组成的身体,如果有一天四大失调、伤风、感冒、咳嗽、发热等种种疾病,马上就来;疾病发生,便是身体上的不平安了。

  除了身体上可能发生不平安的疾病以外,我们在日常生活上,也有很多不平安的事可能发生,例如事业失败、交通出事、刀伤、火烧、溺水、触电等等;还有风灾、火灾、地震、兵灾等,这些天灾人祸的降临,使人防不胜防。总而言之,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随时随地,都有灾难,实在是多难多灾多忧多苦啊!

  从佛教的观点说,人生的病有两种:一为心病,要用佛法的法药医治;一为身病,要用世间的药物医治。有些人身体有病,不要延医服药,却去求神问卜,杀畜生去祭祀鬼神,冀求却病延年,弄到小病变大病,终于不治;这是最愚笨的办法。这种迷信的举措,为佛教所反对!《药师经》里说:“又信世间邪魔、外道、妖孽之师,妄说祸福,便生恐动,心不自正,卜问觅祸,杀种种众生,解奏神明,呼诸魍魉,请乞福佑,欲冀延年,终不能得。”这种人虽是想求平安, 可惜他妄从世俗邪说,把求平安的方法弄错了。

  那么,我们应该要怎样去求,才能得到平安呢?

  (一)虔诚称念佛菩萨名号——诸佛菩萨,都曾发过大愿,救度众生;不过愿有通别,通愿是四弘誓愿,佛菩萨都一样;而别愿则各有不同,如药师佛曾发十二大愿,观音菩萨曾发“寻声救苦”的大愿等。我们称念佛菩萨的名号,先要注意那个“念”字;许多不会念佛的人,“口中念弥陀,心里动干戈”,这完全不符合念佛的意议;要知道,“念”字下端是个“心”,这告诉我们;’念佛不光是口头上的事,主要在心;所以佛经上说到称念佛菩萨名号时,都说“一心称名”,这就是说:当我们称念佛菩萨的名号时,必须要真诚恳切, 专一心念,没有其他的杂念混入;这诚恳专一的心念越深,就越能得到佛菩萨的感应。

  那么,为什么有些人念佛菩萨名号,很快就得到感应,求到平安,有些人却不然?这就关系到我们的心是否恳切与专一的问题,并不是佛菩萨有什么大小眼,或有什么分别心。要知道,我们凡夫的心像池水,佛菩萨的心像月亮,凡夫心中杂念纷纷,好像池中的水,混浊不清,虽然明月当空,怎能映现?所以我们称念佛菩萨的名号时,必须摒息杂念,放下万缘,虔诚恳切,专注一心,这样才能得到佛菩萨的感应:这好像池水澄清,月亮必然就会映现一般。因此,只要我们能一心称名,佛菩萨必能感应!《法华经》普门品里,释迦牟尼佛告诉无尽意菩萨说:“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

  (二)诵经持咒——求平安的另一方法,是诵经持咒;念佛菩萨名号,要懂得所念的佛菩萨的愿行,同样的,读诵那一部经,也要思惟那一部经的义理,才能获得利益;在《药师经》里,释迦牟尼佛告诉文殊菩萨说:“复应念彼如来本愿功德,读诵此经,思惟其义,演说开示,随所乐求一切皆遂。”又说:“若见男子女人有病苦者,应当一心,为彼病人,常清净澡漱,或食,或药,或无虫水,咒一百八遍,与彼服食,所有病苦悉皆消灭。若有所求,志心念诵,皆得如是无病延年。”因此,我们应该常常听经,明白经里的义理,然后于读诵时,才能思惟其义。

  (三)布施行善——上面所说求平安的两种方式,不管你是用称念佛菩萨的名号来求平安也好,或是用诵经持咒来求平安也好,都必需同时兼做布施行善的工作;而且这布施行善的工作,一定要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经常随时随地去做;并不是等到大难临头时,才来赶快念佛呀,布施呀,行善呀!这种所谓“平日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的行为,是最要不得的。

  求平安既然有称念佛菩萨的名号或诵经持咒了,为什么还要布施行善呢?这理由很简单,第一、佛教是讲因果的,世界上没有无因的果,布施行善是平安的因,而平安便是布施行善的果:“不曾下得春时种,空守荒田望秋收”,那是徒然的。第二、佛教是讲唯心的,佛菩萨的一切愿行,都是由他们广大的慈悲心所激发的,我们要求佛菩萨默庇,必然要学佛菩萨的慈悲心,才能感应道交。

  布施,包括财施和法施;你拿财物去供养三宝,救济贫穷,以及乐助社会上教育、慈善福利事业,这叫财施。你把你所知道的佛法或各种知识技能,乐意义务的传授给人,这叫法施。除此以外,你看到人家迷路,去指引他;看到人家东西拿不动,事情做不好,你帮助他拿、帮助他做,那你就做了“身行的布施”。你对待人家,态度慈和,面容欢悦,那你又做了“容颜的布施”。你和人家说话时,勉励人家行善,人家有了忧苦、恐怖、你安慰、劝导他,那你又做了“语言的布施”。你看见人家受苦,心生怜愍,看到人家布施,心生欢喜;那你又做了“心意的布施”了。只要你存布施的心,随时随地都有布施的机会,随时随地都可以实行布施。

  说到行善,范围可大了,包括戒杀、放生、以及一切利益人群的事情,我们应该尽自己的力量,脚踏实地去做有益人群的事。有些人说:“我没有力,又没有钱,怎样去做利人的事?”其实,行善也是一种慈悲心,只要你有这种心,就有力量;比方说你看到一个人跌在河里,你会游泳,你就立刻跳下去,把他救起,这就做了一件救人的好事了;如果你不会游泳,你也可以替他喊“救命”,这也是做了一件善行;而这喊“救命”,也即是你做好事的力量了。

  怎样求到平安呢?恒常布施行善,虔诚称念佛菩萨的名号,并且诵经持咒,这是达到平安的康庄大道。

  上面所说的,是人生外在的平安;外在的平安虽然为现实人生之所需要,但还不是全部的平安;人生全部的平安,应包括外在的平安与内心的平安。所以,说过了外在的平安,现在应该进而谈到内心的平安。

  我们内心有什么不平安呢?简单的说,就是因为烦恼妄想扰乱我们的内心,使我们整个心灵上,笼罩着昏烦、热恼、焦躁、逼迫的不安气氛,没有片刻的安宁,所以不平安。这些烦恼,根据佛教唯识学上说:有八万四千种的多,把它归纳起来,成为二十六种,包括根本烦恼六种和随烦恼二十种。烦恼,不但扰乱我们的心灵,支配我们的情感,同时也操纵我们的生活,控制我们的行动。所以寻根究底,我们许多外在的不平安,还是由这内心的烦恼而生起。所以要灭除烦恼,很不容易!提倡知行合一的大哲学家王阳明先生说:“破山中之贼易,破心中之贼难。”所幸释迦牟尼佛曾为对治这八万四千种的烦恼,开示了八万四千种的法门,教我们依这法门去修习,便可以解脱烦恼的束缚,达到平安的境地。

  根据以上所说,我们要求内心的平安,必须修习法;而修佛法,则要履行三个步骤:

  一、闻——亲近明师,听闻佛法,阅读佛教的书籍,由是而使我们的智慧萌芽。

  二、思——听闻佛法以后,把所学的佛法,加以深思熟虑,决择研究。

  三、修——把所听闻所思惟过的佛法,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实践起来。

  由听闻佛法所生的智慧,叫做“闻慧”;由思惟佛法所生的智慧,叫做:“思慧”;由修习佛法所生的智慧,叫做“修慧”;闻慧、思慧和修慧,总称“三慧”。

  ·佛陀的教育·

  ·三、略谈四摄法·

  略谈四摄法

  佛教是个注重于道德的实践的宗教,研究佛学,切不可当作一种学问来研究,必须在理解之后,就要切实去履行,所谓“解行并重”,即是这个意思。一个决志学佛的人,对于佛法如果能够做到“解行并重”,把佛法与生活打成一片,这就是以佛法来作为道德行为的修养准绳了。这样,才能够摄化众生,才能够获得佛法真正的利益。

  那么,一个修行者,到底要以什么来作为修养的准绳呢?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佛陀,曾经开示“四摄法”,这就是修养准绳。

  “四摄法”的“摄”字,是摄受的意思,也可以解释为领导:一个学佛者想要影响别人,摄化别人,使另人接受自己的意见。使别人也和自己一样有向善向上的进取心,那他就必须要有方法,这方法就是现在要说的“四摄法”。

