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地区佛教>> 日本佛教>>正文内容

从灌佛到花祭——古代中国浴佛节对日本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0年06月05日
来源:咕咚论坛   作者:刘晓峰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佛生会
柞木枝上绽细花
一朵连一朵

——石田波乡


赵执信《谈龙录》记王士禛论诗云:“诗如神龙,见其首不见其尾。” 句短意深的日本和歌,常得王士禛所说神龙见首不见尾的韵味。上引这首很有名的和歌收入歌集《酒中花》,是日本著名歌人石田波乡于东京疗养所住院期间所作。病床上的歌人,在佛生会这一天看到柞木枝上绽放的一簇簇小小花朵,他联想起来的是什么?那么多喜欢这首和歌的读者,读到这首和歌想到的又是什么?今天我们中国的读者很难用自己的想象加以补充。

《诗》云:“四月维夏。” 进入夏季四月,在中国古代岁时系谱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这就是浴佛节。浴佛节,又称佛生会、灌佛会、降诞会、龙华会等等,称谓有许多种。传说当年悉达多太子于四月八日夜半明星出时,从母右肋而生。佛经记载,太子生堕地行七步,举右手而言:“天上天下,唯吾独尊。”这八个字的佛生偈,据说标示着佛所拥有的持戒、禅定、智慧、善根等最高境界。而当佛出生时,地为大动,第一四天王乃至梵天忉利天王,以及诸天各持十数种香汤与花沐浴之。因此,后世佛教徒纪念佛陀诞生的仪式,都在佛堂中或露天下净地设灌佛盘,在盘中的莲台上安置一手指天、一手指地的释迦太子金像,然后灌以香水,以表示庆祝和供养,就叫做“浴佛”或“灌佛”。一说摩耶夫人怀胎临近产期,一日出游兰毗尼园,行至兰毗尼园无忧树下,诞生了悉达多太子。其时难陀和伏波难陀龙王吐清净水,灌太子身。因此佛教四众信徒称此日为龙华会,以之为欢喜节日。随着佛教传入中土,中国古代的寺院中也渐次出现了纪念释迦牟尼诞生的浴佛仪式。《荆楚岁时记》记载:“四月八日,诸寺设斋。以五色香水浴佛,共做龙华会。”龙华会即浴佛节。

佛教东汉末期传入中国。伴随佛教的流行,灌佛节自然成了佛教信徒们的重要节日。《三国志》卷四九《吴书·刘繇传》载:“笮融……大起浮图祠,以铜为人,黄金涂身,衣以锦采,垂铜槃九重,下为重楼阁道,可容三千余人,悉课读佛经, 令界内及旁郡人有好佛者听受道,复其他役以招致之,由此远近前后至者五千余人户。每浴佛,多设酒饭,布席于路,经数十里,民人来观及就食且万人,费以巨亿计。”这是汉献帝初平四年(公元193年)的事情。西晋以后,随着佛教传播入社会各阶层,浴佛节的影响也越来越大。《魏书·释老志》载:“世祖初即位,亦遵太祖、太宗之业,每引高德沙门与共谈论。于四月八日,舆诸佛像,行于广衢。帝亲御门楼临观散华,以致礼敬。”杨衒之《洛阳伽蓝记》记载了北魏洛阳景明寺浴佛盛况:“时世好崇福,四月七日京师诸像皆来此寺。尚书祠曹录像凡有一千余躯。至八日,以次入宣阳门,向阊阖宫前受皇帝散花。于时金花映日,宝盖浮云, 幡幢若林,香烟似雾,梵乐法音,聒动天地。百戏腾骧,所在骈比。名僧德众,负锡为群,信徒法侣,持花成薮。车骑填咽,繁衍相倾。”另一个有名的寺院长秋寺的兴盛情况也大致一样。“长秋寺……中有三层浮图一所,金盘灵刹,曜诸城内。作六牙白象,负释迦在虚空中。庄严佛事,悉用金玉,作工之异,难可具陈。四月四日,此像常出,辟邪师子导引其前。吞刀吐火,腾骧一面。彩幢上索,诡谲不常。奇伎异服,冠于都市。像停之处,观者如堵。迭相践跃,常有死人。”南北朝以后的四月八日佛生会,常常上自帝王,下至平头百姓都是热心的参加者。在佛生会上,除了浴佛、行像、散花等宗教仪式外,还经常伴有马戏、杂耍、绳技等演出活动。从参加者的规模和行为方式等方面判断,浴佛已经不单纯是祈祷求福、趋吉避凶的宗教仪式,而是逐渐演化成僧侣沙门、帝王与士大夫以及普通百姓共同参与的岁时节日之一。




