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佛陀的教育(二)

       

发布时间:2010年09月05日
来源:不详   作者:金明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八、·念佛要生死心切·

  念佛要生死心切

  ——念佛七开示之二——

  各位法师、各位莲友:

  今天是念佛七的第六天,明天,念佛七就要圆满结束了。念佛七的第 一天,我跟各位谈的是“念佛要三业清净”,这是因为要使各位明白:在佛七期间为什么要多多拜佛?为什么要禁语?为什么要专心而精进地念佛?为的就是要三业清净。今天是佛七的第六天,明天将是最后一天,也可以说是最后的重要关头了,所以,我要跟各位谈的是:“念佛要生死心切”。

  各位!阿弥陀佛建设的那个极乐世界,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世界?为什么古往今来许许多多的人,都要求往生极乐世界呢?极乐世界是一个有名的净土,也即是一个符合我们理想的世界,地方是那么平坦、清净、整齐、光明,没有高低不平的山谷,也没有惊涛骇浪的江河;极乐世界的地面,是用黄金铺成的,到处都是金银珍宝;所以,像我们这个世界的打劫金铺,打劫银行这一类的事情,在那里也就不会发生了。在那里,林园是那么优美,宫室是那么富丽,飞鸟经常唱起佛曲,微风又不断送来法乐;花雨缤粉,池水荡漾,真是一个多么美好的世界呀!最难得的是极乐世界的物产丰富,尽管大家随意取用,绝对不会发生生活困难,也正因为如此,在那里完全没有贫富的差别,而且所有生到极乐世界的人,大家如兄如弟,互相友善,大家同修佛法,既没有人事上的纠纷,也没有任何不如意的事情来扰乱;大家的心理上,不会生起贫、、痴的念头,大家的身体上,不会再有老、病、死的痛苦,大家的行为上,更不会有杀、盗、淫的罪恶。总而言之,生到极乐世界的人,大家都享受到自由、平等、清净、丰富的幸福生活;住在这样的环境里,没有一个人不专心一意修学佛法而进步的。因为这样,所以古往今来许许多多的人,都要求往生极乐世界。

  知道了极乐世界是这么好的一个世界,大家就应该放下万缘,专心念佛,以求达到一心不乱,将来可以往生极乐世界去之幸福快乐的生活。为什么有些人还不能够放下万缘来专心念佛呢?这主要的原因,是生死的心不切!要知道,我们修行的目的,是在了脱生死,而了脱生死的方法有两种:一种竖出三界,一种是横超三界;念佛往生极乐世界的法门,是横超三界;其他修行的法门,则是竖出三界,竖出三界好像毛笋里面生的一条虫,笋长成竹,虫在竹中,欲求出来,就要向上咬竹节,咬穿了一节还有一节,竹节那么多,要咬完那么多的竹节出来,是多么的困难;而念佛横超三界,则好像从竹的旁边咬一个洞,洞一咬穿,就能够出来了。关于这两种了脱生死的方法,还有一个譬喻;竖出三界,如蚁子上於高山;横超三界,如风帆行於顺水。一难一易,比较可知。

  虽然念佛是横超三界,要了脱生死,比其他法门容易得多,但是念佛的人,对於了脱生死的心,必须要切;唯有生死心切,才能放下万缘,一心精进念佛。

  从前有个读书人叫李祖留,常到寺里去找一位法师讨论文学,因受了这位法师的薰陶,他对佛法多少有了一些认识,特别是对於念佛法门感到兴趣,因为相处的日子久了,法师看他颇有善根,就劝他放下万缘出家念佛。法师说:“李居士!你的年纪也不少了,应该为自己的生死大事打算,把家事交给你的儿子去管,息心出家念佛吧!李居士回答道:“我很想出家修行,放下万缘息心念佛,只是因为家里有三头事情未了,所以一时还放不下啊!”法师问:“到底是那三头事情呢?”李居士说:“第一、我父母亲的坟墓还没有做,第二、我的儿子还没有娶媳妇”第三、我的女儿还没有出嫁。等我把这三头事情办妥了,就可以出家修行,专心念佛了。”过了一个时期,法师又劝李居士出家。他的答复还是:“三头事情未了,不能出家念佛。”可是有一天早上,忽然间一个人来向法师报告说:“你的好朋友李祖留居士,昨晚去世了。”法师听了这个消息,感到很难过。他到李居士的家里去,替他诵经念佛。回来不胜感叹,做一首诗悼念他:“我友李君名祖留,劝他念佛说三头;可惜阎王无分晓,三头未了便来勾。”

  各位!李祖留不是不懂佛法,也不是不要出家,更不是不要念佛,只是因为生死的心不切,所以他放不下那三头事情,一延再延,结果出家出不了,念佛也念不成,就这样的去世了。所以我们大家千万不要以为今天不念佛还有明天,今年不念佛还有明年,少年不念佛要等老年。要知道,光阴迅速生命无常,人的生命只在呼吸之间,一息不来便成隔世;切勿磋跎岁月,应该要把生死大事,常常记在心头,那么,你就会不怠不惰,放下万缘,一心念佛了。

  从前有个国王,他看见出家人整天没有事做,只是不断的念佛,觉得不以为然、有一天,他问出家人道:“我听说修行的人,必须刻苦,方能成就道果,你们整天清闲没有做事,只是念佛,那里会有成就?”那出家人说:“修行并不在刻苦不刻苦,而是在生死的心切不切;出家人虽然整天清闲,只念一句阿弥陀佛,但是他求了脱生死的心很切;因为生死心切,所以虽整天六根对境,但他眼不见美丽的色相,耳不听宛转的声音,鼻不嗅芬芳的香气,舌不尝可口的美味,身没有适意的感触,意不起胡思与乱想。”

  国王听了这些道理,将信将疑,他对出家人说:“你的话虽然说得有理,但是你能够用事实来证明你的话吗?”出家人说:“可以!请国王明天派两班能歌善舞的宫娥彩女,一班在东街跑舞,一班在西街唱歌。另外从监牢里面放出一个判死刑的犯人,拿一个罐子盛满着油,叫他小心拜着;告诉他说:“你的罪本来是判死刑的,现在给你一个求生的机会,你捧着这一罐油,绕过街道一周回来,如果罐里油没有倾溢出来,就赦你无罪。”此外,又命令四名兵士,拿着大刀随行,吩咐他们说:“注意那犯人手上所捧的油,如果油在那里倾出,就在那里立刻斩首。”大王这样一试,便能得到证明了。”

  到了第二天,国王照出家人的指示去做,那犯人心里想:“今天是我生死的关头,我必须一心专注这罐油,不可让它溢出。”果然,那犯人绕过了东西街道一周,丝毫不敢疏忽,手上所捧的油,一点也没有溢出来;回到国王的地方,国王实现诺言,赦他无罪。那出家人请国王问那犯人绕街一周的所见所闻。国王就问犯人:“你在东街所看到的东西,什么最好看?”犯答道:“大王!我什么也没有看到!”国王又说:“你在西街所听到的声音,什么最好听?”犯人答道:“大王!我什么也没有听到!”国王骂犯人说:“你胡说八道!东街彩女跳舞,西街彩女唱歌,你既不是瞎子,又不是聋子,那里会不见不闻?”犯人答道:“大王!今天是我生死的关头,我一心只顾着这罐油,那里还有心去看跳舞去听唱歌呢?所以绕过了街道一周,真的是不见不闻。”国王听了这些话,才领悟到那出家人所说的话,一点也没有差错!念佛的人,因为生死心切,虽然六根对境,不被六尘所迷,等於不见不闻,这是事实。