  一、布施摄:布施是佛学上的术语,它的意思是帮助;帮助人家的好行为,就叫做布施。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很多,有些人需要物质的帮助,有些人则需要精 神的帮助;需要物质的,我们能够给他金钱或东西的帮助,这叫“财布施”。需要精神的,我们能够义务给他各种知识,技能、真理的教授,这叫做“法布施”。还有一些人受到威胁,心里害怕,我们能够安慰他,或帮他设法解除威胁,使他心里安定,这叫“无畏布施”,我们能够常常这样去帮助人家,在自己方面,既可养成乐善好施的精神,而对于他人,必将怀着感恩的心情,渐渐地接受我们的教化。

  说到把自己的金钱布施给人家,一般人总以为我施给人家一块钱,我自己的钱就少了一块,我施给人家十块钱,我自己的钱便少了十块:殊不知从佛法上说,布施是种福田,不是用加减的算法可以计算的。什么叫种福田呢?布施给人家,好像播种在田地里,到将来收成时,那所播的种不但不会减少,反而增加了好多倍。我们看见现实的社会上那些慈善家,天天布施,他的家产不但不会减少,反而不断增加起来;而那些经常接受人家布施的,他们经过了好多年,仍旧还在过着贫困的生活;从这,也就可以证明布施的确是在种福田了。从前有人说:“施财犹如井中水,一边吊打一边盛;三日五日不打水,何曾淹到井槛边?”实在是至理名言。

  中国宋朝时候,有一位文武全才的文学家,叫做范仲淹,他在“岳阳楼记”那篇文章里,有两句格言,到现在还给很多读书人传诵着;那两句格言就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位范先生做了几十年的大官,他所得的俸禄,除了自己节俭使用之外,余下的钱,统统拿去布施;得到他救济的人,多到难以计算。后来,他在苏州买了一所“南园”,打算要来做自己的住宅。一天,有个看风水的先生对他说:“此屋风水很好,后代必出公卿。”换了一个自私的人,知道这屋子可以使自己后代子孙兴旺发达,实在是求之不得了;可是范先生存心助人,他就没有这样的企图,他想:“如果此屋真的后代能出公卿的话,只有自己一家人享受,那有什么用?应该让社会人士大家共同享有,多出一些有才干的人,来为社会国家做事才好。于是,他把“南园”献出,改建为学堂(学校),让苏州的子弟,都可以在那里读书。这种舍己为群的布施精神,何等伟大!实在值得大家学习。后来,苏州那个地方,果然人才辈出;可是范先生的四个儿子,也都做了大官。从佛教缘起的道理说,个人与社会群众之间,本来是息息相关的;所以一个为社会群众谋幸福的人,到头来自己也会得到幸福,所谓“利他则成自他两利”。这道理从范先生存心利人的因果事实,也就可以得到证明了。

  二、爱语摄:爱语是说慈爱的话。人类是感情的动物,所以我们和人家接触的时候,要用愉快的态度来对待他,跟人家谈话时,要用慈和的语言来表达;这样,才能使大家感情融洽,意气相通。我们如能常常这样和颜悦色与人相处,在自己方面,既可以养成和蔼友好的态度,而对于他人,必将因你和蔼的态度与慈爱的语言,留下了好印象,怀着好感,而接受你的善言教化了。

  有些人跟人家说话,不懂礼貌,粗暴骄傲,因为这样,好好一件事情,给他一说就说坏了,结果,把事情弄僵了,彼此不欢而散;可是同样的一件事情,换个说话温和有礼的人去说,一说就成功,不但得到对方的完全同意,而且彼此又联络了感情,感情融洽,以后什么事情都好说了。这两种人说同一件事,到底为什么会有这样相反的结果呢?因为前者说话不懂得“爱语”而后者懂得了“爱语”呀!

  爱语,不但能使亲戚朋友友爱地相处,同时也能促进人群社会的亲善和谐。

  我们要说的爱语,大概有下列三类:

  一、劝慰语——人家遇到生病,或者受到灾难,要用温柔的话去安慰他;人家心里恐怖,或者意志消沉,要用勉励的话来劝解他;这样,你虽然没有什么力量去帮助他,可是因为你的同情的态度与劝慰的语言,他会得到精神的安慰,因之而感激你。

  二、胜益语——这是使人更进一步去努力进修的话。例如:有的朋友说得一口流利而标准的外语,由于人给他的激励,使他更进一步去学习外文。有的朋友在大学里考得成绩优异, 由于你给他的激励,他发奋努力,继续深造,准备去考研究生。有的朋友信仰佛教,由于你给他的激励,他进入佛学研究院,参加佛教的活动等。

  三、赞美语——这是称赞人家令人为善的话。每个人都有他的长处,我们应该赞扬他的长处,不要说他的短处,使他欢喜,鼓励他向上进取。韩愈在“原毁”那篇文章里,说古代的君子,他的待人“轻以约,故人乐为善。”到底是怎样的“轻以约”呢?他说:“其于人也,曰:“彼人也,能有是,是足为良人矣;能善是,是足为艺人矣。”取其一,不责其二;即其新,不究其旧;恐恐然,惟惧其人之不得为善之利。”我们称赞人家的长处、好处,目的是在鼓励他向上的心。

  中国宋朝文学家苏东坡,是个虔诚的佛教徒,他跟佛印禅师很要好,常在一起参禅论道。一天,佛印和东坡,一齐穿着大袍,在禅堂里对面坐着,东坡问佛印道:“你看我坐着,像个什么?”佛印看东坡正襟危坐,规规矩矩,很是庄严,就赞美他道:“你像尊佛!”东坡听到这赞美的话,满怀高兴起来!一会儿,佛印回问东坡:“你看我呢?”东坡很调皮,他看佛印穿着大袍,婆娑于地,就开个玩笑说:“师父像一堆牛粪。”佛印听了,默然不语。东坡洋洋得意,以为这次的玩笑开得胜利了,回家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他的聪明的妹妹苏小妹,说自己每次跟佛印对辩,都输给他,这次却得到胜利了。小妹听了,笑对东坡说:“哥哥!又是你输了。”东坡不解,追问小妹道:“为什么?”小妹说:“师父的嘴里走出一尊佛,哥哥你的嘴里拉出一堆牛粪;你的臭嘴巴,还不是输了吗?”东坡这才省悟,原来说人家的便宜话,吃亏的还是自己。这则故事,说明说人家的便宜话要不得,而说赞美人家的话,到底是于人于己都有益的;好像佛印禅师说的赞美话,那就值得我们学习了。

  三利行摄:利是利益,行是行为,利益人家的行为,叫做利行。从佛法的观点说:这个社会是缘起相关的,社会的好坏,都会影响到个人;所以我们必须养成公德心,时时关心到大众的福利;对于大众的福利事业,必须尽自己的所能,贡献力量,竭尽自己的知识能力,去为大众谋福利。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这是中国古圣先贤流传下来的格言。各位!如果有人对待我们刻薄,我们一定会感到不高兴;要是人家对待我们宽厚,那我们也一定会觉得很欢喜。假使有人问我们:“你们要人家刻薄地对待呢?还是要宽厚地对待呢?”我想:我们一定会不约而同地回答道:“宽厚。”但是,俗语说得好:“你要人家怎样对待你,那你就应先要怎样对待人。”这样是说:我们希望别人待我们宽厚,就应该主动地先要宽厚地待人,然后人家才会宽厚地对待我们呀!