公元384年,佛教传入百济并经由百济传入日本。佛教传入后,作为佛教重要节日的浴佛节也传入日本。日本正史上出现相关记载,是《日本书纪》推古天皇14年(606年),定寺院每年四月八日设斋。《圣德太子传历》有关于这一段比较详尽的记载:

十四年四月,丈六佛像二躯造竟,居于元兴寺……,此夕于寺有五色美云覆佛堂之甍,此夜丈六佛像放光明,数度之中,一度如火,映内外,太子奏曰:“自此年始,每四月八日、七月十五日设斋。”

在天平19年(747年)法隆寺和大安寺资材帐目上有“金涂灌佛像一具”,这是早在八世纪中叶日本寺庙中已经有了浴佛行事的明证。《续日本后纪》承和七年4 月8日条记:“请律师传灯大法师静安于清凉殿始行灌佛之事。若当神事停之。公卿以下束带。” 承和7年为公元840年,一般认为,从这一年开始浴佛节成了宫中常例岁时活动之一。而《本朝月令》记载日本延历11年(792年)“弹例”云:“四月八日、七月十五日,京中诸寺斋会之时,遣巡察弹正等,糺弹非违事。”“弹例”是指弹正台的例行公事。古代日本模仿唐制度,置弹正台,设尹一人,职掌“肃清风俗弹奏内外非违”。诸寺斋会之时,人员混杂集处,加以糺弹管理正是弹正台的分内事。但从这记载中可知,在宫中以浴佛节为例事之前,京畿一带的寺院的浴佛节已经人气旺到需要弹正台出动“肃清风俗”的程度了。


日本佛教三大庆典(“行事”)之一——“灌生会”(花祭)

日本古代的浴佛节做法和中国有传承关系。对日本浴佛节影响较大的,当然是唐人的浴佛做法。唐人李邕《金谷园记》云:“释迦如来,以四月八日诞生。前生为摩纳仙人。将金钱于妇人边买花,供养燃灯,约为夫妇。仙人者佛也。妇人者罗喉也。今人每至四月八日,买花供养并浴佛者。”日本的《年中行事秘抄》、《师光年中行事》等岁时专书在说明灌佛节缘由时,都引李邕这段文字以为起源。唐人浴佛节的行事次第,大致是僧众人等云集于佛会、供奉香花香料、洗浴佛像、祈愿等四个步骤。集会通常除僧人外,还有皇室及王公大臣以及俗家信众参加。所供奉的香花香料种类繁复,见于典籍的有牛头栴檀、紫檀、多摩罗香、甘松、芎劳、白檀、郁金、龙脑、沉香、麝香、丁香等等。准备洗浴佛像的香水和洗浴的过程都有一定的程序。祈愿内容护佑佛法、僧人之外,还经常包括祈愿国祚平安、天子百姓安康以至丰衣足食等等。盖浴佛当时本为功德事。《浴佛功德经》说:“能作如是胜供养者,成就十五殊胜功德。”能解除风病、湿痹、寒水、热水、垢秽,使身体轻便,眼目精明。依照日本典籍的记载,天皇宫内的灌佛仪式与唐人相近。灌佛日至,僧俗并集,供花献布施,浴佛,最后导师唱颂歌、祈祝辞,而后结束。