  各位!我们念佛的人,每个人能够像那犯人的生死心切,对外境不见不闻,那样的念佛,才是真正的专心。专心念佛,就一定能够达到一心不乱,往生极乐世界。

  “念佛七”也叫“打佛七”,“打佛七”的“打”字,我前次已经跟各位讲过了,就是“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的“打”。但是“佛七”又怎么讲呢?为什么不叫“佛六”,又为什么不叫“佛八”,一定要叫“佛七”呢?这是根据《阿弥陀经》的一段经文而规定的,经文说:“若有善男子,善女子,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经文到“六日”的下面还有“七日”,所以不“打佛六”;而且经文到了“七日”为止,并没有继续到“八日”,所以,“打八佛”。念佛的人,在这七日期闻,如能生死心切,认真的念佛,一定会得到一心不乱。但是,什么是一心不乱呢?我们证得一心不乱的时候,到底是个怎么样的境界呢?所谓“一心”,就是只有一个念佛的心,更没有别的任何心念了,“不乱”,就是不散乱,也就是心没有攀缘其他的境界。我们专心一意,注意在“南无阿弥陀佛”这句名号上,不攀缘其他的境界,这个时候,一切的妄想杂念不起,只有一个佛念现前,就是一心不乱的境界了。我们普通的人,时常心随境转,从朝到暮,从生到死,都是对境生心,念念分别,眼见色被色迷,耳闻声被声迷,鼻嗅香被香迷,舌尝味被味迷,身感触被触迷,意缘法被法迷;如果专念於佛,心不攀缘外境,都摄六根,净念相续,这个时候,心念於佛,佛不离心,那么六根虽对六尘,它不被六尘境界所摇动了。

  那么佛七期间,到底是要念到几多日才能一心不乱呢?关于这个问题,明朝益大师有两种解释,第一种的解释是:“利根,一日即不乱;钝根,七日方不乱;中根,二、三、四、五、六日不定。”第二种的解释是:利根,能七日不乱;钝根,仅一日不乱;中根,六、五、四、三、二日不定。”这两种解释,刚刚相反,但是并没有矛盾;为什么?因为第一种的解释,是对一般初学念佛的人说的 ,初学念佛,应该要克期求证。第二种的解释,是对时常念佛而已念到“如入禅定”的人说的,这一日、二日的文句,被解释为一次入定的时间有一日之久;或一次入定的时间有二日之久等。我们这次的念佛七,应该用第一种的解释才恰当,那就是说:如果是上根的人,则念佛一日,已证一 心不乱;如果是中根的人,则念佛二日或三日或四日或五或六日,才能证得一心不乱;那么今天是我们佛七的第六日,我们这八十多位莲友,不知道那几位已经证得一心不乱?大家要问问自己,因为这只有自己才会知道;如果你还没有证得一心不乱的话,那你可能是属于下根的了;但是不要紧,明天是第七日,要是你能够认真的放下万缘,生死心切,专心一意地念去还是可以证得。我希望各位珍惜明天最后一天的难得机会,大家一定要勇猛精进,加倍努力,以求证得。!

  说到这里,剩下的时间并不太多,在结束今晚的讲述之前,我要给各位讲一个很有趣味而很有意义的故事:从前有一只狐狸,因为肚子饿得不能忍耐,便在更深夜静之时,跑到人家的厨房去偷食,刚好这家主人那晚剩下的菜很丰富,狐狸吃得津津有味,可是它吃得太饱了,感到很疲倦,它心里想:“吃饱走路,多么辛苦,而且我现在很累,很想睡一觉,反正现在时间还早,不如就在这厨房里睡一觉才走吧!”狐狸想到这里,真的就在厨房里睡着了。那里知道它太好睡好了,一直睡到天亮还不知道醒来;等到主人开门的声音响了,才惊醒它的美梦,这时,它张开惺松的睡眼一看,刚好看到主人,它心里想:“糟了!我为什么这样贪睡?现在要逃也逃不了,只好假死。”它这样想好,就索性闭起眼睛 ,假装死了。主人进来厨房,看到狐狸,吓了一跳,可是仔细再看,原来是一只死狐狸,他就自言自语说:“人家说狐狸的尾巴,拿来做衣领很暧,这只死狐狸的尾巴,我应该把它斩下来,给我做衣领吧!”那假死的狐狸,听到主人这些语,惊慌起来!但是它转念又想:“他没有把我杀死还好,斩尾巴虽然会痛,但还比死好,我只好忍痛让他斩吧。”於是,狐狸的尾巴被斩掉了。接着,又有一个人进来,主人指着那假死的狐狸对那个人说:“这只死狐狸,我斩掉它的尾巴,来做衣领。”那个人说:“狐狸的耳朵皮也很 有用,再把它的耳朵皮割下来吧。”狐狸听了,更加害怕起来,不过又转念一想:“还是需要忍痛一下,割下耳朵皮虽然会更痛,但还不会致死,我还是再忍着痛吧!”於是,狐狸的耳朵皮,又被割下来了,——狐狸因为假死,所以尾巴被斩了,耳朵皮又被割,虽然痛得要命,可是也不敢叫一声,也不敢动一下,为的是怕给人家知道它假死呀。过了一会儿,又有一班人进来,大家都看到了死狐狸,其中有人说:“狐狸全身的皮,很有价值,应该把它身上全张的皮剥下来。”狐狸听了这些话,怕到发抖起来!它心里想:“斩尾巴和割耳朵皮,我还可以勉强忍痛,如果剥去我全身的皮,我的老命完了。於是,它奋起精神,不再装死,趁人家不备,猛力一冲,就逃出死门关去了。

  各位,这一则寓言故事,刚好警策我们念佛的人:人的一生,少年时不念佛,好像狐狸忍痛被斩尾巴;中年不念佛则如狐狸忍痛被割耳朵皮;要是到了老年,还是因循不念佛,就像狐狸准备让人家剥去全身的皮,老命完了也不想逃走,这真是世界上第一号的大傻瓜。各位!我们一定不会那么傻吧!我们的少年莲友、中年莲友以及老年莲友,大家都不愿像狐狸假死,让人家斩,让人家割;大家都知道念佛是横超三界,了脱生死的殊胜法门,所以,大家一定能够勇猛精进地念佛,冲出生死牢关,往生极乐世界!

  最后,我敬祝 各位莲友勇猛精进念佛,证得一心不乱! 

