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成都大慈寺“千年御匾”揭谜

       

发布时间:2009年12月28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成都大慈寺“千年御匾”揭谜

  1月29日上午10时30分许,在一声声清脆的敲击声中,一直尘封于大慈寺山门上方的古匾终于露出了全貌。该匾落款日期为光绪六年(1880年)腊月初八,距今已124年,这说明该匾并非民间传说的唐玄宗或唐熹宗所书的御匾。

  该块古匾高约70厘米,长约3米,为红石雕刻而成。匾上刻有“古大圣慈寺”五字,年款为“光绪六年佛成道日”(即农历腊月初八),落款为“楚蕲黄云鹄书”。其两旁各有一小石匾,分别刻有“真解脱门”、“大光明路”字样。

  据查证,黄云鹄(1819——1998)为清代著名书画家,字祥人,号芸谷,是湖北蕲春人,清咸丰三年进士,历任兵部郎中、成都知府、建昌兵备道按察使等职,回乡后主讲江汉书院。桂湖碑林的龙藏寺碑宫、蒙山永兴寺、白马寺喷珠泉都曾留下过他的书法作品。

  “这块石匾保存如此完好,称得上是大慈寺的‘镇寺之匾’了。”文物专家方全明说,大慈寺山门为清代青砖建筑,但青砖已严重破损。近期,维修组将对石匾进行防风化处理和贴金,还会调集遗留于成都周边的清代青砖,替换受损的青砖,力争在大慈寺恢复开放前,还其清代原貌。

  中午,市考古队相关专家再次对大慈寺近期出土的各种文物进行了研究。其中,本报曾报道过的菩萨头像被断定为唐代雕塑。他们表示,该头像属于典型的唐代“拼接”式佛像。专家说:“只是挖一条水沟就挖出这么多文物,毫无疑问,大慈寺下还沉睡着更多的文物。”

  专家们还确定大慈寺观音殿柱础下的石墩系元朝所制。

  曾参与编制成都地方志的刘时和先生说,公元728年,从朝鲜半岛渡海来了一个和尚曾修行于大慈寺,这就是新罗国的三王子、著名的无相禅师。无相禅师初到长安时曾受到唐玄宗的召见,后进入四川拜资中德纯寺一高僧为师。“安史之乱”时,唐玄宗逃难入蜀,亲自为大慈寺题写门额,并命无相为该寺“立规制”。由于无相是王子出身,大慈寺便被称为“太子寺”,流传至今。

  来源:成都晚报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