  要怎么样去宽厚待人呢?当人家遇到困难或麻烦的时候,需要我助以一臂之力,他的困难或麻烦才能解除,那我就要义不容辞地给予方便,使他的困难或麻烦迎刃而解。朋友甲与朋友乙发生误会,两个人吵起架来,快要动武了;或者双方将诉诸法律,对簿公庭了;我须先用婉言的好话劝解双方,晓以正义,使他们息怒,然后探询双方,找出其误会的所在,个别地替他委婉解释,使他们言归于好。

  有些人说:人家的困难麻烦,吵架动武,或者打官司,是人家的事,与我何干?我何必费神费力去帮他解决,又何必替他们双方释疑言好呢?这是所谓“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自私者的想法,不足为训。说到这儿,我想起几年前报章上一则火灾新闻,却是可以给自 私者一个很好的教训:

  有A、B、C三家,毗连而居;A家住着一对夫妇,是新婚不久的;B家两兄弟,都和他们的妻子住在一起;C家三兄弟,刚好都是还没结婚的。有一天晚上,A家忽然发生火灾,起初火势不大,丈夫忙着救火,妻子跑到屋外喊救,恰巧B家的两兄弟都不在家,他们的家属听到喊声,急急忙忙跑出来,一看火已烧到屋顶了,女人胆小力弱,帮不了忙,跑到C家打门,想要叫醒三兄弟去救火,那知C家三个兄弟一样的自私,抱着“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态度,不肯起身去帮人家救火;于是,火势越来越大,很快地蔓延到B家,且由B家烧到C家来;这时,那自私的三兄弟才着急起来,连忙把东西搬出去,可是他们的东西还没搬完,大火已烧到前门了。这一连三间屋子,没有多久,烧得一干二净了。这则火灾的故事,正可说明不肯帮人家的忙,人家固然得不到好处,但是结果自己也蒙受到损失

  从佛教缘起的道理看,世界上没有一件事物,可以离开别的事物而单独存在的;社会上也没有一个人,可以离开其他的人而单独存在的。所以,我们不应该把私人的利益看得太重,而忘记了我所依存的社会群众;而应该将个人融化在社会群众中,去为社会群众谋福利。

  从前有个县长,有一天到乡村去巡察,他看见有个白发苍苍的老公公,弯着腰在路旁种树。

  “老伯,你辛苦了,你种什么树?”县长走近去问道。

  “噢!”老公公看到是县长,忙放下锄头,向县长行个礼,然后微笑地答道:“我种松树,这树长大后高大郁茂,树下可乘凉。”

  县长向老公公打量一番后,很关切地问道:“看来你的年纪已经不少了,这树对你究竟有什么用呢?”

  “人,不应该只为自己打算,而忘记了社会人群的!”老公公温和而坚决地说道:“我是信仰佛教的,佛陀教人要尽自己的能力,去做利益人群的事。所以,我种这树,并不希望看它长大,自己享受,而是希望它将来长大成荫,能供公众乘凉的。假使每个人都只为自己个人打算,而忘记了社会群众,都只管眼前的事,而不考虑将来的事,那么我们的国家社会,怎能繁荣与进步呢?”

  县长听了老公公这一番话,若有所悟地点头说道:“老伯!我今天领受你的教益很多了。你说得对,你做得好,你的言论行为,许多大学者都不及你,你实在可以做大众的模范。”县长很恭敬地向老公公行个礼,然后离去。

  各位!老公公知道种一棵松树,长大成荫,起码也要十年以上,将来在树下乘凉的,一定是后辈的人,他自己根本就没有份儿了,但是他要去种,他还很认真地去种,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了解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道理,所以能够将个人融化在社会群众中,去替社会群众做事,这种公而忘私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狮子和老虎,都是非常凶恶的野兽,许多人看到它们,都很害怕,但是驯养它们的人,天天跟它们在一起,还要指导它们表演,有时甚至打骂它们,也不会给它们咬伤。很多人觉得奇怪,其实,一点也不奇怪,只要能使它们知道你对它们好,不会伤害它们,它们便自然而然地服从你,听你指挥,不会随便伤害你了。我举出这个例子,是要说明凶恶的野兽尚且这样,何况万物之灵的人类。人类是富于感情的,我们如能时时替人们服务,处处为人们着想,那人们一定乐意接近我们,接受我们的化导了。

  四、同事摄:同事是佛学上的专有名词,跟我们平常称同在一块儿做事的人叫同事不同。佛陀教导我们:每一个人,必须要有与大众合群生活的修养。我们知道,鱼是在水里生活的,人是在社会上生活,时时都要和别人往来接触的;所以个人与社会大众之间的关系,就好像鱼和水一刻也不能离开一样。我们必须与大众一起服劳,共同做事;快乐幸福与大众共享,艰难困 苦与大众同受,把自己同化在大众之中,与大众打成一片,这叫做“同事”。

  社会上有一些人,跟人家格格不入,所以他的朋友也就少了。研究这些人的心理,主要有两点,那就是自私和自大:自私是只顾自己的利益,不管他人的死活,处处要占人家的便宜,让别人去吃堀。自大则自己以为自己了不起,目中无人,不管人家有多大的本领,有多高的人 格,总是瞧不起他。对治这种心理上的毛病,要多薰习佛教缘起无我的真理,学习礼让谦和的精神,对待任何人,都要谦虚和气,即使是品德才能地位不如我的,也不好瞧他不起,应该要爱护他们,体贴他们。

  从前法国有位大将军,名叫拿破仑,他是世界上有名的英雄;当他率领着军队攻打马涅斯特时,有一天晚上,他亲自去巡视阵地,发现有一位站岗的哨兵,在树下睡觉;拿破仑看了,起初很生气,但他毕竟是一位有修养的将军,他想到这位哨兵一连打了几天大仗,实在是太疲倦了,因而同情他,把那哨兵的枪拿起来,亲自替他站岗。半小时后,那哨兵醒了,看见拿破仑拿着枪在站岗,怕得全身都发抖起来,赶快跪下去向拿破仑谢罪;拿破仑说:“我知道你长途奔跑,连打几天大仗,太疲倦爱睡了;但是,哨兵是全军的生命,以后不可再做这样的事了!”拿破仑能这样体贴与爱护他的部下,所以得到全体士兵的服从与效忠。

  我们无论在何时何处,绝不可把自己当作高高在上的优越者,应与大众同甘共苦,一起服劳,这样才能与大众打成一片,感情融洽,而使大众接受我们的教化。

  布施,爱语,利行,同事这四件事,是佛陀教人合群生活摄化大众应有的修养,我希望在座各位佛教同道们,大家遵照佛陀所指示的这四件事,来训练自己,以期将来为社会服务;自己既有光明的前途,也引导大众走上光明的大道。

  ·佛陀的教育·

  四、·人生应行的五种道德·

  人生应行的五种道德

  说到佛理,很多人都认为佛理是很深奥的,不是一般人所能领会的;不错,佛理是释迦牟尼佛陀所觉悟到而宣说出来的宇宙人生哲理,佛所觉悟的境界,用一般人的知识去衡量它,的确是会感到高超玄妙,深奥难知的;如果套用一句哲学上的术语说,是属于“形而上”的;但是我们知道,这“形而上”的哲理,并不是离开“形而下”的事实而存在的;释迦牟尼佛是真理的发现者,同时也是道德的实践者;所以佛法虽然是高超玄妙,但离不开一切人事关系,一个学佛的人,必须从人事中的伦理道德去实践,所谓“学佛先从做人起”。这样,才能与高超的真理相印证,而显出理论与实践的一致。

  中国唐明时,有个大诗人,叫做白居易,他是一位真诚的佛教徒,当他在杭州做刺史的时候,有一次,到秦望山去和鸟窠禅师讨论佛法;他问鸟窠禅师道:“佛法的大意是什么?”鸟窠禅师不假思索地答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位大诗人很感失望,他以为禅师对这问题,一 定会发挥精辟的长篇大论,那里知道所得到的答复,只是寥寥两句平凡的话而已,因此,他颇感不满地道:“这两句话,三岁的小孩子也懂得呀!”禅师却很郑重地告诉他:“尽管三岁的小孩也懂得,可是八十岁的老翁,却不一定就做得!要知道,真理并不离开我们很远,其实就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不要轻视这两句平凡的话,能够好好地在一切日常生活中,把它实行起来,才是真正懂得佛法的!”到这时,白居易才从内心深处佩服禅师的高见。

  从这个故事,就可以知道,佛教是一种道德的实践的宗教,它虽具有高深的哲理,但却是极注重于道德行为的实践,一个佛教徒,必须要在日常生活行为中,随时随地努力去做好事,尽量避免一切过失,才能培养成完善的人格。

  那么到底要避免些什么过失?而又怎样努力去做好事呢?

