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朝过三清又拜佛

       

发布时间:2009年12月10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朝过三清又拜佛

  李商隐笃信道教的思想倾向为人熟知,但他对佛教的信仰却很少被人论及。其实,他与佛教关系之深绝不亚于他与道教的关系。

  宋代赞宁《高僧传·悟达国师知玄传》有一段记载说:

  李商隐者,一代文宗,时无伦辈,常从事河东柳公梓潼幕久,慕(知)玄之道学,后以弟子礼事玄……苦眼疾,虑婴昏瞽,遥望禅宫,冥祷乞愿。玄明旦寄《天眼偈》三章,读终疾愈。这段记载中神化知玄的内容当然不可信,但李商隐与知玄等佛门弟子关系甚深却是事实。他的《别智玄法师诗》是写给知玄的,《忆匡一师》是写给匡一上人的,此外还有《忆往岁与澈师同宿》、《同雀八诣药山融禅师》、《别臻师》等诗,可以说明他和很多和尚有交情。在大中七年(853)写的《樊南乙集·序》中他更明白地写了对佛教的信仰及其由来:

  三年以来,丧失家道,平居忽忽不乐,始克意事佛,方愿打钟扫地,为清凉山行者。大中七年的“三年”之前,正是李商隐失去爱妻的时候,可是,“丧失家道”的悲哀,是李商隐奉佛的动因之一,至少,它促使了李商隐信仰佛教。

  可是,有人会问,为了安慰心灵,奉佛是一条路,难道奉道不是一条路么?为什么偏要“打钟扫地为清凉山行者”而不能“拜伏三清座下为天师弟子”呢?原来,这关系到当时的形势和佛道二教教旨上的区别,也关系到李商隐当时心境的全部内涵。自从武宗会昌年间灭佛兴道,佛教被打下去了,道教兴盛起来,可是道教近乎巫觋的祭禳斋醮与满足贪欲的烧炼丹铅,反而败坏了名声,连李商隐心里也对它有了反感,所以大中年间唐宣宗宣布恢复佛教时,原先衰落的佛教一下子便死灰复燃并赢得了人心。从佛道二教宗旨上说,道教主“生”,以长生为大乐,以成仙为极乐,并且不禁欲,反而刺激人的贪婪与享乐欲望,因而在文人看来它很“俗”,而佛教虽然主“灭”,但它有一整套“人生皆苦”的精致理论,又有一整套与之相应的宇宙观,显得高深玄奥,加上高僧不像道士那么投机钻营,爱凑兴吹捧,显得高雅脱俗,所以一直在文人心中占有更高位置。尤其是李商隐的心灵深处,不仅对妻子的死感到悲伤,还对人生的意义与生命的意义发生了怀疑,因此,更容易与否定人生意义的佛教接近,更何况晚唐极为昌盛的禅宗有一种“平常心”的理论可以抚慰人们失去平衡的心灵,有一套在日常生活中开悟禅旨的简捷法门可以让人们迅速得到心理的宁静。所以,当读到李商隐“忆奉莲花座,兼闻贝叶经”(《奉寄安国大师兼简子蒙》)“空庭苔以饶霜露,时梦西山老病僧”(《题白石莲花寄楚公》)“若信贝多真实语,三生同听一楼钟”(《题僧壁》)等诗句的时候,人们应当明白,他朝过三清又拜佛的缘故,正在于他在历经了痛苦与绝望之后,要寻觅一个清静的世界来安顿自己的灵魂。这个世界只能是佛教那种无是非爱憎的心灵境界——他自己曾说:“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北青罗诗》)

  在《华师》一诗里,就有这样一个极清净澹雅的境界:

  孤鹤不睡云无心,衲衣筇杖来西林。院门昼锁回廊静,秋日当阶柿叶阴。“鹤”在古人心目中是一个高雅超群的象征,《世说新语·容止》里形容嵇绍的那句话:“卓卓如野鹤之在鸡群”,后来便成了“鹤立鸡群”这个成语;超群拔俗的人心中常有的一个感觉便是高雅的孤独,所以“孤鹤”只好独来独往,任意东西。“云”在唐人诗里也常常是“无心”与“恬澹”的意象,早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就有“云无心以出岫”的句子。唐代尤其是中晚唐,这种句子就更多,像“孤云出岫本无依”(刘禹锡《送元简上人适越》)、“孤云本无心”(于頔《郡斋卧疾赠画上人》)“云与我无心”(朱湾《九日登青山》)“闲云不系从舒卷”(灵一《题东兰若》)等等,人们心理上形成了一个习惯,即“云”就是澹泊无心、闲适安详的,所以中唐著名诗人兼诗论家皎然说:“白云供诗用,清吹生座右”(《答裴集阳伯明二贤》),就是说诗里用了“云”这个意象,就能使诗增添清高旷远的韵味,而“逸民对云效高致,禅子逢云增道意”(皎然《白云歌寄陆中丞使君长源》)就是说,人们读到“云”这个意象,就能引发心中闲逸高远的出世之情。同时,云也是中晚唐禅师们机锋话头中常见的一个象征,宋人普济《五灯会元》卷二记南阳国忠禅师与唐肃宗的对话:“陛下还见空中一片云么?”“见。”“钉钉着?悬挂着?”意思即人生应当自由适意、任情所之,不为任何世俗情欲事务所缚。“孤鹤”、“云”这两个意象合起来,它的意蕴就像常见的那个成语“闲云野鹤”一样,标志着一种超尘脱俗的情致,这不禁让人想到诗僧皎然《夏日奉陪陆使君长源公堂集》的两句诗:“岭云与人静,庭鹤随公闲。”李商隐去佛寺里寻访这位华师的时候,大概也正是怀着这样的心情去的,就像“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一样(李涉《题鹤林寺僧舍》),所以他特意穿上了“衲衣”,拽了“筇杖”,因为这一身行头也标志着朴素、闲适、清淡,而不像官服仪仗那样,给人以世俗凡尘中人的感觉。

  诗人到佛寺找到华师了吗?他们曾有过清妙玄谈吗?这些都无关紧要,诗人寻访佛门中人无非是寻找自己澹泊的心境,就像《世说新语》里王徽之雪夜访戴逵,到了门前却返回一样,他本是寻访自我宁静的心灵而来的,何必一定要见人?所以下两句转而写景:院门白天紧锁着,回廊静谧无声,只有秋天的阳光照在阶石上,柿叶蔽日,留下一片阴凉,这是一个多么宁静的僧寺秋景!在这一片静谧中,诗人的心灵就找到了一个平静清凉的归宿。寻求清净而得到清净,诗人更复何求?

  于是,心灵的躁动、悲哀、愤懑便在这一片静谧中沉下去了,升上来的是一派静穆、安详。诗人仿佛真的像闲云野鹤一样,无欲无念、闲适自在,得到了身心的自由,令人看到了他心灵中的另一个世界,一个由梵呗钟磐环绕着的虚幻世界。诗人似乎真的寻找到了他心灵的归歇处。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