  ·佛陀的教育·

  九、·学佛的三步骤·

  学佛的三步骤

  在世界各宗教中,佛教一向被称为哲 学的宗教。“哲学”这一个名词,原由希腊语Philosophy来的,意思是“爱智”,日本人把它翻译做哲学;所以,在中国的古书上,找不到哲学这一名词;但是中国古代,却把智识丰富的人,称为哲人;如果我们把“哲学”解释做智识丰富的哲人的学说 ,也是可通的。那么,释迦牟尼佛陀是一位智慧最高的圣人,由智慧最高的圣人创立的宗教,称为哲学的宗教,这也是名副其实的。

  古代的西洋人,因为受了宗教思想的压制,人类不敢说有智慧,因为他们认为智慧是属於天神的;为了避免冒犯天神,什么人也不敢称为智人。

  印度古代的文化是“吠陀”,“吠陀”翻译做“明”,也就是智慧的意思。印度人传说“吠陀”是天神创造的圣典,读诵了它,可以得到智慧;但是“吠陀”并不是人人都可以读诵的,只有婆罗门教的教士,才可以读诵。

  到了释迦牟尼佛陀在菩提树下深入禅定,豁然大觉大悟时,才发现了一个大秘密,原来人们一向认为属於天神的智慧,并不是彻底的圆满的智慧,而且佛陀所发现的最高智慧是所有人类每个人都具有的东西。从世界人类的文化上说,这一个大发现,不但比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更有价值,也比太空人登上月球更有价值。因为这一个发现,是揭穿了天神的黑幕,破除了印度传统宗教的迷信,所以佛陀当时三叹“奇哉”地说:原来一切众生,都具有佛陀一样的智慧,只是因为给烦恼妄想蒙蔽着,不能显现而已。

  因为这样,所以佛教是智慧的宗教,佛教徒学佛的目的,是在求智慧;说得清楚一点,就是藉修习佛法来启迪与引发我们本具的智慧。

  佛经上常常拿光明来象徵智慧,而以黑暗来代表愚痴。光明能破除黑暗,正像智慧能破除愚痴。黑暗会使人看不见眼前的境界,会使人撞墙碰壁,跌落深坑,遭受生命的危险;愚痴会使人不明了人生宇宙的真理,会使人思想错误,行为越轨,遭受到痛苦的果报。所以,黑暗与愚痴是应该要破除的。光明会使人看清楚眼前的形形色色,会使人走上康庄的大路,达到其欲达到的目的地;智慧会使人洞明人生宇宙的真理,会使人思想正确,行为合理,完成最高的人格,达到自由、快乐、解脱的境界。所以,光明与智慧是应该要追求的。因此,一个学佛的人,要用佛法去破除愚痴,用佛法去启发智慧。

  学佛有三个步骤,第一个步骤是听闻佛法;听闻佛法,才能够了解到佛法的真义;但是,要听闻佛法,就必须要亲近善知识;能够有机会接近到善知识,从善知识那里,我们可以听到从来没有听过的佛法,由此可以使我们生起对佛法的了解,理解到佛法的根本理趣,由是而精勤修学。一个学佛的人,对於佛法的种种教理行门,种种名言法相,应该要尽量广求多闻。这听闻佛法,也包括自己的阅读与研究,依经论的教示而获得正解。从亲近善知识而修习多闻,或由自己阅 读研究而获得正解,使我们能够明了佛法,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可做的;这由多闻博学而能契合三法印与一实相印的教法所引生的智慧,叫做闻所成慧,即是由听闻佛法所成就的智慧。

  听到佛法为什么会生起智慧来呢?因为佛法是智慧的泉源,多闻佛法,自然可以从广博的知识中生起慧解。很多读书不多的人,专心学习佛法、研究佛理,经过了几年之后,居然会写出洋洋数千言的文章来,甚至会做起诗来,我们从这些事实,就可以证明听闻佛法,的确是可以成就智慧的。

  根据《贤愚经》里面说:从前印度萨罗国舍卫城里有一位大慈善家,叫做须达多长者,家财富有,曾经做了很多布施行善的好事,尤其是供善三宝,不遗馀力!这位长者的家里,养着两支鹦鹉,一双名叫律提,另一支名叫赊律,都非常灵巧聪明,不但会听人的话,而且又会自己说话,每天看到有出家人来,就大声叫喊长者家里的人出来迎接。

  有一天,佛陀的弟子阿难尊者到长者的家来,看见这两支鹦鹉会说话,就教它们苦集灭道的四谛法,并为它们讲述四谛的道理;这两支鹦鹉听了,多么的高兴!飞到树上去,日夜不停地念诵四谛法。可是不幸,有一天晚上,这两支鹦鹉在树上栖宿时,给野猫咬死了。

  两支鹦鹉因为生前听闻了佛法,种下了善根,死后生到天上去,享受到天上的福乐;等到天福享尽了以后,又生到人间来,从小就非常聪明,长大后出家修行,成为德学兼优的高僧,最后解脱了生死的痛苦,证得了涅的安乐。

  各位!鸟类听闻了简单的佛法,都可以获得那么好的福报,这证明听闻佛法的功德力量,的确是不可思议!人为万物之灵,我们要是不抓紧机会,多多来听闻佛法,研习佛理,真是交臂错过了!

  一个学佛的人,一定要找机会去听法,不听佛法,就不懂得佛法的义理;但是,听了佛法以后,还要把你所听到的佛法,加以详细的思惟、研究、辨析、分别、抉择,然后才能够获得确切的认识,所以学佛的第二个步骤,是思惟佛法。

  佛陀的教法,本来是圆满的、究竟的、平等的,《金刚经》说:“是法平等,无有高下。”但是众生的根性,却有种种的不同,佛陀为了要适应这些不同根性的众生,不得不随机施设种种不同的法门,於是本来平等的佛法,遂有了义教和不了义教的差别了。

  什么是了义教?什么是不了义教呢?根据法相宗的判断,佛陀一生所说的经教,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佛陀成道以后,看到一般人,甚至那些婆罗门教的宗教师和各派哲学的学者,都执着每个人有个实我的存在,所以在说《阿含经》时,阐述五蕴法,说明“我”是五蕴法假合的,如果加以分析,则只有法而没有我的存在,强调无我的道理,使他们放弃了我执。这叫做我空法有时,属於小乘有教。

  佛陀说了《阿含经》,阐明我空法有之后,很多小乘根机的人,悟道证果;但是还有一些人,虽解我空,尚执法有;也就是说,虽然了解我是五蕴假合的,五蕴离散,便没有我的存在了,但却执着诸法为实有,所以第二时期,佛陀就说《般若经》,显示一切法都没有自性,来破除他们的法执,这叫做万法皆空(也称我法二空)时,属於大乘空教。

  一般凡夫,执见是很难破除的,闻有则执有,闻空又执空;第二时期说《般若经》,谈空破相,虽然有很多利根的人闻法证果,但是还有一些人听了佛陀说空,又起空执,以为既然万法皆空,也就无法可修,无佛可成了,这又落入断灭空,患了空病;所以第三时期,佛陀就说《解深密》等经,开示三性、三无性、以显示境无识有;一切法依他而起,遍计所执非有,圆成实性非空,非有非空,才是中道真理。这个时期,叫做非有非空时,属於大乘中道教。