  从佛教的观点说,一个人起码要实行五种道德:

  一、不杀生而仁爱。

  二、不偷盗而重义。

  三、不邪淫而有礼。

  四、不妄语而诚信。

  五、不饮酒而正智。

  这五种都是做人应有的道德行为。

  诸位听到这儿,心里必然会打个问号:“为什么我们一定要这样做?”那么请大家平心静气,听我慢慢道来:

  第一,为什么我们要实行不杀生而仁爱呢?诸位!一般人最舍不得丢掉的东西是什么?是吃的、穿的、住的吗?是金钱、珠宝吗?都不是。这些东西虽然可贵,但有时还可以毫不顾惜地抛弃了;惟有自己的生命,怎样也舍不得丢掉!甚至割去了一只手,或锯去了一只脚,牺牲了身体的一部份,还是要求生命的存在。所以说,一般人最舍不得丢掉的东西,就是自己的生命。但是,我们爱惜自己宝贵的生命,也就应该爱惜别人宝贵的生命,我们不愿别人伤害自己的生命,也就不应该去伤害别人的生命。这是理所当然的,所以佛教教人“不杀生”。

  假使有一个地方,随便杀人是没有罪过的,那么,住在那个地方的人,随时随地都有被杀的危险,生命一点保障也没有,大家都会堕在惊惶恐怖的深坑里,过着忧虑痛苦的日子了。所以社会秩序的维持,人类生存的保障,全靠大家能够共同遵守“不杀生”;因此,“不杀生”不但是佛教第一的戒条,同时也成为国家重要的法律了。

  进一步说,不但人类,就是其他一切动物,也和人类一样的有生命,一样的害怕死亡,一样的知道爱护自己的生命;所以,我们对于一切动物,也应该要爱护,不要故意去伤害它们。

  我们能够爱护人类,爱护动物,不作故意的残杀与伤害,就可以养成一种慈悲仁爱的心灵,以及和平互助的生活方式。

  第二,为什么我们要实行不偷盗而重义呢?我们知道,生命既是大家都认为最宝贵最舍不得丢掉的东西,但是要维持这人人都认为宝贵的生命的存在,却又不是简单的;肚子饿了要吃饭,天气冷了要穿衣,遮蔽风雨要屋子,日常生活,需要各种东西;必须有这种种物资上的资给营养,生命才能够继续维持下去。所以,佛教把我们宝贵的生命,称为“内命”;而把这些生活 所需的物资财产叫做“外命”;因为从我们生活需要上说;这些物资财产,也就形成每个生命外在的一部份了;如果没有它,那生命的存在,便会发生问题了。所以这些物资财产,如果给人家偷拿了去,或者抢劫、侵占、剥削了去,那么直接间接的,就会威胁到生命的存在了。所以佛 教教人不可伤害他人的“内命”——“不杀生”以后,接着又教人不可侵夺人家的“外命”——“不偷盗”。

  一般来说,世间一切财物,都是各有主权的;主权的转移,必须经过合法的手续,付予相当的代价;这种主权的保障,就是为要保护各人生存所必需的物资。假使一件东西,主权不属于我,而我为了贪心的驱使,用非法的手段,去偷窃、骗取,或者强夺,不付代价,不费劳力地把它变为己有,那是多么可耻的行为啊!如果所有的人都这样做,那么财物的主权,便没有了保障,你侵我夺,社会就要紊乱了。所以我们必须尊重别人的主权,严守“不偷盗”的戒律。

  我们能够严守“不偷盗”的戒律,而戒绝一切欺骗等的不良习惯,就可以养成光明磊落,崇尚正义的胸襟。

  第三,为什么我们要实行不邪淫而有礼呢?我们知道,人群社会之所以有男女婚配的设施,从个人说,原是为要养成贞节的人品,从社会说,亦为人类生生不绝的繁衍。所以男女的结合,必须遵守国家的法律,与社会的礼节。如果没有通过法律与而乱行非礼,则有乖于国家的法律,亦破坏了社会的礼节。所以在佛教的戒律上,原许在家的佛教徒,有正当的夫妇配偶;但是对于非合法的苟且淫行,是不许可的;因为这种邪淫,会丧失个人的品格,破坏家庭的和谐,伤害社会的风化。

  第四,为什么我们要实行不妄语而诚信呢?我们知道,社会国家是由许多“个人”集合而成的;同在一个社会的许多“个人”,彼此要传达情感,交换意见,完全是靠着语言;可以说,人类的社会关系,完全是由语言构成的。假如我们的语言不正确、不诚实、就不能负起传达情感与交换意见的任务了;这好像两岸之间,拆断了桥梁,人与人间的联络被破坏了,就会造成社会的紊乱。所以佛教教人“不妄语”,要说诚实、正确而有意义的话。

  进一步说,文字是语言的记录,它的传达情感,沟通意见的功用,和语言完全相同,而其效力更大;所以我们在语言上不可撒谎,在文字上也同样的不应该虚妄。

  第五,为什么我们要实行不饮酒而正智呢?要知道,酒的本身,并没有罪恶,可是我们喝了酒之后,却可能引起罪恶的行为;因为酒一下肚,由于酒精的刺激,性乱起来,既大胆,又行动,神经系统失去了理智的控制,什么天大的罪恶都干得出来,所以佛教教人“不饮酒”。

  上面所说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和不饮酒的五种道德行为,在佛教称为“五戒”,是释迦牟尼佛陀教导每个佛教徒的基本道德行为。目前的社会,人心浇漓,我们每天打开报纸,都有人间悲剧演出的报导,那些罪恶的类别,又都不出杀、盗、淫、妄、酒的范围。因此,人类的安全,虽有法律的保障,但法律只能制裁于事后,却不能防患于未然;要杀人的、要偷盗的、要奸淫的、要欺骗的,仍然我行我素。而生活于现实世界中的人,谁也没有把握 绝对不受杀、盗、淫、妄等灾祸的威胁。所以我们每个佛教徒,不但自己应该要实行五戒,同时还要多多鼓励人家实行五戒;因为多一个人实行五戒,人数社会便会减少一分灾祸的威胁;假 使人人都能实行五戒,那么我们这个世界,便是人间净土了。

  从前有个小偷,到山上的一间寺庙里去,想偷一位老和尚的东西,老和尚正在打坐,看见小偷从黑暗中摸进来,到了房间,把衣服零物包做一包,准备拿走,老和尚这时才出声:“慢点走!”那小偷听到老和尚在他的身边说话,吓得魂不附体,赶快跪下求饶;老和尚说:“你不要骇怕,我看你的肚子一定饿了,后面厨房里面还有饭,你去吃饱了来,我有话和你说。”小偷听说, 鼓出望外,吃饱饭后,老和尚对他说:“你年纪这样轻,为什么要做小偷?要是给人家抓去,一定被打,送官究办,那时你自己的名誉既不好,又连累到你的父母祖宗也都损坏名誉,就是将来你的儿女、也因为你做贼的关系,没面见人;你试想想、一人做坏事,使得三代受辱;今晚你碰到我还好,要是遇到别人,那就不堪设想了……我这里有几十块钱,你拿去做小生意过活,免得再做这危险的坏事。”小偷被老和尚说得痛哭流涕,他跪下去说:“老师父!你老人家不打我,不骂我,还给我饭吃,我已感恩不尽了!但你给我钱,我可不敢接受。”老和尚觉得很奇怪,问他:“你的目的是来偷钱,为什么给你钱,你反而不要?”小偷说:“我以前曾经有朋友同情我,给我钱做小生意,可是我的贼党很多,钱一到手,没几天就花光了,仍旧去做贼,失手了,给警察抓去,坐了几个月监牢,释放出来,再有人给我钱,没有几天又是完了,再做小偷;这样一连坐了几回监牢;所以老师父给我钱,我不敢接受;老实说,我是不能学好的,恐怕辜负了你老人家的一片好心呀!”老和尚对他说:“这不是你不能学好,而是你没有要学好的决心!如果你能下定决心要学好的话,我有个办法,可以使你学好。”小偷听了很欢喜,问老和尚:“有什么办法?”老和尚说:“皈依三宝,受持五戒,对佛发愿,誓做好人!”小偷一一听从,就在佛前受了三皈五戒。小偷回家不久,贼党又来找他,要他再去干那非法的勾当,小偷说:“我洗手不干了!”问他:“为什么?”他说:“我已经皈依三宝,受了五戒,五戒的第二条是不偷戒,所以我不能陪你们去了。”贼党说:“今天晚上我们不是去偷,是要去抢,因为有一个人,从银行里携回很多钱,我们打算用手枪去劫夺;这是难得的机会,就跟我们再去一趟吧!”说着,一定要强他今晚一道儿去;小偷被迫无奈,乃对贼党说:“那末,让我去山上向师父交代一件重要的事情以后再回来跟你们去;如果师父另有事情嘱咐,我就不回来,你们自己去吧!”小偷到山上,对老和尚说明此事;老和尚说:抢的罪过比偷更重,那里可以?你不可以去!”小偷听了老和尚的话,那晚就在山上不回。一群贼党等不到他,自己打抢去了;那知正在打抢的时候,被警察包围,一网打尽。第二天早上,报纸刊出打劫被警察包围的新闻,并把被抓一群贼党的照片,都登出来;小偷看到报纸,流了一身冷汗;从此发誓行善,终身不做坏事了。

  从这个故事,就可以证明;对于人民的作恶,政府的法律,只能制裁于已然,而不能防患于未然;但是佛教的戒律,却能使人不但不做犯法的行为,而且不敢萌起作恶的心念。中国大政治家孙中山先生说:“佛教能补法律之所不及”;这句话真是至理名言。

