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佛教导航>> 五明研究>> 佛学杂论>>正文内容

菲岛佛教

       

发布时间:2009年12月14日
来源:不详   作者:不详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菲岛佛教

  应《菲华时报》出版“菲律宾华人”专刊而作

  绪言

  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始创于二千五百多年前的印度。教主释迦牟尼,为古印度迦毗罗卫国(在今尼泊尔国境内)的太子,因感人生无常,为求真理而舍弃王位,出家修道,终创立佛教,佛教以少欲、无我之操守作为自修;以慈悲、平等之精神教导世人;以缘生、中道之哲理作为思想主导,教典经过四次结集而成。在古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时代(公元前二六八——二三二),佛教流行,教化鼎盛,曾被印度定为国教。当时的阿育王派遣大批高僧传教师分赴各地各国宏扬佛法,作国际性的推广传布。佛教的传承有南门之分,南传者盛行于锡兰、泰国、缅甸等国,是为小乘佛教;北传者盛行于中国,再辗转传至韩国、日本、东南亚等地区,是为大乘佛教。近代佛教又经日本、中国逐渐向欧美推展弘布,使这教理精深博大的东方宗教,进入西文文明。佛教的广泛传布对东西方文化交流作出了空前贡献。

  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二千年历史,对中国的哲学、文学、伦理、道德、艺术、建筑以及民风习俗各方面均产生深刻的影响。菲律宾的佛教乃传自中国,在菲岛华侨社会受到普遍的信奉,已成为侨社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今适逢《菲华时报》创刊五周年,出版介绍菲律宾华人的纪念特刊,兹借些机会,将佛教传入菲律宾之经过、发展和近况,作一概括的介绍。

  佛教的传入

  远在公元第八至十三世纪,建都在印尼苏门答腊的室利伐逝王朝已是一个崇信佛教的大帝国,佛教曾跟随其帝国的政治势力,伸展到过菲律宾南端的苏禄及棉兰佬岛。不过流行时间短促,佛教未及生根成长,回教势力东来。更后,西班牙殖民主义入侵,在文化及宗教方面,菲人几乎全盘接纳了西班牙的一套,脆弱的古代佛教既在菲完全消失,为人所遗忘。

  近代的菲律宾佛教,仍由中国传来,完全是另起炉灶,与上述的古代佛教毫无关系。中菲两国在地理上相隔一衣带水,其文化关系源远流长,据菲大历史学家奥斯丁葛莱博士和英国学者陶格拉斯之研究推测,中菲两民族早在中国周朝时代就有交往。历经秦、汉、唐、宋、元各朝代均保持陆续之来往。直至明、清两朝,中菲间的贸易渐趋繁盛,交往更为频密。由于地理邻近之故,中国来菲的商人都属福建广东一带的居民,尤其在西班牙统治其间,因经济贸易及劳工之需求,闽粤沿海地区的居民遂大量南下,在菲定居。

  佛教之信仰亦跟随这些移民而传来菲律宾。佛教在东汉明帝年间(公元第一世纪)传入中国,至唐代而极昌盛,大师辈出,学理圆备,在中国文化上大放异彩。历经宋、元、明、清虽兴衰不一,但佛教已与中国文化融为一体,佛教信仰已深植人心。华侨移居海外,就把平时供奉在家中的佛像,随身携带到侨居地,以便早晚祷祝,消灾解厄,祈求平安。最初只是在家中私下礼拜,偶然也有些亲戚朋友邻人来烧香,许愿问事,某些地方渐渐演变成侨胞的香火中心。例如早期(约七八十年前)怡干洛街的观音堂,路夏义街的南海佛祖,三宝颜市的福泉寺等,皆是这样形成的。当时尚没有专职僧人住持,也没有正规的佛教仪式和经文义理,信仰还停留在烧香保庇,消灾祈福的流俗形式,与讲究慧解智信,重视修持证悟的正统佛教距离尚远。严格地说,这种信仰还不能视为佛教,只是我国民间的流俗信仰而已。

  公元一九三一年,侨界信佛有识之士,组织成立旅菲中华佛学会,时常聚会研习佛理,并发起创建佛寺。在各方热心人士的支持下,购地于马尼拉市那拉街,于一九三六年,请戴季陶院长奠基,启工兴建大乘信愿寺,此是菲岛有正统佛寺之始。然而有寺无僧,难以推动佛教,从前虽曾有国内大德如泉州云果、妙月和尚,福州净然和尚等为募资建寺来过菲律宾,但均只作短期之停留,未能长期驻菲教化。迄至一九三七年,中华佛学会礼请闽南大德性愿法师来菲住持信愿寺,塑佛请经,宣扬佛理,领众熏修,寺院规模初步具备。从此,佛法僧(即教主、教理、教团)三宝具足,正统佛教的传入菲律宾应是始于此时,距今一九八七年,刚好整整五十年。