  说到这里,什么是了义教,什么是不了义教,可以说已经昭然若揭了。在上面所说的三个时期中,第一时期的我空法有和第二时期的万法皆空,显然是不了义教,祗有第三时期非有非空的中道,才是了义教。这所谓了义教,就是圆满的、究竟的,可以作为准则的;而不了义教,就是不够圆满、不是究竟的,不可以做准则的。我们要把听闻到或自学到的许许多多法义中,审细的思惟、辨析、抉择,那些是了义的,那些是不了义的;当然要以了义抉择不了义,绝对不得以不了义来抉择了义;换句话说,必须要以了义的为准则,绝对不得以不了义为准则。由于这样审细的思惟、辨析、抉择所引生的智慧,叫做思所成慧,即是由思惟佛法所成就的智慧。

  从前印度摩竭陀国华氏城里有个婆罗门族的学者,名叫尸迦,他是一个很博学的人,不但通达婆罗门教的教理,连当时印度各派的哲学,也都很有研究,所以在当时印度的学术界,很有名望。

  有一天,尸迦到乡下去拜访一位朋友,刚好那朋友不在家;朋友的太太请他进去坐了以后,就告诉他:那朋友有事出门去了,大概还要过三四个钟头才能回家。尸迦是个好学的人,他看到朋友家里的书厨中,收藏着很多书,因想,可以利用这三四个钟头的时间,不使浪费。便向朋友的太太借一本书来看。朋友的太太随便拿出一本书,刚好那本是《佛说十二因缘经》。尸迦拿到这本佛经,就静静地阅读下去,越读越有兴趣!原来这本佛经,是说明人众生生死流转以及涅还灭的现象,从世间走上出世间的过程。尸迦一边阅读佛经,一边在思惟经里的义理,结果,他从佛陀的因缘法中,了悟到诸法无我的真谛;同时,他也了解到佛法中因果的真理;他认为各派哲学虽然也说到因果,但都不如佛法说得彻底和圆满。於是,他跑到附近一座林园中,默默地在树下静坐下来,专心思惟经中的法义,结果,获得了佛法的真理。所以,我们听闻了佛法之后,一定要加以审细的思惟;自己阅读了佛经之后,也要加以审细的思惟;通过了审细的思惟,才可以引生智慧,才可以得到真理。

  各位!“佛教是哲学的宗教”,这是说,佛教不同于其他宗教的只重信仰而已;佛教有博大精深的教理,可供大众研究,由研究教理而引生智慧,获得真理,所以说,“佛教是哲学的宗教”。但是佛教的哲学,跟一般的哲学,并不完全一样,一般的哲学,只供人们研究、谈论,佛教却是着重於实行的。因此,我们在听闻与思惟佛法之后,就要照着去实行;如果只重闻思而不实行,这就好像替人家数钞票,数得再多,也跟你自己没有相干,谚语说:“说食不能当饱,画饼不能充饥。”又说:“说得一丈,不如行得一尺。”所以,学佛的第三个步骤,是修行佛法。

  由听闻佛法而思惟佛法,由思惟佛法而修行佛法,这是学习佛法的次第。

  佛法特别注重实践,没有真实的行践,就失去了佛法化世的意义,也得不到真实的受用。所以一个学佛的人,日常一切生活,必须要纳入佛法的正轨:古人说:“运水搬柴,无非妙道。”不但含佛、参禅是修行,就是礼拜、读诵、受持、书写、讲说、研究、也都是修行;总而言之,我们日常的一切举止动作,待人接物,只要是如法如律,处处不离佛法的规矩绳墨,都可以算是修行。从修行佛法所引生的智慧,叫做修所成慧,即是由修行佛法所成就的智慧。

  中国唐朝有一位大诗人,叫白居易,他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对佛学很有兴趣;这位大诗人在杭州做州长时,听说秦望山上有一位高僧,叫做鸟窠禅师,对佛法有精湛的造诣。有一天,白居易亲自到山上去拜访这位高僧,他问鸟窠禅师道:“佛教最重要的道理是什么?”在白居易的想像中,这一个大题目,鸟窠禅师一定会发挥他的长篇大论了,那里知道事实却大大地出乎他的意料之外。鸟窠禅师对这一个问题,祗是简单地回答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白居易听了,感到非常的失望!他很不客气地对禅师说:“这两句话有什么稀奇,三岁的小孩也懂得呀!”但是,禅师这时却很郑重地回答他道:“尽管三岁的小孩子都懂得,可是八十岁的老翁,却不一定都做得!要知道,真理变不离开我们很远,其实就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不要看轻这两句平凡的话,能够好好地在一切日常生活中,把它实行起来,才是真正修行佛法的。”白居易听了禅师这一番话,才佩服禅师的高见。这则故事告诉我们:学佛的人,必须要在日常行为动作的一切生活中,把所闻所思的佛法实行起来,才算是修行,才能够得到佛法的实益。

  学佛的目的在求智慧,智慧有有漏与无漏的差别,我们断除烦恼解脱生死虽然要靠无漏的智慧去完成,但是如果没有闻、思、修的有漏智慧,无漏的智慧是不会出现的。必须由闻而思,由思而修,修慧澄明澈达,才能引生无漏的智慧,而证见诸法的实相。学佛修行到了这个时候,才是我们在佛法中真正自由自在的新生活的开始。

  ·佛陀的教育·

  十、·信智合一是佛教的特点·

  信智合一是佛教的特点

  从历史来看世界的宗教,佛教创立的历史悠久,可以说是一个古老的宗教,但这古老的宗教,却有其进步的教理。怎么见得呢?由于现代的科学昌明,欧美许多智识青年,对于他们固有的宗教,感到厌倦,因而从研究科学进而研究哲学,而因研究哲学,摸到了佛教的门槛里来;可是这些青年一遇到佛教,就好像钢铁碰到磁石一般,被吸住了;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佛教是哲学的宗救,它有“亘古今而不变,历万劫而常新”的真理,刚好适合受过科学洗礼热心追求真理青年的需要。

  其实,一切宗教,无不着重信仰,佛教并不例外,不过佛教的信仰,是建立在智慧的磐石上,属于理智的;《大智度论》说:“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智为能度。”一般说来,宗教的立脚点是信仰,哲学的立脚点是理智;佛教既以信仰为能入,又以智慧为能度,从这一点,也就可以说明佛教虽然也是宗教,但是它是一个哲学的宗教,它与其他宗教的不同,从这一点也可以清楚的看到。

  什么是信仰呢?对所崇拜的对象,生起了钦敬的仰慕的情操,就叫信仰。这种信仰,如果没有透过智慧的思考和抉择,就是盲目的信仰,不能称为理智的信仰。佛教的信仰,它是透过了智慧的思惟,了确到所崇拜的对象,有实、有德,有确切的历史事实;释迦牟尼佛陀于二千五百年前降生在我们这个世界,有其真实的事迹可考,而他具有广大而深切的慈悲心,曾经以自己所觉悟的真理去觉悟他人;因而对于佛陀的崇高与伟大,生起了仰慕的情怀。而引发了向上向善的信心,要向佛陀学习;这也就是由信仰佛陀进一步的向佛

  陀学习。

  佛教非常重视智慧,可以说我们修学佛法的目的,就是为了要完成人生最高的智慧;但是这智慧并不是要向外界去寻求的,而是从我们的内心去体验去掘发的,因为真理不是从外界可得的。惟有这种内在的智慧,才能契证诸法的真理,才能启发人生的真知灼见。