日本宫中灌佛仪式一般将灌佛台立于清凉殿东厢,金佛像安置其中。《延喜式》“图书寮” 记载有四月八日宫中浴佛要准备的用具,同书“扫部寮”和“雅乐寮”还保存了设座的规定以及当日乐人的准备情况。“图书寮”所载浴佛要准备的用具如下:御灌佛装束金色释迦像一体,下注“备金铜盘一枚”。“山形二基”,下注“一基立青龙形,一基立赤龙形。”金铜多罗一口,下注“受水料”。黑漆案四脚,下注“一脚御料,金铜杓二柄。安同盘。人给料黑漆杓二柄。一脚白铜钵一口,银钵四口。各加轮。并五色水料一脚,花盘二口,盛时花。金铜火炉一口,加盖。一脚散花筥五枚,盛时花。”茵一枚,下注“导师料”,磬一枚,下注“加台槌”。依凭这个用具单子,我们可以推知日本宫中的浴佛仪式的一些基本情况。比如从准备金色释迦像和金铜盘,可以推知和中土一样是于佛堂或露天净地设灌佛盘,盘中莲台上置释迦牟尼金像,以水浴之。青龙形、赤龙形两座人字形“山形”,应当是源自佛经中“难陀和伏波难陀龙王吐清净水,灌太子身”的佛教传说。从金铜多罗、金铜杓、杓、钵、钵并五色水这些记载,可知当时灌佛时在使用器具上是有意识选用了金铜、黄金、黑漆、白铜、银等色彩的器具,这和后文的“五色水”相关联,是和中国的浴佛节做法相一致的。梁释慧皎所撰《高僧传》记四月八日浴佛,即“以都良香为青色水,郁金香为赤色水,丘隆香为白色水,附子香为黄色水,安息香为黑色水,以灌佛顶。”后者是前者的依据。和籍《二中历》三“法用”记日本灌佛颂歌歌词:“我今灌浴诸如来,净智功德庄严聚。五浊众生令离苦,类证如来净法身”,和唐代敦煌文书中记载的“我今灌沐诸如来,五注众生令离垢。净智功德庄严聚,愿证如来净法身”非常相似。两者应当源出一经。上述细节充分显示出了古代日本和中国的灌佛仪式之间一脉相承的渊源关系。到鎌仓时代,日本浴佛改用五个钵盛五种颜色的香水,再到江户时代,开始通常使用甘茶。甘茶是木甘茶树叶和甘草的根煮成。当时日本人中间还流传一种避毒的方法——以甘茶入墨书写和歌倒贴柱上,据说籍此可避蛇及毒虫。



浴佛与布施当然是直接关联的。《宋书·刘敬宣传》记载,刘敬宣八岁丧母,昼夜号泣,中表异之。后来随父在辅国将军桓序幕,四月八日见众人灌佛,于是摘下头上金镜以为母灌,因悲泣不自胜。在场的大将军桓序感叹道:“此儿即为家之孝子,必为国之忠臣。”关于日本灌佛节的布施,《小野宫年中行事》有记载。惯例是把布施的礼金数目 “裹以檀纸付以削木”递上。亲王以下可以写上官号,参议以下只可以写上名字。延喜年以前(909年),亲王以下参议以上,本人不参加仪式,也要算一份布施。至于金额,大体亲王、左右大臣500文,大纳言400文,中纳言300文,散三位并参议200文,如此依次按照官位递减不等。长保5年(1003年)以后布施改钱为纸,则为大臣5帖,大中纳言4帖,三位并参议3帖。官位在4位5位的2帖,六位以下1帖。

和中国古代不同的地方,是日本古代的浴佛节如果遇到祭神仪式时停止举行。《年中行事秘抄》记:“灌佛日如逢神事,则停止。”《江家次第》也明确记载:“若当神事,停止。”这一规定确实是被付诸实行了。比如,日本的贞观18年、长德3年、宽治元年、天历3年等,都因为大神祭的祭使出发,日本朝廷停止了灌佛仪式。那么,为什么灌佛节遇到祭神仪式会停止呢?我认为这和古代日本人对于秽的特殊认识有关。秽即不洁。《延喜式》的临时祭条,所规定的秽恶事计有:人死、产,六畜死、产,吃肉等。生产被视作血污不净之事,正在秽恶之列。说来日本平安中后期秽的观念明显有两种扩大化的倾向。其一是愈发展到后来,秽所涉及的对象愈为广泛,有关规定也愈趋臻密。其二是行动主体的地位越高越神圣,则秽所涉及的对象也越宽泛。灌佛仪式在宫中举行,牵涉到古代社会地位最高最神圣的天皇,所以很可能的一种解释就是,尽管是纪念佛的诞生,但事关生产,也仍被扩大化到规避序列之中。