  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是佛教的五戒;仁、义、礼、智、信,是儒家的五常;两者的义理相近,是人人都应实践的道德行为。人群社会,如果大家能够做到“不杀生”和“不偷盗”,那么每个人的“内命”和“外命”,都能得到安全了;如果大家能够做到“不邪淫”,那么每个人的家庭,都能得到和谐了;如果大家能够做到“不妄语”,那么整个 社会国家,也都能够和平安乐了。所以,不但个人要有健全的人格,必须实行佛教的五戒:就是人类世界要达到和平安乐,吼非大家一齐来实行 佛教的五戒不可!希望大家共同努力,来推行这人生应行的五种道德。

  ·佛陀的教育·

  五、·实践佛法的六大法门·

  实践佛法的六大法门

  佛法,有人把它比喻为黑夜的明 灯,有人把它比喻为苦海的慈航,这都可以说是适当的比喻,不过我觉得似乎比较抽象一点,不如把它比喻为一部大医书,不是更具体、更现实而更恰当吗?因为佛法包括经、律、论三藏,事实上就是一部医治人生心病的大医书,凡人生各种心理病症的病理与医方,无不清清楚楚地载明在里面。

  人生心理上到底有什么病呢?烦恼病。烦恼潜伏在我们的内心,支配着我们的情感;有了它,人生的一切痛苦都来了。要医治这内心的烦恼病,不但中医的丸、散、丹、膏不能奏效,就是西医用注射或施手术,也是无济於事的;对治烦恼病的对症灵方妙药,惟有佛法。

  人生的烦恼病,到底总共有几多种:佛经里面告诉我们:人生的烦恼,共有八万四千种之多。好在这么多种的烦恼,都有它的对治良方;这对治的良方,就是释迦牟尼佛陀所开示的八万四千种法门。佛陀是一位大医王,他能遍医一切心病,指示各种对治心病的灵方妙药:所以佛经里面说:“佛说种种法,为治种种心”。这就是说,佛陀所开示八万四千种的法门,是要对治人生八万四千种的烦恼心病。

  人生的八万四千种烦恼里面,有六种是比较重要的;同样的,佛法是八万四千种法门里面,也有六种是比较重要的,刚子是对治那六种比较重要的烦恼病。用佛教的术语说:那六种重要的烦恼病,叫做“六蔽”,包括悭贪、毁犯、恚、懈怠、散乱和愚痴。而六种重要的法门,称为“六度”,包括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和智慧。现在就把人生心理上的“六蔽”,和它对治法门“六度”,逐一配合指出,并加以说明:

  一、布施度悭贪——人生第一种的心病是悭贪,本来衣可御寒,食可果腹,住可蔽风雨,也就够了,但是一般人往往为了贪欲的驱使,还要求锦绣绫罗,山珍海味与高楼大厦;生活所需的物资财产已经多了,还要拼命去追求那更多与更好的;但是多上还有更多的,好上还有更好的,於是贪欲没有止境,追求也就没有止境了。正在竭力追求的人,都没有想到:“大厦千间,夜眠几尺?家财万贯,日食几何?”为了贪求眼前的一些暂时福乐,人与人,家与家,国与国之间,都不断地发生斗争扰乱;甚至父母兄弟之间,也会为了利害的冲突,而互相斗争,互相陷害。所以佛陀曾说:“贪欲是一切痛苦的根源。”

  贪心之所以会生起,乃是因为不明白人生社会缘起互助的道理,是以一切都为自己着想,不肯利益别人;恨不得把世界上所有可爱的东西,都占为己有,那管别人的幸福与安乐,因此,就被悭贪的病魔缠绕了。如果他能正确地解悟到人生社会,原是缘起互助的,他便能逐渐去除自私的心,自私锢蔽消除了,就可了达人我一体,他人的痛苦,即等於自己的缺陷,因之,便能激发起同情心,帮助他人;这种帮助他人的行为,佛教把它称为布施。

  常行布施,看见人家物资上或精神上有困难,需要帮助,就尽能力所及,给予适当的帮助,久而久之,悭贪的病便可消除!这叫做布施度悭贪。

  二、持戒度毁犯——人生第二种的心病是毁犯,许多人对於人生应行的善事,如护生、布施、守礼、诚信等等,认为毋须如此,任意毁坏不做;而对许多人生应戒的恶争,如杀生、偷盗、邪淫、妄语等等,却随意去犯;所以,佛陀教人要持戒。不过有些听了持戒就害怕,以为持了戒,不可以杀生,不可以偷盗,不可以邪淫,不可以妄语,不可以饮酒,实在太束缚了。其实,这样的看法是不正确的;我们知道,戒的目的,是在防非止恶,它不但不是束缚,而且含有绝对自由的作用;这话怎么说呢?要知道,所谓自由,它的意思不是放荡,而是以不妨碍人家不侵犯人家为原则;持戒的人,以戒轨范身心,不去侵犯他人,因之可使大家都能过着自由的生活。反过来说,不持戒的人则反是,他杀生,侵犯了人家生命的自由;他偷盗,侵犯了人家财物的安全;他邪淫,妨害了他人家庭的和谐;他妄语,妨害了他人来往的信用;他饮酒,妨害了自己的身体的健康;酒醉了,胡作非为,又可能妨害人家生活的自由。

  戒,是佛教的根本精神,所以佛教徒不论在家与出家,都视受戒为人生的一件大事!我们只要看寺里每次传戒,在家和出家的佛教徒前来受戒的,多到数百余人,就可知道大家对於戒的重视。虽然,受戒须要学戒,才能切实了知什么是不应该做的,不可去做;什么是应该做的,不可不做。而受戒与学戒的目的,都在持戒。

  要疗治人生心理上毁犯的病,惟一的良方是立志持戒;到了戒行精严时,毁犯的心病自然消除!这叫做持戒度毁犯。

  三、忍辱度恚——人生第三种的心病是恚,一般人因为内心有着恚,所以动不动就发脾气。一个人恚的心生起时,只望人家的痛苦加深,只望人家越不幸越好;什么刻毒的言词,都说得出口;什么狠恶的手段,都搬演出来;可是这样一来,再要好的朋友,往往因此绝交;甚至再恩爱的夫妻,也会因此反目。等到事后懊悔,已经迟了。

  佛经里面,记载一则有趣的故事,从前在印度阿练若池的边岸草丛里,有两只雁鸟,他俩和池里的一只乌龟做好朋友,有一次,因为久旱不雨,池水涸乾,龟在池里,受烈日蒸炙之苦,两只雁鸟很同情乌龟的遭遇,共商办法,把乌龟迁移到另一有水的池塘去;商量结果,办法是这样;利用一根树枝,叫乌龟用嘴紧衔中间,而两雁则分衔两端,然后飞到有水的池塘去。在未起飞前,雁嘱乌龟:“在飞走时,你千万不可开口讲话,切记切记!”乌龟当然听从:可是衔飞到一个村落的上空时,忽然被一群小孩子看见了,个个都很惊讶地高声呼叫:“乌龟给雁衔走了!乌龟给雁衔走了!”乌龟听到了下面小孩子们这样的呼叫,认为有伤自尊,心中怒起来,于是开口厉声骂道:“你们知道什么?这跟你们有什么关系?”正当说时,乌龟嘴巴一松,突然从高空跌了下来,摔在一块坚硬的岩石上,身体粉碎,一命呜呼了。可怜愚昧无知的乌龟,因为一时恚心起,断送了宝贵的生命。这故事可以给我们好发脾气的人,做一个借镜。

  对治恚的不二法门,就是忍辱。但是佛教所说的忍辱,是一种强毅的忍力,不但可以成就世间的大事业,就是出世间的一切善法,也无不靠它完成。所以释迦牟尼佛陀曾经教诫弟子们说:“世间最有力者,为能行忍辱之人。”因此,忍辱绝不是屈服于恶势力之下的一般懦夫行为,更不是含恨于心而不敢怒形于色的无力反抗,因为这些都是“阿Q的精神”,而不是佛教的忍辱。佛教的忍辱,是通过了缘起的真理,而以慈悲心为基础的,是不怀怨恨,不存报复,甚至是以德报怨的。常行忍辱,恚便可渐渐消除,这叫做忍辱度恚。

  四、精进度懈怠——人生第四种的心病是懈怠,我们无论读书也好,做事也好,乃至修行也好,常有今天过了还有明天,今年不做还有明年,少年不修还有老年的懈怠心理在作祟;因之对于革除恶习与兴办善事,都不肯尽力去做。如果他明白了佛教因果的道理,便会知道一切事业的成功,绝对不是侥幸而致的;若不努力,决无成功的希望。有了这种思想,那精进的心自然就会生起了。