  从佛法的观点说:信仰与智慧,不仅是不相违背,而且是表里一致的。没有信仰的智慧和没有智慧的信仰,都是有缺陷的,都是有偏差的。所以佛教的信仰,离不开智慧。信智合一,这显示佛教的特点。

  ·佛陀的教育·

  十一、·苏东坡与佛印·

  苏东坡与佛印

  苏东坡居士,是中国文学史上享有盛名的一位文学家;佛印禅师,是与苏东坡同一个时代文学、佛学都精通而名闻全国的一位高僧;这两个人是很要好的朋友,他们的交谊深厚,不但常在一起谈禅论道,而且也时常在一起开玩笑,这些含着人生哲理的开玩笑的故事流传下来,成为佛门的千古佳话;我想就讲一些他们开玩笑的故事,从而就这些故事中,连带谈到佛教的道理——佛学。所以,今天的讲题,就定为《苏东坡与佛印》。

  关于讲话的题目,是有重要意义的,佛教讲经,解释经题,是发挥全经要旨的先着,讲者与听者都很重视。传说中国唐朝的时候,有一位高僧智者大师,他讲《妙法莲华经》时,首先就详细解释经题《妙法莲华经》五个字,单单讲一个“妙”字的意义,就一连讲了九十天,真是妙义重重,发挥得淋漓尽致了!不过,我现在先解释讲题,却又是另有用意的;什么用意呢?让我先来说一则笑话:几十年前,在中国的某中学里,有一位老师上语文课时,出了一个题目给学生作文,题目是:《汉武帝拿破仑论》。汉武帝是中国纪元前一位有名的皇帝,拿破仑是十八世纪到十九世纪法国的一位名将,读过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人,谁也知道这两位都是鼎鼎大名的历史人物;但是有一位学生,不知道他是没有读过世界的历史,还是虽读过但记不起拿破仑这一位名将来,他竟把“拿破仑”这一个人名的三个字误解了,以为“拿”字是一个动词,“破仑”才是一个人的名字;于是他拿起笔来,大作这篇论文,开头便写道:“夫破仑者,岂易拿也?”惟吾武帝能拿之。”老师看到了,笑得肚子都痛了。我怕这个故事重演,所以先把题目解释一下。“苏东坡”就是苏轼,各位在古典文学中读过《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等他的文章,对这一位大文学家,一定是知道的,可是“佛印”两个字,大家可能感到陌生,我怕有人误会做“佛祖的印章”,那就会闹出跟刚才说的“汉武帝拿破仑论”一样的大笑话了。

  其实,“佛印”这个人的名字,各位也并不是从来没有读到过,不过只是在文章中一提,恐怕大家印象不深,也就记不清楚吧了。在魏学先生的《核舟记》那篇文章里面,会描写一只核刻的船,刻着苏东坡赤壁的故事,有“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在这几句记载中,不是有“佛印”的名字了吗?

  好了,现在“闲话且休,言归正传”吧。

  苏东坡是中国宋朝一位多才多艺的文学家,他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本来叫苏轼,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都是文学家,也都被列在《唐宋古文八大家》里面,在文学史上,合称《三苏》,是中国历史上最出名的一个文学家庭。苏东坡不但在诗、词、歌、赋各方面,显出了他卓越的天才,同时也是绘画和书法的能手。他从二十一岁考到进士以后,就出来做官,可惜一再被卷入新旧党争的激烈漩涡里,官途并不很得意;不过他在出任地方官时,总算替当地的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他的学问广博,除了文学以外,道书与佛法,也都有研究;不过他对佛法,特别有兴趣。他在四十四岁那一年,因为得罪了当时的宰相王安石,被抓去坐监牢,并且差一点被杀,幸亏当时宋朝神宗皇帝爱惜他的才能,才没有被害;到了他四十五岁正月时,被贬去黄州做团练副史,他在黄州的东坡上,盖一间房子住,也就把自己取号为东坡居士;从此,苏东坡的名字,就响亮起来了。为什么他要取号为东坡居士呢?因为他很仰幕唐朝的诗人白居易居士,白居易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白居易曾写一首《步东坡》的诗:“朝上东坡步,夕上东坡走,东坡何所爱,爱此新成树。”

  苏东坡居士因为与佛有缘,对佛学很感兴趣,所以在黄州时,常游览佛寺,拜访高僧,请教佛理;他跟佛印禅师做好朋友,就是从这个时期开始的。其实,他跟很多位高僧,都有来往,例如:他曾拜访过当时庐山东林寺的住持常总法师,跟他谈论佛法,谈到深夜;第二天苏东坡做一首偈子说:“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示人?”他初到黄州时,住在定惠院,跟一位诗僧参寥禅师做朋友,他在《记游定惠院》那篇游记里面,也提到这件事;这位参寥禅师做了很多诗,后来有人把它收集起来,编成《参寥子集》计有十二卷之多。

  苏东坡四十七岁时,两次坐船游于黄州附近的赤壁,也就先后写了《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两篇文章,这两篇有名的文章,都被编在中学的课本里面,各位可能都读过了。我对这两篇文章有点意见,顺便提出来跟各位谈谈:

  第一、《前赤壁赋》的“前”字,可能是后来加上去的;因为苏东坡第一次游赤壁时,未必就已经打算要再游赤壁而再写第二篇的游记,所以有些文集里面,这篇文章的标题,是叫《赤壁赋》的。

  第二、黄州在中国湖北省,据说湖北省叫做赤壁的有四个地方;其中只有在嘉鱼县东北的一个,才是三国时代吴国周瑜和蜀国刘备联合打败曹操的地方。苏东坡游的地方,本来是叫“赤鼻矶”;“赤鼻”和“赤壁”的读音相近,苏东坡因之就误认为赤壁之战的赤壁,所以他在文章里面,对三国时代的周瑜和曹操,发了一些感慨。但是我以为这个误认,可能不是自东坡开始的;为什么我这样说呢?因为苏东坡在《赤壁怀古》的词里说:“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这翻译起来就是说:“古老的保垒西边,人家说是三国时代周瑜打败曹操的赤壁。”从苏东坡的“人家说”这句话,可见这种传说是在苏东坡之前就有了。

  第三、《前赤壁赋》中的“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和《后赤壁赋》中的“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客,到底是指谁人呢?明朝雕刻家王叔远先生刻苏东坡坐船游赤壁的故事,刻船上坐着三人:除了苏东坡以外,还有两个,是佛印和黄鲁直。——黄鲁直就是黄庭坚,是苏东坡的朋友,他是一个孝子。我想:王叔远大概是想到跟苏东坡最要好的,当然是佛印和黄鲁直。但是他猜错了!根据后来的人的考证,“二客”中之一是杨世昌道士,这位姓杨的道士,是从四川云游到庐山,而由庐山到黄州来找苏东坡的,苏东坡两次游赤壁,他都跟着去;至于另一位客人,就不知道是谁。我想:佛印禅师虽然是苏东坡的好朋友,但是同游赤壁的可能性,并不会很大。

  那么,佛印禅师到底是一位怎样的人物呢?