在世界各地,四月八日浴佛本来就都与花有关。《佛国记》记载大和尚法显到于阗所见浴佛即有“散华烧香”。佛像入城时,“门楼上夫人、采女遥散众华,纷纷而下”。《洛阳伽蓝记》记载景明寺灌佛的情形也提到“受皇帝散花……信徒法侣,持花成薮。” 前引李邕《金谷园记》讲到灌佛日“买花供养”,可知唐人此日也使用鲜花。日本古代宫中浴佛时,四张桌子有两张上置应时花朵。这种习惯流传下来,在灌佛仪式上经常使用各种鲜花装饰成花堂。室町时代(1336-1573年)日本五山文学的代表人物义堂周信所著《空华日工集》记载说:“本寺例,掌纪纲者,每至佛生之辰,预命沙喝(原文如此,下同——引者)以集花装饰浴佛之亭,是以沙喝行力,俱往山野采掇草花众色者,饰于亭者,(学加敲右)朱甍碧瓦之色,造华鬘旛盖者,比拟于众室庄严,各尽其妙相。互争优劣……。”这里写寺僧为了妆点佛像,到山野采摘鲜花的活动,在普通百姓那里也非常流行。四月日本旧称卯花月,《岁时语苑》云:“卯月四月之和名也。此月空疏花盛开发,故曰卯花月,今略言之卯月也。”在日本本州,四月正是鲜花盛开的季节。人们呼朋引类入山摘花,浴佛活动更转化成了花的节日,日本人称之为“花祭”。

“花祭” 在日本最初多盛行于净土宗的寺庙,到今天已经成了对四月八日一个普遍使用的称谓。到了这一天,日本各地的寺庙都在庙中搭起花堂,上面饰以用鲜花编成的花顶,在浴佛盘中安置上佛像,以备参拜的人手执竹勺舀起甘茶浴佛。日本“花祭”最有名的是大阪四天王寺由佛教各界联合举办的“花祭”。规模大,参加的人多。届时寺内僧人把释迦像和白象安置于石头舞台上,供信者灌佛之用。后来又加上了孩子们这一天在这里举行牵手游行的仪式,人气就更旺了。

“花祭”因为地方不同,也有不同叫法。有的地方称这天为“高花”,有的称为“天道花”。做法上有在高杆上饰红杜鹃、藤花、水晶花、石楠等,组成花塔立于门口,供养释尊。时与世进,在日本还衍生出许多与灌佛节相关新节俗。江户时代,在京都的日本佛教圣地比叡山,通常这一天召开特例的妇女也可以参加的大法会。说是特例,是因为通常这样的大法会是不许妇女参加。也许佛诞之日,让比叡山的和尚们想起和尚也是有母亲的吧。在日本关西地区,此日有登山拜神,为一日游乐,归来采花饰门之习。而在京都的民间风俗里,这一日也是神日。人可以上山但不许入田。民间有这一天山神乘兔子出行守田,秋天拾落穗归山的说法。此外在地方上还发展出 “花之舞”等特殊的民俗艺术。1976年,“花祭”被日本政府正式指定为国家重要无形民俗文化财产。灌佛节在日本影响这么大,从灌佛节演变发展出来的活动这么多,有一种说法,说要归功于江户时代的教育制度。因为江户时代,很多孩子都在称为 “寺子屋”的寺庙学校学习文化课。“寺子屋”开在庙里,教书的也大都是和尚,佛教一年一度的大日子就这么在全日本普及开去了,这话很有道理。

灌佛日大阪四天王寺孩子们牵手游行的仪式,在东京的日比谷公园和在日本许多地方也都有流行。现在想来,日本歌人石田波乡,浴佛节在病床上看到一朵连一朵柞木花的小小花朵,写下这首短歌,他想到的也许是自己的童年,是童年回忆中那些兴奋地一个牵一个手游行的孩子们吧。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307187592@qq.com news@fjdh.com


QQ:437786417 307187592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
  • 还没有任何项目!
  • 佛教导航@1999- 2011 Fjdh.com 苏ICP备1204078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