  “精”是纯一无杂,“进”是勇往直前;所以“精进”与“勤”有分别:勤求学、勤做工、勤行善、勤修行,这些事既“精”且“进”,就是“精进”;假如是勤赌钱、勤挥霍、勤作恶、勤害人,这些事显然是虽“进”而非“精”,当然不是“精进”了。佛法教人精进,包括未生的善心令速生,已生的善心令增长,未生的恶念令不生,已生的恶念令速断。懈怠是一种不善的心理,所以精进一生起,懈怠便断了,这叫做精进度避怠。

  五、禅定度散乱——人生第五种的心病是散乱,散乱的心,是流荡不定的,忽焉过去,忽焉未来,所谓“心猿意马”,就是指此。这种散乱心,念念生灭,妄想流注,阻碍了学问与事业的进步。但是,散乱多因心缘境而起;心比如水,境好像风,水因风吹而起波,心因缘境而散乱。风若止则波平静,境若灭则散乱停;灭境的方法是什么?就是禅定。

  禅定是一种精神集中与安定的修养方法,它可以克制人生不适当的感情与贪欲、散乱等烦恼。当深入禅定时,情感不足惑其中,万物不能挠其外,整个精神界,达到和平与统一。再从广义说,参禅参到一念不生是禅定,念佛念到一心不乱或诵经诵到六根清净,也都是禅定。禅定是对治散乱的,这叫做禅定度散乱。

  六、智慧度愚痴——人生第六种的心病是愚痴,愚痴不是完全没有知识,不过他的知识有毛病,所以写成“痴”字,表示知识有了毛病。

  知识有什么毛病?有些人把这个五蕴(色、受、想、行、识)假合的身体认为是实有,而把因果报应的道理否定为没有的,这是以幻当实,认有作无的颠倒知识。有些人认为人死了以后,一定还是做人;有些人则认为人死如灯灭,什么都没有了;这是执常执断的偏差知识。类此不正确的认识,不胜枚举,持有这些愚痴见解的人,对于人生是很危险的!

  为什么人生会有愚痴?因为没有智慧。佛教是智慧的宗教,学佛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求智慧。

  智慧有三种,学佛的人,必须从下列三个步骤去进修,才能完成三种智慧:

  一、闻所成智慧——我们学佛,一定要听闻佛法,或自己研读经论,然后才有所得;这所得的智慧,就叫“闻所成慧”。

  二、思所成慧——把听来的道理,或阅读到的经中的理论,用心去思考;这思考所得的智慧,就叫“思所成慧”。

  三、修所成慧——听闻佛法与思考佛法之后,你认为那一种的法门(如参禅或念佛等)适合你的根性,便依那一种法门认真地去修习;从修习所得的智慧,就叫“修所成慧”。

  这闻、思、修,是修习佛法的基本法则,必须依此次第去实践,才能获得智慧。智慧象徵光明,愚痴好比黑暗,光暗是不能并立的,光明一到,黑暗便消;智慧之光日渐增加,终于把愚痴的黑暗照破了!这叫做智慧度愚痴。

  佛是一位大医王,佛法是一部大医书,它阐示这六大法门——六度,确是医治人生六种心病的对症良方。但是医生只能为我们开药方,不能替我们吃药,我们必须自己去吃药,病才会好;佛法虽能医治我们人生的心病,但也只能指示我们如何去做,我们应该照着去做,才能离苦得乐!这就是说,我们听闻了这些佛法的道理,不仅是要相信,同时还要努力去实践,方能获得实益。

  ·佛陀的教育·

  六、·如何放下万缘专心念佛·

  如何放下万缘专心念佛

  念佛七开七典礼致词

  因为念佛七不是时常举行的,所以得 有机会参加这念佛七的人;可以说是很有福气的!各位,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大家几乎都是很忙碌,能够忙里偷闲,抽出宝贵的时间,在这七天内专心一意,虔诚恳切地念阿弥陀佛,过着严格的宗教生活,依照念佛法门的指示,使大家生活规律化,心灵清净化;这在整个人生的过程中,将是一段很有意义很有价值的生活。

  丰子恺居士是中国现代的艺术家,他提倡漫画,著了很多有关艺术的书,他的文章也有被选编在中学的课本里面的,所以提起丰子恺的名字,大家大概不会感到陌生吧!

  很多人都知道丰子恺的漫画很有名,但是他小时候却并不喜欢画画;引起他有兴趣学画的,是他入师范学校时的一位老师,这位老师就是中国艺术界有名的李叔同先生,后来出家叫弘一法师,说到弘一法师,真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他是一位艺术家,曾经留学过日本,把现代的话剧、油画和音乐介绍到中国来,他是中国最早提倡话剧的人,最早研究油画的人,早最研究西洋音乐的人;一位这样爱好艺术视艺术如生命的人,后来居然跑去出家做和尚,当时很多文化界教育界的人,都感到惊奇:以为李叔同先生一定是受了什么刺激,才忽然“遁入空门”;但是,跟他学艺术的丰子恺居士,却不感惊奇,他能够了解他的老师的心情,他认为他的老师李叔同的出家是当然的。

  丰子恺为什么认为他的老师李叔同的出家是当然的呢?他说:“我以为人的生活,可以分作三层:一是物质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灵魂生活。物质生活就是衣食,精神生活就是学术,灵魂生活就是宗教。人生就是这样的一个三层楼。懒得(或无力)走楼梯的,就住在第一层,即把物质生活弄得很好,锦衣肉食,尊荣富贵,孝子慈孙,这样就满足了。这也是一种人生观。抱这样的人生观的人,在世间占大多数。其次,高兴(或有力)走楼梯的,就爬上二层楼去玩玩,或者就久居在里头。这就是专心学术文艺的人。他们把全力贡献于学问的研究,把全心寄托于文艺的创作和欣赏。这样的人,在世间也很多,即所谓‘知识份子’、‘学者’、‘艺术家’。还有一种人,‘人生欲’很强,脚力很大,对二层楼还不满足,就再走楼梯,爬上三层楼去,这就是宗教徒了。他们做人很认真,满足了‘物质欲’还不够,满足了‘精神欲’还不够,必须探求人生的究竟。他们以为财产子孙都是身外之物,学术文艺都是暂时的美景,连自己的身体都是虚幻的存在。他们不肯做本能的奴隶,决志追究灵魂的来源,宇宙的根本,这才能满足他们的‘人生欲’。这就是宗教徒。丰子恺居士把这做人三层的人生观说明了以后,接着又说:“世间就不过这三种人,我虽用三层楼为比喻,但并非必须从第一层到第二层,然后得到第三层。有很多人,从第一层直上第三层,并不需要在第二层勾留。还有许多人连第一层也不住,一口气跑上三层楼。不过我们的弘一法师,是一层一层的走上去的。弘一法师的‘人生欲’非常之强!他的做人,一定要做澈底。他早年对母尽孝对妻子尽爱,安住在第一层中。中年专心研究艺术,发挥多方面的天才,便是迁居在二层楼了。强大的‘人生欲’不能使他满足于二层楼,于是爬上三层楼去,做和尚,修净土,研戒律,这是当然的事,毫不足怪的”。

  说到这里,我们从丰子恺居士的话中,不但明白了弘一法师的出家是从艺术的精神生活升华到灵魂的宗教生活,而且由此也可以知道人生的灵魂生活,是超越于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宗教生活,实在是比衣食与学术都重要。

  念佛,也就是刚才说的“修净土”,这是宗教生活,念佛七,这是根据净土经典而规定为期七天的精进严肃礼念修持的宗教生活。在这七天之中,不怠不惰,唯专唯精,虔诚恳切,称念阿弥陀佛,以期一心不乱,情空佛现。

  但是,要怎么去念佛,才能够达到一心不乱呢?第一要“专”,第二要“精”,“专”就是专心,“精”就是精进。专心,就是当我们在念佛时,一心只观注着阿弥陀佛,没有生起任何妄想杂念;而且在这七天之内,不论行、住、坐、卧,都不离开阿弥陀佛;正如唐朝诗人白居易所说:“行也阿弥陀,坐也阿弥陀,纵饶忙似箭,不离阿弥陀。”精进,就是说在这七天期间,一点也不懒惰,不是拜佛,就是念佛,生活严肃,毫不放逸。