  佛印禅师是中国宋朝一位很了不起的高僧,他小时候是一个神童,三岁就能背诵唐诗,到五岁入学读书,老师叫他背唐诗,那本《唐诗三百首》,他能够背出二百多首来。于是,老师教他读五经——诗、书、易、礼、春秋。因为他聪明过人,不久五经都通晓了。接着,他研究中国诸子百家的学说。有一天,他到一间叫竹林寺的庙里,读到《楞严经》,这个神童,越读越有兴趣,他发觉这才是真理。到十六岁时就出家专门研究佛学了。佛印禅师因为德学兼优,名闻全国,神宗皇帝颁赐一个“高丽磨纳金钵”给他,以表扬他的道德;当时很多佛寺都请他去住持。当佛印禅师住持庐山的归宗寺时,苏东坡到黄州,黄州是在湖北省的长江北岸,与长江南岸江西省的庐山,正是隔江相望;因此,苏东坡就时常坐船过江,找佛印禅师谈禅论道,他们两人越谈越投机,由于会晤的次数多了,交谊也日渐进增,有时候他们在谈话中也开开玩笑,从开玩笑中揭示佛教的禅理。

  有一天,苏东坡穿着整齐的官服,过江来拜访佛印禅师。他到归宗寺时,恰巧碰到佛印禅师正要上殿讲经,听众挤满了整个大讲堂;佛印禅师跟苏东坡是开惯玩笑的,这时,他环视讲堂,对苏东坡说:“苏居士!你来得真不巧,这里没有你的坐位了。”苏东坡听了!知道这句话中是含着禅机的,也就笑着幽默地答道:“既然这样,为什么不暂时借你的四大(指身体)来做坐位呢?”

  苏东坡的个性,本来就有点“狂恣”的,其实,他每次的坐监、贬谪,都是因为他的诗而惹祸的;诗,为什么会惹祸呢?就是“狂恣”的性格在作怪。但是他碰到佛印禅师,可就不同了,因为佛印禅师是有涵养的,而且他俩又是常常开玩笑的,佛印禅师毫不介意地对他说:

  “也好,但是我有个问题问你,你如果回答得出,我就把身体给你当坐位;假如你回答不出,那你身上挂的那条玉带,就要解下留在这里做纪念。”

  “这个打赌很有意思,好!你尽管问吧!”苏东坡满怀高兴,他对这场打赌,好像是稳操胜券,蛮有把握似的。

  佛印禅师不慌不忙地问道:“刚和居士说要借我四大来做坐位,居士是懂得佛法的,佛经上不是说:‘四大皆空,五蕴无我’请问居士到底要向那儿去坐呢?”

  才华横溢的苏东坡,给佛印禅师这么一问,竟然哑口无言,只好认输,解下身上的玉带,双手捧送给佛印禅师。

  各位!“四大皆空”这句话,是佛经上说的,但是这句话现在不但人人都听过,而且成为一般人的口头禅,不管是懂得佛法或不懂佛法,信佛与不信佛的人,听过这句话、甚至会说这句话的,实在是很多很多,可是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的,却并不多;须知,凡事不了解的应该要设法求得解,这才是我们求学的应有态度;但是有一些人,却要自作聪明,强不知以为知,你问他“什么是佛教的四大?”他说:“酒、色、财、气,就是佛教的四大。”大概他把四大解释做人生的四种大害,这样解释,去骗不懂佛法的人,可能骗得过,但是给懂得佛法的人听到,真会笑破肚皮的。

  那么,到底什么是“四大”?为什么说“四大皆空”呢?四大是地、水、火、风四种原素:地性坚硬,水性流湿,火性温燥,风性轻动;世界上一切物体的构成,都不能够缺少这四大原素。四大的大字,是普遍的意思;这四种原素普遍于一切物体,所以叫大。我们人的身体,根据科学上说,是以七十六种原素组成的;但是佛学上把它归纳为四大原因;四大不调和,人的身体就有病痛发生了。一旦四大分离,人的生命也就不存在了,所以说“四大皆空”,但这只是浅而易见的初步空理;如果我们再深一层去研究、观察。四大原素各自的本身,要找出它的实在性,也是不可得的;实在性不可得,也就是空;从这一空理上说,我们身体既然是由四大原素组成的,当下就是空,并不必等待四大分开,才说是空。许多不明白佛法的人,常常喜欢说“出家人四大皆空”;其实,从这空的哲理分析,凡是有生命体的人,都是由四大原素组成的,都是空的,出家人和非出家人的,并没有分别。

  那么“五蕴”是什么?为什么又说“五蕴无我”呢?五“蕴”是色、受、想、行、识五组;色蕴是物质,受、想、行、识四蕴属精神;在精神四组之中,又分为识蕴是精神的主体,受、想和行是精神的附属。

  普通一般人,总是把自己称为我,如说自我,把我看成是实实在在的东西,可是用佛法来分析,每个人的生命体,是由物质与精神计五组组成的,换句话说,人的生命,根本就是色、受、想、行、识五组的和合体,离开五蕴,就没有我的存在了,所以说“五蕴无我”。

  苏东坡在黄州时,有一天,诗兴来了,做了一首赞佛的诗: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

  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这是一首意境很高的诗,不是对佛法有相当的造诣,绝对写不出这样的好诗。苏东坡写好了这首诗,自己反覆吟哦,觉得非常满意!这时,他想起了好朋友佛印禅师来,他想禅师如果看到这首诗,一定会大大的赞赏一番,甚至会拍案叫绝。于是,他立刻把那首诗抄在诗笺上,用信封封好,叫佣人送去长江南岸的归宗寺,给佛印禅师看。

  黄州在长江北岸,要到对岸的归宗寺,必须渡江。现在,我们趁苏东坡的佣人搭船过江的时候,来研究一下这首诗的内容:

  “稽首”,是顶礼膜拜的意思;“天中天”,是说,天是人所尊敬的,而佛陀更为天所尊敬,所以佛陀被称为“天中之天”。

  “毫光照大千”,是说佛陀的慈悲道德的光芒,遍照于三千大千世界。一个太阳系里面,有很多星球,组成一个小世界;一千个小世界,合成一个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合成一个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合成一个大千世界。

  “八风吹不动”,这是一句精警动人的诗句,也是全诗的中心,最为要紧。“八风”,是称、讥、毁、誉、利、衰、苦、乐;《大智度论》说:“利、衰、毁、誉、称、讥、苦、乐;四顺四违,能鼓动物情。”这八种是人生成败得失的总和。称颂赞美,名誉利禄,跟各种快乐的享受,是谁都会陶醉的;普通一般人,每逢这些好境乐事,都会感到瓢瓢然!而遇讥嘲诋毁,则怒形于色;逢逆缘苦境,则忧戚于心,也是人之常情。然而有一个人,居然“八风”都吹不动他,这人是谁?就是佛陀。