  性愿法师住持信愿寺十年而告退。于一九四八年春,公推瑞今法师为第二任住持。一九四九年四月,邻屋火灾,不幸波及信愿寺,木质的殿舍毁于回禄,唯独佛龛中的佛菩萨像却安然无恙,不为火焰所吞。侨胞信众目睹这一奇迹,深感佛力不可思议,遂发起鸠资重建。经一年馀而工程完竣,庄严殿宇,焕然重辉。当时协助寺务者有如满、善契、觉定诸法师。在诸大德的努力开垦之下,教化日隆,发展迅速,历年以来,均被誉为全菲佛教的领导中心。

  佛教在菲的发展

  初时菲律宾的佛寺都集中在首都马尼拉。后来,随着新市镇的开发,佛寺亦渐渐向市外郊区伸展,乃至南岛各市镇,如宿务、纳卯、三宝颜、描戈律及旅游胜地碧瑶市等,有华侨聚居的大市镇,都有佛寺的分布。由于寺院和信徒年有递增,寺务的推动顿感人手不足,所以陆续从中国延聘僧众和清姑(梵行优婆夷,俗称斋姑菜姑)来菲协助教化。因语言文字上的隔膜,罕与菲人接触沟通,所以佛教的行化仅囿于华侨社会。虽有少数菲人知识分子对佛学产生兴趣,间中亦曾不定期地举行英语佛学讲座,向菲人介绍佛法,但因精通外语人才奇缺,始终难以长期举办,作进一步的推展。

  菲岛佛教的传道师,大都来自中国。僧众人数不多,初期男众法师(比丘)全菲仅有十多位,迄今也只不过有三十多位。女众多是清姑,人数比较多。她们都是受持菩萨戒的带发修行者,同样居住寺院,主理法务,与僧人一样负起住持佛寺的工作。直到近十年来,年轻一辈的清姑有前往台湾佛学院就读,接受正规的佛教教育,遂发心落发,现比丘尼相。现今比丘尼已有十多位,相信不久的将来,尼众人数必会有所增加。近十余年来,许多女众寺院有收养女童来寺中培育,这些女童虽居寺院过着佛教生活,仍然接受一般学校教育。这批后进新秀是未来佛教的接班人,若能于完成社会高等教育之后,再往国外(如日本、台湾、美国、秦国等)接受佛学教育,在学成之后对菲岛佛教未来的推动及发展,必有一番的贡献。

  佛教为一重视知识的宗教,各寺院除了举行诵经、拜忏、念佛等传统仪式之外,亦经常举办佛法讲座,提倡正信,以宗教哲理引导人心,使信徒由信仰而理解,由理解而实践,进而达到清净和乐的境界。信愿静修班自成立以来,积极地推动各项布教弘法项目。在星期日上午举行佛法座谈会,下午有念诵、静座、佛经讲解等多种弘法项目。于一九八二年至一九八六年间,曾设立“佛陀法音”作空中播教,每周二次电台以通俗的方式介绍佛教,对引导初机学佛者及促使普罗大众认识佛教有很大的教化效果,在启导青年方面:如早期的“精进音乐团”,“青年活动中心”,新近的“信愿合唱团”,“青年佛学社”,都是信愿寺附属的弘法机构。

  佛教参与文教与慈济

  开拓时期的佛教,着重在兴寺安僧,宗教活动止于寺院的佛事法会和讲经说法等传统方式。具有高瞻远瞩的大德,均认为参与教育文化与慈善福利的工作,是推行佛教净化社会的最佳的方式。因此,在佛寺有了相当基础之后,应该主动参与教育慈善各种利生事业。

  当时,服务教育界的苏行三、刘梅生、龚念平、高文显等人,都是虔诚正信的佛教徒,对佛教兴办学校极表赞同。在他们从旁劝发协助之下,于一九四七年,首由信愿寺捐资,创立普贤学校。嗣后,在一九五九年又创办能仁中学,由当时信愿寺的上座印顺法师任校长,妙钦法师实际主理校政。现今之能仁中学已颇具规模,不论校舍建筑,师资行政,教具图书设备等,均符合教育水准的要求。在其它地区,宿务市有普贤中学分校,三宝颜市有观音学校。为纪念性愿法师的乘愿学校也在一九七一年落成,校址设在华藏寺内。