  不过,专心念佛,是一种实行的修持工夫,并不是理论;说来容易,实行起来可不简单,有些人在念佛时,总是心不能专一,不是想起儿子或媳妇吵架的事,就是挂念着家里的孙儿没有人抱,会哭:不是想起承包的生意赚钱或亏本,就是挂念着放出去的款能不能收回。又有一些人,平常喜欢看文艺小说,爱好文艺歌曲,在念佛时,会忽然回忆起那一本的文艺小说,情节真是动人;或者想起那一支的文艺歌曲,旋律多么的优美呀!还有一些人,平常注重仪表,在念佛时,也会忽然想到那一套的衣服最合身,那一套的衣服不合身,或者忽然想到:唉唷!几天没有照镜子梳头了,我的头发一定很散乱,一定很难看吧!总而言之,我们的心,实在是好像《西游记》里面的孙悟空一样,忽东忽西,忽左忽右,所谓“心猿意马”,要它安静一下子,也不可能,不是想起这个,就那挂念那个。所以,古来大德教人;要专心念佛,就必须把万缘放下,可是问题就在这里,要怎样才能把万缘放下呢?这就说来话长了,这过刚才说过的丰子恺居士几句话,却是恰好可以解答这个问题,恰好可以给大家做放下万缘的指示。

  是那几句话呢?丰子恺居士说:“财产子孙,都是身外之物;学术文艺,都是暂时的美景,连自己的身体,都是虚幻的存在。”假使我们能够切实了解到“财产子孙,都是身外之物”,那么,儿子和媳妇吵架不吵架,子孙有没有人抱,也都不需要挂念!生意的赚钱与亏本,款收回不收回,这都是身外之物,更毋须在意了。假使我们能够切实了解到“学术文艺,都是暂时的美景”,那么,那一本文艺小说的情节动人不动人,那一支文艺歌曲的旋律优美不优美,也就不关自己的事了。假使我们能够切实了解到“自己的身体,都是虚幻的存在”,那么,我们身上的衣服合身与不合身,头发有没有散乱,也就大可不必关怀了,的确的,丰子恺居士那几句简单的话,大家要是切切实实的了解了它,真是可以放下万缘了。

  大家如果真的可以放下万缘,便可以集中精神去做修持的工夫———专精念佛了;而在这七天之内,每天能够专精念佛,也就可以达到一心不乱的目的了。

  最后,我祝福阿弥陀佛的无量光明遍照,各位参加念佛七的莲友,大家都能专精念佛,达到情空佛现。同时也敬祝今天参加佛七开幕礼的各位佛教同道,大家获得身心愉快,福慧增长!

  ·佛陀的教育·

  七、·念佛要三业清净· 念佛要三业清净

  ——念佛七开示之一各位

  法师、各位莲友:

  今天是念佛七的第一天,主办佛七工作的诸位居士要我来讲一些念佛的道理,和各位莲友结缘。但是,因为这次参加佛七的莲友,虽然有些是念佛多年的,然而大多数还是发心念佛不久的,所以我祗好讲些比较浅显的念佛道理。

  阿弥佛陀的名号,不论是信佛的人也好,不信佛的人也好,他们的耳朵,都曾经听到过;他们的眼睛,都曾经看到过;——例如这座莲社的前面墙上,就写着“阿弥陀佛”四个大字,过路的人,只要他是识字的,一走进来,首先映在他们的眼帘的,就是那“阿弥陀佛”四个大字,眼睛看过,心里也就跟着默默念过了。由此可见知道阿弥陀佛的,实在是很多很多,但是懂得阿弥陀佛的意义的,却并不多;所以,我想要跟大家来研究一下“南无阿弥陀佛”的意义:

  “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完全是印度的梵语,把它翻译为汉语,全句可分为三段,

  “南无”两个字,是皈依或礼敬的意思。不过这两个字的读音,还要讲究一下,因为它的读音,跟平常的读者不一样:“南”字平常读“男”(Nan),在这里读“拿”(Na):“无”字平常读“吾”(Wu),在这里读“摩”(Mo);把它合起来,平常这两个字读“男吾”,在这里应该要把它读做“拿摩”。

  “阿弥陀”三个字,翻译做“无量寿”或“无量光”,因为它含有寿命无量和光明无量的意义;这就是说:阿弥陀佛的寿命很长,长到用普通的数目字无法表示;而且不但阿弥陀佛的寿命长到无量,就是因念佛而生到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去的人,他们的寿命也是无量的长。那么无量光呢?这是说阿弥陀佛的法身,具有无量的光明,能够普照十方世界,无所障碍;这种光明,不是世界上任何的光明所能比拟的,因为世界上的光明最强的,无过於太阳,可是太阳的光,还有不能照到的地方,那阿弥陀佛的光明,是发自他的真如法身,不但强大无比,而且无所不照,这也就是说:阿弥陀佛的寿命与光明,都是不可思量的。

  “佛”,是佛陀的简称,翻译做觉者;对於人生的实相与宇宙的真理,都能彻底、究竟而圆满的觉悟,所以称为觉者。

  “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分为三段是,1、南无,2、阿弥陀,3、佛;但是,我听过很多人把“南无阿弥陀佛”,念成1、南无2、阿弥,3、陀佛;这样的念法虽然也是分为三段,可是这样分法就错了;有一次,我听过一位念佛多年的人的念法,很是奇怪,他要赞扬阿弥陀佛的伟大,竟把阿弥陀佛,念成“阿弥大陀佛”(?);“阿弥陀”三个字是一个词,本来是不可以分开的,他硬把它分开,而中间插上一个“大”字,这样一来,便失去原有的意义了;那个“大”字加上去,实在是大错特错了。我刚才上面把“南无阿弥陀佛”分为三段来说明它的意义,那三段的分法才是对的。现在再把那三段联贯起来读,它的意义就是:“皈依具足无量寿和无量光而彻底的究竟的圆满的觉悟了人生的实相与宇宙的真理的大觉者。”

  长寿,是人人所希求的,许多人过生日做大寿,都喜欢那个“寿”字,寿面、寿酒,都少不了一个“寿”字;从“寿比南山”、“长命富贵”等的贺词,就可以看出人类对长寿长命的希求与渴望!但是非常遗憾的是,人类的寿命,却偏偏不长,只有几十年的光景,实在是短促得可怜!因此,中国历史上有位建筑了万里长城的秦始皇,为了要求长生不老,先后派遣了韩终和徐福去求仙药,结果一去无踪。汉武帝到了晚年,也想长命,听人家说有一种神仙的丹砂,吃了可以长生不老,於是派人去蓬莱仙岛,求取丹砂,结果也是徒劳无功。他们不知道在这个世界上,人之有生,必有其死,生死正如草木的荣枯,月亮的圆缺,这是自然的定律,不论智愚贵贱,谁也不能幸免!憨山大师说:“世事由来多缺陷,幻躯焉得免无常?”如果要求真正的长寿,惟一的办法,就是虔诚精进的念佛,念到一心不乱,将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那么,你的寿命就可以跟阿弥陀佛一样没有限量的长了。

  说到阿弥陀佛具有无量的光明,这光明是象徽着智慧;光明能破黑暗,正如智慧能破愚痴;光明与智慧,是人人所希求的;而黑暗与愚痴,却是人人所厌恶的。可是我们人类生来就有缺陷,每个人的心中,都有着黑暗与愚痴,所以,我们念佛的目的,也就是要破除内心的黑暗与愚痴,而求获得光明和智慧。念阿弥陀佛能够消除我们内心无始以来的无明业障,这道理很简单,无明业障好比黑暗,佛号就是光明,光明投入黑暗,黑暗自然消减,佛号投入心中,心中的无明业障,自然化为乌有了。

  念阿弥陀佛之所以能得往生极乐世界,这是因为阿弥陀佛在还没有成佛以前,看到生活在我们这个世界的众生,受着种种痛苦的逼迫,因此,他便发了四十八个大愿,来成就极乐世界,使一切要求离苦得乐的人,祗要一心持念他的名号,发愿往生他的极乐世界,他就接引念佛的人到他的极乐世界去。但是,想要生到极乐世界去的人,除了要具备信,愿,行的三种资粮以外,还要三业清净。

  什么叫做三业呢?身业、口业和意业,叫做三业。身业怎样清净呢?念佛的人,不但要做到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还要虔诚地拜佛;所以在这佛七期间,大家要争取时间去拜佛,拜得越多越好:口业怎样清净呢?念佛的人,不但要做到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还要多多念佛:而在这佛七期间,一边要多念佛,一边还要禁语——禁止谈话,因为谈话既会浪费时间,又会扰乱道心;所以古来大德有一首偈子说:“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声佛;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佛七叫做“打佛七”;这个“打”字,大概就是从这里来的;我们要把内心那些妄想杂念消灭(打死)了,而本来清净的佛性法身,才会显现出来(活起来)。那么意业怎样清净呢?念佛的人,不但要做到不贪欲、不恚、不邪见,还要一心专念阿弥陀佛,念念相继,没有间断;心中唯有佛,佛外更无心,以这念佛的一念,除去一切的妄想杂念,妄想杂念不生,则意业清净了。