  “端坐紫金莲”,这是说佛陀诸惑已尽,众德圆备,故能不被外境所摇动,庄严而安稳地坐在莲花台上。

  这首诗是在赞佛,同时却又暗含着作者有其超然的境界:他能跟佛陀一样,已达到了心能转物而不为物转的地步。——苏东坡的确是一个绝顶聪明的人。

  这时,佣人上岸了,他赶上庐山归宗寺去。

  佛印禅师读到苏东坡的诗时,并不如苏东坡所预料的赞赏一番,或拍案叫绝,反而感到这很需要给他一个当头棒喝;于是,他在那首诗的下端,批上“放屁”两个大字,交给佣人带回黄州。

  在黄州的苏东坡,自从佣人去后,便沾沾自喜地在等待着,他满以为佛印禅师看到那首诗时,一定会大大地赞赏,所以他一心一意在等着佳讯传来,好容易等到佣人回来了,他迫不及待地问:“师父看了怎么说?”佣人说:“他没说什么?只在你的诗笺上写一些字,叫我拿回,我不懂写些什么。”佣人说着,便把那封诗信交给苏东坡;苏东坡打开信封,抽出诗笺,看到那首诗的下端,批着“放屁”两个大字时,不禁无明火升起三千丈,勃然大怒起来!连喊“岂有此理?”他再仔细地推敲自己的诗,尽找也找不出那首诗的毛病;他自言自语地责怪佛印禅师道:“我这首好诗,你不懂得欣赏也罢,竟把它当做放屁,你真是太糊涂了!”于是,他决定亲自去跟佛印禅师评理,马上雇船过江,上庐山归宗寺去。

  苏东坡的船向南进,他坐在船上,虽然这时江上的清风习习地吹来,可是他这时的心,好像热锅上的蚂蚁,再也没有上次游赤壁时的心情,吟出“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名句了。

  苏东坡赶上庐山归宗寺,气呼呼地要找佛印禅师算帐,那知禅师早已吩咐客堂的知客师说:“今天不见客。”苏东坡听了,火上加油,再也忍受不住了!他不管三七二十一,,三步做两步地一直奔到佛印禅师的方丈室来,他看方丈室的门掩着,正要举手敲门进去时,忽然发现门扉上贴着一张字条,端正地写着:

  八风吹不动,

  一屁过江来。

  苏东坡看到这两句,立刻就警觉了,心里暗暗叫道:“我错了!”

  各位!苏东坡错在那里呢?佛印禅师那句话,明明是警告他说:“你说能够不为称讥毁誉的各种境界所动,为什么竟被那区区“放屁”两个字,搞到无明火起,过江来和我评理呢?”这时的苏东坡,深深地感到惭愧,自叹一向对于佛法,只求理解,缺少了真修实行,所以当境界现前时,竟与常人无异,研究佛学的理论而不实践,真是“不行”!因之,当即痛下决心,今后要把所理解的佛法,在日常生活中实行起来。同时,他又深深地感激佛印禅师给他的启示,他觉得有这样的一位诤友,实是人生的大幸!从此,他对佛印禅师,更加心悦诚服了。

  说到苏东坡对佛学的理解,的确是有其相当的深度的;这不但是在他写的那些佛偈,佛诗中可以看到,就是在他的其他作品中,也可以看到。

  佛偈、佛诗,在《东坡集》里面,多到不胜枚举,就是像上面举出的“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这些句子,也就足以表现他对佛法的精湛造诣了。

  那么苏东坡的佛教思想,从他的那些作品中可以看到呢?这里随便举出几段:

  A 《超然台记》:“人之所欲无穷,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尽。”

  B 《前赤壁赋》:“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世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C 《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D 《江城子》:“梦中了了醉中醒。”

  佛法是一门“行解并重”的学问,理解与实行,好像鸟的两只翅膀,缺少了一只,就飞不起了。苏东坡是一位文学家,他用研究文学的方法,去研究佛法,只着重于理解而缺少实行,所以会碰钉子。经过了好朋友佛印禅师给他当头棒喝,才知道自己一向解而不行,的确是“不行”的!

  苏东坡在黄州时,常常坐船过江去拜访佛印禅师,两位风趣人物的话匣子一开,滔滔不绝,几个钟头也谈不完;谈论的范围,除了佛学以外,也谈文学和其他的问题,三皇五帝、天南地北、无所不谈;两个人谈到投机时,则丝丝入扣;但当意见相左时,辩论也就展开了;苏东坡学识丰富,口才又好;佛印禅师更是辩才无碍,佛学智识当然是比苏东坡更丰富,就是文学,也不比苏东坡差;所以每次两个人辩论的结果,胜利总是在佛印禅师这一边。

  有一天,佛印禅师教苏东坡坐禅,苏东坡很高兴地穿起大袍,坐在佛印禅师的对面;两个人对坐了一会儿,苏东坡头脑一转,问佛印禅师道:

  “你看我坐着,像个什么?”

  “像一尊佛!”佛印禅师心平气和地答道。

  苏东坡听了这句话,心里觉得很甜!当苏东坡感到得意的时候,恰巧佛印禅师又反问苏东坡道:

  “你看我像什么?”

  苏东坡看佛印禅师穿着大袍,婆娑于地,这一下给他抓到机会了,他连讥带讽地答道:

  “像一堆牛粪。”

  苏东坡答后,偷看佛印禅师一下,看他有什么表示,只见佛印禅师眼观鼻,鼻观心默然端坐着。这时,苏东坡感到飘飘然起来!

  苏东坡回家,得意洋洋!他的妹妹苏小妹看到,问他:“哥哥!你今天为什么这样高兴?”

  “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每次跟佛印师父辩论,都输给他,今天我第一次得到胜利了。”苏东坡说时,喜形于色!

  苏小妹问:“哥哥!你是怎么样胜他的?”

  苏东坡便把今天跟佛印禅师对坐时的谈话经过,一五一十地描述给苏小妹听;他心里以为苏小妹听了,一定会替他高兴,大大地夸奖他一番,那里知道小妹听了,却摇摇头向他说道:

  “哥哥!你又输了!”

  “我输?我骂师父是一堆牛粪,师父给我骂得一句话也答不出,这怎么是我输呢?”苏东坡感到困惑。

  “哥哥!万法(万事万物)唯心,心外无法,这道理你是知道的。”苏小妹笑嘻嘻地对苏东坡说:“佛印师父心里想的是佛,所以他看你像一尊佛,哥哥你心里想的是牛粪,所以你看师父像一堆牛粪。师父嘴里走出一尊佛,哥哥你嘴里拉出一堆牛粪;你的臭嘴巴,还不是输了吗?”

  苏东坡经小妹指出,才恍然大悟,惭愧不已!