  在文化出版方面:过去曾有《海国伽音》及随报刊行的《甘露双周刊》,每逢浴佛节(即教主释迦牟尼佛的诞辰),亦曾间歇性地在报刊上出版特刊专辑。具规模而有水准的要算是发行将近十年的《慈航》杂志,《慈航》杂志由隐秀寺资助,自立法师主编,以通俗雅洁的文字风格,深入浅出阐释佛理,一时风行东南亚各地,深为华裔佛教青年所喜阅。惜因一九七二年春,菲国施行军统,一切化文报刊皆禁刊行,《慈航》因而被迫停刊,至今未能复刊,殊感可惜。

  在慈善福利方面:有始自一九五六年的“佛教岁暮慈赠会”,由热心社会公益的佛教徒所组成,筹募慈善基金,每年岁暮之际,前往安老院,孤儿院,精神病院,儿童感化所,贫民窟等地方慰问,赠送物品或分发善款。此一慈济活动至今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受惠民众不计其数。佛教乘愿安老院,为华藏寺所办的福利机构,收留孤苦无依老人,使其老有所安。为纪念已故文莲姑而创立的“文莲施诊所”,是宿燕寺所主办的,于一九七八年落成,每周二次施医赠药,是菲岛佛教界第一所规模组织的慈善机构。最近,观音寺也发起举办周日义诊,惠及贫苦民众。附属于信愿静修班的菩提念佛会,逢星期天前往老人院慰问老人,劝导老人念佛。近年并组织成立菩提福利会,把赈济的对象由老人院推展到孤儿、贫民、难民、教养所及其它临时救灾等各方面。

  菲律宾的佛教,虽只有半世纪的历史,但在这短短的数十年中,随着社会的繁荣进步,寺院由简陋香火式的小庙而扩展成宏伟庄严的道场。寺院、僧人、信徒日益递增,宗教活动亦渐推广。传教方式已由保守自修的形态而发展为入世救世的参与教育慈济等福利事业。

  菲岛佛教现况

  一、寺院分布:在首都大岷区,共有佛寺十八所。分布各省市的寺院有九所。

  在大岷区者有:信愿寺、华藏寺、普陀寺、隐秀寺、普济寺、崇福寺等六所是比丘主持的道场。宿燕寺、宝藏寺则为比丘尼的道场。莲华寺、观音寺、灵鹫寺、圆通寺、海印寺、文殊寺、天竺庵是清姑的道场。罗汉寺、清香寺则是在家佛徒私人所建。

  分布在各岛市的佛寺计有:碧瑶市的普陀寺、宿务市的佛光寺、普贤寺(即前之定慧寺,经唯慈法师另择地点重新兴建,改名为普贤寺),纳卯市的龙华寺,三宝颜市的福泉寺,三宝寺。描戈律市的法藏寺,独鲁万市的南华寺,甲曼那端市的灵峰精舍。截至一九八七年为止,全菲有佛寺二十七所。

  二、教会组织:世界佛教徒友谊会菲律宾分会,会址附设在信愿寺。为全菲最高的佛教组织。对外代表全菲佛教,与世界各地的佛教组织保持联系,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佛教访问团体和僧人教友。对内维持全菲各区寺院之联络,策划并推行有关佛教公共事务。该会自成立以来,曾先后多次出席在世界各国召开的“世界佛教徒友谊大会”,“世界佛教僧伽大会”,“世界华僧大会”等国际性的佛教会议。对国际性佛教组织及文化交流,一向热心响应支持。这对教理的探讨研究,教团的组织制度,教徒的友谊联络是很大的裨益。

  三、佛教节日:下列所介绍节日,仍传自中国而盛行于菲岛的佛教传统节日。

  1、弥勒菩萨诞:农历正月初一日为新春元旦,也是当来下生弥勒佛的诞辰。一般侨胞和佛教信徒,个个沐浴新衣,家家携老带幼。前来佛寺上香礼佛,祈安纳福。从除夕晚至初一,各处佛寺人山人海,一片喜气洋洋。菲律宾人过的是西历新年。身处侨居地的海外华裔,若无佛寺的存在。根本显不出农历新春过年的气氛。

  2、观音菩萨诞:菲岛的华侨多信奉观音菩萨。依传统习俗,每逢观音纪念日,即农历二月十九观音菩萨诞辰,六月十九观音菩萨成道日,及九月十九的观音出家纪念日,各地区的大小寺院均举行法会,信众云集,诵经礼忏,以资庆祝。

  3、祝福法会:每年农历正月初八至初十日,集合大岷区佛教界,诸山大德,四众弟子,在信愿寺启建千佛法会三天,顶礼千佛宝忏和斋供诸天,以此殊胜善因回向佛法兴隆,世界和平,社会安定,人众福乐。并把法会所收净资,充拨能仁中学作为教育资金。

