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唐兴寺与唐兴桥

       

发布时间:2009年12月16日
来源:不详   作者:乐咏居士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唐兴寺与唐兴桥

  乐咏居士

  唐兴寺,晋称石头寺。因唐代名僧智俨在此圆寂,筑石塔葬骨殖于寺旁,故又名石塔寺。

  唐永徽六年(655年),著名书法家褚遂良因劝止高宗废王皇后欲立武则天为后而被贬潭州。一天,褚遂良登陶公山,见石塔寺寺宇宏伟,触景生情,想朝纲不振,禁不住悲从

  心来,于是奋笔题写“大唐兴寺”四字,以暗示匡扶大唐之意,寺人遂将之刻为石额,于是,该寺又更名唐兴寺且一直沿用至今。

  该寺位于陶公山上,原寺四周筑围墙,入山门即为钟鼓楼,门外有六角九层石塔即智俨所葬之处。该塔建于唐代,传塔内供唐初大将尉迟恭所用铁鞭。塔铭为唐文学家、哲学家刘禹锡所作,刻于塔基。寺分三殿,前殿供弥勒佛,列四大天王、十八罗汉;正殿供释迦牟尼、药师及地藏菩萨等;后殿供千手观音。殿后辟一花园,其间苍松翠柏,水阁凉亭,景色十分宜人。

  该寺曾于元末被毁,至明正统元年(1436年)复重建,后又多次毁而复修。清光绪13年(1887年),寺院遭遇匪劫,僧众四散,寺院方始败落。现寺院仅存“大唐兴寺”石额藏于市博物馆,寺址已改为唐兴寺小学。

  唐兴桥位于窑湾陶公港与湘江交汇处,原名壶山桥,因比邻唐兴寺而得名。

  唐兴桥始建于清初,由萧俊义等捐资修建,乾隆47年(1782年)及光绪年间,该桥进行过两次大修,光绪 7年(1881年),时湘潭知县作护桥朱判,刻于石上,清顺治进士,江西玉山知县唐世徵曾写《重修唐兴桥记》。解放后的1950年与1983年,湘潭市政府又组织进行过两次维修。

  目前,此桥为本市城区内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