  有些念佛的人,不懂三业清净的道理,虽然有心念佛,但是念得不如法。好像老太婆念佛,手拈着佛珠口念着佛号,从外表看来,这并没有什么不对,可是当她正在念佛时,看见自己的孙儿跟人家的孩子吵架,她也要参加一份了,於是在念阿弥陀佛……声中,忽然插入“夭寿啦”!或者“小坏蛋呀”!如果自己心肝宝贝的孙儿给人家的孩子打哭了,她就替自己的孙儿出头,回打人家的孩子;这样的念佛,就不如法了。大家都知道,刚才说过:“阿弥陀佛的意思是无量寿和无量光”,那么念无量寿是很长的寿命,却又掺杂一句“夭寿”;念无量光的意思是智慧而吉祥的,却又混进一句“小坏蛋”;这样的念佛,所得的功德当然是会大打折扣了。还有一种人念佛,闭起眼睛,口唇微动,看起来好像是多么的虔诚恳切,那里知道,他的心里,却是在计划着怎么样去欺骗人家,怎么样去谋算人家,这真是所谓“口里念弥陀,心中动干戈!”像这样的念佛,又怎能收到效果?打人家的孩子,是身业不净;骂人家的孩子“夭寿”、“小坏蛋”,是口业不净,心里在计划怎么样去欺骗人家,怎么样去谋算人家,是意业不净;这些人念佛所以会不如法,是因为不懂得念佛要三业清净的道理所致。

  有些人以为佛教的道理太深又太多,学也学不完,不如一句弥陀,一直念去,不必那么麻烦好了;其实,念佛还是要懂佛法的。佛教是解行并重的宗教,要有彻底的理解,才能生起坚决的信仰;理解与信仰,好像鸟的两只翅膀;缺少了一只就飞不起来。

  从前有个老太婆,不懂佛法,听人家说念佛可以往生极乐世界,功德很大,她就在家里供起佛像念佛,每天一清早,她就很虔诚地在佛前喃喃地念起:“南无阿弥陀佛……”来。这老太婆有个媳妇,虽然也读了几年书,但是对佛法没有认识;她每天一早,就听见老太婆“南无……南无……”念个不停,觉得很讨厌!有一天,这个不懂佛法的媳妇,居然想出一个办法来捉弄老太婆,阻止老太婆念佛;办法是这样:当老太婆不停地在念“南无阿弥陀佛……”时,她就学老太婆的样子念起“南无家婆……”来,老太婆越念越大声,她也越念声音越响亮,念得比老太婆更大声;这一来,老太婆生气了,她骂媳妇:“你为什么一直念着我?没有礼貌。”这时,媳妇不慌不忙地对老太婆说:“我只念你几声,你就生气起来,那么你天天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一定很光火了!”老太婆听了媳妇这几句话,觉得很有道理(?),果然从此不再念佛了。

  各位!那个老太婆虽然信佛,但因不理解佛法,所以信而不坚;虽然发心念佛,却因不懂得念佛的道理,所以被不懂佛法的媳妇所捉都不知道,还觉得很有道理。刚才说过,阿弥陀佛曾经发了四十八个大愿,念他名号的人,即能得到他的护念,所以念佛是念得越多越好;那老太婆是个凡夫,并没有发过那样的愿,所以你无缘无故念她的名,她当然会生气;这怎么可以相提并论呢?再说,生气是凡夫们恚心的发作,佛已经断尽了烦恼,没有恚心,那里会生气呢?这是稍懂佛法的人都知道的,可怜那老太婆不懂佛法,以致善行被阻止,真是可惜?

  佛教有八万四千种的法门,每一种的法门,都是法药,八万四千种的法药,就是要用来对治众生八万四千种的心病:所谓“佛说种种法,为治种种心。”念佛这一个法门,也是一种法药,它对治的是众生内心烦恼妄想的病;可是众生内心的烦恼妄想,是从无始以来就有的,积习既久,正如久病的人,不是一两剂的药就可以治疗好的,所以念佛必须要下一番苦工夫,才能见效!

  从前有一个傻子,很多人叫他做傻瓜,有一天,傻瓜路经寺前的塔下,忽然心想:“如果这座高塔倒下来,一定会压死很多人;”接着又想:“如果不幸我被压死,我的妻子怎么样呢?”傻瓜想到这里,心里恐慌起来了,回到家里,赶快问他的妻子,妻子笑他杞人忧天,故意跟他开玩笑说:“你死了,我就嫁给隔壁的王达。”傻瓜听了这句话,忧愁得不得了!既忧塔倒身死,又忧妻嫁王达,就这样病倒了,什么医生都医不好,寺里有一位师父,对佛法很有研究,能够用佛法去医治人们的心病;他知道傻瓜患的是心病,就到傻瓜的家里来探病。傻瓜问道:“师父从那儿来?”师父答道:“我从寺里来,走到寺前,看见那座高高的塔,已经倒下来了。”傻瓜听了这句话,从床上跳起来,惊奇地问道:“压死了多少人?”师父伸出一祗手指答道:“一个人。”傻瓜追问:“是谁?”师父从容不迫地说:“就是你隔壁的那个王达。”傻瓜听了这句话,欢喜得心花怒放,什么病也没有了;因为傻瓜的病,是忧高塔倒了压死自己,又忧王达抢去了他的妻子,现在这两件事都不会发生了,当然心病也就没有了。这故事中那位师父的观机施教,对症下药,医好了傻瓜的心病,正如念佛法门,对治众生烦恼妄想的心病一样;其实,烦恼妄想不实,无体可得,我们如果能够专心一意没有间断地念佛,念到心空境寂,烦恼妄想自然也就不会生起了。

  不仅是念佛要三业清净,在佛教里面,无论修习那一种法门,都要三业清净。从前释迦牟尼佛在世时,有很多发心跟佛出家的弟子,每天早上,中午和晚上三次,持诵着一首修行的偈子:“三业不造恶,不伤害有情;若正念观空,可免无量苦。”不但每天要持诵这首偈子,还要实行这首偈子里面所说的道理。“三业不造恶”,就是说身、口、意三业,都不要造任何的恶业,也就是三业清净。“不伤害有情”,是说不要故意去伤害一切众生的生命。“若正念观空”,“正念”是专心一意,“观空”是不执著一切事物境界。“可免无量苦”,是说可以免去无数的痛苦。

  释迦牟尼佛有一个弟子,名叫周利陀伽,生性愚苯,好在他有善根,他出家了三个月,还学不成刚才说的那首修行的偈子,读到第二句,就忘记了第一句,附近的牧童都听得会背了,他还是不能记住。他的哥哥看他这样愚笨,想要把他赶回家去,他伤心到哭起来。正在这时,释迦牟尼佛来了,就很亲切地问他道:“你为什么哭?”周利陀伽一边抹眼泪,一边向佛诉苦道:“我是一个最愚笨的人,三个月学不会一首修行的偈子,不知道要怎么样才好?”释迦牟尼佛很和蔼地安慰他道:“愚笨而自己不知道愚笨,才是真愚笨;你既自知愚笨,也就不是真愚笨了。来,你跟我学习吧!”周利陀伽喜出望外,从此,释迦牟尼佛教他读“拂尘,除垢”两句简单的法语,天天替比丘们抹桌子、扫地。经过了一段时日以后,周利陀伽的心境开朗了!他由拂除外在的尘垢,进而拂除内心的尘垢—贪欲、恚、愚痴等烦恼;内心的尘垢一消除,智慧就显现了。周利陀伽因为精进修行、结果愚笨变聪明,成为佛陀门下有智慧能说法的弟子。

  周利陀伽天天读“拂尘,除垢”两句简单的法语,这是口业清净;他替比丘们抹桌子、扫地,这是身业清净;他进而拂除内心贪欲、恚、愚痴等烦恼,使智慧显现,这是意业清净。周利陀伽三业清净的修行,跟我们大家三业清净的念佛,正是异曲同工。所谓“归元无二路,方便有多门”,他是一个愚笨的人,因为有信心肯努力,精进修行,终於达到尘垢消除,智慧显现;我们大家如果能专心能精进,不怠不惰,至诚恳切地念佛,念到妄念不生,净念相继,一定也会一心不乱,情空佛现!这是无可疑义的。

  最后,我敬祝各位莲友精进念佛,三业清净!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