  4、荐亡法会:七月十五日为佛欢喜日,也称盂兰盆节,俗称中元或普渡。为超荐祖先宗亲,赈拔无祀孤魂,特假信愿寺,延集戒德僧伽,清净修士,一连三天修建冥阳普利大斋胜会,超渡历代战乱阵亡士民,各地区海陆空难,水火风灾而死诸亡灵。并设有附荐牌位,供各方信众拜荐先灵,以敬孝道。上述四个日子是菲岛佛教较重要的节日,参加的信徒数以千计,举行的礼拜仪式亦较为隆重盛大。

  5、其它佛菩萨诞辰:如教主诞生(四月初八浴佛节)、成道纪念日(十二月初八)、和药师佛、弥陀佛、地藏王菩萨等之圣诞,信愿寺均有举行庆祝仪式。

  6、定期法会:各个寺院按月都有各自举行定期的共修法会。或礼忏、或诵经、或念佛,领导信众共同修持。

  一般侨胞善男信女,每逢农历初一、十五日和星期天,都到就近的佛寺去烧香礼拜,祈安祝祷。初一、十五的行香礼拜,与闽南故乡的风俗非常相似。星期天的行香礼拜则受本地天主教徒周日礼拜之影响而成的。

  四、佛事:所谓佛事,有广狭二义,广义者,凡是弘扬佛教,普利众生的工作皆可称为佛事。狭义者则专指为信徒祈福或荐亡而举行的宗教仪式。这里所述的是属后者。

  信众每逢家有婚喜寿庆,或新居落成,厂店开张,常请法师前往洒净祝福;或到寺中普佛斋天。若逢亲人逝世,也请法师前往助念,或到佛寺诵经超度(俗称做功德)。这种仪式活动,是佛门与广大信众沟通的主要方式之一,如果处理得当,运用妥善,确可借此导人信佛,是宣弘佛法的良好法门。菲律宾的佛事仪式,以庄严简明为宗旨,废除不合佛制应酬式的繁文褥节。在佛事进行中,指导斋主跟随礼诵,或随机介绍浅显的佛理,由这种机缘而接触佛教,续而产生信仰,或由浅信而进入正信,在佛教徒中占大部分。

  结语

  国家的富强与人民的福乐,端赖政治、军事、教育、经济、宗教各方面的配合。无论古今中外,人类自有历史以来,就有宗教的存在。在历史上与人类生活中,宗教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尤其是具备崇高教义,有理想、有内涵的宗教,更是人类心灵所不可缺少的。在现实生活的人间,有许多无可奈何的失意和缺憾,宗教可给予安慰和鼓励,给予希望和信心。同时,人类具有自私、妒嫉、仇恨、冲动等各种不良根性,宗教可给予道德教化,启导人类自爱、自觉的良知美德,发挥人性善良的一面。这对人类的和平共处及社会的安宁是有极大的贡献。

  菲岛佛教在弘扬方面,今后应注重正信之提倡,引导神佛不分的世俗迷信,步入有理解,有理想的德化信仰。在培养人才方面,应重视传教者的学识修养,培植精通教理而具中、英、菲语文能力的人才,方足以适应未来发展的需求,并向菲人传布佛法,配合中菲文明的交流,使佛教由华人社会进而影响菲人社会。本着宗教服务社会的职责,菲岛佛教将承先启后,不断努力,秉持佛教普渡众生的宗旨,推行各项宗教教化活动与文教福利事业,继续为菲华社会尽一分微力,冀使菲华社会日益繁荣安定,人民生活更趋幸福快乐。

  载于1988年《菲华时报》出版的“菲律宾华人”

标签:五明研究
没有相关内容

欢迎投稿:lianxiwo@fjdh.cn


            在线投稿

------------------------------ 权 益 申 明 -----------------------------
1.所有在佛教导航转载的第三方来源稿件,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各级佛教主管部门规定以及和谐社会公序良俗,除了注明其来源和原始作者外,佛教导航会高度重视和尊重其原始来源的知识产权和著作权诉求。但是,佛教导航不对其关键事实的真实性负责,读者如有疑问请自行核实。另外,佛教导航对其观点的正确性持有审慎和保留态度,同时欢迎读者对第三方来源稿件的观点正确性提出批评;
2.佛教导航欢迎广大读者踊跃投稿,佛教导航将优先发布高质量的稿件,如果有必要,在不破坏关键事实和中心思想的前提下,佛教导航将会对原始稿件做适当润色和修饰,并主动联系作者确认修改稿后,才会正式发布。如果作者希望披露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个人简单背景资料,佛教导航会尽量满足您的需求;
3.文章来源注明“佛教导航”的文章,为本站编辑组原创文章,其版权归佛教导航所有。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来源“佛教导航”或作者“佛教导航”。