  现在有些人说话,专门要讨人家的便宜,其实,说人家的便宜话,吃亏的还是自己;好像苏东坡,想要占佛印禅师便宜,结果是自己遭到失败。

  反过来说,说称赞人家,鼓励人家学好、向善的话,对人家有利益,其实对自己也是好的;好像佛印禅师的精神与态度,实是值得我们效法与学习的。

  说到苏东坡的妹妹,顺便也来谈谈苏东坡的夫人;苏东坡的妻子姓王,名叫弗,她的爸爸是一名进士,她十六岁就嫁给苏东坡,那时苏东坡大概才二十岁左右,两个人结婚后,感情很好,恩恩爱爱,过着多么甜蜜的生活;可惜“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结婚后十一年,妻子就去世了,苏东坡实在是伤心极了!妻子死了十年,苏东坡四十岁了,他在密川做太守,太守是当时军监的长官,因为日夜都还想念着死去的妻子,做了一首《江城子》的词,开头就写道:“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这意思是说:“你我永久的离别茫茫然,已经十年了,在这十年之间,即使我不去想你,但是内心怎样也忘不了你。”从这简单的几句话,可以想见他对死去的妻子的想念想念,真是“朝朝暮暮,暮暮朝朝”了!还有,在这词里,他把梦中看见妻子的事也写出来,他写道:“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这几句翻译成白话是说:“夜里我做一个长梦,忽然回到了故乡,看见当年的小屋子,窗台边,你正在梳洗打扮;你看我,我看你,谁也说不出话来,只有眼泪一行行的流下。”

  再过了六七年,苏东坡在黄州,他做《赤壁怀古》的词里,还是念念不忘地提他死去的妻子,他写道:“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华发”,是指白头发。“多情”两个字,有两种解释:一种是说苏东坡的妻子名叫“多情”;刚才说过,苏东坡的妻子是姓王名弗,如果这一说是对的,应该是她的别号叫“多情”。另一种是说“多情”两个字,是苏东坡自己形容他的妻子很多情。不管那一种的解释都好,“多情”是指苏东坡的妻子而说,该是没有问题的了。那么,词中那两句,翻译起来就是“我出神的想念着家乡,我那多情的亡妻,一定会笑我这么早就长了白头发。”苏东坡的妻子多情,苏东坡这么念念不忘他的妻子,也何常不是多情?真是一对恩爱多情的夫妻啊!

  苏东坡除了那个妻子以外,还有几个妾。究竟是几个呢?苏东坡自己只说“有妾数人”,有人说:苏东坡的妾,计有七人,其中一个名叫“朝云”的,是年轻最轻的;既漂亮,又聪明,苏东坡特别疼爱她。朝云,这个名字多好听!

  苏东坡离开黄川以后,有一个时期,因为住家离开佛印禅师遥远,来往也就没有在黄州时那么密切了。

  有一年寒冬的一天,佛印禅师到苏东坡的家里来,苏东坡欢喜极了,忙叫家里的人,烧了几味好斋来供养佛印禅师。两个人好久没有相见,一谈就谈了好几个钟头,越谈越高兴!那天晚上,苏东坡对佛印禅师说:

  “师父今天走了那么多路,一定很累了,还是早点休息好。我想今晚叫朝云去服侍师父,给师父差使,你有什么事,尽管吩咐她做:师父,你说好吗?”

  佛印禅师略加考虑一下,就点头回答他道:“也好!”

  那天晚上,朝云真的推门进佛印禅师的房里来,她看见佛印禅师在床上打坐(坐禅定),就向他顶礼三拜;佛印禅师吩咐朝云道:

  “朝云,你去拿一个茶壶,装满了水;一把葵扇,一篮火炭,七个火炉,一起搬到这里来。”

  “好!”朝云答应了一声,就开门出去了。

  一会儿,朝云把那些东西都搬来了,她就合掌问佛印禅师道:

  “师父!那些东西,通通搬来了。”

  “好,现在你把七个火炉都下了炭,烧起火,然后用葵扇,扇着每个火炉,让炉中的火炭燃起来!”佛印禅师低声细语地吩咐她。

  “好!”朝云开始工作了。

  再过了一会儿,七个火炉的火炭都燃烧得热烘烘了;黄州的冬天是寒冷的,但这时整个房子里的空气,变得温暖起来。

  “师父!七个火炉的火炭,都燃烧起来了,要煮什么?”朝云合掌问道。

  佛印禅师环视七个火炉,炉中的火,热烘烘地烧着!他又吩咐朝云道:

  “朝云!现在你把茶壶放在第一个的火炉上煮,等到茶壶里的水煮开了,滚了一会儿!再放在第二个的火炉上;滚了一会儿,再放在第三个的火炉上;这样,依次一直到第七个的火炉,你懂得这样做吗?”

  “好!我会照师父的吩咐去做。”朝云点头答道。

  朝云从头至尾,她照佛印禅师的吩咐去做,把这只茶壶轮流在七个火炉上煮,等到通通煮过了,她再问佛印禅师道:

  “师父!茶壶已经在七个火炉上,顺着次序都煮过了,现在还要做什么?”

  佛印禅师说:“你做得对,朝云!现在还是跟刚才一样,再做第二遍,第二遍完了,再做第三遍,第四遍,第五遍…一直做到天亮。”

  “好,师父!”朝云完全照佛印禅师的话去做,周而复始地把茶壶放在七个火炉上煮。

  这时,佛印禅师好像深入禅定了,房子里寂静,只听到火在烧水,在滚的声音。

  各位想想看,一个茶壶的水有几多?它在七个火炉上面轮流着煮,水一滚起来,就变成水蒸气冲出去,这样,就越来越少了;还没有煮到天亮,“卜”的一声,茶壶里水干了,壶底被热火烧到爆烈了。

  朝云看到这样,手忙脚乱起来!佛印禅师睁开眼睛一看,对朝云说:

  “朝云,不必害怕,这是必然的结果,你的工作圆满,现在可以回房睡觉了。”

  朝云向佛印禅师合掌行一个礼,回房睡觉去了。

  第二天早上,佛印禅师一早就向苏东坡告别回去,苏东坡送走了佛印禅师,一回到家里,就问朝云道:“昨天晚上,师父跟你说些什么话?叫你做些什么事?”朝云便把昨晚经过的情形,一五一十说给苏东坡听。

  “火炉上的茶壶,水干必爆!师父明显地警戒我:五俗不断,一定堕落!”聪明的苏东坡觉悟了!他领会到一个茶壶在七个火炉上煮,终归爆裂,正是暗示他与七妾缠绵的结果。

  再过了一个时期,苏东坡移居惠州,佛印禅师则驻锡浙江,距离更远,有一次,佛印禅师写一封信给苏东坡,里面有几句话,是劝苏东坡赶快放下万缘修行佛法的,他说:“人生世间,如白驹过隙。三二十年,功名富贵,转眼成空,何不一笔勾断,寻取自家本来面目?万劫常住,永无堕落。”

  刚才那一则故事中的暗示,是从反面旁敲侧击,教苏东坡断欲离尘;这封信则从正面直言劝告,希望苏东坡息心修行,以期明心见性。一正一反,异曲同工。——都无非是希望苏东坡舍迷途而走上觉道。佛印禅师菩萨心肠,慈悲爱护之情,于斯可见。

  佛法是指导人生的,是净人生的,它能促使人生弃恶从善,它能鼓舞人生向真善美的目标迈进。佛印禅师德学兼优,他是佛法的实行者,也是实行佛法的成功者,他能以佛法律己,又能以佛法利人。苏东坡居士是佛法的爱好者,他熏陶了佛法,能使文章“超然乎尘垢之外”;又与佛印禅师接近,潜移默化的结果,他那“狂恣”的个性,也渐渐改正过来。这,正说明佛法对于人生的实益。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